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資訊科技融合語文課教學設計(精選8篇)

資訊科技融合語文課教學設計

資訊科技融合語文課教學設計(精選8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訊科技融合語文課教學設計(精選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資訊科技融合語文課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與要求]

  知識與技能:感受生活中的資訊現象,認識到資訊是普遍存在的。

  過程與方法:掌握資訊活動的一般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資訊對生活與學習的作用,產生學習與使用資訊科技的興趣和積極性。

  行為與創新:能夠養成積極思考生活中的資訊的真假性、有用性的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資訊的獲取、傳遞、處理、表達等;資訊及資訊科技在生活中的應用。

  難點:感受資訊及資訊科技的重要性,瞭解生活中的資訊的一些過程。

  [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課使用了教師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遊戲學習等教學方法,透過學生個人、小組、集體的多種形式進行學習活動。

  [教學準備]

  相關圖片、課件、猜詞遊戲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我們正處於一個資訊社會里,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資訊。那什麼是資訊呢,資訊又有哪些作用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出示課題:資訊與資訊科技)

  (二)新授:

  一、資訊

  (出示課件圖片1)

  師問:從這張圖你能得到哪些資訊呢?

  (生答)

  (出示課件圖片2-4)

  分別問:透過觀看以上圖片,你能得到什麼資訊呢?

  (生分別回答)

  師問:你還能說出其它的資訊呢?(生答)

  我們可以知道:資訊是一些訊息,在我們學習、生活、工作中都離不開資訊。

  (閱讀“知識屋”)

  二、資訊的獲取

  師問:那資訊是如何獲取的呢?

  (出示課件圖片)

  (生答)

  但是有些資訊我們用自己的感覺器官無法獲取到,比如說,我想看清對面大樓上是一隻什麼鳥?

  (生回答)

  師:其實很多工具都能幫助我們獲取更多的資訊,你知道還有哪些工具嗎?試著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三、資訊的傳遞

  獲取資訊後,我們要將它傳遞給更多的人,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方式來進行資訊的傳遞。

  (出示課件圖片)

  科技的發展讓資訊的傳遞有了更多的方式,但並不意味著原始的方式就此淘汰了。

  完成“討論坊”的內容。

  四、資訊的處理

  人類獲取、傳遞了資訊後,對資訊進行一些處理,會產生更有價值的資訊。

  (出示課件圖片)

  計算機被髮明後,人們就把資訊處理的大量工作交給計算機來完成。計算機也叫資訊處理機。

  五、資訊科技

  在資訊的獲取、傳遞、處理等過程中涉及到的技術稱為資訊科技。資訊科技跟我們的生活學習密切相關。

  (出示課件圖片)

  師:你們還知道哪些地方使用到資訊科技嗎?

  (生討論)

  遊戲:猜詞遊戲

  透過這個遊戲,大家可以知道相同的資訊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或表達方式等,資訊有它自己的特點,資訊是千變萬化的,資訊沒有統一的標準來衡量。

  (三)總結

  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有關資訊和資訊科技知識,在生活中,資訊和資訊科技是無處不在的,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分辨資訊的真假。

  資訊科技融合語文課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中小學教科書資訊科技》七年級上冊主題八。網路中的資訊浩如煙海,如何在資訊海洋中搜索到自身所需的資料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獲取、傳輸、處理、應用網路資訊的基礎條件,是培養學生資訊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節課主要介紹關鍵字搜尋和分類目錄搜尋兩種搜尋方法,旨在引導學生髮解搜尋引擎的概念、型別、工作原理,瞭解並正確使用“關鍵字”,掌握基本搜尋技巧,並能根據資訊需要選擇最有效的搜尋方式。

  二、學情分析

  考慮到七年級新生在網路知識、能力方面的群體差異,如原就讀於城鎮小學的學生學校及家庭都擁有電腦,能經常上網,對網路有一定的瞭解,能利用“百度”等搜尋引擎進行簡單的資料查詢,而原就讀農村小學的學生由於學校資訊化建設較落後,對網路特別是網上資訊查詢較為陌生,教學需由淺入深。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搜尋引擎的概念、型別及工作原理;能在實踐中掌握關鍵字搜尋和分類目錄搜尋兩種搜尋方法,並能根據:資訊科技與教學設計與反思)資訊需求選擇最有效的搜尋方式,能主動探求搜尋引擎的幫助資訊,提高搜尋資訊的效率。

  過程與方法:能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學會針對具體問題對關鍵字進行合理選擇和提煉,掌握一些適合自己學習和操作的搜尋技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搜尋引擎給生活和學習帶來的極大便利;樹立網路安全意識,增強網路道德觀,形成與資訊化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關鍵詞的選擇技巧、瞭解常用的搜尋引擎。

  教學難點:掌握基本搜尋技巧。

  (一)激情匯入

  1.播放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動畫片《十二生肖》片段,要求學生利用網路搜尋自己的生肖傳說。(學生動手搜尋並七嘴八舌說出自己所屬生肖傳說。

  教師藉此機會瞭解學生網上搜索技能的現狀。)

  (二)出示課題,詢問學生都用了哪些搜尋工具

  解釋大家之所以如此快速找到資訊,是因為這些網站都有搜尋功能,就勢引導學生進入搜尋引擎學習。(在情境創設下引導學生進入本節學習。)

  (三)分組練習

  請各小組按要求利用網路搜尋生肖傳說,第一、二組使用百度,三、四組使用Google或騰訊搜搜等。學生分組體驗幾種搜尋引擎的使用過程,瞭解搜尋引擎的工作原理和型別。組長演示並講解關鍵字的使用及搜尋過程。透過分組練習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自學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明確概念

  師:什麼是搜尋引擎?搜尋引擎都有哪些基本型別?什麼是關鍵字?關鍵字在搜尋中的作用?請列舉一些常用的搜尋引擎。

  (教師提示:為提高搜尋效率,多數網站將全文搜尋和分類目錄搜尋合併使用,比如大家常用的“百度”、“谷歌”、搜狗等。學生按照考教師指導進行網上搜索,並認真體會、仔細觀察,以進一步明確搜尋概念並掌握。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五)搜尋技巧妙用

  1.關鍵字、詞選擇技巧。師:關鍵詞越精確,查詢範圍就越小,結果也相對準確。

  2.分類目錄搜尋。師:要查詢某類資訊,可單擊網站相應欄目或到權威專業網站進行查詢。

  (遇到困難可利用搜索引擎的“幫助資訊”。學生根據教師要求進行網上搜索,並分組討論。引導學生總結關鍵詞的選擇技巧。)

  (六)探究與交流

  師:是否是搜尋到的網頁(網站)數目越多越好?為什麼不同的搜尋引擎搜尋到的結果不同?(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七)課堂小結

  網上訊息五花八門,魚龍混雜,大家要增強網路道德觀,努力成為網路文明小使者。引導學生樹立網路安全意識,增強網路道德觀。

  五、板書設計

  搜尋引擎的型別:全文搜尋、分類目錄搜尋。

  搜尋查詢方式:關鍵字搜尋、分類目錄搜尋。

  關鍵字搜尋:是指在查詢資訊時,利用網頁上提供的搜尋資訊的文字框,輸

  入最能突出主題內容的詞語或片語,進行資訊搜尋和查詢。

  進行網路搜尋的用途:獲取我們所需的學習資料或生活常識等。

  六、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學生個人回顧教學內容並進行思考和總結,填寫學習輔助表。小組對各自成員進行學習效果評價並將評價結果反饋給教師。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技巧,引領他們在探索中學習。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在嘗試中有所發現,在討論中明白事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思想中發現自我,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根據學生能力差異,我使用了分層教學策略,分層次設計學習任務並進行針對性輔導,幫助學生完成學生任務。在教學中,我還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查詢到最準確的資訊,從而使教學過程相對順利,教學重難點均有所突破。但也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即是沒有全面拓展學習內容,學生雖然已掌握搜尋方式、理解搜尋含義,但沒有深入領會搜尋在學習、工作及生活中所應處的位置。

  資訊科技融合語文課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透過閱讀《神話故事》,使學生初步瞭解神話故事的特點,激發閱讀興趣。

  2、透過模擬的網上查詢,使學生了解上網查詢的方法、步驟、好處,初步培養學生網上查詢資料、收集資訊的能力。

  3、透過學生的操作參與,培養學生的現代化意識、合作意識。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任務

  今天的閱讀課有兩項內容,1集體閱讀,《第四十間寶庫》――神話故事。2繼續學習網上查詢,按要求查詢相關資料,並自由上網瀏覽。

  二、集體閱讀

  集體閱讀形式同學們非常熟悉,上學期、這學期我們已經閱讀過許多內容,如: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童話故事,科普讀物等,那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告訴同學們一個個道理,有的故事還曾深深打動同學們的心。今天,老師再向大家推薦一張光碟《第四十間寶庫》-神話故事。裡面收集了許多中外神話故事,其中有的故事大家比較熟悉,有的是陌生的。希望透過今天的閱讀大家對神話故事有所瞭解。

  1、誰聽過神話故事?

  2、什麼是神話故事?

  神話故事是講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在古代,人們由於受生產力的限制,不能科學地解釋大自然中的各種現象,於是就憑自己的主觀想象,用擬人手法,編造了許多神話故事,以此來反映對大自然現象的天真解釋,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的神話內容是可靠的,有的內容是想象的,並非歷史。但歷史學家考證,人類遠古時代的歷史,主要靠神話故事、傳說時代流傳下來的。

  4、播放光碟,把故事的名字記在片子上,主人公、故事情節記在心裡。

  遠古的故事,遠古的時代,我們在為人類祖先的大膽想象感到驚歎之餘,是不是也存在一點遺憾,人類祖先在大自然面前感到了無奈。時光轉瞬,轉眼歷史過了幾千年,人類進入了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今天人們不但能夠科學地解釋大自然的奧秘,而且還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燦爛的文明。

  想想遠古的神話,再看看眼前的計算機,我們可以感到人類力量偉大,是不是對計算機會增添了幾分親切感。

  三、網上查詢資料

  上網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網上收集資訊的能力是學習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網上查詢資料。

  1、說說校園網上怎樣查詢、瀏覽?(請一名同學在教師機上操作。)

  (1)敲擊IE網路瀏覽器

  (2)進入三里河三小校園網主頁

  (3)主頁提供了9個選項,選項進入。

  (4)進入欄目視窗閱讀瀏覽

  (5)資料庫中推薦了15個網站

  方法:邊講解,邊演示。出示15個網站名稱。

  2、同學上網閱讀。

  閱讀分兩步(1)查詢資料,按要求填空。(內容附後)

  如果有的同學有困難,希望能與鄰近的同學合作,旁邊的同學不要拒絕。

  教師隨機指導:請第1、2名的學生把查詢的過程和結果寫在黑板上供大家參考。

  (2)自由選擇查詢閱覽

  記下你最感興趣的資訊,準備向同學推薦

  3、向同學推薦自己收集的資訊

  同學們剛才已經查閱了大量的資訊,請把你最感興趣的資訊推薦給同學們。

  四、說說今天閱讀的收穫

  可以說說自己瞭解了哪些資訊,也可以說說自己的感受。

  資訊科技融合語文課教學設計4

  一、教學內容

  《製作課程表》一課是根據省編小學資訊科技第二冊下冊第九課內容,結合教學實際改編而成的

  二、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透過在Word中製作課程表,讓學生掌握簡單表格的製作方法。這一課是根據《綱要》提出的“掌握在文字處理軟體中插入表格的方法並能根據需求進行編輯”的要求編排的。教材共分為六個知識點:插入表格、合併單元格、新增斜線、在單元格中輸入內容、調整列寬和行高及美化表格六個部分。(後兩部分在第二課時進行)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認識了Word軟體,學會了在Word中輸入、修改文字和修飾文章以及圖片藝術字的插入,對Word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方法。本課從實際出發,從製作課程表開始,對Word中表格相關的知識進行闡述,為以後進一步學習、熟練掌握Word軟體打下基礎。本課教材強調的不僅僅是製作課程表知識點本身,更強調知識的遷移及對知識整合創造的能力。

  三、教學理念與設計思路

  利用網路教室的優勢,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透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集體交流等形式,突破教材的重難點,讓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努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意識,養成勤於探索、學以致用的習慣。

  本課教學,先創設情境,透過對比,讓學生了解表格的優勢,調動學生的興趣;接著向學生出示不同種類的表格,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從而認識表格的基本組成部分:行、列、單元格;然後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自主探究、嘗試製作本班的課程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再透過小組合作、集體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突破教材的重難點,促使全體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最後,透過自我評價、課堂延伸,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表格行、列、單元格的概念

  (2)學會製作簡單的課程表。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努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透過學生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學會製作課程表,並讓學生髮現其中的規律,能夠舉一反三,熟練掌握表格的編輯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用資訊科技知識服務於日常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觀念。

  (2)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激發學習資訊科技的熱情。

  4、行為與創新:

  增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協作學習的意識,養成勤於動腦、敢於探索、善於實踐的學習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表格的插入與簡單的編輯。

  難點:合理的調整表格的行、列和單元格。

  六、教學課時:1課時

  七、教學準備:

  PPT課件:顯示一些常見的表格,表格的單元格、行、列的概念的概述,本課知識點。

  網路教室環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導語:星期天,小明去外公家做客。根據外公的要求,小明要介紹自己每天在學校的學習課程。為此,小明準備了兩份不同形式的資料(幻燈片出示:一份是課程表,一份是文字敘述)。請比較一下,小明的外公更喜歡看哪一份資料?

  2、引導討論:課程表有什麼優點?

  (運用表格來查詢資訊,方便快捷,簡單明瞭)。

  3、揭示課題

  師:這張課程表可是小明的得意之作,因為他剛剛掌握了一項本領,運用電腦製作表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製作課程表》

  (二)、觀察交流、認識表格

  1、觀察表格

  師:我們以課程表為例,學習用Word2003製作簡單的表格。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表格,請你們仔細觀察,看他們有什麼共同點。

  (幻燈片展示不同表格,引導學生透過觀察,瞭解他們的基本組成部分)

  2、教師演示並講解概念:表格的行、列、單元格。

  3、出示一個課程表,讓學生數一數是幾行幾列。

  (三)、任務驅動,自主探究

  1、佈置任務,明確要求。

  師:小明的這張電子課程表,製作起來也並不難。相信透過你們的努力,大家也可以順利地製作出來。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35-37,然後動手操作,在Word中試著製作出我們班的電子課程表。

  2、學生開始閱讀教材,嘗試製作課程表。

  (四)、小組合作、集體交流

  1、小組交流,相互協作。

  提出要求:兩人一小組,互相交流,相互合作,完善自己製作的課程表。

  2、彙報交流,突破重難點。

  師:在剛才製作課程表的過程中,你已經學會了哪些內容?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根據學生的彙報,隨機展示與知識點相對應的幻燈片,重點指導學生掌握以下幾個知識點,)

  (1)插入表格的方法:(挑學生完成)

  a、你是如何在Word文件中插入表格?

  b、學生利用電子網路教學系統演示:製作一張7行6列的表格。

  C、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插入表格的方法?

  (常用的三種方法:自動錶格按鈕插入、表格選單插入、手動繪製)

  d、教師小結:根據不同的表格選擇合適的插入方法。

  (2)合併單元格:

  a、合併單元格時,首先要做什麼?(選定需要合併的單元格)

  b、還可以用什麼其它的方法合併單元格的。

  C、學生演示不同的合併單元格的方法。

  (3)新增斜線:

  指導學生演示:單擊“繪製表格”按鈕,在第一單元格中從左上角向右下角畫一斜線。

  (4)輸入文字

  a、提問:如何在單元格中進行文字調整?

  b、學生演示交流。

  (5)調整行列:

  a、交流彙報:如何調整行高和列寬

  b、學生演示。

  3、根據以上交流,補充修改,進一步修改完善自己製作的電子課程表。

  (五)、有效評價,提高認識

  (六)、拓展總結

  1、教師進行課堂學習總結。

  2、拓展延伸:

  備課與教學改進過程:

  為了體現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師生互動,我在課前多次除錯了電子教室軟體,利用極域電子教室的學生演示和廣播教學更好地把知識點突出來,並製作了簡單實用的課件。(因為目前使用的極域電子教室V2007是我在網上下的,還存在著很多的不穩定因素,)因此作課前我在五年級的一個班進行了試講,主要是測試電子教室軟體的執行情況,並對課件進行了多次修改和教學環節的調整,力求精講多練,給學生更多的動手空間。從選課內容來說,我結合實際,把原來教材內容中的製作環保宣傳表改為教授學生非常熟悉的課程表,為的是更貼近學生,使學生的學習更有興趣。

  資訊科技融合語文課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瞭解計算機組成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

  (2)瞭解計算機處理資訊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與價值觀

  二、教學設想

  本節課中,我採用講練結合、小組探索、個別指導的方法,透過教學,學生知道了計算機處理資訊的過程,也知道了計算機的組成以及它們各自的用處

  三、教材分析

  《爸爸書房的“情報站”》是海南出版社和三環出版社出版的資訊科技三年級(上冊)第二課的內容。這一節課是讓學生初步瞭解資訊和資訊的處理工具以及計算機的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四、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組成部分以及它們各自的用處

  五、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練法

  六、教具準備

  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

  七、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電腦小專家》這一課,認識了各種各樣的電腦,也瞭解了電腦的作用,那麼同學們知道電腦是由那幾部分組成,它們各自的作用是那些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這篇課文。(出示課題)

  傾聽、激起學生的興趣。

  二、講授新課:

  1、師:你知道電腦的組成有哪些嗎?

  學生先小組說說,然後交流一下。

  當全班交流後,教師播放PPT展示計算機的圖片結合圖片講解:從外觀上介紹計算機的四個主要組成部分:主機、顯示器、鍵盤、滑鼠。

  2、師:我們已經知道了電腦的組成部分,那麼同學們知道它們有什麼作用嗎?

  學生先小組說說,然後交流一下。

  當全班交流後,教師播放PPT展示計算機的圖片結合圖片講解:(播放PPT展示主機內部的零件,並出示實物讓學生近距離觀察)

  ①主機:包括主機板、記憶體、硬碟、光碟機、軟碟機、顯示卡、音效卡、網絡卡、電源、喇叭等部件,還有連線導線以及各種各樣的介面

  ②顯示器:顯示器是人與計算機交流的視窗,我們輸入的內容,計算機處理的結果等各種各樣的資訊都是透過顯示器的螢幕顯示出來的

  ③鍵盤:鍵盤是我們控制、操作計算機的基本工具,透過鍵盤,可以向計算機發出控制命令,也可以輸入英文字元,漢字等資訊

  ④滑鼠:滑鼠是控制,操作計算機的基本工具,與鍵盤相比較,運用滑鼠可以更加直觀、方便、輕鬆地操作計算機

  ⑤其他裝置:印表機、繪圖儀、掃描器、數碼相機、觸控式螢幕等。

  提問:學習了電腦的組成部分,也瞭解了它。

  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

  透過PPT讓學生了解電腦的組成。

  運用PPT激起學生的興趣。

  資訊科技融合語文課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金山打字通”軟體的啟動。掌握一些常用的功能鍵的使用。

  2、過程與方法:能夠熟練地運用金山打字通軟體和功能鍵。掌握規範的鍵盤指法。

  3、情感與價值觀:透過自主練習和探索,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熱愛和堅強的毅力。培養正確的打字姿勢,養成良好的打字習慣。透過鍵盤操作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熟練擊鍵所帶來的樂趣。

  二、教學設想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2.教學是以學生為本

  3.在任務的驅動之下,學生自主地探究新知

  三、教材分析

  1、本課介紹的常用鍵比較多,重點是大小寫換轉鍵和上檔鍵,要求學生能輸入上排字元,及大小寫混合的字母。上檔鍵也可以進行大小寫的切換。

  2、學生透過遊戲來訓練指法是比較受歡迎的,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難點

  鍵盤的練習(提高速度和正確率)

  五、教學方法

  演示與講解相結合;任務驅動法

  六、教具準備

  指法練習軟體

  七、教學過程

  (匯入)

  透過上節課學習,同學們對鍵盤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了吧?鍵盤是計算機重要的輸入工具,透過鍵盤,我們可以將命令、符號、數字等輸入電腦中,因此熟練操作鍵盤是計算機基本技能之一,這節課我們一起來進一步接觸和利用鍵盤點明本節課的主題,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1、嘗試操作,感受難度

  教師介紹“金山打字通”軟體。要求學生透過以前學習的關於開啟視窗的知識來嘗試啟動該軟體。然後老師加以小結。接著老師提問“有什麼其他的啟動的'方法?”由學生操作演示來解答。

  2.提出任務,實踐總結

  老師:教師演示鍵盤上的常用功能鍵,提出任務:看看這些常用功能鍵的作用。

  學生:利用金山打字通打字,然後總結功能鍵的功能。

  老師:對學生總結不足的地方進行補充。

  老師:讓學生分別輸入自己的姓名、班級、學號的漢語拼音,然後按“回車鍵”、“退格鍵”、“大小寫字母鎖定鍵”、“Shift”鍵說說你能發現什麼?請四人小組交流,然後由各小組分別派一名代表彙報你們小組交流的結果。

  組1:空格鍵。鍵盤上最長的鍵,叫空格鍵。用於向計算機輸入空格。

  組2:回車鍵。標有“Enter”的鍵叫作回車鍵。回車鍵有兩個作用,當你向電腦發出命令後,一定要按一下,電腦才會執行你的命令,還有當你在寫字時,按下可以使游標移到下一行。

  組3:標有“CapsLock”的是大寫字母鎖定鍵,可以改變英文字母的大小寫狀態,控制著一盞訊號燈,位於鍵盤右上角訊號燈區的中間。CapsLock指示燈滅了,鍵盤進入小寫狀態。

  組4:主鍵盤區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標有“Shift”的鍵,叫做換檔鍵,按住它不要鬆開,再按其他鍵,之後鬆開各鍵,而且它還可以改變字母大小寫。

  組5:標有“Backspace”的叫退格鍵,每按一下,可以擦去游標前面的一個字元。

  組6:跳格鍵。在主鍵區的右側有一個“Tab”鍵,叫做跳格鍵,在文字處理軟體中按一次“Tab”,游標可以跳好幾個空格或移到指定的位置。在處理表格時,“Tab”的用處就更大了,可以跳到下一個單元格。

  2、觀察主鍵盤區有:字母鍵、數字鍵、符號鍵,還有一些控制鍵。

  3、思考:鍵盤上字母的排列為什麼不按二十六個英文字母的順序排列?按鍵盤上的位置讀讀字母鍵,認識大小寫。

  4、指出0—9十個數字鍵,區分0和O的不同。

  5、找出雙字元鍵。

  6、認識空格鍵、回車鍵、退格鍵、大小寫字母鎖定鍵、shift及其使用方法。瞭解鍵盤的分割槽、主鍵盤區的字元鍵的名稱及分佈規律。

  1、今天我們認識了鍵盤,知道鍵盤分哪四個區?

  2、主鍵盤區是我們使用的重點區域。二十六個字母所在的位置要熟記在心,這樣對我們提高輸入速度有很大的幫助。

  複習鍵盤分四個區,再次識記二十六個字母的位置。總結本課學習內容

  資訊科技融合語文課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A、學會用電腦聽CD。

  B、能熟練的使用最大化、最小化和關閉按鈕。

  C、瞭解選單欄、工具欄的位置以及各個按鈕的提示。

  2、過程與方法:正確掌握基用電腦聽CD的操作方法,能能熟練的使用最大化、最小化和關閉按鈕,學會探索自學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透過到專用教室上課,進一步養成愛機護機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習興趣。

  二、教學設想

  用電腦聽音樂,這是學生最喜歡的。由於我們學校的學生,個個家裡都有電腦了,對電腦的掌握比別的學校的學生來講是比較好的,但是他們必竟是個低年紀的學生,對電腦還是很好奇的。所在在教授這一課時,我選用了讓學生先聽音樂,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教材分析

  《電腦和音樂》是海南出版社和三環出版社出版的資訊科技三年級(上冊)第四課的內容。這一節課主要使學生學會用電腦聽CD,還使學生認識最大化、最小化、關閉按鈕,選單欄、工具欄的位置以及各個按鈕的提示。使學生能夠感覺到學電腦有趣,也很好學

  四、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用電腦聽CD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練法

  六、教具準備

  PPT、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

  七、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老師這裡有一張CD,想讓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欣賞欣賞音樂(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好聽嗎?(生:好聽)哪位同學知道,老師把CD拿入哪裡才使它放出優美的音樂呢?(小組互相交流)想不想知道在哪裡放入CD的呢?(生:想)。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四課“電腦和音樂”。(板書:電腦和音樂)請同學們開啟課本第18頁,自己先在下面操作,遇到不懂的,問小組長或者老師。

  傾聽、思考、回答老師的提問。

  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教授新課

  1、演示用電腦播放CD

  ①(講解並示範)在光碟機中放入CD唱片,電腦就能自動播放出美妙的音樂。同學們有沒有發現,我們的電腦上怎麼沒看到它呢?(生:它“最小化”了)真聰明,是的,它“最小化”了,用“滑鼠”單擊工作列裡的Windows、Media、Player,Windows、Media、Player的播放介面就顯現出來了。Windows、Media、Player的播放介面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為“工作列”,一部分為選單欄,另一部分是狀態列了。

  ②學生自由活動:學生自已在下面操作,遇到不懂的問小組長或老師都可以(生:如果Windows、Media、Player不是自動開啟的,那要到哪兒去開啟它呢?)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請同學們看著課本第19頁,按著課本要求自己操作。

  2、合作探究

  學生在下面操作,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可以請教老師或小組長都可以。在操作的過程中,聲音要放小點,不要影響別人學習。

  小結:用Windows、Media、Player來聽歌是不是很容易啊,其實網上也有很多像這樣的軟體,使用起來也是很容易的,像千千靜聽等等。

  資訊科技融合語文課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透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基準鍵,知道基準鍵是指哪些鍵,在什麼位置,是怎樣排列的,在學生頭腦中建立清晰的基準鍵表象。

  2、過程與方法:正確掌握基準鍵的操作方法,基準鍵的手指分工、打字姿勢,培養學生初步的操作鍵盤的能力、探索自學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在訓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探索自學能力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強烈的求學慾望,培養他們的學習濃厚的興趣和合作精神。

  二、教學設想

  鍵盤是計算機最基本、最常用的輸入裝置。以前老教材一般在學會開關計算機後就先學習鍵盤的操作,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限止,以及實踐操作時間較少,在學習鍵盤操作後就會使學生減少對資訊科技課的興趣,覺得枯燥乏味,而新教材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滑鼠操作的方法,並學習了用滑鼠畫圖後,安排學生進行鍵盤操作,這節課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以及以後的指法練習和文章排版等課程的學習。根據教學重難點,建議分二節課來教學。

  三、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對鍵盤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鍵盤的操作。這一堂課學習任務是學習基準鍵的操作,包括基準鍵的手指分工擊鍵方法,培養正確的打字姿勢,養成良好的鍵盤操作習慣,初步形成鍵盤操作能力。鍵盤操作中,小拇指又細又短,操作能力相對較弱,應該加強練習。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按鍵的方法;

  2、組合鍵的正確使用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練法

  六、教具準備

  鍵盤分割槽表、鍵盤圖片

  七、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出示一組鍵盤的圖片,讓學生了解鍵盤有多種式樣。

  2.說說我們的鍵盤是怎麼樣的?可以數一數有多少鍵?這些鍵上有什麼標記?它們是怎麼排列的?

  3.現在市場上的鍵盤種類很多。我們使用的鍵盤有104個鍵,是標準鍵盤

  4.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鍵盤(板書:認識鍵盤)

  欣賞鍵盤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觀察鍵盤,然後說說自己認識的鍵盤。彙報認識情況,知道自己使用的鍵盤是標準鍵盤。激發學習興趣,用自己的方式去認識鍵盤

  二、教授新課:

  1、出示鍵盤分割槽圖,分別說明各個分割槽的名稱:功能鍵區、主鍵盤區、游標控制鍵區、小鍵盤區。

  2、要求學生觀察主鍵盤區有哪些鍵?(板書:字母鍵、數字鍵、符號鍵、特殊控制鍵)

  3、認識字母鍵。請學生按二十閃個英文字母的順序一一指出各個鍵的位置

  提問:為什麼不按二十六個英文字母的順序排列?

  小結:鍵盤上的字母鍵的分佈跟英文打字機上的安母鍵類似,是為限制使用者的輸入速度這樣安排的。所以對我們記憶這些字母鍵的位置有些困難。按鍵盤的位置識記字母鍵,並認識字母的大小寫。

  4、數字鍵:請學生一一指出0—9十個數字,比較0和O有什麼不同。

  5、認識符號鍵:包括數學符號和標點符號。觀察有些字元鍵上有兩個符號,這樣的鍵叫雙字元鍵。

  6、透過演示,介紹常用的控制鍵:空格鍵、回車鍵、退格鍵、大小寫字母鎖定鍵、shift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7、對照自己的鍵盤,認識鍵盤的各個分割槽,並知道分割槽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