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學設計【精選】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學設計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學設計【精選】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林沖棒打洪教頭》教學設計【精選】,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匯入

  快要上課了,請大家聽一首歌,會唱的一起唱。(媒體—《好漢歌》)

  1.誰知道剛才聽的是什麼歌?

  2.是的,這是《水滸傳》的主題歌作者施耐庵就用他那一枝生花妙筆塑造了一個個生動鮮明、有血有肉的英雄好漢的形象,演繹了一段段生動曲折、為後人傳頌的傳奇故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其中的一個故事:讀題:林沖棒打洪教頭,讓我們一起跟隨著施耐庵的妙筆一起來欣賞人物的形象,體會他文筆的精妙。

  透過早晨的熟悉課文,我們知道,這個故事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見面,第二部分是交手。

  (板書:見面、交手)見面講的是(文鬥),交手講的是(武打)

  二、學習第七小節

  1.文章的第七小節直接寫了兩人精彩的武打場面,我們就先來欣賞兩人交手情景。

  2.自由讀讀第七節,想想第七節寫了他們幾個回合的交手?(3個)

  ⑴板書:回合齊讀、什麼叫回合?怎樣做了才能算一個回合?課文共寫了幾個回合的打鬥?點清了嗎?幾個?是否找對了,我來檢查一下

  ⑵分別指讀三個回合(誰來讀第一個回合,看看他分得對不對?)

  3.這場武鬥雖然只有三個回合卻扣人心絃十分精彩。那麼精彩在哪裡呢?我們來品讀一下。怎樣品讀呢?請看提示:指名清楚響亮地讀讀要求

  1.媒體出示:

  1.洪教頭打了哪三棒?用直線畫出句子讀一讀;說一說,每一棒的用意何在,從中可以看出洪教頭是個怎樣的人?

  2.面對洪教頭的三棒,林沖回了哪三招?用曲線畫出(每招只能兩個字),說一說這三招妙在何處,想一想從中可以看出林沖是個怎樣的人?

  要求看懂了嗎?請大家先圍繞第一個問題輕輕地讀讀,細細地想想,一邊讀一邊悟,一邊讀一邊想。

  4.欣賞感悟體會

  ●⑴誰來做做洪教頭,透過朗讀來打出他的第一棒?

  你打這一棒用意何在?何以見得?

  (惱恨林沖——柴進對他的看重和款待。“想贏銀子”“使出渾身的功夫”。

  他用了什麼招式呢?——把火燒天。齊讀,顧名思義,這個招式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把火”怎麼拿?燒天,天在哪兒?——誰來做做看?

  請問洪教頭,你第一棒就使出了這個招式,想幹什麼?體會的真好,這個洪教頭第一招就是一個殺招,而且使出了渾身的功夫,擺明著要致林沖以死地,用心何其險惡何其毒也!)

  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洪教頭的第一棒,讀出這個洪教頭的用意

  ⑵誰來代表洪教頭打出他的第二棒?

  你這第二棒用意何在?從哪裡看出來?

  “劈頭打來”——還是打腦袋,還是那麼用心險惡!看來,他就是要藉著比武把林教頭幹掉!

  跳起來大喊,喊什麼?——“來!來!來!”讀讀看,這三個字怎樣讀好它?(來,讓我打!讓我打!讓我打!)

  光說不練不行,一起來讀讀他這招險惡的第二棒。

  ⑶好,誰來代表洪教頭使出第三棒?請問,這一棒你用意何在?

  (還沒站穩腳跟,又提起了棒——想快點早點,迫不及待搞定林沖,還沒有站穩就提起棒了。)

  全班一起來迫不及待一下。這三棒下來,我們可以看出洪教頭是個怎樣的人?(魯莽、兇狠、殘忍)

  ⑷ 小結評點:洪教頭這三棒表面上看去僅僅是比武的三棒,但一棒緊似一棒,每一棒都欲置林沖於死地。作者施耐庵的一支筆是多麼了不起!名著就是名著,幾筆下來就把人物的形象勾勒的如此生動、傳神。下面,我們一起完整的讀一讀洪教頭這用心險惡的三棒。讀出他的用心讀出他的特點。齊讀課文。

  ●那麼面對洪教頭野蠻兇狠惡毒的三棒,林沖應了哪三招?這三招妙在何處?

  大家做一下小林沖,在小組裡討論一下,說說你的回招妙在哪裡?

  ⑴首先第一招,誰來?(一橫)——你有“把火燒天”,我有“撥草驚蛇”。草在哪裡?伸出手來撥撥看。示範,這就叫一橫。有什麼好處?說不出來,指名錶演(我做洪教頭,使出什麼來的?用把火燒天攻,你做做撥草驚蛇的動作試試。我雙手舉起來了,破綻在哪裡?撥草驚蛇可以打哪裡?

  這一招妙在哪裡?(攻其破綻)巧不巧?——板書:攻破綻

  讓我們透過朗讀幫助林沖使出這高超的一著。

  ⑵“一退”。誰不會退,退又有什麼好?(敵進我退,避其鋒芒)——板書:避鋒芒。

  林沖們一起來,靈巧的一退,避過洪教頭。

  ⑶“一掃”。看準機會,迅速出擊,洪教頭一個踉蹌,立腳未穩就急著進攻,破綻百出,渾身上下全都是弱點,這麼一掃,哪有躲開之理?正如歌裡所唱的“該出手時就出手!”

  板書——攻弱點

  來!拿起棒,打他的弱點。

  體會了這三招之妙,你覺得林沖是個怎樣的人?(武藝高強、武德高尚)

  引導:洪教頭的三棒,棒棒致命,而林沖,特別是在最後一棒時,卻僅僅是打了他的小腿,可見林沖的武德(高尚)

  林沖這精妙的三招在施耐庵筆下僅僅只用了六個字——“一橫、一退、一掃”。卻是那麼生動傳神,這就是名著的絕妙之處、這就是名家的風範所在。讓我們完整地欣賞一下這名家的風采。(男生:讀洪教頭的三棒,招招致命。女生:讀林沖使出的三招,招招精妙,最後兩句全班一起讀。)

  5.小結、指導學法

  在第七節中,施耐庵就是這樣透過對人物言行的細節描寫給我們展示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讓我們透過品讀言行就瞭解了人物的個性,感悟了人物的內心。像這樣精彩的描寫,文章中比比皆是。讓我們用剛才的這種品讀方法自學課文其他的部分。今天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先重點來學習他們的見面——第三小節

  三、學習課文3節

  1.提出要求:

  請大家默讀文章的第3節,一邊讀一邊想,林沖是個怎樣的人?洪教頭又是個怎樣的人?你是怎樣體會到的?讀的`時候劃劃有關的句子。你覺得初次江面的洪教頭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林沖呢?

  2.先討論洪教頭

  三個主要部分,靈活掌握(a.人物神態b.人物語言c.人物動作)

  A.人物神態描寫

  邊彙報邊板書:

  挺胸歪戴

  全不理睬神態描寫

  也不相讓

  (一介武夫、高傲、驕橫的形象躍然紙上。)

  這就是神態描寫。一起來讀讀這三個詞語體會人物的個性。

  B和C用媒體互動

  交流後彙總提高

  作者就是這樣抓住了神態寫出了傲慢、驕橫的洪教頭

  ●人物語言

  施耐庵運用了人物的語言,體現了洪教頭的特點,這些語言都相當精妙。還有哪些?

  媒體演示:有道是鑼鼓聽聲聽話聽音結合上下文,讀讀洪教頭的話,想想這三句話用意何在

  ①指讀第一句

  (評:讀的外表上像,內心卻不像。不理睬林沖,只對柴進說了這句話,他有什麼用意?

  如果說不出,聽老師來讀——強調“犯人”。——這是對林沖的嘲笑、譏笑)

  齊讀,讀出譏笑

  ②那麼第二句的用意又是什麼?誰來讀讀說說?

  (僅僅還是譏笑嗎?犯人儘管是犯人,但還有人格,然而這裡用了“依草附木”、“冒稱”、兩個“騙”,僅僅是嘲笑嗎?這是對他人格的——侮辱)貶低。

  誰來做做這心高氣傲的洪教頭,貶低一下林沖?

  ③第三句呢?誰來讀讀看,體會到了什麼?(逞兇好強,藐視他人,對林沖的緊逼)

  ④初次見面,他先譏笑再貶低最後逼迫,步步(緊逼),用意(邪惡)讓我們一起做一回洪教頭,把他言語中的譏笑、貶低、侮辱、逼迫都讀出來。

  ⑤面對洪教頭的傲慢無禮,步步緊逼,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沖讓了幾次?躬身施禮、起身讓座、”不敢不敢“。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為人謙和)

  書上寫得十分精彩,想不想看看電視連續劇水滸中的這段有趣的情節?

  齊讀第三節,讓我們一起完整地體會一下人物的形象和作者描寫的細膩。把人物的特點讀出來

  四、總結:

  今天,我們瞭解了一個故事——林沖棒打洪教頭,結識了一位好漢——林沖,還認識了一個社會小丑——洪教頭,我們更領略了一位名家——施耐庵的妙筆生花。關於水滸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後我們可以像今天一樣細細讀,慢慢想,緊緊抓住人物的言行,品味人物的內心,體會人物的特點。

  五、作業

  1.全文對洪教頭的描寫是濃墨重彩,而好漢林沖卻只有寥寥幾筆,但他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了我們心中,揮之不去十分仰慕,這是什麼寫作方法?

  2.有聲有色的把這個故事講給低年級的小朋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