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故宮》教學設計模板

《故宮》教學設計

《故宮》教學設計模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故宮》教學設計模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宮》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故宮的讚美和熱愛故宮建築的思想感情。

  2、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寫作思路,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圖示表達能力。

  3、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

  4、幫助學生認識“矗、湛、繚、閣、恆”,會寫“玲、瓏、鳳、雕、矗、繚、恆”;理解“玲瓏奇巧、矗立、湛藍、亭閣、永恆、煙霧繚繞、雄偉壯麗、奇珍異寶”等詞語。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的寫作思路,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圖示表達能力。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

  教學難點:

  把握課文的寫作思路,提高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

  教學準備:

  收集故宮的影片圖片文字資料;小黑板。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學生觀看影片,談談觀後感,透過資料感受到故宮的美。

  放影片,匯入:同學們,在北京市中心有一個東方最大的宮殿-----故宮。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一座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之首。今天,我們和作者一起瀏覽一下這舉世聞名的皇家宮殿。

  二、檢查預習。

  1、學生說說自己在預習時記住的故宮的宮殿的名稱。並將宮殿名稱板書。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2、根據板書指名讀相關的自然段。

  3、正音:學習生字詞。

  齊讀:玲瓏奇巧、矗立、湛藍、亭閣、永恆、煙霧繚繞、雄偉壯麗、奇珍異寶。

  4、練讀:個人讀;小組讀;

  5、學生自由談對詞語的理解。

  矗立:矗,直立,高聳。高而直地聳立。

  湛藍:深藍色。多用來形容天空、湖海等。

  亭閣:亭,亭子,蓋在路旁供人休息用的建築物,面積較小,大多隻有頂、沒有牆。閣,風景區或庭園裡的一種建築物,四方形、六面形或八角形,一般兩層,周圍開窗,多建築在高處,可以憑高遠眺。

  永恆:永遠不變。

  矯健:強壯有力。

  煙霧繚繞:繚繞,迴環旋轉。

  玲瓏奇巧:形容小而靈巧、精緻、奇特。(小巧玲瓏)

  雄偉壯麗:有氣魄,十分壯觀而美麗。

  奇珍異寶:奇異難得的珍寶。(無價之寶)

  6、學生談自己對故宮的印象。

  三、自主閱讀,梳理課文,理清脈絡。

  1、快速瀏覽課文,發現文章的結構特點。

  交流:(課文是按照“總起——-分述——-總結”的順序行文的。)

  2、學生按照“總起——分述——總結”的順序試著分段。

  3、交流彙報。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簡明地講了故宮的位置、名稱、歷史。

  第二部分(2—9自然段)詳細地描述了故宮的建築。按空間順序來介紹。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極為簡略地介紹了故宮的文物。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總結全文,對故宮的`歷史價值做出了評價。

  四、課後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自由背誦頭尾兩個自然段。

  3、組詞。

  風()雕()

  鳳()碉()

  玲()矯()

  嶺()嬌()

  潦()瓏()

  繚()朧()

  《故宮》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築群的作用。

  二、瞭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築的方位、特徵、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築設計上處處反映以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三、學習方位詞。

  教材分析概述

  重點

  難點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築的方位、特徵、用途

  學習方位詞

  教具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法

  設計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

  一、預習,掃除文字障礙;

  1.給下列黑體的字注音:

  金鑾(luán)殿蟠(pán)龍鎏(liú)金玉璽(xǐ)妃嬪(pín)湛(zhàn)藍

  上諭(yù)傀儡(kuǐlěi)翊(yì)坤宮修繕(shàn)擊罄(qìng)詔(zhào)書

  2.解釋黑體的字:

  舉世聞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濱(沿著)殘破不堪(忍受、能支援)

  禍國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閱讀“學習重點”和“自讀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

  二、速讀,理清結構層次:

  1.教師發下示意圖(部分城門、宮殿名稱可預先填上),要求學生依照書上的導遊去遊覽故宮。按照課文介紹的順序把書上提到的城門、宮殿在圖上填全,並用線條和箭頭連結起來,讓學生對故宮的整體佈局有總的印象。

  2.提問:故宮的整體佈局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築有哪些?

  (根據第十一段的內容和所填示意圖作口述。)

  3.分析課文結構層次及各部分的說明中心:教師點撥,學生討論,歸納:

  第一部分(1):概括說明故宮稱屬、歷史及現狀。

  第二部分(2——21):介紹故宮的歷史、現狀、規模及佈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紹故宮的文物價值和興衰歷史。

  三、導讀,討論重點問題:1.全文說明的物件是什麼?2.課文重點介紹的物件是什麼?

  (前朝──太和殿;內廷──養心殿)

  3.研讀5——8段重點介紹太和殿的部分,討論:

  (1)各段說明的重點是什麼?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麼特點來介紹的?劃出表現這些特點的主要詞語。

  (3)太和殿是故宮建築的中心,從對太和殿的介紹中你能看出故宮建築設計的主要特色嗎?

  (4)這部分採用了什麼說明順序?師生討論後明確:

  寫太和殿:

  5段:寫外觀特徵,抓住色彩特點。如:湛藍、金黃色、青藍點金、紅色、金鎖窗、朱漆門。

  6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

  7段:寫建築位置,抓住象徵皇權的特點。如: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皇帝寶座在這條線的中心點上。

  8段:寫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嚴氣氛的特點。如:跪滿百官、排列儀仗、皇帝端坐、鳴鐘擊罄、煙霧繚繞。

  太和殿是故宮建築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了故宮的本質特徵,即處處反映出以皇帝為中心、皇權至上的建築設計特點。所以建殿於中軸線上;因皇帝自詡為真龍天子,因而處處飾以龍形。

  這部分採用了從外向內的說明順序,從殿外寫到殿內;寫殿內設定又按照方位順序寫:正中、上面、背後、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請注意方位詞語用其在表意上的準確性。

  4.研讀17——18段,重點介紹養心殿的部分,討論:

  (1)這兩段重點介紹了什麼內容?(2)採用了什麼說明順序?(3)主要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明確:這兩段重點介紹了養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的中心。是按時間順序進行說明的,採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

  四、總結,完成課堂練習:

  1.在眾多的宮殿中,作者為什麼要選擇太和殿和養心殿作為重點來介紹?

  明確:從全文看,重點說明前朝和內廷;就區域性而言,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因為太和殿是故宮建築的主體,最能體現故宮建築設計的特色──處處體現封建帝王“唯我獨尊”、皇權至上的思想。重點介紹此殿,就能使讀者窺一斑而知全貌。養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動中心,文章較詳細地介紹封建帝王的罪惡歷史,說明它在歷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體現出“故宮”的特徵,所以文章也作重點說明。

  2.在介紹建築群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築,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在介紹建築群時,分清主次,採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重點與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建築物的特徵而定。

  3.課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體部分各起什麼作用?

  明確:2、21段都是對故宮全貌的總寫,而且前後呼應。這兩段之間的部分則是對故宮建築的分寫,這樣顯得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4.4、11段分別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總寫,這兩段後面的部分又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分層。11段在全文中還起著分界、過渡的作用。

  5.至此,明確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

  本文是按照先總後分再總的順序寫的。分說以方位為序,由南到北、從外入內寫去。這樣,有利於說明建築物的特徵,使文章有條有理,結構嚴謹,給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6.課堂練習:

  (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①故宮就是古時候所說的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鑾殿。東西六宮的養心殿則是清朝二百年間封建帝王統治活動中心。(√)

  ②站在景山的高處望故宮,層層殿宇,重重樓閣,道道宮牆,錯綜相連。(×)

  ③課文之所以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是因為這兩座宮殿規模最大,裝飾最絢麗,能集中體現故宮建築群的藝術風格。(×)

  ④《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故宮博物院》三篇說明文都是按照先總說後分說的順序說明事物特點的。(×)

  (3)課後完成“揣摩·運用”四的練習。

  《故宮》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四課。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掌握說明文的基本知識:怎樣抓住特徵來介紹事物,理清說明順序,瞭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而本課是這一單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間順序進行說明的文章。

  二、教學物件分析

  首先初中學生空間概念不很強,其次是有許多學生沒有見過故宮。“僅憑老師一張嘴,任你天花亂墜”的講析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所以,只有憑藉直觀的畫面,形成感性認識,然後才能達到目的。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動眼、動腦、動手、動口,從而突破空間想象困難,明確說明文的空間順序。

  三、教學目標

  1、認識理解故宮的建築佈局及特點。

  2、培養把握實物說明文空間順序和立足點的能力

  3、開闊眼界,激發對祖國傳統建築藝術的自豪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1)理解說明的空間順序——條理性

  (2)方位詞的準確運用——立足點

  2、難點:找立足點。

  五、教法設計

  從實際出發,遵循知識傳授與能力發展相結合,形象感知與邏輯思維相結合,性情陶冶與知識拓展相結合以及學生本位的原則確定本課的教法:

  1、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興趣。

  2、讓學生當導遊,從總體上把握全篇說明順序、建築結構及佈局,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3、以課文第六段為突破口,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實現以點代面的目的,突出課文重點,解決難點。

  4、口頭作文,鞏固知識,促使能力遷移。

  六、教學步驟

  (一)、匯入

  同學們,一提起北京,大家就會想到什麼?(長城、故宮、圓明園、天壇、頤和園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古城,長城、故宮、天壇、頤和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紅牆黃瓦的巍峨宮殿,去領略我國古代宮殿建築的風采。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以“初讀課文,我瞭解到”的句式,談對課文的理解。

  2、小結:全文按照參觀遊覽的路線,詳略得當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築及其佈局、功用。從不同方面印證故宮建築群“規模宏大,建築精美,佈局統一”的特點,高度讚揚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美和勞動人民的智慧。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重尋作者行蹤

  1、請到過故宮的同學當導遊,演示課件,帶領全班同學參觀故宮。

  2、師生一起理清課文說明順序:

  (1)、填寫課後練習一中的圖表

  (2)、小結:文章基本上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推進,又輔以左右(東西)兩旁建築加以介紹,同時將線路上的建築分成幾個部分,總體、個別介紹相結合,給人清晰鮮明的印象

  3、變個順序說故宮

  (1)、假如你站在景山上介紹故宮,你將怎樣解說?

  (2)、假如逆作者的路線而行,你將如何導遊?

  (四)、精讀5——8段,引導學生透徹理解寫太和殿的文字

  1、作者為什麼重點解說太和殿?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個故宮建築的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利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築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觀氣勢雄偉、色彩壯麗,內部裝飾莊嚴富麗,處處飾以龍形,且建於中軸線上,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了故宮的本質特徵,即處處反映出以皇帝為中心,皇權至上的特點。

  2、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說明順序是怎樣的?運用了哪些說明

  方法?

  內容:規模、外觀、內部擺設和裝飾、功用、位置

  空間順序:從外到內、由下到上、先中間後兩邊

  說明方法:列數字、摹狀貌

  3、從第六段中找出方位詞,確定立足點

  運用空間進行說明,方位詞的準確使用很關鍵,所謂方位詞就是表示方位的詞,如上、下、左、右、前、後、東、南、西、北、中等,然而確定方位詞是有標準的,我們把這個標準叫做“立足點”或“觀察點”,離開了立足點就無所謂上下左右。由此可見,研究方位詞,便可以確定立足點。

  4、口頭作文:介紹電教室。

  注意確定立足點和準確使用方位詞。

  (五)文化薰陶

  (多媒體展示幾組建築圖片,配以老師的解說。)

  建築沉澱著深厚的文化,更凝結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就會有不同風格的建築。下面請大家欣賞幾組圖片:

  布達拉宮是西藏的標誌性建築物,它將宮殿、寺廟與靈塔融於一體,並吸收漢族及印度、尼泊爾寺廟的建築特色,形成獨具一格的藏族建築風格。

  雲南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白族是一個有著自己光輝燦爛的科學文化的民族。白族崇尚白色,白族民居往注重門樓,門樓是整個建築的精華部分。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石刻、彩繪、凸花磚等材料,串角飛簷,花枋輕巧,斗拱重疊、玲瓏剔透、雄厚穩重不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築結構技巧上也獨具風格。

  四大名樓,它們各具特色的造型,無不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

  更讓人歎為觀止的是山西恆山的懸空寺,一般寺廟都建在平地上,但這座懸空寺卻是名副其實,建在懸崖峭壁上,懸在半空之中,設計非常精巧,建築藝術高超。

  江南古鎮,河衢交錯,臨河的街市,背水的民宅,鄉間小船,於蜿蜒水道中緩緩而行,櫓聲篙影,漁歌迴盪,如詩如畫,儼然是夢中的水鄉……

  所以,有人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也有人說“建築是無言的史詩”,是“人類文明的紀念碑”。

  (六)佈置作業

  從以下作業中任選2題

  1、故宮的設計貫穿了“君權神授”的思想,這一思想是如何體現在建築中的,說說你的理解。

  2、在你的語文資料庫中設立一個“建築覽勝”專欄,多方收集有關建築的資料。

  3、從文中摘抄10個形容詞,寫一段課外練筆。

  4、以空間順序寫一篇說明文,介紹我們的學校,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