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去年的樹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通用6篇)

去年的樹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去年的樹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通用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去年的樹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去年的樹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去年的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3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屬擬人體童話,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鳥兒答應了樹的請求——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後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於是,它心裡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著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

  這篇童話的語言樸實無華,全文沒有華麗的詞句,主要透過對話展開故事的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全文共有四次對話,分別是鳥兒和樹,樹根,門先生以及小姑娘之間的對話。這四次對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課文所說明的道理也在四次對話以及後來鳥兒的表現中逐步顯現出來。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燈"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教具

  錄音機磁帶投影機

  教學課時

  兩課時

  設計思路

  1,以讀為本,讀中理解。

  "讀"是學生課堂語言實踐的主要活動形式,也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讀"的訓練,唯有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才能完成學生學習語言,發展思維,培養能力的教學目標。本文語言淺顯易懂,我讓學生在自由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然後再分角色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說寫結合,提高能力。

  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不光要有讀的能力,還要有一定的思維,表達能力。所以,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想想人物的心理活動,談談自己學文所悟,跟文中人物聊聊天,並試著寫下來。於是,把讀,想,說,寫等有機地結合起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

  1,上課伊始,播放歌曲——《朋友》。

  2,談話激趣。

  師:大家知道剛才那首歌是寫關於什麼的嗎

  生:(朋友)

  師:那麼,同學們有沒有感情較深厚的朋友

  生:……

  師:你們離別過嗎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篇關於朋友離別的童話故事。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學生對音樂一般都有濃厚的興趣,所以我透過優美的音樂旋律和有趣的談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他們帶入童話世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老師隨機檢查,對個別難寫的字加以指導。

  [四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查,發揮他們學習的自主性。]

  2,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互相交流讀書所獲,師生歸納感知內容:

  鳥兒飛走之前答應樹,第二年春天,鳥兒飛回來卻發現,於是就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因為它。

  [我設計這環節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分角色讀,加深理解

  1,學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讀,找出童話中的角色,並畫出對話部分的語句。

  2,投影出示四次對話。

  鳥兒和大樹

  "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鳥兒和樹根

  "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麼地方去了呀""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裡去了。"

  鳥兒和門

  "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樹麼,在廠子裡給切成細條條兒,做成火柴,運到那邊的村子裡賣掉了。"

  鳥兒和小姑娘

  "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火柴已經用光了。可是,火柴點燃的火,還在這盞燈裡亮著。"

  3,同桌合作讀,分小組讀,師生互讀互議,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摸索出恰當的語氣和情感。(如:樹和鳥兒離別時,讀出依依惜別,難捨難分之情;鳥兒答應樹的請求——回來唱歌給樹聽,讀時語氣堅決,肯定;當鳥兒一次又一次找不著樹時,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讀時要求突出一次比一次傷心,一次比一次難過……)

  4,進行分角色朗讀比賽。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我把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透過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並透過朗讀的實踐,逐步提高朗讀的水平。另外,愛表現是小學生的天性,我透過設計分角色朗讀比賽這一環節,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把課堂歸還學生。]

  四,小結

  師: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對課文已經大致的瞭解,下一節課我們再深入感悟課文。

  五,作業

  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聽寫詞語:

  融化砍伐剩下煤油燈

  二,發展想象,直奔重難點

  1,想象鳥兩次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的內心活動,體會鳥對樹的深情與留戀。

  師:假如你是小鳥,那麼你歷盡了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你的好朋友,面對著眼前日思夜想的朋友,你會有如何反應

  生設身處地地想象,進行作答。

  師:唱完了歌,你要走了,會說些什麼

  生:……

  [設計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發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將心比心,切身體會真摯的友情,達到感情的昇華。]

  2,暢所欲言,揭示道理。

  師:經過以上的學習,同學們對課文已經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現在讓我們來談談自己所體會的道理。(要信守諾言,珍惜友情;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要保護環境,愛護樹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見解,只要能從課文中找出支撐理由,不脫離文字的本意,教師都可以加以肯定。

  [這一過程既訓練了學生的表達,思維能力,又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並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薰陶。]

  三,拓展延伸

  師:學完課文,同學們肯定還有很多話要說,你想對哪些人物說

  有的學生可能想對鳥兒說,有的想對樹,對伐木人說等等。

  [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心裡話,最後試著把它寫下來,完成課後"小練筆",達到說寫相結合。]

  自我評析

  這兩堂課都是圍繞著"讀—悟—想—說—寫"等形式進行,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以生為本,自主發展"的教學思想,深化了"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透過自主讀文,同桌合作讀,分角色朗讀,拓展想象等過程,感悟文字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字之間真誠的對話。

  去年的樹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能夠熟練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詞,做到會讀、會寫、會認。

  2.透過分角色朗讀課文的方式,體會小鳥的內心情感變化。

  3.透過學習這篇課文,瞭解作者所要傳達的現實教育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詞。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傳達的現實教育意義。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朗讀法(分角色朗讀);討論法;教師導讀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老師透過設問引出課文題目,在上課之前,老師可以提問“同學們有沒有人種過樹”,或者“有沒有人養過鳥”,或者問大家“大樹和小鳥有著怎樣的關係”來引出本篇文章,接著同學們的回答,可以對話同學:大家眼中的大樹和小鳥原來是這個樣子,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課本中的小鳥和大樹又是怎樣的,它們的關係又如何呢?【板書標題】

  (二)通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1.由學生自己先閱讀課文,把不會的生字詞挑出來,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提問。

  2.由老師範讀課文,讓學生把不認識的生字詞注音並加強記憶。

  3.老師板書文章中的重點生字詞,帶學生朗讀。

  明確:冷、離、等、剩、斧、砍、谷等。【板書:冷、剩、斧】

  (三)再讀課文,體會文章中小鳥的情感變化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讀完之後談談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

  明確: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大樹聽,但是冬天鳥要飛回南方過冬去,鳥答應了大樹,等明年回來時還要唱歌給大樹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飛回來找大樹的時候,大樹卻不見了。鳥四處尋訪,最後找到了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鳥為了履行約定,面對著由朋友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

  2.這個故事一共有幾個人物,他們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呢?

  明確:這個故事中一共有5個人物,他們分別是小鳥、大樹、樹根,門先生,和小女孩。

  小鳥和大樹是最先出現的,小鳥給樹唱歌,並且在臨別之際約定來年再唱歌。【板書:大樹】

  然後是小鳥和樹根又出現了,小鳥第二年回來之後只看見了樹根,大樹卻不見了,於是小鳥向樹根詢問大樹的下落。

  小鳥和門先生也一起出現了,鳥按照樹根的指示找到了山谷的工廠裡,在工廠裡,它遇見了門先生,門先生又告訴它大樹被做成了火柴運到了村子裡。【板書:樹根、門先生】

  最後是小鳥和小姑娘一起出現了,小姑娘告訴小鳥,大樹做成的火柴點亮了煤油燈。【板書:小姑娘】

  以上就是文中人物出現的場景。

  3.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小鳥以及其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以及小鳥在面對每個人時不同的心理變化。

  明確:小鳥和大樹在一起時是開心快樂的;在大樹被砍,小鳥去找尋大樹的蹤影過程中,小鳥是焦急,急迫的;在最後得知大樹變成了火柴點燃煤油燈之後,小鳥是傷心難過的。【板書:開心快樂;焦急、急迫;傷心難過】

  4.由同學們自主發言,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明確:要信守諾言、珍惜友情;要保護環境,愛護樹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要無私奉獻。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只要能從課文中找出支撐的理由,不脫離文字的本意,都是可以的。

  (四)拓展延伸

  1.在班級內找人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各個角色的語氣,可以讓同學們選出讀的最好的同學給予獎勵。

  2.讓同學們大膽猜一猜,小鳥在尋找大樹的過程中都在想些什麼,同學們可以互相討論,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五)小結作業

  1.讓同學們課下練習課後生字詞。

  2.把這個童話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家人聽,並且和他們交流自己的感受。

  五、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童話題材的課文,文章淺顯生動,富於幻想和誇張,將物擬人化描寫,以適合兒童心理的方式反映自然和人生。本文著重讚揚了鳥兒和樹之間珍貴的友誼,以及小鳥信守承諾的品質。本堂課從文章的對話出發,讓學生在不斷的聽誦與朗讀之中,體會人物的情感以及文章的教育意義。課堂充分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儘可能地營造課堂氣氛。本節課實現了三維目標,達到了師生共建課堂的效果。

  去年的樹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自然流暢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語、句子,入情入境地演讀課文。

  2、學會多元思維與交流,學會把課文讀薄、讀厚的方法。

  3、體會小鳥與大樹間的真摯友情,感悟真正的友情要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體會人、動物、植物(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1、感悟文中角色的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2、懂得童話故事蘊涵的道理,體會課文的人文內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聽故事匯入新課

  1.播放課件:看,一隻美麗的小鳥坐在枝繁葉茂的大樹上;聽,他正動情地為好朋友──大樹唱歌,大樹舒展著枝葉,正入神地聽著……這是一幅多麼和諧、動人的畫面呀!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個關於小鳥和大樹的故事。

  2.板書課題:去年的樹

  二、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用心品味,告訴大家你讀懂了什麼?

  2.交流初讀心得,說出收穫、感受和疑問

  ⑴學生談自己的閱讀收穫和體會:

  *鳥兒和樹是好朋友。——讀段

  *鳥兒從南方飛來後,發現去年枝繁葉茂的樹不見了,於是,鳥兒追尋著樹的蹤跡,一步步尋訪,當它終於找到被做成火柴的樹時,火柴也即將燃盡。

  *樹——樹根——火柴——燈火(劃一劃,你能把書讀薄的本領,真了不起)

  *小鳥不忘記對樹的承諾,對著燈火,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讀最後一段

  *這一隻候鳥。——讀有關句子(你很會捕捉課文資訊,真不簡單)

  ⑵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文章主要內容。

  ⑶可能提出的疑問:

  *題目為什麼要用“去年的樹”

  *為什麼鳥兒還會對著燈火看了這麼長,還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

  *為什麼要看了兩次?等等

  (提出的簡單問題,可以由學生直接回答;有難度的問題,則在品讀課文過程中師生共同解決。)

  三、精心品讀

  過渡:這篇童話故事看似平淡,字裡行間卻蘊藏著濃濃的深情。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一起去品讀,解決我們的讀書疑問。

  (一)細心的`同學會發現課文中多次寫到小鳥和大樹是好朋友,你能找出這些句子嗎?

  1.……是好朋友。

  2.……又來找他的好朋友大樹了。

  3、……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

  那麼課文的哪些內容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確實是好朋友?快速瀏覽,把這些重要的詞句畫下來。

  (二)交流感悟。(領悟把文章讀厚的方法)

  1.“天天……”一句

  好朋友間朝夕相處,感情深厚;小鳥(動物)與大樹(植物)和諧相處。

  2.分別時的對話。

  從他們的對話中,你能體會出他們分別時的心情嗎?(傷心、難過、難捨難分。)

  自由練讀、指名、男女生分讀。

  3.小鳥再回來時找到他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了嗎?他是怎麼找的?

  (心急如焚、歷盡艱辛、堅持不懈)

  出示小鳥問的三句話。

  ⑴.“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麼地方去了呢?”

  ⑵“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

  ⑶“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

  小組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合作,朗讀三句話,全班交流小鳥此時此刻的心情。

  4、出示圖片:村子裡,煤油燈旁,兩個好朋友相聚了,讀課文的最後一段。此時,同學們心中又有什麼新的感受嗎?

  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再交流新感受、新體會,解決讀書疑問:

  ⑴為什麼睜大眼睛“盯”?(可能眼中有淚,看不清楚;也可能想看清好朋友的樣子)⑵為什麼唱起去年的歌?(懷念去年好朋友相處的時光;看到好朋友的樣子,心中充滿傷心絕望:友情還在,物是人非)

  ⑶兩個“看”字,會什麼不同?

  一看——仔細辨認,心情急切

  二看——深情注視,難捨難分

  ⑷揭示課題深意:

  板書:《去年的樹》與《今年的樹》問:今年還有樹嗎?

  四、拓展延伸,理解昇華

  1、學完這篇童話,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你想說什麼?想對誰說?(大樹、小鳥、伐木人、)

  2、拓展作業: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存在,為什麼會不復存在?留給我們人類的思考是什麼?把你心中的想法寫下來。(運用學過寫作體裁)

  附板書:

  去年的樹

  工人伐小鳥找

  亂砍濫伐珍愛友情

  破壞環境珍愛動物,保護環境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鞏固舊知

  談話激趣,再讀課文

  1、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你從中領悟了什麼知識、明白了什麼道理?

  2、交流拓展作業

  二、學習字詞,指導書寫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3、指導觀察字形,說說寫字時要注意什麼?(學生自由書寫,老師指導。)

  三、拓展延伸,推薦資料

  1、課文朗讀。(全班進行評價:你認為誰讀得好,好在哪兒?你認為誰讀得還不夠,你能讀一讀嗎?)

  3、推薦閱讀:《爺爺的煤油燈》(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

  去年的樹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聯絡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

  2、能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懂得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誼。

  教學過程:

  一、故事誘讀

  1、瞧,孩子們真精神,老師一看見你們就高興,獎勵你們聽一個故事,想聽嗎?

  2、師講述課文前面部分,至“可是,樹不見了,只有樹根留在那裡”停住。孩子們,下面發生了什麼事情,猜猜看!想知道課文是怎麼寫的嗎?趕快讀書吧

  二、持趣初讀

  1、孩子們讀書多認真,想想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2、真會讀書,但我們知道了一隻鳥和一棵樹之間的感人故事還不夠,因為我們還沒真正讀懂這是一隻什麼的鳥,又是一棵什麼樣的樹;甚至還沒完全能把課文讀正確、通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再去讀書,再去思考。

  3、檢查學生課文朗讀情況,不流暢的地方,讓學生透過自由練讀、同桌互讀,集體評讀等形式,把課文讀通暢。教師相機教授生字。

  三、角色演讀

  1、孩子們,你們讀書時間短,卻能讀得正確流利,了不起!但聽大家讀書,老師總感覺少些味道,感到大家是在書外讀書,沒有走進課文中。老師請大家再去讀讀課文,願意嗎?要努力把自己讀成文中的鳥,讀成文中的樹,與文中人物一起歡笑和流淚、高興和悲傷。重點讀文中的對話。

  學生讀書。教師巡視,並參與到一些學生的讀書當中,交流、指導讀好對話。

  2、分角色演讀。讓表演讀小鳥的學生站起來。“你們就是那隻小鳥,你們在教室裡告別好朋友大樹,在教室裡尋找好朋友大樹,想讓誰和你配對錶演讀,就在誰的面前停下來。”

  重點指導學習第一組對話,引導學生抓住“我明天春天一定回來”“請等著我吧”體會小鳥與大樹的深情。

  在表演讀過程當中,老師隨機採訪“小鳥”:可憐的小鳥,好朋友大樹不見了,你飛來飛去地尋找,還沒有找到,你是怎麼想的?隨機採訪樹根、門、小女孩:你們看到小鳥辛苦地尋找好朋友——去年的樹,你們又是怎麼想的?

  讓學生在對話(與文字、與教師、與同學)中,體會小鳥對朋友深情的珍視和對信守自己諾言的執著。

  四、想象品讀

  1、小鳥終於找到了好朋友們,但已不是去年的樹,而是燃燒的燈火。小鳥仍然珍惜它與大樹的友情,信守自己的諾言,深情地看著燈火,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

  2、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最後三個小節,想一想,如果你就是這隻對著燈火唱歌的小鳥,此時,你心裡會想些什麼?

  五、拓展悟讀

  1、給文中小鳥對著燈火唱歌的插圖起個名字。如:真情之歌、無價情歌、誠信之歌等。

  2、孩子們,學完了課文,你一定有很多話要說,你想對誰說,說些什麼?

  3、孩子們,“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告訴我們,同樣的文章,一千個人來讀,每個人都可能讀出與眾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請大家再去讀課文,細細思考,慢慢品味,你能讀出屬於你的獨特感受嗎?

  學生默讀後,教師引導交流,以下四個方面供參考:

  ①珍視友情;

  ②信守諾言;

  ③環境保護;

  ④勇於奉獻。

  六、課外延讀

  1、孩子們,你們讀出這麼多屬於你的感受,了不起!請你們就圍繞自己的發現,想想你的身邊發生過這樣的故事嗎?如果有,請你寫下來,也可以模仿課文編寫童話故事來表達你的感受。

  2、按“友情、守信、奉獻、環保”四個主題,學生自由選擇,自由分組,收集有關文章,閱讀課相互交流。

  去年的樹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會1個生字,會寫4個字。能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

  3、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體會小鳥與大樹之間的真摯情誼。

  教學重點

  1、讀悟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的角色心理。

  2、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觀。

  教學重點:朗讀體悟課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教學難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信守諾言,珍惜朋友間的感情。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同學們,人人都有好朋友。相信在坐的同學們也都有好朋友,你有嗎)誰能說說好朋友給你帶來的是什麼嗎??(個別詢問)

  2、說到好朋友呀,同學們是一臉的幸福和快樂,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對好朋友,它們就是一隻美麗的小鳥和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我們開啟課本一起來感受這個美麗而又傷感的故事。請看老師寫課題(板題:11、去年的樹)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課文講了什麼?請同學們讀讀課文,讀的時候,要一字一句地讀,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檢查反饋:

  1。多種形式讀課文中的生字詞:

  融化(音節)剩下(筆順)伐木人(伐即砍的意思)煤油燈

  鳥兒細條條兒一會兒

  2、檢查第1題,對課文內容的把握。

  (1)、課文講的是什麼?根據老師的提示說說看嗎,每個同學腦袋裡思考一遍,再舉手發言。

  小鳥和大樹是__________,小鳥去南方之前答應大樹_____________。第二年春天,鳥兒飛回來後卻發現___________,它四處尋訪,問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最後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________。

  3、檢查第2題,理清課文的條理。(連結:我們的這篇課文是一個童話故事,而且以一個特殊的形式展開,說它特殊,其實我們都熟悉,那就是對話)

  (2)、課文共寫了____次對話,分別是小鳥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對話。(請同學們邊找邊劃一劃對話內容)

  二、研讀對話,體會小鳥的真情

  1、鳥兒與大樹的對話

  (1)老師知道有個好朋友可以傾訴煩惱,分享快樂,是非常幸福的事。這棵樹和鳥兒在一起時生活得快樂嗎?你從課文的哪些句子中看出來的?(練讀第一段)

  評價總結:從你的表情中顯現了幸福,然而幸福是短暫的,寒冷的冬天到了,小鳥要到南方過冬了,它不得不與大樹分別了,臨行時,一對好朋友依依惜別,大樹會怎樣對小鳥說呢?請你讀一讀大樹的話。想象一下當你即將與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分開很長一段時間,你的心情如何?請你也以這種心情讀一讀樹與鳥兒道別的話,行嗎?

  (2)(生讀)聽他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這對好朋友在分別時難捨難分,依依不捨的心情。

  (3)哪一對好朋友來試試:讀大樹和鳥兒的對話(評價:這一次還讓我們感受到了小鳥向小樹保證時的那份堅決與肯定)

  (4)讓我們的男孩子來讀大樹的,女孩子讀小鳥的,我們一起來對對話,好嗎?

  (5)小結:鳥兒和大樹分別時依依不捨,並做了約定。它們的心緊緊聯絡在一起,因為他們是朝夕相處的(好朋友)。

  2、小鳥和樹根,小鳥和大門,小鳥和小女孩的對話。

  (1)第二年的春天,小鳥滿懷深情地回來找他的朋友大樹。然而,往日朝夕相處的朋友卻不見了。他著急地找了又找,問了又問。下面三組對話,老師想讓同學們同桌合作練讀好嗎?你們可以自己選定一個角色練一練。

  a。這回哪一組先向我們來展示一下?(學生展示三組對話)師生評價

  b。只剩下樹根,那是怎樣的情景啊?

  d。是啊,這一切的一切,都被伐木人的斧頭、電鋸給“斷送”了,沒有留下那美好的一切……

  (2)接下去鳥兒問了一次又一次,得到的是一個又一個關於大樹的令人心寒的訊息。如果你是小鳥,這一路上的心情如何呀?請同學們試著補充提示語後再讀讀小鳥的問話。

  “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麼地方去了呀?”鳥兒_______問樹根。

  鳥兒_____問大門:“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

  鳥兒______問女孩:“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

  a(生展讀:個別讀、男女生讀、小組讀評讀)

  小結: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鳥兒力盡千辛、百折不撓、心急如焚、堅定不移地找,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b小鳥尋找大樹時的三次問話是一次比一次更焦急。

  這回,咱們都是正焦急地尋找朋友的小鳥了,讓我們一起讀。

  c小鳥,你找到朋友大樹了嗎?找不到朋友,小鳥都快急瘋了。讓我們再一起讀問的三句話。

  (機動):小鳥尋找大樹時的三次問話是一次比一次更焦急。而樹根、大門、小姑娘的因為身份不同,回答小鳥的語氣也不一樣,同學們自己試試,體會體會(樹根是同情、傷感的,大門對這樣的事情見得多了,語氣比較平淡,小姑娘的聲音應是稚嫩的。)分角色讀三組對話

  啟下文:山谷裡鋸木頭的沙沙聲還在響著,村子裡的油燈還在亮著,鳥兒卻永遠失去了去年的家,也失去了很好的朋友。鳥兒的內心會怎樣?我們下節課再來做個探討。

  板書:

  小鳥→大樹

  樹根

  大門

  小女孩

  去年的樹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1課。

  【教材分析】

  這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者篇童話主要透過對話展開故事的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體會童話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童話的特點,特別是擬人體童話在主人公的刻畫、故事情節的安排及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學情分析】

  透過本組前兩篇童話的學習,孩子對童話已不陌生,儘可能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領悟道理,在讀中積累語言。

  【教學理念】

  閱讀教學過程就是引導學生與文字多次對話的過程。在對話過程中,要注意對話環境平等化、對話方式多樣化、對話主題深刻化、對話結果個性化。學生個性化解讀文字與教師價值觀的導向要有機統一。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

  會入情入境地演讀課文。

  2、學會多元交流、多向對話:

  學會把課文讀薄、讀厚的方法。

  3、體會小鳥與大樹間真摯的友情,使學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

  【教學重點】

  瞭解故事內容,使學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擬人體童話在主人公的刻畫、故事情節安排及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板書:

  樹

  提問:樹是什麼樣的?

  2、再板書:

  去年的樹

  提問:看到課題有什麼疑問嗎?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個體質疑→組內探討→集體釋疑。

  3、抽讀、評議、正音。

  4、交流初讀心得:

  你有什麼想說的了?你的收穫,你的疑問,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說。

  三、對話朗讀,培養語感

  1、這篇童話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鳥兒、樹、樹根、門、伐木人、小姑娘、燈火……)他們還會說話呢!

  2、找出角色對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用””畫出、樹、樹根、門、伐木人、小姑娘、燈火……說的話。

  3、模仿朗讀(學生自主嘗試)選讀喜歡的角色對話。

  4、出示對話,透過個別讀、對讀、組內演讀、師生互讀互議等方法來感悟角色,體驗心情。

  第二課時

  一、演讀課文,傾心對話

  1、出示小鳥問的三句話,任選一句自由練,指名讀:

  ⑴“站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麼地方去了呢?”

  ⑵“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

  ⑶“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

  ①教師採訪“小鳥”。(可憐的小鳥,找不到朋友大樹,你心裡怎麼想?你在心裡呼喚大樹是嗎?怎麼呼喚的?)任選一句自由練,指名讀。

  ②總結:

  小鳥在尋找大樹的過程中是那樣焦急、擔心、急切,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二、引導想象,補充對話

  1、採訪:

  親愛的小鳥,你現在終於看到朋友了想說什麼?

  2、總結:

  這對朝夕相處的夥伴分別時是那樣的難捨難分,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小鳥力盡千辛、百折不撓地尋找大樹,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如今,面對已化為燈火的大樹,他還是遵守諾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過的歌,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三、拓展延伸、多向對話

  課文學到這兒,其實已經學完了,但是,作為這篇美麗的文章的讀者,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想對誰說?把你想說的寫下來。

  四、相關作業

  1、想一想,說一說:

  伐木人來砍大樹的時候,樹對伐木人說:“”

  2、你想對鳥兒說些什麼呢?請想一想,再寫下來。

  【板書】

  去年的樹

  信守諾言珍惜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