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設計(精選5篇)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設計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遨遊漢字王國》教學設計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設計 篇1

  活動目標:

  1、透過綜合實踐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感受漢字的神奇和有趣。

  2、透過社會的用字調查,增強學生規範用字的意識,努力為純潔祖國語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書法作品的欣賞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4、在活動中,學會制定計劃,並能統籌安排計劃的實施,學會撰寫調查報告。

  活動過程:

  彙報展示

  一、導語

  漢字,是我們最親密的夥伴,它由最初的創造到現在的靈活運用,歷經五千年曆史,但它身上還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上節課我們每個組的學生都把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了整理。這節課請大家展示彙報你們的調查結果,讓我們一同走進漢字,瞭解漢字。

  主持人甲:漢字歷史悠久,記錄承載著中華文明。

  主持人乙:漢字的出現標誌著我們祖先向文明邁出了第一步。

  主持人甲:一個漢字一幅畫。

  主持人乙: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

  合:為了探索漢字的奧秘,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漢字。五年級組“遨遊漢字王國”綜合實踐活動現在開始。

  二、彙報交流

  1、漢字之源組:

  主持人甲: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的起源之早,足以表明我們的民族早在5000年以前就已經從茹毛飲血、穴處野居的蠻荒狀態進入世界文明之林。

  下面請出我們的漢字之源組彙報他們的調查情況

  組長:大家好,我是漢字之源組的組長我組一共有__人

  調查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記錄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彙報員:_____________________

  調查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

  調查方式:

  彙報方式:資料彙報,講述傳說。

  調查目的:瞭解漢字的起源。

  首先由同學向大家彙報資料漢字的起源:

  接下來由同學向大家介紹有關漢字之源的歷史傳說倉頡造字:

  2、漢字之變組:

  主持人乙:幾千年使用漢字過程中,為了記錄語言,相互交際的需要,人們不斷地改進著文字的形體,字型的演變經歷了一個又一個階段。

  下面請出我們的漢字之變組彙報他們的調查情況

  組長:大家好,我是漢字之變組的組長我組一共有__人

  調查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記錄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彙報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調查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

  調查方式:

  彙報方式:圖片展示,資料彙報。

  調查目的:瞭解漢字演變過程及各種字型的特點。

  現在由同學向大家介紹有關漢字演變的過程及各種字型特點:

  3、漢字之趣組

  主持人甲:從祖先最初創造漢字到今天我們靈活運用漢字已有五千年曆史。漢字不僅神奇,更充滿了趣味性,下面隆重請出我們的漢字之趣組。

  組長:大家好,我是漢字趣味組的組長。我們共有__名組員,他們是:________

  我們的記錄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調查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彙報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調查方式:

  調查目的:透過蒐集資料體會漢字的趣味性。

  組長:下面請聽我們的彙報員為大家介紹調查的資料。

  1、猜字迷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參賽,優勝者獲得綠卡

  2、有趣的諧音、對聯:

  3、講述笑話,

  4、漢字之美組

  主持人乙:詼諧幽默的漢字讓我們流連其中,不覺被這種神奇之美而陶醉。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漢字之美:

  組長:大家好,我是漢字之美組的組長。我們共有__名組員,他們是:________

  我們的記錄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調查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彙報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調查方式:上網查詢,查閱圖書,訪談。

  調查目的:透過蒐集資料體會漢字之美,提高書法鑑賞能力。

  組長:下面請聽我們的彙報員為大家介紹調查的資料。

  (1)介紹如何欣賞書法。

  (2)王羲之和柳公權的書法藝術風格。

  5、交流感悟

  主持人甲:走進漢字,我們領略了它的神秘。

  主持人乙:走進漢字,我們感受到它的有趣。

  合:一個個方塊字,就是一幅幅跳躍的圖畫:

  讓我們一同誦讀《我愛你,中國的漢字》。

  三、教師總結

  漢字,中華民族的瑰寶,這個我們天天相見的卻又似乎離我們很遙遠的事物,透過本次活動讓我們對她已有所瞭解,有所感觸。也許你們對漢字的歷史與文化,還是”霧裡看花”,也許你們為現代社會中不規範使用漢字的現象而困惑,也許你們對書法藝術似懂非懂。但你們關注漢字、熱愛漢字的熱情卻已被點燃了。真心希望,我們的漢字能夠源遠流長。

  四、宣佈活動結束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學生能從總體上明確綜合性學習的要求,瞭解綜合性學習的特點,為小學高年級綜合性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學生透過綜合性學習,學會制訂活動計劃,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並能透過獨立或合作學習,較好地完成任務。

  3、學生能夠認真閱讀教材提供的閱讀材料,從中受到啟發,蒐集到更多體現漢字神奇、有趣的資料。

  4、學生透過綜合性學習,能夠增進對漢字的瞭解,感受漢字的美,激發對漢字的熱愛之情,能為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5、透過活動,學生能夠很好地參與合作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課前準備】

  透過各種途徑蒐集的關於漢字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三階段

  交流分享

  同學們,我們在這段時間裡一起遨遊漢字王國,開展綜合性學習,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瞭解漢字文化,大家按照計劃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我們體會到了漢字的有趣。這節課,我們就來彙報大家開展活動的情況。

  一、展示交流,彙報學習成果

  1、字謎大擂臺:

  ⑴ 教師引言:

  首先,我們從漢字的猜字謎開始。同學們,大家在課外一定收集了不少漢字字謎,還有的同學自己編寫了一些字謎。現在,我們要舉行字謎大擂臺活動,大家準備好了嗎?

  ⑵ 交流體會,感受樂趣:

  活動結束後,可以請自編字謎的同學介紹編字謎的過程和自己的體會,也可以介紹自己在收集字謎的過程中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2、諧音俱樂部:

  ⑴ 教師談話:

  剛才我們進行了緊張激烈的字謎大擂臺,大家不僅透過猜字謎積累了漢字的知識,而且從中感受到了漢字的無窮樂趣。下面讓我們輕鬆一下,進人我們的諧音俱樂部,再次享受漢字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吧。

  ⑵ 互動遊戲:

  ① 歇後語:

  一學生說自己蒐集的歇後語前半句,指名其他人說其中的諧音字。

  ② 古詩:

  一學生讀自己蒐集的古詩,指名其他人說後半句。

  ③ 對聯:

  一學生說自己蒐集的對聯上聯,指名其他人說對聯下聯,並說出其中的諧音字。

  ④ 笑話:

  一學生介紹自己蒐集的笑話。其他人說為什麼好笑。

  二、拓展延伸,激發學生實踐

  教師談話:同學們,透過上面的活動,我們充分感受到漢字的無窮樂趣。讓我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學習的主人。課下,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的字謎,有趣的諧音現象整理歸類,還可以在教室裡出一期黑板報。

  1、小小展示臺──關於《漢字的演變》:

  ⑴ 教師引導:

  同學們,漢字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從最早的甲骨文開始,其間有著許許多多動人的傳說。下面請大家將蒐集到的相關資料拿出來和其他同學一同分享。請學生說一說演變的過程。

  ⑵ 分組交流,共享資料:

  學生在小組內由組長組織進行交流,要求每個學生都要介紹,介紹完後,大家可以互相傳看。

  ⑶ 全班彙報展示,由小組推選代表在全班彙報。

  2、小小書法展──感受書法藝術美:

  推舉代表上臺──中國古今書法名家作品欣賞。

  3、小主人在行動──展示手抄報。

  三、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1、總結回顧:

  同學們,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大家透過認真擬訂計劃,積極參與實踐活動,不僅增長了知識,培養了能力。希望大家把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的學習中去。

  2、拓展延伸:

  這次綜合性學習雖然結束了,但對漢字的探究並沒有結束。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繼續探究漢字的相關問題,可以參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課餘時間繼續學習。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梳理掌握有關漢字的知識和文化,深刻理解漢字的美。

  2.學會從現象梳理中發現規律,從規律探究中總結方法,養成自覺規範書寫漢字的習慣。

  3.瞭解漢字歷史與獨特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與珍視漢字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1.透過梳理漢字的知識,探知漢字構字規律,總結正確識寫漢字的方法。

  2.探究漢字文化,深入理解漢字內涵美,激發對漢字的自豪感與熱愛之情。

  三、教學難點

  1.如何引導學生髮現漢字的構字方法特點,如何利用漢字構成規律指導解決漢字實際應用問題。

  2.如何引導學生領會漢字中包含的古人的智慧,怎樣引起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四、教學方法

  1.直觀圖片展示。

  2.現象梳理與問題引導相結合。

  五、學法指導

  現象梳理法、比較聯想法、逆推思維法。

  六、教學準備

  1.佈置預習:通讀教材,初步把握漢字的幾種構字方法。

  2.ppt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匯入

  欣賞2010年春晚《龍文》歌曲,根據歌曲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匯入新課。

  (二)溯源:創造美

  1.探究漢字起源。

  2.梳理漢字字形演變。

  透過課件分別展示: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3.總結規律。

  (1)讓學生結合圖片“日”“月”“車”“馬”的相關資訊談發現:漢字起源於象形(字畫同源,具有畫面美),是我們祖先積極探索精神和豐富想象力的偉大產物。

  (2)讓學生再結合教材中的“漢字字形演變表”,總結出漢字字形由形象到抽象、由繁到簡的演變規律。

  4.小結:社會的發展推動了漢字字型的演變,漢字演變的過程就是中華文明發展的縮影。

  (三)解字:構造妙、內涵美

  1.解構造。

  (1)展示圖迷、字謎。借趣味猜謎活動幫助學生形象理解並準確梳理象形、會意、指事、形聲等四種構字方法。

  (2)引導學生透過對漢字現象梳理發現規律:幾種不同的構字方法,皆以象形字為基礎,而決定字義的正是這個不變的“形”。

  (3)小結:我們的祖先真的很聰明,有形的就畫,無形的就想別的招,而千變萬化,都只在一個小小的方塊之間,這就使得我們認識漢字的時候有跡可尋、有法可依、有意可感。

  2.由構造解內涵。

  (1)引導學生透過對“極”字的本意、引申義的探究發現漢字認知規律與其文化內涵:看了漢字的四種造字方法後,我們發現漢字在造字之初,它的形體和它所表示的詞義之間是有一定的聯絡的`,但隨著歷史的推移,字形和字義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

  (2)展示圖片,根據造字法寫出相應的漢字。

  3.小結:透過梳理與探究,我們發現識寫漢字其實並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而且,當我們面對每個漢字時如果追問幾個“為什麼”,會有更多的收穫。

  4.找錯別字。

  漚心瀝血(嘔) 戒驕戒燥(躁)

  高贍遠矚(瞻) 青出於籃(藍)

  5.分析寫錯漢字的原因。

  (1)忽略結構,不講方法──解決辦法:據義推形。

  (2)不夠重視,對漢字認識不夠,有偏見,妄自菲薄。

  (四)漢字美的應用

  觀察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然後思考:這個會徽蘊含了怎樣的漢字之美?

  (五)作業佈置

  作業:三五人組成一個小組,每小組選同一形旁的漢字在課外進行探究,然後交流分享各組合力探究得來的成果。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透過課堂學習使學生了解字謎的基本知識,在此基礎上初步瞭解漢字的構字方法。

  2、初步瞭解漢字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和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3、在學習中進一步培養學生在網路環境下學習的能力,並努力將課堂教學建構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過程,營造有快樂一起分享,有問題一起解決的課堂教學氛圍。

  4、初步培養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字謎的基本知識,在此基礎上初步瞭解漢字的構字方法。

  難點: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蒐集資料,在此基礎上,對資料進行一定的整理。本課知識性較強,有些學生暫時難以理解,為了讓這些知識變得淺顯易懂,動畫媒體的運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網路的互動功能使學生能親歷學習過程,紮實地理解漢字的演變及構成,真切地感悟祖先創字之巧妙,進一步激發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物件及學習需要分析:

  本課的學習物件是五年級的學生,學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網路環境下學習的技能:學生會瀏覽網頁、網上搜索;學生也有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能透過教師在網頁上預設的引導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基本能按教師的任務驅動來循序漸進地進行知識探求。學生愛探索、愛表現、愛比拼,因此,將網路課件構建成為學生探求新知、表現自我、你追我敢的大舞臺,是非常有實效的。

  教學媒體選擇與應用設計:

  《遨遊漢字王國》是人教實驗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綜合實踐活動課,本單元主要分為兩部分:

  一、有趣的漢字;

  二、我愛你,漢字。

  介紹了我國漢字的產生、發展、演變及漢字的構造規律,利用網路平臺這一互動學習環境,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交流,充分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因此選擇了網路課件這一學生自主性、互動性較強的教學媒體。

  教學準備:

  1、網路課件

  2、課前佈置學生蒐集資料

  教學說明:

  本設計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在第一課時的學習中已按漢字的起源、演變、運用、趣事、欣賞等內容,將全班學生分成五個學習小組,並擬訂了活動計劃。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教學設計媒體應用分析及設計意圖

  一、 匯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上節課,我們圍繞漢字這個話題,按照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將全班同學分成五個大組,並在同學們討論的基礎上,擬訂了每組的活動計劃。這節課,就讓我們藉助神奇的網路,走進漢字王國,去領略神奇的漢字文化吧!

  二、 分組點選網站內容,藉助多媒體平臺,瞭解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1、

  老師:在我們每一小組的桌子上都有一臺電腦,請你們根據你最感興趣的內容,點選相應的網站,看看透過瀏覽網頁,你能瞭解哪些內容。

  2、 CAI出示表格,明確學習內容、要求:

  最感興趣的內容瞭解了哪些知識還想知道什麼

  3、 分組按內容瀏覽相應的網頁

  4、 小組討論,合作完成表格。

  5、 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再說說透過瀏覽網頁瞭解了哪些知識?最後說說你還想知道什麼?

  三、 學習字謎的知識:

  1、 老師小結過渡:

  透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漢字的起源、演變、運用等知識有了一些簡單的瞭解。在今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還將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對這些知識進行深入地瞭解。

  2、

  提起猜字謎,同學們並不陌生,很多同學在課下非常喜歡猜字謎,有的同學還自己編制了一些字謎。可是,有些同學對字謎的知識瞭解並不多,下面讓我們進入字謎樂園,對字謎進行一下深入的瞭解。

  3、 學生點選字謎知識,瞭解字謎的來歷、種類、猜字謎的方法及怎樣製作謎面。

  4、 彙報交流。

  5、 師小結方法:

  透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瞭解了很多字謎的知識。知道了猜字謎的時候,可以根據謎面的意思來猜,也可以把謎面想象成一幅畫來猜。其實啊,這也就是我們造字的方法:象形字和會意字。

  6、 光弄明白了可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學會運用!來,我們一起猜猜吧!

  CAI出示:P78面字謎

  7、 小組內猜謎,練習自制謎語

  8、 全班交流

  9、 教師小結:

  象形字,會意字,原來小小的字謎中還蘊涵著這麼豐富的漢字知識啊!

  四、 總結本節課內容,播放漢字字形、字型的演變過程,激發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1、 老師:漢字歷史悠久,記錄和承載著中華文明。CAI出示,觀看漢字字形、字型的演變過程。

  一個漢字一幅畫,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從甲骨文、鐘鼎文、篆書、隸書,一直到現在我們使用的簡化字,漢字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漢字發展演變的過程本身就是中華文明發展的縮影。漢字的出現使我們的祖先告別了洪荒時代。書寫了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文明之一。

  2、 小結:

  透過上面的學習,我們不僅瞭解了漢字的有趣,而且增強了很多漢字的歷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識,我們的收穫真大!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還將開展更多的活動,進一步瞭解漢字的有趣,深入瞭解漢字的演變過程,探索漢字的奧秘。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漢字的諧音特點,字謎種類及猜謎方法,體會漢字文化的豐富有趣,增強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2、進一步瞭解漢字演變的知識,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對純潔祖國語言文字的認識,自覺養成防止和糾正寫錯別字的習慣。

  3、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及蒐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在活動中豐富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趣

  師:同學們,這幾天,我們一起到漢字王國盡情地遨遊了一番,在漢字這個神秘的國度裡,你們一定有很多收穫和感受,一定有許多的奇思妙想、奇聞趣事,這節課就把你們覺得最有價值的收穫與大家分享。

  二、成果展示

  師:你們都收集了哪些材料呢?(安排彙報順序)。

  1、漢字謎宮:

  組員:大家好,我們小組的成員有____我們的分工是____。我們為大家準備了許多字謎,歡迎大家來到字謎迷宮闖關。這個遊戲規則是,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燈籠到臺上揭,並猜出謎底,說說你是怎樣猜出來的。答的完整、正確的就把小燈籠送給他。

  ⑴ 字面謎:

  ① 一條黑狗。

  ② 兄弟二人差點當上兵。

  ③ 一條蟲唱著歌。

  ④ 有水能養魚,有土可種莊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馬走遍天下。

  ⑵ 肢體謎:

  (閃、聞、閉、看)

  組員:祖國的漢字是多麼有趣呀,它為我們的創造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剛才我們用文字製造謎語,我們還能利用人的身子、四肢來編字謎呢,有請我們組的×××同學為大家展示,大家可要認真觀察,看看誰的腦子最靈活!

  ⑶ 圖畫謎:

  組員: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意義深遠,一幅圖畫也能隱藏著漢字,請看──(汕、雷、露、則)

  ⑷ 教師小結猜謎方法:

  師:老師這裡收集了一個謎,大家敢來挑戰嗎?

  圖畫:一次明朝的唐伯虎邀請了朋友祝枝山和文徵明到他家做客,他們飲酒做謎。看──,唐伯虎出了這個謎讓大家猜一個成語,同學們敢來接受挑戰嗎?

  師把一隻紙老虎貼到畫有山的黑板上。──放虎歸山

  師從黑板上把老虎取下來。──調虎離山

  字面謎:老師這還有幾個謎,大家還有信心來接受挑戰嗎?

  ① 一點一橫長,一撇向西方,並排兩棵樹,栽在石頭上。(磨)

  ② 河邊一蜻蜓,天上雙雁飛。(汗、叢)

  ③ 再會(觀)

  (教師相機歸納三種猜字方法:組合法、象形法、會意法。)

  2、趣味諧音。

  評析: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了幾個特點:一、教師不僅提供機會讓學生進行展示和交流,同時還關注活動的過程。二、多種方式猜謎法使這一環節的內容更加豐富,有反映出學生活動的成效。

  三、教師的作用很好地發揮(如:歸納猜謎法、教師編制謎語讓學生猜等)

  組員:大家好,我們是趣味諧音小組,我們的成員有×××,我們小組收集了諧音對聯與古詩。(小組讀)

  請同學們找出諧音字。

  1、對聯、古詩:

  上聯:二、三、四、五;下聯:六、七、八、九。

  橫批:缺一少十(衣 食)

  上聯:劉伶飲盡不留零;下聯:賈島醉來非假倒。

  竹枝詞

  唐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師:不錯,這些對聯、古詩找得好,讀得也有感情,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生齊讀。)

  2、諧音笑話:

  組員:聽了我們的諧音對聯,再來聽聽我們小組收集到的諧音笑話。

  (生讀。)

  ⑴ 一天,張蘭在日記中寫道:昨天我去趕鴨,在路上踩到一堆狗屎,我大吃一斤……老師給他寫評語:海量、海量,沒人攔你。

  ⑵ 那天在樹下軍訓,教官對同學們說:第一排報數。他驚訝地看著教官,教官又大聲說了一遍:報數!於是,他極不情願地轉過身去抱住了樹。

  組員:你們能說說你們發笑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