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恐龍世界》教學設計

《恐龍世界》教學設計

《恐龍世界》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恐龍世界》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恐龍的種類及生活環境,分析恐龍的外形特點,能夠用繪畫的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恐龍。

  2、過程與方法:學生在觀察、欣賞、分析、體驗的過程中,瞭解恐龍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環境。學生分析出恐龍的造型特點。結合圖片、影片、立體造型創設情景,利用繪畫的方法表現恐龍。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喚起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表達學生熱愛生命之情

  學情分析

  《恐龍世界》屬於《義務教育小學美術新課標》學習中的造型·表現領域,“恐龍”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從小就喜愛玩恐龍玩具,聽關於恐龍的故事,看有關恐龍的動畫片。因此從題目上就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探究慾望。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相關的圖片,引導學生了解恐龍的相關知識,重點幫助學生了解霸王龍、三角龍、翼龍、雷龍等外形特徵。透過學生的觀察、記憶、表現恐龍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生活、關注環境,訓練他們的觀察、記憶、表現能力。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運用繪畫的方法表現恐龍。

  2、教學難點:恐龍的動態造型及合理地組織畫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摸一摸)

  1、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禮物,都裝在這個“奇妙的口袋”裡,誰來伸手摸一摸,感覺一下是什麼呢?”

  2、請一名學生描述。

  生:“我摸到的好像是動物,有四條腿,而且身上很粗糙,好像是恐龍。”

  師:“你真棒!快拿出來看看是不是恐龍呢?”

  生:“是

  3、教師出示恐龍模型,學生初步感知恐龍的的外形。

  導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恐龍世界,一起來認識恐龍。”

  出示課題:恐龍世界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造型·表現領域在低年級階段強調感受、體驗和遊戲性,因此本環節透過觸控感知恐龍外形,學生透過學生簡單的語言描述,初步對恐龍有了一定的瞭解;次而欣賞恐龍的短片,讓學生感知恐龍存在的真實性,激發學生的興趣,體驗學習的快樂。)

  二、講授新知:

  1、欣賞恐龍短片,學生觀察。(評一評)

  師:恐龍在2億年前曾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他們生活的這個時期叫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然而有一天卻突然消失,我們只能從考古學家發現的恐龍化石和恐龍蛋來感受他們真實的存在。下面我來看一段用3D動畫復原恐龍生活的影片,讓我們近距離接觸這些遠古的生命。

  師:請結合剛才的影片,誰能把自己所瞭解到的'恐龍告訴大家嗎?

  學生回答:

  師:聽了同學們剛才的介紹,老師發現同學們掌握的知識真豐富,老師真為你們驕傲。

  2、對比觀察:(畫一畫)

  1、組織學生分組探究恐龍的外部特徵。

  師:現在,我們每組的桌子上都有一隻恐龍模型,每個小組分析恐龍外部的特徵?

  小組彙報:……。

  恐龍的外形特徵:

  (1)、雷龍:頭小

  (2)、霸王龍:牙齒尖

  (3)、三角龍:頭上有3個角

  (4)、劍龍:背上有骨板

  我們常把恐龍分為兩大類:植食恐龍和肉食恐龍

  肉食恐龍特點:頭巨大,牙齒鋒利;前置短小,後肢粗壯;尾巴短而粗。植食恐龍。特點:頭小,脖子長;四肢行走;尾巴長。

  2、探究恐龍畫法

  恐龍的外形雖然有差異,但都由這4個部分組成:頭、身體、四肢、尾巴。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畫恐龍?

  我們在畫恐龍的時候先用線條畫出它的輪廓。請看圖片(雷龍和霸王龍)

  誰能試著用線條畫一隻恐龍?

  學生上臺畫恐龍。

  師:他哪裡畫的最生動?畫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困難?下面看看老師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老師畫線描雷龍和劍龍。(原創)片區公開課(原創)片區公開課

  (設計意圖:由於恐龍的種類很多,而且樣貌奇特,各不相同,所以透過對恐龍的對比,豐富學生對恐龍外形的瞭解和細緻觀察,利用自由討論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激發學生透過細節去表現更具特點的恐龍,有效的突破教學難點。)

  2、色澤花紋:

  老師:我們瞭解了恐龍外形,知道了各種各樣恐龍的特點,但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動物在自然界中生活,為了保護自己,所以身上都有什麼?

  學生回答:花紋。

  老師:對了,那我們就要給恐龍們新增花紋,塗上顏色。

  教師出示新增花紋顏色的恐龍示範畫。

  在新增花紋時,可以用一些點線面的花紋。

  3、背景的新增

  老師:我們的恐龍世界裡已經有許多小恐龍了,但我們的畫面還是有些空,怎麼辦?

  學生:新增背景。

  教師在黑板上示範添畫背景,一幅恐龍世界完成。

  (設計意圖:豐富學生視覺和審美經驗,用範畫激起學生學習慾望,開拓學生視野,拓展創新思維。)

  三、藝術實踐

  佈置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師:下面我們就來創造一個神秘的恐龍世界吧!

  要點:1、以繪畫方法,畫出恐龍,要求形象生動。

  2、添畫出恐龍生活的環境。

  四、展示評價

  組織學生進行自評、互評

  (1)、教師選出幾幅作品貼在黑板上

  (2)、師:誰能上臺將自己畫的恐龍心得介紹給大家?

  (3)、看看黑板上誰的想象力最豐富?

  誰畫的色彩最鮮豔?

  誰的構圖最完美?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藝術鑑賞能力和評價能力。)

  五、拓展:

  師:恐龍畢竟是生活於遠古年代,誰也沒有親眼見過,一些畫家根據恐龍的遺骨化石還原以及地質歷史研究的成果,進行合理想象,再現了恐龍的世界。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如何表現自己感興趣的恐龍的。(圖片展示)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巧妙利用材料,進行有創意的發揮,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