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精選5篇)
時間一晃而過,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有新的目標,這也意味著,又要準備開始寫教學計劃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教學計劃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1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使用了新課程標準下的九年義務教育湘版美術實驗教材。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安排了四個新的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即運用多中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製作,傳遞,交流資訊,梅花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
“欣賞、評述”(指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組部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學習領域。)
“綜合、探索”(指透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
這些課程內容新穎,版面美觀,貼近學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們的喜愛。
二、學情分析
對於美的事物有興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畫時初步培養了觀察習慣,對於想象畫、命題畫有較大的興趣,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大膽的描繪。
完成作業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學習慣於帶回家去完成少數同學形象表達能力還停留在幼兒園的水平。
二、本學期教學的總要求
1、知識教育要點
(1)感知各種隨意形狀。
(2)認識和運用各種平面形、常用色。
(3)運用形和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象畫練習。
(4)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製作法,養成正確地繪畫、製作姿勢與習慣。
(5)欣賞祖國風光和兒童畫、民間美術作品的美。
2、能力培養要點
(1)在美術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促進從無意想象過渡到有意想象,從再現想象過渡到創造想象。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透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提高手部運動的靈活性,促進手和腦的協調發展。
(4)提高對色彩美、形狀美的能力。
3、審美教育要點
(1)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2)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激發兒童對藝術創造活動的興趣。
三、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略)
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2
一、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雖然經過了幼兒園學習,但習慣還是比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因此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理念起決定作用。如果能在寬鬆融洽的氣氛中開始,那麼孩子將自然地摒棄對美術課的畏懼感,從而激發對美術課的喜愛。
二、教學目的任務:
1、透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
2、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透過各種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3、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鼓勵學生觀察生活、欣賞美,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教材重點、難點:
1、學習有關美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運用自然界隨手可得的材料進行造型遊戲。
2、引導學生運用造型語言來表述自己對觸覺的獨特感受,發展視覺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空間知覺,形象記憶,創造能力等。
3、學習新增的表現方法,對簡潔圖形的藝術美沒有初步的瞭解。在描畫中,能運用合理的構圖、豐富的想象進行新增和組合。
四、主要措施:
1、精心準備,做好課前工作。
2、運用不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3、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憑藉自己主動建構知識與活動,去與他人互動,與環境互動,與人類文化互動,達到自身進一步發展的目的。要尊敬和愛護學生,對每個學生的創造成果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4、注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成長髮展創新思維和能力。要幫助學生獲得親身體驗,形成喜愛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激發創新的慾望。
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3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20課教學內容,教材內容豐富多彩,非常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成長需要;形式多樣有趣,為學生設定了很有趣味的情境,注重學習過程中對美術活動的多角度的嘗試和體驗,有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開闊視野啟迪思維,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創作學習,充分發揮了美術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關注學生健康成長。為使教學更方便有效,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適當補充利用本地可利用資源充實教學內容。
二、學情分析:
剛進入課堂的小朋友,在情感態度上老師要作很大的努力,而在思維的想象力、創造力方面發展的空間很大,因此要好好把握機會,激發孩子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們能發現美,有創造美的想法。
三、學段目標:
1、透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
2、認識色彩,瞭解美術學習用具,掌握塗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並能使用工具進行簡單的美術活動。
3、透過美術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心準備教具和材料,常和班主任溝通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2、運用講故事、猜謎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3、多蒐集資料,選擇適合學生生活環境的形式和材料豐富課堂教學。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多示範、多鼓勵、採用多元化評價手段。
五、教學進度:
第一週:準備課
第二週:
1、大家一起畫
2、花花綠綠的糖紙
第三週:
3、繞繞塗塗
4、有趣的拓印(一)
第四周:
有趣的拓印(二)
5、我的太陽
第五週:
6、奇妙的撕紙添畫(一)
奇妙的撕紙添畫(二)
第六週:做拼音卡片(一)
7、做拼音卡片(一)
第七週:
小鳥找家(一)
8、小鳥找家(二)
第八週:
鳥語花香(一)
9、鳥語花香(二)
第九周:
小動物蓋房子(一)
10、小動物蓋房子(二)
第十週:
11、數字變變變
12、會飛的娃娃(一)
第十一週:
會飛的娃娃(二)
13、猜猜我是誰(一)
第十二週:
猜猜我是誰(二)
14、變臉(一)
第十三週:
變臉(二)
穿花衣的熱帶魚(一)
第十四周:
15、穿花衣的熱帶魚(二)
16、尋找美麗
第十五週:
17、亮眼睛
18、美麗的鉛筆頭(一)
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4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使用了新課程標準下的九年義務教育湘版美術實驗教材。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安排了四個新的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即運用多中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設計、應用”: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製作,傳遞,交流資訊,美化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欣賞、評述”:指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組部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學習領域;“綜合、探索”:指透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這些課程內容新穎,版面美觀,貼近學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的喜愛。
二、學情分析:
對於美的事物有興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畫時初步培養了觀察習慣,對於想象畫、命題畫有較大的興趣,能夠根據自己的感受大膽的描繪。
完成作業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學習慣於帶回家去完成,少數同學形象表達能力還比較弱。
三、基本情況:
一年級有3個教學班,學生美術知識掌握得較牢固,上學期美術考核人人合格。同學們普遍提高了對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該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敢表現自己想法,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上課課堂氣氛活躍。
存在問題:
1、學生作品缺乏表現力(特別是工藝),使作品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強。
2、部分學生作業上交或做作業方面速度比較慢。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要點
1、感知各種隨意形。
2、各種基本平面形和常用色的認識與運用。
3、運用形和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象畫練習。
4、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製作方法,培養正確的繪畫、製作姿勢與習慣。
5、欣賞兒童畫、民間美術作品的美。
(二)能力培養要點
1、在美術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促進兒童從無意想象過度到有意想象,從再現想象過度到創造想象。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學生
(三)審美教育要點
1、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2、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激發兒童對藝術創造活動的興趣。
五、教學措施
1、運用現代教學設施及教學儀器進行課堂教學。
2、喻教與樂、喻教於美術活動之中,培養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3、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六、個人展望:
努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七、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略
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1、瞭解美術的基本知識,認識美術工具,並能使用工具進行簡單的美術活動,加強繪畫的技能。
2、透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力、形象具體化的觀察力等。
3、透過美術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1、認識常用的色彩及形狀,並能用繪畫工具表示各種色彩,體驗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貼、畫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歸納幾種基本的玩泥方法,口頭髮表體驗感受。
3、欣賞感受剪紙、撕紙、摺紙藝術美,學習剪紙、撕紙、摺紙造型表現的方法。
(二)難點:
1、學生對感受物體的簡單表達。
2、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筆觸、不同的畫材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引導學生表現自己的所見所聞。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個性,在學習活動中能舉一反三進行探究。
4、領會自然界中的事物與美術作品中的區別,讓小朋友們學習觀察藝術作品,對作品的造型、色彩予以描述,說出自己的感受。
任課班級的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教一(1)、一(2)兩個班,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習慣還沒有養成,易失去注意力。但模仿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強,可以透過實際手工課,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對美術的興趣。剛入學的孩子都有著一定的共性,學生特別的活潑好動,思維活躍,有較強的表現欲和競爭意識,上課喜歡舉手發言,喜歡自己動手繪畫。
但上課紀律一時還沒有養成,需要老師耐心的指導。小朋友對於美的事物有興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大膽的描繪。但由於年齡較小,所以還處於兒童塗鴉期,大部分學生的繪畫簡單稚拙,構圖單純。儘管這樣,每個學生對美術都抱有濃厚的興趣,積極向老師學習繪畫知識,提高自已的繪畫水平,這其中一些學生由於資質較好,接受能力快,能夠很快成為班裡的美術尖子生。有些小朋友則美術能力較差,所以缺乏學好的信心,需要教師著重幫助教育。
本學期教學的主要任務與要求
1、能夠識別各種色彩的名稱,並能夠大膽運用。
2、瞭解各種繪畫的基本工具及特性,並學會掌握使用。
3、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熟悉的寓言,童話的相關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4、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5、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範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6、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採用生動活潑的遊戲教學形式並滲透課堂,在學生不知不覺遊戲中,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7、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在授課過程中,要加入更多的激情與耐性,逐漸吸引他們自覺的喜歡美術課。
培優及轉化學困生措施
及時總結、反思,理論用於實踐,實踐中得出理論,每堂課上完寫好教學後記,總結經驗教訓,促進學生進步。
教學進度安排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