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有關初三第二學期政治教學計劃三篇

初三第二學期政治教學計劃

有關初三第二學期政治教學計劃三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穫著,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三第二學期政治教學計劃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三第二學期政治教學計劃 篇1

  初三政治第二學期教學計劃本學期是學生升學關鍵的一學期,九年級思想品德複習時間短、任務緊。紮實搞好中考複習,是取得理想成績的前提條件,科學有效地學習,有助於提高學業成績。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初中三年所學思想品德的知識,以及學生對所學思想品德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有效的提高學生中考考試的學業成績,按照學校及教研組的安排,特制定九年級思想品德學科複習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九年級學生透過兩年半初中的學習,在思想品德方面基本上懂得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質的重要性。但由於受社會的影響,加上本校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學生的思想波動性比較大,有部分學生有厭學、只顧貪玩、享樂的不良現象,有上進心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存在知識學的不活,缺乏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這一個學期要儘快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讓他們順利的畢業,必須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二、指導思想

  讓學生鞏固初中階段思想品德課程中重要的內容知識點,學生能夠靈活的應用和理解所學的知識,學會考試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高學生中考考試的學習成績。教研組教師精誠團結、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注重實效,以集體的力量確保學科優勢。

  三、教學內容

  1、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本--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本; 2、20xx年中考思想品德考試說明與指導; 3、強化模擬訓練

  四、時間按排

  根據時間的關係和現有的複習資料,複習的時間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3月至4月底。主要採取地毯式複習法。第一輪複習的時間最長,也是夯實基礎的最關鍵時期。每年中考試題幾乎都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因此,熟悉課本非常重要,所以採取地毯式複習。

  對七年級--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本中所有知識進行全面的梳理,(兩課時完成一個單元);將知識點按識記、理解、運用不同層次的要求,結合教材進行總體的全面的複習,複習目標側重於對基礎知識的領會、記憶、理解、運用,並使其系統化。

  第二階段:5月。專題複習,以思想品德指導與說明為主要資料。即教會學生將社會熱點問題與所學的知識點緊密聯絡,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對國內外重大時事、時政熱點進行講解,注意理論聯絡實際,將時事與課本的有關內容聯絡起來,並進行分門別類的訓練,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解題方法的訓練。側重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學以致用。

  第三階段:6月。進行綜合性複習,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廣泛收集資料,精心編選好符合中考要求的綜合性題目進行訓練,編寫試題有以下要求:

  首先要選基礎,即透過多練使基礎知識在理解和應用上達到運用自如、熟練、準確、舉一反三。

  其次,選薄弱環節訓練,就是對學生易出問題的知識點或思想認識方面強化訓練,練得多了,就會化難為易了;

  第三:時政熱點訓練.集時政、所學理論、青少年成長三方面相聯絡的綜合題的分門別類的訓練,做到理論聯絡實際。

  最後,選型別訓練,掌握各種型別題的特點和解題方法。

  考前一週左右,學生自由複習,教師引導學生查漏補缺、少背多思,讓學生自主複習的目的是避免其有過多的依賴性,讓他們整理、選擇上考場時的必備資料、課本,在考前要強調注意事項。

  五、教學措施

  從去年考試的形式、考試的題型以及考查的知識點,結合我校的教學實際情況,學生學習的基礎情況,我認為思想品德中考的複習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單元複習,夯實基礎

  初中思想品德中考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應用基礎知識分析思想、行為、社會生活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複習的過程中要做到;研究課標和考綱,明確複習限度。幫助學生梳理課本知識,使學生構建課本知識體系,指導學生細化落實考點。 (二)、專題複習,整合知識

  在複習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課本知識的某一點或時政要點、熱點為載體和背景材料,引導學生多角度進行思考,把分散於教材的知識電聯絡起來構成整體。 (三)、適度訓練,提高能力

  訓練是知識向能力轉化的橋樑。只有加強訓練,才能磨練思維、開闊思路、觸發靈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才能最終得到落實和提高。但訓練應適度,切忌搞題海戰術,對各種資料不加選擇的濫用、亂用。所以教師在複習過程中應該精心編制訓練試題,嚴格要求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應試的習慣和心理,同時也要適度的講評,提高學生的解題的技巧和能力。

  總之,經過三輪複習,不但能使學生的政治基礎知識有一個較大的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個較大的提升,意志品質也能得到很好的鍛鍊,從而順利透過學業水平考試,逐步成為適應二十一世紀發展需要的合格學生。

初三第二學期政治教學計劃 篇2

  透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國情、國力,提高愛國熱忱,弘揚民族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更好地成才;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推進素質教育。

  第二學期根據初三政治學科的教學要求和中考的要求,先完成第三單元(第七----九課)的教學任務,然後進行總複習。具體教學進度如下:

  1.第一至第二週:完成第七課教學任務;完成作業並講評;進行一次測驗並分析試卷。要求瞭解什麼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力發展中的作用,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歷史趨勢;瞭解我國近百年翻天覆地的歷史變化,我國新世紀的奮鬥綱領和奮鬥目標;能夠聯絡實際認清歷史發展趨勢,明確歷史使命,增強社會責任感。

  2.第三至第四周:完成第八課教學任務;完成作業並講評;進行一次測驗並分析試卷。要求懂得"當今的世界是人才競爭的世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大量的、多種多樣的人才。每個青少年應該根據自身條件和祖國的需要,確立成才目標,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合格人才。

  3.第五至第六週:完成第九課教學任務;完成作業並講評;進行一次課文測驗和單元測驗並分析試卷。要求學生立志報效祖國。

  4.第七至第九周:以《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基本要求與訓練》為依據,進行第一輪複習。要求完成每一課的基本習題訓練;進行一些綜合性測驗。

  5第十週:期中考試並進行質量分析。

  6.第十一至十三週:完成時政的教學任務;進行第二輪複習。完成《初三思想政治學習導向》中的綜合練習。

  7.第十四周至學期結束:進行綜合性複習;挑選適量的符合中考要求的綜合性題目進行訓練。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有關理論知識,分析社會生活的實際問題和青少年成長的實際問題,在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迎接中考的到來。

  (有關月考、期中考試和其他的統一考試由學校統一安排)

  透過一學年的學習,學生能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提高覺悟,學好本領,準備擔負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任;透過學習,師生能共同進步

初三第二學期政治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落實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政治教師的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在政治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加強大家協同作戰、教學研究的能力;跟各位政治老師一起定位在新的教師角色上,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九年級學生情況簡析:

  我所教的班級總體上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好,課堂紀律好,普遍有自覺性,求知慾強,但主動參與性欠佳,課堂氣氛有待改善,部分學生靈活性不夠高,學習缺乏興趣,目的不明確,理解運用綜合能力較低。

  三.教師要紮紮實實地抓好中考複習工作

  在總複習這段時間裡,要學生牢固掌握教材上的基礎知識,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準確地把握重點、難點,同時要具有更廣的時事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紮紮實實地抓好以下五個環節:

  (一)上課專心聽講:

  就是集中精力,把教材上的基礎知識、重點、難點聽清楚。要記好課堂筆記,課堂上積極發問,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的理解。中考複習不同於平時的複習,要以實際出發,凡是自己已經掌握的內容一帶而過;凡是容易誤解的,要正誤對比;凡是難以理解的,要重新學習。在方法上,不要象平時學習新課一樣一節一節的`慢慢學習,要將教材上的知識串起來,要認清各部分知識橫向、縱向之間的相互聯絡,雖然打亂了教材的編排順序,但便於學生加深理解,加深記憶,更牢固的掌握知識。

  上課專心聽講,還要把握住識記、理解、運用的要求。首先,識記:是對有關概念、原理和觀點的再現和再認,就是記住。考試改革後,雖然學生死記硬背的東西減少了,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還是需要識記,這類知識一般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其次,理解,是在識記的基礎上,對有關概念、原理、觀點進行轉換或解釋、推理。理解可分為理解概念或原理。理解概念,也就是理解概念之間的聯絡和區別,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字當頭,不是字當頭。再次,運用: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有關知識應用於新材料、新問題中,分析解決那些教師未曾講過的問題。即,有較強的時代感,不僅要,而且要在上下工夫。這一層是對知識掌握提出的更高要求,把知識和材料巧妙地結合起來,出人所料又不出所料。

  (二)多練:

  複習中的並不是搞題海戰術,使學生負擔加重,而是透過多種題型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掌握基礎知識。要求我們首先要精心選擇題目,由淺入深,要採取多種形式,如口頭回答、討論、試卷分析等。在複習教學中要積極創設一些模擬現實問題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論寓於現實社會生活的情境中,引導、啟發學生認識和理解。多練要注意練習的題目要對應中考,其次,要培養臨場經驗,經過平時考核和模擬考試,力求把題答準答全,要正常發揮出自己的知識水平。

  (三)關心國內外大事、關心社會生活。

  中考要獲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績,不能,必須關心時事,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把課內外知識結合起來,政治課具有時政性的特點,這也是與其他學科相比的最大特點,不僅考查知識,還考查運用知識分析國內外重大時事的能力。

  (四)整理歸納、查漏補缺。

  臨近中考的複習中,要讓學生自己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把零散的知識點理成再織成,做到既能分散又能集中,使自己能靈活地掌握知識,及時補缺堵漏,不留後患。把單元、章節的內容納入整體知識體系中去把握,使知識以網路化呈現,把知識的形成過程展示出來,引導學生自由的發現知識和領悟創造知識的方法和途徑。經過這樣的解析、挖掘、創新,最終一定會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果,學生能力必然會有較大的發展,適應中考的考試形勢。

  (五)學會審題和解題的方法:

  審題實際上是一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也是對試題作出準確回答的關鍵。考生在審題時常犯的毛病有兩點:

  一是拿到試卷後,為了趕時間而急於作答,審題不認真,觀點不全,內容不充實;

  二是審題錯誤,所答非所問,答案不切題意要求。

  為此,在審題時要注意三點:首先審題時頭腦要冷靜,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答題;其次在正確理解題意,明確題意要求的前提下,擬答案要點,確定答題範圍,另外,要抓住關鍵詞,突出重點,試題中的關鍵詞如題目中的,抓住了題眼就等於抓住了答題的根本,從而突出重點,明確主攻方向;最後,在答完試卷後,不要急於交卷,應將題目與答案對照檢查,發現錯誤與遺漏之處及時修正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