實用的資訊教學工作計劃3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訊教學工作計劃3篇,歡迎大家分享。
資訊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 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對計算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大部分同學對計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學習時能夠勤於動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但也有部分同學對計算機還是不甚理解,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要針對具體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引導他們學好計算機,為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的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要透過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充分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理解和興趣,提高其科學文化素質,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適應現代化社會中的學習、工作和工作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礎。
三、教學要求
1、掌握數字化聲音的播放、錄製和編輯方法。
2、掌握數字化影片的播放、編輯、拍攝與採集方法。
3、掌握電腦動畫的初步製作方法。
四、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特點是充分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年齡、生活、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按照資訊需求的線索組織教材,注重突出對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培養和對技術價值認識的提升,適用於採取講練結合、綜合實踐、研究性學習等多種形式靈活地開展教學活動。三章知識是當今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熱點知識,學生興趣濃,是學習資訊科技的關鍵,培養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的學生,才能適應不斷髮展變化的資訊社會才能具備終身學習能力、自學能力。
五、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幫助他們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操作,使學生成為能適應現代化社會中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高素質的科技人才。
六、組織措施
1、教學中以教學大綱為綱,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在開學初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2、引導學生針對問題、情景、任務去體驗某項技術的價值與意義,在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技能。
3、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廣度,認真備課,明確教學重點、難點,探索、研究疑難問題及有關微機實踐,做到有課必備,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備教法。
4、課堂教學中,以啟發式教學為原則,從興趣出發,藉助範例,以操作訓練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精講多練,採用多種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能力培養,提高課堂效率。
5、 嚴格課堂管理,嚴格微機室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學生上機,認真輔導學生上機,提高學生的上機操作能力。
6、 在教學中透過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7、 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積極製作多媒體課件,使課堂教學有聲有色,調動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鍛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
8、積極開展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透過探討學習,總結得失,加強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相互聽課,取長補短,不斷探討新教學方法,不斷進行新的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資訊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教學情況分析:
透過上學期的學習,並透過實際運用與操作,對於網路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深刻地體會到網路的作用,以及自主性、合作性學習在資訊科技課,以及與其它課程整合中的重要性。在課堂中大部分學生表現出較高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
二、本學期教學總目標:
1.進一步瞭解網路在其它課程的輔助性學習中的作用,並嘗試進一步在其它課程中整合資訊科技的運用,積極與其它課程教師探討整合教學方法,努力使資訊科技在為其它課程的服務上做好文章。
2.透過網路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校園網的.重要性,並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校園網的建設上來,更加關心本校的校園網。
3.使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常用軟體的作用以及基本使用方法,為進一步學好大綱中其它資訊科技模組而作好準備工作。
4.更進一步地教會學生瀏覽網路以及利用網路進行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學習的方法,並提高他們對於網路基本法規、常識的認識;並提高他們的網路安全意識。
三、教學措施:
1.本學期除了要讓學生了解更多網路知識外,還要讓他們瞭解如何守法、合理地利用網路資源。從而更好的讓網路幫助他們獲取更多有用知識,並要學會如何加強網路安全意識,懂得如何在網路中保護自己。
2.使學生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與意識。
3.在使用資訊科技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讓學生們知道應負責地使用資訊科技系統及軟體,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5.利用網路查詢課文想關的網上資源,讓網路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四、具體安排:
周次內容
1《西遊故事人物記》簡報
2《西遊故事人物記》簡報
3我的集郵冊
4我的集郵冊
5神秘的蜜蜂王國
6中華五嶽
7安徒生童話
8安徒生童話
9期中複習
10期中考試
11中華民族風采
12使用壓縮軟體
13使用壓縮軟體
14燒錄作品光碟
15燒錄作品光碟
16我們生活在資訊時代
17資訊科技考試
18資訊科技考試
19期末複習
20期末考試
資訊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新學期的工作已經開始了。為了更好完成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任務,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發揚優點,彌補不足。特制定本人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微機室管理方面
在本學期,我的主要工作是進行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微機教學,及微機室的管理工作。要保證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所以我將盡職盡責,保持微機室有一個清新、乾淨的學習環境,保證微機的正常使用,無故障產生。為了做好微機室管理工作,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為教學服務,本學期將重點以發現和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學生為輔助小教師,具體分工,連帶促進,使每個班在上課時都能分好組,每個組都能相互幫助,形成良好風氣,使學生的精神面貌及文化素養得到改觀,增強集體觀念,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義務感,及主人翁意識。在學習時,要求學生嚴守微機室規章制度,按老師要求進行正確操作,使學生在學習之初便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以後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學業務方面
教學工作是教師的中心工作。在新學期裡,本人將認真擔負本職工作,認真書寫教案、備課,並針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有的放矢的開展工作。課堂上,耐心細緻地講解,為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書本知識,並能夠在操作上學會正確操作,我將認真研究學生、鑽研教材,儘量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在易學易懂的情境下進行學習,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且以自己在實踐中摸索到的教學模式去進行教學。同時,認真研究相關教育理論書籍,與實踐相結合,以促進自身的發展。
三、教學目標
“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標準”所確定的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
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透過資訊科技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資訊時代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1、三、四年級學生開始上機,熟練開機和關機。對電腦簡單的認識,學習電腦繪圖技術,掌握畫圖的基本技巧。學習計事本工具的正確使用,以及指法的練習。
2.五、六年級學生學習鍵盤指法,以及軟體WORD軟體的操作使用,對檔案系統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會正確儲存自己的檔案。
3.初步學習網路知識,能從網上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主動學習和自學能力和正確的學習資訊科技的方法。
四、教學方法與策略
學生光有興趣,不一定就能學好這門科學知識,要想使我校學生能系統掌握資訊科技知識,計劃採取以下措施:
1、對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目的進行引導,端正其學習態度。
2、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讓他們能充分利用好課堂40分鐘時間。
3、對每個班都培養一名資訊科技學生代表,由此學生帶頭對其他學生進行引導和榜樣。
4、加強複習與鞏固,培養學生興趣。
本學期主要採取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學生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入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總之,在新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地將自己奉獻給教育事業,踏踏實實地工作,為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為學生的長大成才,在“基礎教育”的這方沃土上,甘為學生作堅實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