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精選18篇)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精選18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的內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透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教學重點

  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四、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簡單地把知識傳遞給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地接收資訊,而是應該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為了讓學生從已有經驗出發,主動建構、理解數學概念,獲得數學方法,發展用數學進行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應該: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有關的數學知識。

  (2)儘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透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安排了“生活中的數”等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提供了素材

  (4)設計了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

  (5)聯絡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認數與計算相結合,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數和計算的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是緊密聯絡著的。認數是計算的前提,計算又有助於加深對數的認識。對初入學的兒童來說,採取逐步擴大數的範圍,同時結合數的認識學習一些基本的計算,比較容易理解,也有利於鞏固所學的計算。

  3、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數概念的建立,對兒童學習數學是非常重要的,是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大多數兒童入學時都已經會數甚至會讀、寫20以內的各數,但是對於數的概念未必清楚。因此在每一段認數教學中,都要教學數的基數含義、數的順序、數的大小比較、數的序數含義、數的組成等內容。同時注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4、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例題中呈現多種計算方法,允許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教師不急於評價各種演算法的優劣,保護學生的自主發現的積極性,尊重學生自主的選擇。注意體現因題而異可以採用不同的演算法。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比較各種演算法的特點,選擇適合於自己的計算方法。

  5、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兒童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與圖形和空間有關,入學前已經有了一些關於物體形狀和圖形的感性經驗。小學低年級的幾何教學,主要目的在於幫助學生逐步發展起空間觀念。因此,教學時應該注意利用兒童已有的經驗,透過大量、豐富的觀察、操作、遊戲等活動,豐富學生對物體的形狀和圖形的感性認識,體驗圖形的一些特徵,激發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興趣。使學生在大量感知的過程中,逐步體會什麼是空間與圖形,利用這些知識我們能做什麼,逐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數學是為了能用它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最主要的目的之一。為此,透過數學活動使學生了解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廣泛聯絡,初步學習用數學解決問題,逐步獲得數學的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的應用數學的意識。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注重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要點之一。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能力,而且應該儘量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與用途。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班級概況分析

  總人數:50人 男生:25人 女生:25人

  二、基本情況:

  行為習慣方面:學生能按照一日行為規範來做,但由於年齡不大,因此自覺性還有待提高,尤其是男孩子在這方面的養成習慣做得還不夠,下課會有奔跑現象出現,經常要老師同學提醒。

  學習情況:大部分學生較聰明,思維活躍,作業能認真完成,有一定的互相競爭意識。但也有少數學生沒有很好的學習習慣,如:陳凱上課不認真,作業不做,更本就跟不上全班步驟;還有其他幾個學生也不好,如徐斌,杜柯騰,袁偉光,等.

  品德情況:學生愛集體,愛勞動,愛師長,愛同學,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但由於是獨生子女的關係,會出現自私、虛榮心、盲目自滿的思想。

  三、德育工作總目標

  1、強調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有力、有效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德育於各科教學中,於教師的一言一行中。

  2、 透過系列地學習、培訓、實踐、交流,切實提高班主任的各項工作質量。班內透過細緻的思想教育和有益的主題教育活動,形成團結向上的良好班風,培養出自主自動的隊幹部,爭創星級文明班。

  3、 進一步加強行為規範的系列教育活動,透過學生的主動參與、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等多種活動模式,成為行為規範特色班,使學生中湧現出一大批行為規範小明星,並使全體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人人爭做文明小市民。

  4、 繼續開展學習型家庭的指導與研究,切實提高廣大家長的自身素質和家庭教育水平。

  5、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在良好的人文環境中愉快地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紮紮實實地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四、教育內容及措施:

  (一)、行為規範教育:

  一句響亮的口號:做一個愛集體愛他人有文化有素質的好學生。

  1、 明確一日常規細則,做到人人知曉。

  2、 用對少先隊員的要求進行常規教育,抓好紀律、禮貌、勞動、學習等方面的常規,使行為規範訓練經常化、規範化。

  (二)、主題教育活動:

  1、愛國主義專題教育

  2 每月至少推薦1本愛國主義書籍。

  2 開展愛國主義詩歌朗誦、講故事比賽。

  2 結合社會實踐活動,瞭解浙江,走向社會。

  2 認真收聽愛國主義專題講座。

  (三)、假日工作:

  1、 組織好學生參與每週的假日活動。

  2、 協助學校抓好有特長學生的培養。

  (四)、家長工作:

  1、 做好家訪工作,做到及時聯絡。

  2、 利用家長力量和社會力量,拓展教育陣地。

  3、 引導家長多關心子女的學習和心理健康,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習慣,以求雙向瞭解。

  (五)、心理健康教育:

  1、正確引導學生的心理,處理學生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深入與學生談心。

  2、教師本人要適當接觸有關心理輔導的書籍,做好札記。

  (六)、教師的自我要求:

  1、為人師表,嚴格要求自己,做好學生的榜樣。

  2、透過工作,結合心理學,教育學,在實際工作中要有所體現。

  3、讀好大本課程,為自己的教育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內容分為9個單元:

  1、位置;

  2、20以內的退位減法;

  3、圖形的拼組;

  4、100以內數的認識;

  5、認識人民幣;

  6、100以內的加分和減法;

  7、認識時間;

  8、找規律;

  9、統計。

  二、教學重點、難點。

  1、100以內數的認識。

  2、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三,編寫意圖

  這冊實驗教材的編寫,是以《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編排。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反應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努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材料與環境。同時,還繼承了現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經驗,行之有效的措施,只學生在獲得教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的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盒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逐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展和欣賞數字美得意識。

  (8)、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透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2、數學思想方面: 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在數的概念形成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

  4、情感與態度方面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對身邊與數學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逐步樹立學好數學動的自信心。

  四、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58人,大多數同學興趣濃厚,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也有少數學生能力差,課堂上注意力分散,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地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五、教學措施:

  1、勇於創新,堅持認真教學。

  2、因材施教,選用有效地教學方法。

  3、對學生進行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對後進生的輔導。

  六、課時安排

  1、位置 4課時

  2、20以內退位減法 12課時

  3、圖形的拼組 2課時

  4、100以內數的認識 8 課時

  5、人民幣的認識 4課時

  6、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5課時

  7、認識時間 3課時

  8、找規律 4課時

  9、統計 3課時

  10、總複習 5課時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4

  教材內容分析及編排特點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選取學生身邊的、學生熟悉的、具有新穎性和趣味性的內容為素材,目的是有計劃的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認識家庭、認識學校、認識社會、瞭解自然。使學生能觀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現實意義。

  根據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幾個密切聯絡的情境。每個情境又是包含有多個資訊的“資訊包”,其呈現形式是把這些學生感興趣的現實活動,劃分為幾個情節,編排成“故事串”,從而引出一系列相對獨立的問題;也可以把一個現實活動的各個環節完整的反映出來,從而引出一系列有邏輯聯絡的問題——形成“問題串”。

  本冊教材所構建的“板塊”編排方式,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在一個單元裡,減少例題,強化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作用,擴大教與學的空間;二是指減少欄目設定,構建瞭如下編排結構:結合情境圖——你說我講——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能熟練地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認識“<”、“>”、“=”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能認識個位和十位,識別十位和個位上數字的意義。

  2、經歷用2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事物的過程,理解數的意義,初步形成數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較數的大小的過程中,建立初步的符號感和對應思想。

  3、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含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估算,能用20以內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並與同伴交流。在估計物體個數和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透過演算法多樣化,體會最佳化思想。

  4、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用2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瞭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

  5、透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會用上下、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在認識幾何形體和確定位置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6、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動中,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7、透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並從中知道簡單統計的結果,初步瞭解一些資料處理的方法;經歷簡單的資料收集整理的過程,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8、在與同伴交流認數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合作意識;發現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

  9、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養成觀察並提出問題的習慣;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體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等。

  三、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四、教學方法方面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資訊。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五、 教學進度安排:

  單元 教學內容 課時

  一單元 數一數 1課時

  二單元 比一比 2課時

  三單元 1至5的認識 3課時

  加減法的初步認識 5課時

  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 2課時

  四單元 認識物體和圖形 3課時

  六單元 6、7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8、9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 4課時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整理複習 2課時

  實踐活動:數學樂園 1課時

  七單元 數11~20各數,讀數、寫數 2課時

  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2課時

  八單元 認識鐘錶 2課時

  九單元 9加幾 3課時

  九單元 8、7、6加幾 4課時

  5、4、3、2、加幾 3課時

  十單元 總複習 4課時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內容:

  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包括以下內容:

  海底世界——數數;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媽媽的小幫手——分類與比較;走進花果山——10以內數的加減法;實踐活動;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海鷗回來了——11—20各數的認識;有趣的遊戲——圖形與位置;小小運動會——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我換牙了——統計;雪山樂園——總複習等內容。

  二、目的要求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中能熟練的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認識>、<、或=的含義,能認識個位和十位,識別十位和個位數字的意義。

  (2)結合具體情景,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

  (3)透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4)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5)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6)透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並從中知道簡單的結果,初步瞭解一些簡單的資料處理的方法。

  (8)加深對20以內的數有關知識的理解。

  (9)加深對分類與比較及統計方面知識的理解。

  2、情感與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養成觀察並提出問題的習慣。

  (2)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數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四、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資訊。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餐廳裡的數學問題8課時

  第二單元:遊樂園裡的數學問題14課時

  第三單元:市場裡的數9課時

  第四單元:商店裡的計算12課時

  第五單元:教室裡的測量5課時

  第六單元:總複習6課時

  課時數共54課時

  二、學生情況簡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學會數學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三、本冊教材目標分析:

  (一)知識和技能

  1、知道乘法的含義,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知道乘法口訣是怎樣得來的,熟記1~4的30句乘法口訣。

  2、熟練地掌握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10和幾個1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熟練地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會計算乘加、乘減式題。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愛護人民幣。

  5、在實踐活動中,體會釐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釐米。

  6、用劃正的方法整理資料,將資料填入表格中,透過塗色等活動製作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二)數學思考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的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三)解決問題

  1、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聯絡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的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並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形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瞭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4、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知道乘法的含義,熟記1~4的30句乘法口訣。

  2、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10和幾個1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熟練地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會計算乘加、乘減式題。

  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研讀教材,抓住重難點,設計的活動要有利於突破重難點。

  3、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創設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4、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多與後進生談話,關注他們的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輔導和表揚,樹立他們學習興趣的願望。

  5、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作業分層設計。

  6、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7、作好組內教研,交流教學心得。

  六、課時安排

  第二學期教學進度表

  周次時間授課內容課時

  12.9—2.13餐廳裡的數學問題、20以內退位減法(一)5課時

  22.16—2.2020以內退位減法(二)、練一練一、練一練二5課時

  32.23—2.27加法和減法、練一練三、整理與應用一、智慧樂園5課時

  43.2—3.6遊樂園裡的數學問題、認識乘法、2的乘法口訣、練一練四5課時

  53.9—3.13100以內的數(一)、兩位數加一位數、練一練五、3的乘法口訣5課時

  63.16—3.203.16—3.205課時

  73.23—3.27練一練八、整理與應用二、智慧樂園二認識、100與整十數5課時

  83.30—4.3100以內的數(二)、找規律填數、比較數的大小、練一練九5課時

  94.6—4.10不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練一練十、整理與應用三5課時

  104.13—4.17商店裡的計算、認識人民幣、幾元幾角、進位加法(一)5課時

  114.20—4.24練一練十一、練一練十二、退位減法(一)、練一練十三5課時

  124.27—5.1練一練十四、乘減、練一練十五5課時

  135.4—5.8整理與應用四、智慧樂園三、教室裡的測量5課時

  145.11—5.15認識釐米、量長度、認識米、練一練十六5課時

  155.18—5.22智慧樂園四、總複習5課時

  165.25—5.29總複習5課時

  176.1—6.5總複習5課時

  186.8—6.12期末複習5課時

  196.15—6.19期末複習5課時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8

  一、教材

  (一)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

  與上一節課學習的連加、連減相同,加減混合也是由兩個計算步驟構成的一個連續的計算過程,但不同的是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既要記住第一步計算結果,又要在第二步計算時應對跟第一步不同的運算方法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掌握加減混合運算過程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另一方面,教材有意地呈現了對比性很強的兩組情境圖幫助學生學習,情境圖既有現實性和趣味性,又能直觀地展示加減混合算式的計算過程和算理,充分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又巧妙地利用生活經驗來理解數學知識。但教材是組合型的情境圖出現的,學生對圖中原來物體的個數很難理解,所以如何指導學生學會看這種組合型的情境圖也是本節課教學的另一重難點。

  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在以往的教學中,由於加法先入為主,所以學生會形成思維定勢,錯誤地認為加減混合應該要先算加法再算減法,因此改正學生的這一思維定勢,正確地掌握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義,掌握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1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混合算式的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算式的意義。在學習活動中,經歷觀察、比較、抽象和概括等思維過程,發展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教法學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將藉助多媒體,運用直觀教學、啟發談話、討論研究等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透過用眼看、動腦想、開口說,使主動性、積極性得

  到充分的發揮。

  三、教學過程

  為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擬定教學過程如下:

  1、複習匯入、回憶法則

  這一環節主要分複習舊知、回憶方法、引入新課三步進行,透過拼圖的遊戲讓學生口述連加連減運算過程,回憶它們的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往右,架起了新舊知識的橋樑,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把握教學起點,找準學習最近發展區。

  2、建構新知、對比認識

  本課中,學生將首次接觸這種組合型的情境圖,而藉助中間的箭頭明確看圖順序和理解圖意對於學生來說都是很難的。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我將從自主探究、辨析交流、比較歸納三個層次進行教學。

  基於教材中的兩組圖是由易到難的原則,所以教學上我將採取先放後扶的教學策略。

  教學例1時,由於組合情景圖中,原有天鵝的只數、飛來的只數和飛走的只數都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學生能看明白圖意,但要把圖意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所以指導學生清楚地說出圖意是本例題教學的關鍵。我將直接出示第一組主題圖,以圖中箭頭為突破口,以說為教學手段,先讓學生知道這是一幅組合圖,然後放手讓學生透過嘗試“說”來明白圖意。如果有學生在表述時能說出“原來”和“現在”這些關鍵詞,老師將馬上給予肯定,並適時利用這一課堂生成引導全班學生完整地說出圖意是“湖面上原來有4只天鵝,飛來了3只,又飛走了2只,現在湖面上還剩下多少隻天鵝?”如果沒有學生提到這兩個詞,老師也將適時點撥指導他們把“原來”和“現在”這兩個詞加進去,以幫助學生明確數量關係。

  由於學生對圖意的準確理解,這時候再讓學生列出算式並說出計算過程,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根據學生的反饋,重點抓住第一步的得數7,說說在圖中表示什麼意思,同時明確算第二步時,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數“7”減去“2”,從而使學生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增強對計算過程的感受。

  在這一環節,我特別重視“說”的訓練,目的是透過“說”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最佳化課堂氛圍,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在“聽與說”的過程中很自然地領會了主題圖的含義、明確數量關係、理解計算步驟,從而掌握了加減混合的算理與演算法。例2的教學,由於組合圖中的天鵝是先飛走一部分的,所以原來的只數不易看出,有學生會認為原來有2只,也有人會認為原來有4只,所以此處我安排學生先看圖交流討論“到底湖面上原來有幾隻天鵝?”對於學生的討論結果,老師不會給予肯定或否定,而是播放這樣的一段動畫,讓學生透過觀察明確此圖中原來的只數既包括湖面上的兩隻,也包括飛走的那兩隻,所以原來應該有4只天鵝。接下來的說圖意、提問題、說計算順序,我將交給學生自主完成。而在運算方法的學習上,為了解決“由於看不見第一步計算的結果而導致第二步計算受阻”的現象。我還採用“畫一畫,寫一寫”為輔助手段,引導學生畫出第一步的運算,寫出它的結果,有效解決“連續口算”這一難點,提高計算的準確性。當然,學生熟練計算後,這種輔助手段就可以不用了。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種思維的過程,也是一種教學的策略。所以,學習完這兩題後,我將引導學生觀察兩個算式,透過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引導學生歸納小結:無論是先加後減還是先減後加,都是加減混合運算。在計算加減混合算式的時候,一定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3、鞏固內化、解決問題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不同層次學生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我安排三個層次的練習。

  ①第一組的看圖列式和第二組的連線題是基本練習,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加減混合算式的計算方法,同時提高他們計算和表達的能力。

  ②第三組計算大比拼和第四組是綜合練習。其中第四組是常見的乘車問題,我先讓學生看圖完成。在學生彙報過程中,我鼓勵學生比較兩幅圖,質疑:為什麼第一幅圖中車上原來是4人,而第二幅中車上原來是6人呢?在學生討論後,我再播放這樣的一段動畫,讓學生明確圖二中那兩個人是剛下車的,也要算在原來的人數里,所以圖二中車上原來有6人。

  ③第五組靈活運用是拓展練習。

  出示這樣的一組算式,2+4-=5 8-4+=6 8-+3=7 2+5+=9 9-5+=9 3+-3=5

  讓學生思考解決,並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練習透過逆向思

  維的訓練,讓學生明確加減混合最後的得數跟第一步的得數有密切的聯絡,算準第一步的得數是關鍵。

  這樣安排練習有密度、有坡度,體現了層次性、針對性、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總結方法、評價反思

  引導學生總結學習內容,反思學習方法,評價學習態度。這樣的總結,不僅關注了學生的學習結果,更注重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體現的情感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四、課堂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送給小組卡片,後邊藏著加減混合的算式,課的最後,小組成員只有算對了才能拿回去,這樣的課堂評價,不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有序進行,還鞏固了加減混合算式的計算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五、板書設計

  以兩組情境圖為主,配以相應的算式和計算過程,對關鍵文字加以強調,儘量做到清楚明瞭,圖式結合,重點突出,對比鮮明,結合小組評比,提高學習興趣。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9

  一、具體措施:

  1、認真梳理教材知識點,加強重難點知識的整理複習。

  2、認真批改作業、督促學生及時訂正作業,查缺補漏。

  3、加強計算訓練,提高計算本事。

  4、加強後進學生的輔導工作,不斷促進其提高。

  二、複習的主要目標

  1、經過總複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本事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到達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2、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我的學習過程和收穫,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3、經過總複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於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4、經過形式多樣化的複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讓學生在生動趣味的複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5、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忙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一樣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三、複習的具體設想

  1、首先組織學生回顧與反思自我的學習過程和收穫。能夠讓學生說一說在這一學期裡都學了哪些資料,哪些資料最趣味,覺得哪些資料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覺學習比較困難的`是什麼資料,問題銀行中還有什麼問題沒解決,等等。也能夠引導學生設想自我的複習方法。這樣學生能瞭解到自我的學習情景,明確再努力的目標,教師更全面地瞭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景,為有針對性地複習輔導指明方向。

  2、以遊戲活動為主進行總複習。遊戲是一年級兒童最喜歡的活動。遊戲讓學生在玩中複習,在複習中玩,在玩與複習相結合中發展。如複習100以內數的認識,讓學生玩猜數、對口令、接龍等遊戲,加深數感。又如加減法計算的複習,不能出現單純的題海練習,這樣學生會厭倦的。能夠設計爬梯子、找朋友、等遊戲活動,學生邊玩邊熟練加減法的正確計算。

  3、與生活密切聯絡。複習時同樣要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絡。能夠設計一些生活情境畫面給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能夠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然後在全班中交流。學生不僅僅感受生活即是數學,數學即是生活,並且各方面都得了發展。

  4、以實踐操作為主進行總複習。實踐操作是本班學生最喜歡的數學學習活動形式

  四、複習時間安排

  1、回顧與反思本學期的學習情景3課時

  2、總複習課時:

  第一課時:20以內退位減法(補充課本第99頁第7題)

  第二課時:100以內數的讀寫、加減法(課本第98頁第1、2、3、4、5、6題,補充。)

  第三課時:元、角、分的認識,時、分的認識(課本第99頁8題,100頁9題,補充。)

  第四課時:位置與圖形、統計(課本第100頁第10、11題,第101頁,第105頁)。

  第五課時:總複習(課本第102頁第1、2、3、4、5、6、題,第103頁、第104頁)。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0

  一、情景簡介

  我們班有17名學生,其中男生6人,女生11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有比較濃厚的興趣。因為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絡,比較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很喜歡上數學課。他們喜歡在遊戲活動中學習知識,在遊戲中他們不僅僅玩得開心,並且能在活動中較快掌握新知。此刻大部分學生已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但有個別學生因貪玩、馬虎大意、智力等問題使其學習存在較大困難。還有部分學生常出現不認真讀題、抄錯數字、看錯符號等問題。針對學生的這些問題,制定以下複習計劃:

  二、複習資料:

  本冊教材教學資料:認識圖形(二),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找規律,數學實踐活動。

  總複習的安排是為了突出本學期的教學目標,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便於在複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如把數的概念、計算分別集中複習。在複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把“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口算”結合起來進行復習,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間的前後聯絡,同時,注意計算與解決問題相結合,到達經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來鞏固計算熟練程度的作用。

  三、複習目標:

  1、知識目標:

  (1)、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並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認識數位,瞭解加減法中各部分的名稱。

  (2)、能正確地口算有關兩位數的加減法,會用加減法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

  (3)、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會用這幾種圖形拼圖。

  (4)、認識元、角、分,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會用錢款實際購物並進行簡單的計算。

  (5)、認識統計表,經歷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過程,會用統計圖中的資料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6)、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並能規律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2、本事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我的學習過程和收穫,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2)、經過總複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於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3)、經過形式多樣化的複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讓學生在生動趣味的複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忙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一樣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四、複習的重、難點:

  複習的重點:

  20以內的退位減法,10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的加減法。

  複習的難點:

  20以內的退位減法;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人民幣的認識;找規律。

  五、複習措施:

  1、瞭解學生對本冊教學資料掌握情景,真正做到為學生量體裁衣,使優者更優,差者有提高、有收穫。

  2、教給學生複習基礎知識的方法,讓學生會學習,不僅僅要掌握系統的知識,更要以這些基礎知識為載體,會舉一反三。

  3、複習要突出方法的指導。不一樣的學生不一樣對待,多指導後進生,讓他們轉化為優生。

  4、複習方法要靈活,要求學生也要學活。更多地為後進生“開小灶”,對本學期的知識給予補習與複習,夯實基礎。

  5、將全班分成學習小組,開展學習小組之間競賽,為學生搭建學習、提高的平臺。

  6、本學期所學知識分塊歸類複習,針對單元測試卷、練習冊、作業中容易出錯的題做重點的滲透複習、設計專題活動,使複習的資料綜合化,給學生比較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

  六、複習安排:

  1、“100以內的數”的複習。(6課時)

  教材中安排了4道題,著重複習100以內數的順序、數位表、數的組成和數的大小。複習時,先引導學生回憶本學期學習的100以內數的相關資料。對於數位表應進行重點複習,它是學習100以內加減法計算、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法則的重要基礎。複習過程中,對於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能夠多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說一說,逐漸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2、“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複習。(6課時)

  教材主要從兩方面進行復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用計算解決簡單的問題。本學期學習的計算主要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等資料。這些資料不論在計算難度,還是在計算的方法上,都存在必須的差異。教材中雖然把這些資料集中安排複習,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點。注意比較練習,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計算的方法。對於“20以內的退位減法”,要求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相同,學生應熟練掌握。對於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較熟練。對於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在計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學生能計算正確就能夠了。對於計算方法,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複習解決問題時,先讓學生認真看圖,說一說圖意。然後,引導學生思考:根據圖中描述的事情,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能夠採用分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後,按小組彙報討論的結果,全班進行交流。只要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道理,就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在解決問題時,也能夠先讓學生解答,然後再說一說解題的思路。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楚就能夠了,不必必須按照必須的模式來說。

  3、“元、角、分”的複習。(4課時)

  本學期在學習“元、角、分”時,主要經過很多的操作、活動幫忙學生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關係,以及人民幣的應用,使學生對元、角、分有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所以,教材在複習時沒有再安排動手操作的資料,只是讓學生對已學的元、角、分關係進行復習,並結合具體情境進行應用。

  複習時,主要讓學生回憶所學的知識。如果學生遺忘了,還能夠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用實物幫忙學生思考。

  4、分類與整理(4課時)

  本單元由“整理房間”和“一起來分類”兩個活動構成。“整理房間”主要經過讓學生經歷對房間內物品的整理過程,感受到分類是需要一個標準的,體會到分類在生活中的作用。“一起來分類”,一方面,鞏固分類需要確定一個標準;另一方面,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化。經過這兩個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分類的必要性,掌握分類的方法。

  5、找規律的複習。(3課時)

  本單元從形象的圖形排列規律、顏色交替規律逐步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本課主要讓學生自主掌握尋找簡單的圖形排列規律,發現事物的排列規律。

  6、認識圖形(二)的複習(3課時)

  認識圖形(二),這部分資料是在上學期“認識立體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區分常見的立體圖形了,那裡主要是經過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這些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徵,並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一些關係。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1

  一、複習時間:

  本學期一年級數學學科結束新課程的時間是12月24日,複習時間從12月25日至1月12日,共計12課時。

  二、複習內容:

  本學期所學內容共有九個單元:

  1、數與代數(生活中的數、比較、加減法一、加減法二、認識鐘錶)

  2、空間與圖形(分類、位置與順序、認識物體)

  3、統計與機率(統計)

  三、複習目的:

  1、意識形成初步培養一年級學生的複習意識。

  2、知識技能系統回顧與梳理: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查漏補缺。

  3、經驗方法再現歸納與應用:初步培養一年級學生良好的複習方法。(如:歸類複習、對比複習等)

  4、習慣養成初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審題習慣、改錯習慣、檢查習慣等)

  5、問題困惑自我反思與改進:初步培養一年級學生能夠透過複習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

  6、興趣信心激勵喚醒與提升,透過複習,使學生更加熱愛數學。

  四、複習要求:

  1、明確教學大綱對本冊教材知識、能力和情感的要求。

  (1)、明確概念知識的掌握層次:理解、記憶、應用。

  (2)、明確計算知識的掌握層次:20以內的加減法及混合運算。

  (3)、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要求。

  2、根據學情,適當補充拓展思維的練習題,為解決附加題做準備。

  3、既要全面複習,又不要增加學生的負擔。

  4、儘量採取生動有趣、喜聞樂見的複習方式,使複習課富有實效。

  五、注意事項:

  1、重視教材期末總複習的複習教學。

  2、注意保中間、抓兩頭,不僅老師對學困生進行單獨的輔導,並且發動優生對學困生進行一對一的幫助。

  六、複習保障:

  1、教師認真學習《成都市小學學科教學及測評意見》。

  2、加強教研組內老師的集體教研,根據學情,調整複習策略。

  3、重視家校結合,發動家長督促學生搞好複習工作。

  4、複習資料準備要充分:

  (1)、引導學生對本冊教材內容進行簡單的梳理。

  (2)、針對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每日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

  (3)、將重、難點題型和易錯題型整理,並設計成強化練習。

  (4)、精講青羊區的期末複習卷和期末的測試卷。

  七、複習方式:

  按知識板塊複習:數與代數、統計與機率、空間與圖形。

  八、複習資料:

  1、一年級上冊教材。

  2、青羊區教研室各單元測試卷。

  3、青羊區教研室期末綜合練習卷。

  4、去年的一年級數學期末試卷。

  5、根據學情自主設計的練習卷。

  附:具體複習時間安排:

  時間

  複習內容

  12月25、26日

  一年級(上)教材《總複習》

  12月29日

  數與代數(生活中的數、比較、認識鐘錶)

  12月30日

  數與代數(加減法一、加減法二)

  12月31日

  統計

  1月4日

  空間與圖形(分類、位置與順序、認識物體)

  1月5日

  青羊區綜合檢測題(一)

  1月6日

  青羊區綜合檢測題(二)

  1月7日

  青羊區綜合檢測題(三)

  1月8日

  青羊區口算檢測題

  1月9日

  青羊區去年期末綜合檢測題

  1月12日

  機動

  週末安排:

  12月27日:《黃岡小狀元》期末知識檢測。

  1月3日:綜合實踐活動總複習。

  1月10日:自主複習,全面查漏補缺。

  說明:以上為期末複習計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酌情調整。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聯絡本冊教材資料和學生自身實際,靈活、簡便、愉快地進行復習。經過複習,幫忙學生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溝通各部分資料之間的內在聯絡。同時過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本事。最佳化複習資料,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因材施教,讓學生在簡便、愉快地複習中,構成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與應用,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全面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為以後學習進一步打下基礎。

  二、班級實際情景

  本學期我擔任一(1)班數學教學,共60人。

  這個班的學生中,80%的孩子成績比較穩定,學習習慣較好,能自覺、保證質量的完成作業和學習任務,基本能夠掌握所學知識並能靈活運用和實踐;有部分學生有作業馬虎、算題粗心、略於檢查等現象;10%孩子程度差一些,到此刻還不能很好得掌握所學知識,學習起來仍然比較吃力、解決問題本事稍差,儘管經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大約有10%的學生在學習上行走得慢了一步,在複習的時候很是困難,在複習的時候需加大力度。

  三、複習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100以內數的認識、加減法和有關圖形、人民幣知識。

  2、經歷整理與複習的全過程,初肯構成歸納、整理知識的本事。加深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絡,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過對知識的整理與複習,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感受學習數學系的歡樂,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四、複習重難點

  1、100以內數的認識及加減法,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辨認簡單的平面圖形,人民幣的認識及單位間的簡單轉換。

  五、複習注意事項

  1、根據知識的特點,選用相應的複習方式。

  2、讓學生整理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學習的體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本事,交流學習過程中的收穫和不足。

  3、每節課明確複習課的目標。複習課是為了幫忙學生系統地整理所學過的知識,使遺忘的資料得以重現,鞏固。

  4、複習課過程要把關注每一個學生落到實處。

  5、複習課要資料新穎、形式多樣。拓寬學生參與的渠道,調動學生複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複習的興趣。

  六、主要複習資料

  (一)、100以內數的認識。複習主要解決的問題是:

  1、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2、能正確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會用加減法解決簡單問題。

  複習的重點資料是:

  1、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認識數位表,掌握數的組成。

  3、數位表的認識:

  4、100以內數的順序以及大小比較:

  (二)、100以內加法、減法的複習。

  一年級的學生計算本事不強,書寫不規範。個別學生,出錯較多的地方是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本學期數學第六單元的資料應作為重點進行復習和強化訓練。

  複習主要解決的問題:

  學生能熟練的進行100內數的口算,在具體情境中能發現並提出能用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問題。

  複習的主要資料有:

  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以及用計算解決實際中的簡單問題。主要是“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等。對於計算方法,重點掌握口算的方法,同時允許學生選擇自我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提倡演算法的多樣化。

  (三)、圖形的複習。複習主要解決的問題:

  能正確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四)、人民幣的認識“元、角、分”的複習。

  本單元的知識,學生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已有所瞭解,但由於比較抽象,掌握起來還是有必須的困難。所以“元、角、分”之間的單位換算還是一個難點。

  複習主要解決的問題:

  熟練人民幣的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能準確進行人民幣的簡單計算。複習的主要資料:

  1、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2、能夠準確地對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進行換算。

  3、會購物,能夠進行簡單的人民幣的計算,用人民幣的知識解決現實中的簡單為題。

  七、複習的措施與策略

  (一)複習措施:教師引領系統複習,突顯學生的主體意識。

  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複習可能是一個比較籠統抽象的概念,學生年級小,自制力差,在複習的過程中會出現不穩定情緒,所以在複習的過程中,由教師引領全體同學進行系統整理與複習,對本學期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增強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在練習的過中不斷提升學生自我主導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本事。

  (二)複習策略:

  1、提倡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複習方式,提高學生複習的進取性;

  2、複習層次多樣化,照顧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重視查漏補缺。(對不一樣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複習,到達學生知識水平與本事的最大化提升)。

  3、加強回顧整理知識的方法指導;靈活運用練習題,提高複習效率。(對不一樣學生採取不一樣形式的作業,以提高學生對不一樣層面知識的掌握)。

  4、評價多樣化,建立學習小組。

  (對不一樣層次學生進不一樣形式的評價,以提高學生複習學習的興趣與進取性。讓學生以結對的形式進行生生之間的學習互動,以帶動全體學生的複習進取性,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的歡樂)。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本班共有學生47名學生,由於剛上一年級,學習的知識都是新的,所以更應該打好基礎。根據一年級的心理特徵,我們需要耐心、細緻地引導、啟發、教育,積極創設自主開放的課堂教學,儘可能地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使他們把學習當成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健康快樂地成長,圓滿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指導思想

  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力求每一個學生學習不斷進步,能力不斷提高為目的。以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發現,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為宗旨。

  三、培優補差物件

  培優物件:學習成績優異,回答問題積極,能夠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

  補差物件:接受新知能力差,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

  四、培優措施

  對優等生主要是訓練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主要要採取以下措施:

  1、改進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2、要讓學生學會質疑、提問。鼓勵學生求異、求變、求新,善於學習、勤於總結、勇於創新。

  3、嚴格要求。對優生把真摯的愛與嚴格的要求統一起來。當優生出現問題時,既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又要及時、嚴肅地指出影響他們進步的原因,以及這些錯誤的嚴重後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時的學習中工作中,要為他們創造發揮能力的機會,也讓他們嚴格約束自己,虛心向大家學習,不搞特殊化。

  4、勵他們大膽工作,並提供發揮他們想象力、創造性的機會,肯定他們的成績,讓他們把科學的學習方法傳給大家,達到全體同學共同進步的目的。

  5、平等相待。對優生不能因為他們成績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對他們的缺點冷嘲熱諷,這些都會導致心理障礙。對他們要熱情地支援、深情地指導,讓他們成為積極向上、勤奮刻苦、樂於助人的三好學生。

  6、每天給優生布置幾道思考題,提高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

  五、補差措施

  1、教師瞭解和正確對待學生中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其實並不是以消滅差異為目的,而是推動有差異的發展。在“吃透兩頭”的基礎上,透過分層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實施,使快者快學,慢者慢學,先慢後快,全面提升。

  2、教師堅持做到每節課“層級化”訓練分明,練習由淺入深,體現層次性,既有“雙基”知識,也有拓展訓練,保證後進生學有所獲,優等生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3、平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努力做到多鼓勵,多寬容。耐心細緻地幫助,上課時多留意,多體貼,督促他們及時完成相關作業以及練習。

  4、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引導家長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科學育人;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勇敢戰勝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習和生活的強者;鼓勵孩子在爸爸媽媽的支援和鼓勵下,另行自我發展,找到自己的長處。

  5、使他們明確學習的目的性、端正學習態度,逐步做到上課專心聽講,獨立、按時完成作業,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6、課堂活動中,儘量採用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譬如透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編等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

  7、對學困生在教學中做到:“四優先、五跟蹤”(“四優先”即課堂提問優先、作業批改優先、課外輔導優先、家庭訪問優先,“五跟蹤”即思想跟蹤、課堂跟蹤、作業跟蹤、測試跟蹤、學法跟蹤)。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4

  一、複習內容

  20以內的數的認識;20以內的加減法;比較物體的多少、大小、高矮、長短、輕重等;會按照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能確定物體前後、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能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會認讀整時、半時、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整時四種情況以及簡單的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二、複習目標

  1、能正確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其順序,並能比較大小。

  2、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能根據圖畫正確列式解決問題

  3、會比較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等、會按照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能確定物體前後、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能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會認讀整時、半時、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整時四種情況。

  4、初步體驗資料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數,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三、複習重點

  1、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會讀寫0——20各數。

  2、熟練計算20以內加減法。

  3、能熟練運用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4、會認四種時刻、四種圖形。

  四、複習難點

  1、分清數位與計數單位;

  2、分清幾時半、快幾時了與幾時剛過;

  3、提高計算的正確率與速度。

  五、複習課時安排

  1、20以內數的認識……1課時

  2、20以內的加減法……1課時

  3、比較…………………1課時

  4、位置與順序…………1課時

  5、認識物體……………1課時

  6、認識鐘錶……………1課時

  7、統計…………………1課時

  8、綜合練習……………4課時

  六、複習措施

  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本年級的學生是一年級剛入學的兒童,他們學習數學是剛剛入門。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整理與複習的能力,可根據複習的內容,適當地引導學生主動回顧自己的學習程序和收穫,可以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哪些內容最有趣,哪些內容最有用,哪些內容的學習最困難,自己學到哪些知識等。

  2、開展多種形式的複習。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在組織複習時,要充分考慮到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需求,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儘可能設計一些生動活潑的練習內容,採用多種活動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由於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學前教育、生活積累以及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很可能會產生學習理解的差異。因此,在複習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安排不同層次的練習,一般的學生要保證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練習,比較優秀的學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練習。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還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使所有學生透過複習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5

  1、指點思惟:

  (1)跟著本質教導的深化睜開,《課程計劃》提出了“教導要面向天下,面向將來,面向古代化”以及“教導必需為社會主義古代化建立效勞,必需與消費休息相分離,培育德、智、體等方面片面開展的社會主義奇蹟的建立者以及接棒人”的指點思惟以及課程理念以及變革要點。使先生把握處置社會主義古代化建立以及進一步進修古代化迷信技能所需求的數學常識以及根本技藝。其內收留包含代數、多少、三角的根本觀點、紀律以及它們反應進去的思惟辦法,機率、統計的開端常識,較量爭論機的運用等。

  (2)培育先生的邏輯思想才能、運算才能、空間設想才能,和綜合使用無關數學常識剖析成績息爭決成績的才能。使先生逐漸地學會察看、剖析、綜合、比擬、籠統、歸納綜合、探究以及立異的才能;使用歸結、歸納以及類比的辦法停止推理,並精確地、有層次地表白推理程序的才能。

  (3)依據數學的學科特色,增強進修目標性的教導,進步先生進修數學的盲目心以及興味,培育先生傑出的進修習氣,腳踏實地的迷信立場,固執的進修毅力以及自力考慮、探究立異的肉體。

  (4)使先生具備必定的數學視線,逐漸看法數學的迷信代價、使用代價以及文明代價,構成批駁性的思想習氣,崇尚數學的感性肉體,領會數學的美學意思,瞭解數學中遍及存正在著的活動、變革、互相聯絡以及互相轉化的景象,從而進一步建立辯證唯心主義以及汗青唯心主義天下不雅。

  (5)學會經過蒐集資訊、處置資料、製造圖象、剖析緣由、推出論斷來處理實踐成績的思想辦法以及操縱辦法。

  (6)本學期是高一的緊張期間,教員承當著兩重義務,既要不時夯實根底,增強綜合才能的培育,又要浸透無關高考的思惟辦法,為三年的進修做好預備。

  2、學情份析及相干辦法:

  高一作為肇端年級,作為從任務教導階段邁進本質教導征程的順應階段,該有的是一份固執。他的非凡性就正在於它的超過性,抱負的期盼與學法的漸變,難度的增強與惰性的天生等等衝突牴觸隨同著高一重生的生長,面臨新課本的咱們也是邊探索邊改動,建立新的教授教養理念,並落真實講堂教授教養的各個關鍵,才幹沒有負眾看。咱們要從先生的看法程度以及實踐才能動身,研討先生的心思特點,做好初三與高一的跟尾任務,協助先生處理好從初中到高中進修辦法的過渡。從高一同就留意培育先生傑出的數學思想辦法,傑出的進修立場以及進修習氣,以順應高中貫通性的進修辦法。詳細辦法以下:

  (1)留意研討先生,做好初、高中進修辦法的跟尾任務。

  (2)會合精神打好根底,分項打破難點.所列根底常識根據課程規範計劃,著眼於根底常識與重點內收留,要充沛注重根底常識、根本技藝、根本辦法的教授教養,為進一步的進修打好堅固的根底,切勿忙於過早的拔高,上困難。同時應放眼高中教授教養全域性,留意高考命題中的常識請求,才能請求及新趨向,如許才幹兼顧佈置,按部就班,使高一的數學教授教養與高中教授教養的全域性無機分離。

  (3)培育先生解答考題的才能,經過例題,從方式以及內收留兩方面臨所學常識停止才能方面的剖析,領導先生理解數學需求哪些才能請求。

  (4)讓先生經過單位測驗,檢測本人的實踐使用才能,從而實時總結經歷,找出缺乏,做好充沛的預備

  (5)抓好尖子生與落後生的教導任務,提早睜開數學奧競提拔以及數學根底教導。

  (6)留意使用古代化教授教養手腕輔佐數學教授教養;留意使用投影儀、電腦軟體等古代化教授教養手腕輔佐教授教養,進步講堂服從,激起先生進修興味。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6

  一、教學物件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小學學習,新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們來說充滿了好奇和搞笑,對學校、對環境、對老師、對同學、對課堂、對學習、對學校的要求都充滿了新鮮感。同時他們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很難!然而“學會傾聽”是新課標中對一年級小學生提出的一項重要目標。現代心理學證明,注意力集中的學生,聽課效率和學習水平遠遠高於注意力分散的學生。針對這些特點,我得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專心聽講的興趣,從而培養好習慣。首先在課堂語言上要力求兒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讓學生有儘可能多的回答問題的機會,促使他們始終處於用心主動的學習狀態。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個別輔導,對於優秀生儘量讓他“吃得飽”。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潛質。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帶給學生熟悉體情景,幫忙學生明白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資料,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善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教學資料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方一些資料: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資料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資料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資料,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務必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的資料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一樣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明白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好處,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使學生初步認識=、>、<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和減法的含義,直觀地瞭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與減法的關聯,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5、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註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餘的數量關聯。

  6、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瞭解。

  7、結合主題圖和插圖及有關資料,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做題,正確計算,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聯、戶外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忙下,初步學會選取有用的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能夠有不一樣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忙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用心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忙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明白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就應思考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搞笑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7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3人,有一人住宿,男生2人,女生1人,有一名眼睛視力差,黑板上的字看不清。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到達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必須的興趣,能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可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中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可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的所有情景。僅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情景。所以對這些學生,我應當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構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堅持,並逐步引導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樂趣中。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並能有必須個性的去完成學習任務。

  二、教學目標:

  (一)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1、第一單元加與減(一),是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降低了一年級上學期孩子們學習數學的難度,退位減法是一個難點,學生掌握比加慢,但同時也是今後豎式減法的重點所在,所以在介紹的數小棒、倒著數數,湊十法,看減法想加法,藉助計數器這些方法中,孩子們喜歡用什麼方法不統一,自我怎樣快怎樣算,可是要介紹這些方法。

  2、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經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具體情景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聯絡。

  3、第五單元加與減(三)在加與減的學習中,結合生活情境,學生將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於進位、退位)和連加、連減混合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學生將經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一樣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發展空間關念。

  2、第四單元趣味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上學期立體圖形到此刻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經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歡的拼圖,用它能夠拼出很多的圖形讓孩子們自我動手拼,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趣味的圖案。

  (二)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在第五單元之後安排了一個大的實踐活動,即分釦子和填數遊戲。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從根據客觀事物抽象、本質的特徵進行不一樣方式的分類,促進孩子邏輯思維的發展。同時,安排學生填空數遊戲,旨在對孩子的口算本事邏輯思維和觀察本事的訓練、感受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這冊教材教學重點是;100以內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構成初步的數感。

  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所以,應當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數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資料,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本事。

  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購物、以及觀察、數學的思維訓練。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活動。

  2、認真鑽研教材,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備好課,寫好教案與反思。

  3、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提問時適當降低難度,應當研究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精講多練。教會學生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幫忙學生弄懂每一道題,到達計算熟練。

  4、佈置一些比較趣味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和認真做題的習慣。

  5、及時進行學習水平反饋,及時查漏補缺。

  6、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7、必須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

  8、課堂主要是提高學生的本事,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9、引導學生思考,並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10、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事。

  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8

  一、指導思想:

  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供給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忙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增加聯絡實際的資料,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留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現狀分析:

  (一)班級情景分析:

  本班學生40名,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從上期期末檢測試卷分析,學生對解決題目中拿往多少,剩下多少,求原先有多少的題型解決起來有必須的困難;對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把握還好。固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學生的成績都不錯,可是與優秀班級比較,還存在必須差距;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到達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必須的愛好,樂於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往。異常是一些動手操縱、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資料都比較感愛好。可是在碰到思考有必須深度的題目時,學生思維就打不開。所以本期我應當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構成的愛好再接再厲的堅持,並逐步引導學生體驗的思維的樂趣及成功獲得的樂趣,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愛好。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資料包括下頭一些資料:100以內數的認識、位置、認識圖形、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人民幣、認識鐘錶、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分類與整理、總溫習。本冊的重點是100以內數的熟悉和10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從不一樣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全冊教材是以100以內數的熟悉和加減法為主要資料往聯絡各部分知識,不僅僅體現了數學知識結構內部的邏輯性,同時還體現了學生認知發展過程,是數學知識結構與兒童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有機結合的整體體現。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熟悉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把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把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在現實情景中熟悉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十進位制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和應用。明白1元=10角,1角=10分,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3、會口算100以內的不進位加和不退位減,能用豎式計算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能進行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4、熟悉鐘面、時針和分針,把握整時、幾時半和大約幾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這些時間,瞭解時間在生活中的作用,明白珍惜時間。

  5、能辨認前、後、左、右、上、下等方向,並用這些方向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第幾排第幾行描述同學所在的位置,會辨認從正面、背面和側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外形。

  6、能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感知一些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聯絡與區別,會用這些平面圖形拼圖。

  7、熟悉象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的需要進行簡單的分類,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數學題目,會進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簡單的統計活動,完成簡單的統計圖表。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在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學習探討過程中初步學會簡單的回憶、類比和有條理思考的思維方法。

  2、在統計過程中學會提取需要的資料並對統計結果進行歸類,體驗資料中蘊涵著資訊,逐步構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3、在認識圖形以及辨認方向與位置的合作交流、互動、學習過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忙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忙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碰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縱、回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公道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愛好,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熟悉和100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從不一樣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以及數學思維的練習。

  五、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留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題目,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當研究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趣味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不濫抄濫做,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4、做好每個單元的測試工作,及時反饋,查漏補缺,加強培優輔差,儘量做到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六、教學課時及進度安排:

  1、100以內數的認識12課時第1—4周

  2、位置5課時第5—6周

  3、認識圖形5課時第7—8周

  4、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10課時第9—10周

  5、認識人民幣3課時第11周

  6、認識鐘錶4課時第12周

  7、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17課時第13—16周

  8、分類與整理2課時第17周

  9、總複習5課時第18—19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