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體育教學計劃範文合集5篇
五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本校小學五年級共四個班,本人擔任五1、2、3班教學任務,五年級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強,學生的協調性、柔韌性、靈敏性有了一定的基礎,基本學會與同伴合作學習,能正確評價自己及他人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能力;在主動參與體育遊戲與活動。五1、3班學生運動能力較平均,五2班學生相對其他2個班級體育素質比較好,但存在著男、女的差異比較大,所以,本學期將因材施教,提高興趣,發現體育人才,重點抓廣播操質量和課堂紀律,強化課堂常規訓練,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材分析:
小學五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條件,體育教材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基本體操、小球類、技巧、遊戲、地域性體育專案等基礎專案,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等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並挖掘生活中的實用技能。並透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總目標:
1、引導學生初步養成主動、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表現出樂於學習和對體育活動的濃厚的興趣,體驗到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
2、引導學生透過學習各項體育活動內容,獲得一些運動和健康的基礎知識;初步學習和體驗運動的技術與技能,學習科學鍛鍊身體和自我鍛鍊、自我表現、自我保護、自我評價的方法,培養參與體育活動的良好習慣,以及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的意識。
3、引導學生透過體育教學活動,和多種形式的遊戲發展身體靈敏、協調、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體能,促進身體全面發展,增強關注自己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4、引導學生學與練的過程中,體驗參加不同專案運動時的緊張與愉快、興奮與疲勞、成功與挫折等心理感受,學會透過體育活動調控自己的情緒,並在一定的困難的條件下進行體育活動,養成克服困難等意志品質。
5、引導學生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團合作、競爭進取等的精神,以及勇敢、頑強、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的意志品質。
四、教學要求:
每堂課教學,都應把學生的運動實踐活動作為實現綜合目標的載體,教學中要關注四個學習領域目標的達成。
教材的設計要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參與活動和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上。教師在選擇教材時,要在“趣”上做文章,發展學生體育基本活動能力。
在教學時教師應體現在引導、啟發和幫助學生主動、積極、創造性地學上學習,給學生留與充足的自主支配、自由發揮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學會自主學、自我表現、自我保護、自我評價;不僅學會動作方法與技能這一果,也要掌握獲地果的過程。
教師在教學上時要注重學生個體差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各種差異性適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真正做到學習的主人。
五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篇2
一、大綱目的要求:
透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增進學生健康,增強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奠定基礎。
1、全面鍛鍊身體,促進正常的生長髮育
透過身體鍛鍊,培養學生身體的正確姿態,促進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和人體基本活動能力的全面發展。增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低抗力。
2、初步掌握體育知識,基本技術的基本技能
學習簡要的體育,衛生保健基礎知識,樹立安全的觀念,掌握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實用技能和簡單的運動技術,培養鍛鍊身體的習慣。身體的能力;培養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善意成鍛鍊身體的好習慣。
3、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教育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逐步提高鍛鍊身體的主動性和關心自身健康的社會責任感;運用體育對學生身習特有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美感和文明行為,逐步善養成遵守紀律尊重他人,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等集體意識和良好作風;發展學生個性, 培養勇敢頑強趄氣蓬勃和進取向上的精神,注重能力的培養啟迪思維,培養學生的主動性的創造性。
二、教材簡析
高年級各項運動的基本教學內容與發展身體、教學分別排列,以保持身體素質的運動專案的固有特點和增加鍛鍊身體的實效性,基本部分佔70%,選用部分佔30%,其中,體育衛生保健基礎知識佔6%,使兒童懂理粗淺的衛生保健知識,基本運動遊戲佔11%,幫助兒童認識事物,促進體力和智力的發展,韻律操佔6%,培養正確的身體姿勢,田徑佔15%,發展身體素質,提高運動能力,體操佔16%,培養學生組織紀律性,小球類佔6%,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民族體育佔6%,激發兒童民族自豪感,發展身體素質佔4%,提高身體活動能力,全面發展。
三、教學目標:
1、進一步瞭解和認識自己的`身體,初步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簡單方法和評價身體鍛鍊效果的基本方法,能掌握所學知識,鍛鍊身體。
2、掌握所學各項運動的基本技能,提高運動技能,進一步促進身體素質和運動的能力的發展。
3、提高學習體育知識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初步樹立公正、協作、負責的觀念,在團體活動中注意協調配合與同伴的關係。
四、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心臟的功能及其體育鍛煉的關係。
培養學生積極參加課間、課外活動的良好態度和習慣。
2、掌握少年拳的要領,嚴格動作要領。
掌握基本的體育動作及蹲距式跳遠和 在支撐跳躍及籃球及基本技術. 起跑後加速和終點衝刺跑技術等.
3、掌握遊戲規律等。
五、教材內容及上課次數安排
周次
教材內容
1 體育基本知識
2 高抬腿,50米,100米跑
3 定時跑(3---6秒)
4 上步單跳模式,蹲鋸式跳遠
5 單,雙手胸前推實心球,擲沙袋
6 徒手操
7 跳短繩
8 側手翻,仰臥起坐
9 山羊分腿騰越
10 籃球基本技術,教學比賽
其它時間全面複習,迎接小科考查
六、注意事項
1、強調組織紀律性。
2、注意上課安全。
3、教學動作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4、訓練要嚴格。
五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篇3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開展良好的教學工作,進行有步驟的教學,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根據學校工作安排,特製行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一、學期教學目標:
1、以人為本,全面鍛鍊,努力增強學生的體質。
2、學習基礎知識,學會科學的方法鍛鍊身體,以創新的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培養自我鍛鍊習慣,引導學生建立新的學習方式。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36人,他們雖然對體育活動積極參加,但由於基礎差,好勝心強,可塑性強。有些動作易變形,掌握不好,所以,本學期應在上學期基礎上,加大學習力度,因材施教,合理處理教材,全面提高,重點培養不段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儲方面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五年級體育內容有跑、跳、投擲、體操、遊戲及武術等內容。
1、跑是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教材要求學生學習蹲距式起跑的基本動作方法,提高跑的基本能力,學習傳接棒方法,培養學生集體協作意識和配合能力。
2、跳躍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和改進跳高和跳遠的動作方法,發展學生靈敏和爆發力。
3、投擲進一步提高學生推拋實心球技術,學習助跑擲壘球的完整動作方法,發展學生靈敏、力量等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養成鍛鍊時注意安全的意識和習慣。
4、體操和技巧進一步提高學生佇列和體操隊型動作質量,學會滾翻、分腿騰越的動作方法,發展學生靈敏、協調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勇敢、刻苦頑強的拼搏精神。 教材還根據兒童特點,安排一定數量的遊戲和武術,利用遊戲的過程和結果,激發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對武術的興趣和基本活動能力,培養學生崇尚武德的精神和積極進取,勇於開拓以及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
四、教學研究內容:
教材的重點是跑、跳躍和投擲,教學時應採取講練結合,加強示範,輔導等手段作為突破措施。難點是體操、技巧,教學中應採取直觀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應加強安全保護措施,完成教學任務。
五、教學輔導計劃:
1、因材施教,分類指導。
2、培養優生,能自覺練習,善於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3、要加強學困生的指導,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
4、教師要關心,熱愛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
5、教師要定時、定點,加強優生優培輔中轉差的輔導。
一、教材內容介紹
小學五年級的教學內容有基本體操、田徑、技巧與器械練習、小球類、遊戲、武術、韻律活動與舞蹈、體育與健康常識。課次較多的是跑、投擲和遊戲。其中跑是蹲踞式起跑、30米障礙跑、耐久跑等;投擲教材是雙手拋實心球,投擲壘球等;遊戲主要是十字接力,截住空中球等。次數較少的是武術和體育與健康基礎常識,室內活動。技巧、支撐跳躍和發展身體素質練習等也佔一些課次。
二、教學目的
在《大綱》中,明確地規定了小學體育的目的:"透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教育,增進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質奠定基礎。"
三、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田徑、球類、韻律活動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2、培養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積極性以及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自覺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
3、透過多種形式的遊戲發展身體靈敏、協調、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體能,促進身體全面協調的發展。
4、使學生體驗參與不同專案運動時的緊張與愉快、興奮與疲勞、成功與挫折等心理感受,學會透過體育活動調控自己的情緒,並在一定困難的條件下進行體育活動,逐漸形成克服困難與抗挫折等意志品質,提高身心健康。
5、培養學生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友好相處、團結合作、競爭進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頑強、堅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的意志品質,為學生今後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基礎,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四、教學進度
周次 教學內容
一 1、始業課:上體育課的安全常識(理論)2、複習小學生廣播體操3、佇列隊行練習;遊戲
二 1、50米快速跑;接力遊戲2、站立式起跑;快速反應練習3、韻律操(一);遊戲:射擊
三 1、韻律操(二);捅馬蜂窩2、600米耐力跑;放鬆操
3、立定跳遠;跳遠接力
四 1、花樣踢毽;踢毽子比賽2、有趣的拔河;衝出重圍
3、跳短繩;一分鐘跳繩比多
五 1、走跑交替;變速跑(600米)2、擲壘球;投準練習
3、單腳交換跳;遊戲:大魚網
六 1、隊形佇列:向右轉走,向左轉走;右(左)轉彎走
2、理論:體育活動與營養衛生
3、排球:準備姿勢;移動練習
七 1、排球:雙手胸前墊球;小遊戲2、模仿操;柔韌練習3、武術基本步伐;基本手型
八 1、隊形佇列練習;小遊戲2、雙手拋實心球;力量練習
3、理論:運動損傷的預防與處理
九 1、籃球:熟悉球性;原地運球2、籃球:運球練習;原地傳球3、籃球:傳球比快;行進間傳球
十 1、技巧:前滾翻;柔韌性練習2、技巧:後滾翻;遊戲:貼膏藥3、400米耐力跑;放鬆練習
十一 1、跳遠;遊戲:小手球2、投準練習;擲壘球 3、球性練習;運球接力
十二 1、武術基本手型;快速反應練習2、武術基本步伐;遊戲:爭取勝利3、技巧:立臥撐;叫號賽跑
十三 1、兔子舞;大家一起跳2、100米快速跑;複習隊形佇列3、雙手擲實心球;小小保齡球
十四 1、複習、總結
2、身體素質測試
3、身體素質測試
十五 1、複習、考試
2、期末考試
3、期末考試
五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多以跑、跳為主,在走和跑的練習中,主要發展學生的速度、耐力為主要的練習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跳的練習中,主要發展學生的彈跳能力為主要的練習內容,如:跨越式跳高,立定三級跳等;在發展力量方面,主要以投擲實心球為主;在技巧方面,主要以墊上練習和簡單體操為主。
二、教學目的
體育教學是以增進學生健康,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主要目的,在本學期中要積極做到以下三點:
1、掌握基本的衛生保健常識懂得簡易急救及體育常識。
2、掌握快速跑、耐久跑的動作技術及1分鐘跳繩的動作要求,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3、對學生的運動能力得到穩步提高。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根據新課標和教材要求、五年級的各項內容,主要以快速跑、耐久跑,跳遠,擲實心球為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練習及身體姿勢的培養;在教學中的難點主要是耐力和力量的發展及提高。
本學期教學進度如下:
1、 跑和遊戲
2、跳躍與遊戲
3、投擲與遊戲
4、小籃球的基本技術與遊戲
5、韻侓操與遊戲
6、武術的基本技術
7、體育與心理健康
8、考核
五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篇5
一:同學分析
五年級的同學年齡 處於發育時期,身體發育較快,男女差異較大,男生活潑好動,表示欲強;女生由於發育的原因,很少參與激烈的運動專案,但考慮到某些女生的天性,要因勢利導,加強男生的身體素質練習,培養女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使男女均衡發展。
二:教學目標
(1) 使同學具有主動、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和行為,表示出樂於學習和對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並在活動中具有展示自我的願望和熱情,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
(2) 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的興趣和喜好,形成鍛鍊的習慣。
(4)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是田徑的投擲與跳遠和民族保守體育的武術。
(2)難點是耐久跑的呼吸,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與起跳,過杆。
四:教學措施
(1) 只研究和強調教師的教法,而忽視同學的學法的傾向,加強對同學學法的指導。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一起發展的互動過程,假如把體育學習理解為只是教師的講解與示範,同學模仿教師的動作,強調了教師的教法研究,忽視了同學學法的探索,只管教的怎麼樣,不論學的如何,必定不利於調動同學的積極性,不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因此,要重視同學學法的研究與探索,不只要研究教法與學法,而且要研究教法與學法的變化;不只要研究同學的“學會”,而且要研究同學的“會學”。
(2) 在教學中多運用遊戲作為方法、手段,為同學參與體育活動,培養和激發學習的興趣性和積極性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如主題式教學法、情景式教學法等充沛發揮遊戲和遊戲法的功能與作用,激發同學的學與練的興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效果。
(3) 著同學身體和年齡的增加,可多采用一些對抗性的遊戲。小同學好勝心強,可採用一些教學競賽,以增強同學鍛鍊身體的效果。因材施教,分組時採用男女分組或按身體素質分組,以增強同學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鍊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