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朱自清《春》教學設計(精選1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設想:

  課本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運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同時,還要求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經歷,對作品的情境說出自己的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對人生的有益感悟。

  二、教材分析:

  《春》是有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構思精巧,語言精美,富有詩意的寫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春回大地,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讚美春的活力給人的希望和力量。

  三、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抓住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和散文的意境美。

  3、反覆朗讀感知內容體會美感。

  4、理清思路,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5.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反覆朗讀,體會散文的意境美。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難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五、課前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稿(包括朗誦)

  以小組為單位,選用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或歌唱、或積累、或繪畫、或朗讀)

  教師:

  1、製作課件

  2、準備“早春”短片

  六:教學過程:

  1、匯入:

  1)多媒體播放以“早春”為主題的短片後,教師說: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渴望春回大地,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之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放聲歌唱吟詩作文,揮毫潑墨。

  2)學生展示作品

  2、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1)感謝朗讀組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課文朗讀,請同學們先各自朗讀品味,然後每個小組合作朗讀或者對讀。(教師進行必要的朗讀指導)

  2、精讀文字3-7自然段,思考:文章具體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讀賞結合美點尋蹤

  1)請以小組為單位再讀文章,找出你喜歡的畫面或句子,按照以下句式,說出你喜歡的理由,並透過朗讀來表達你的情感。(多媒體展示)

  我喜歡,因為:

  “以春草圖為例,細緻賞析文章寫景特點和優美語言。

  A:美的畫面:我喜歡春草圖:因為這幅畫面寫出了春草的特點,也寫出了愛春的人們在碧綠的春的大地上盡情嬉戲的歡樂情態。

  B:好的筆法:我喜歡春草圖,因為在寫春草時運用了點面結合的筆法,既從點上寫出了“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一春草萌芽時的動態及春草的質地美,色彩美,又從面上寫出了“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這一春草旺盛,生機勃勃的畫面。

  C:生動的詞語:我喜歡春草圖中:“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中的“鑽”字,運用擬人手法,把春草人格化,顯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等等。

  2)小組討論:自選其他幾幅圖,從以上三方面精讀課文。

  3)縱觀全文,我們發現“人”活躍在一幅幅畫面中,劃出相關語句,按照句式用自己的話來表達,並對春天的人做出評價。

  草地上的人在,所以春天的人是。

  筆下的人在,所以春天的人是。

  4、再讀課文化體驗

  1)多媒體播放《春》配樂配畫朗誦錄音,再讀文字,再次欣賞春天、思考春天,與自然對話,思考自然帶給我們啟示,可以充滿情感地說,也可以富有哲理的說。

  春草告訴我:

  春花告訴我:

  2)結束語:讓我們把握好人生的春天,一路攀登,一路歡歌,執著前行。(多媒體展示)

  七、佈置作業

  1、熟讀成誦(必選)

  2、結合自己的日常觀察,發揮想象,學習作者描寫春草,春花,春雨等圖的寫景方法,將文字第二段簡筆勾勒的春山、春水、春日任選其一,進行創造性,補白似的描繪。

  八、板書設計

  盼春:(總領全篇,開啟下文)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春繪春春風圖(風唱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頌春:(三個比喻、排比:新、美、力)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積累詞語,整體感知課文,瞭解作者,欣賞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並學會運用,感受作者對春的讚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詞語,整體感知課文,瞭解作者,欣賞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並學會運用。

  過程方法誦讀課文,讀中理解,讀中欣賞,讀中品味,小組合作完成問題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對春的讚美之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感情。

  教學難點學會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運用,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具多媒體

  教法學法朗讀法、小組合作法、引導法。

  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會課調整個性化調整

  一、匯入新課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你學過的關於描寫春天的詩句。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二、走進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現代散文家、語文教育家。其作品有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等。初中課文選入的有散文《春》《背影》。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三、檢查預習

  教師分發《春》導學案,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完成學程單1—3題。

  四、整體感知課文,感受語言美。

  1、聽教師範讀課文,注意朗讀要領。

  2、分組朗讀課文!比一比哪一組朗讀得最好!並思考本文語言的形式特點。

  3、課文都描繪了春的哪些景物?試著用小標題概括。

  4、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由此看來,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完成學程單第一部分第4題。

  五、精讀分析課文。

  1、師生互動,分析第一部分。

  (1)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2)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品讀課文繪春。

  春草圖:

  (1)作者使用了哪些詞語描繪春草?描繪了春草的什麼特點?

  (2)第三段寫人在草地的活動,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3)這段在描寫手法上有什麼特點?

  春花圖:

  (1)從哪幾個方面來描繪春花的?寫了春花的哪些特徵?

  (4)按什麼樣的順序來寫的?體現在哪些原詞上?

  (5)在寫法上有什麼特別?

  春風圖:

  (1)從哪些感覺寫出春風的特徵?

  (2)“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用了什麼修辭?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這是什麼感覺?

  (3)“賣弄”一詞如何理解?

  春雨圖:

  (1)作者抓住了春雨什麼特點?

  (2)“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好在哪裡?

  (3)“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不是寫春雨,能否刪去?

  (4)這一段的寫景順序怎樣?傳達怎樣的氣氛?

  3、分析頌春部分: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寫出了春的什麼特點?這三個句子可否調換位置?小組合作完成。

  六、妙筆生花運用你所學的描寫景物的方法,描繪出螢幕上的這幅畫。教師展示,學生描繪。

  七、教師小結

  《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春本來是自然界的一個季節,本文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賦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的主要特徵,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從不同角度,用極富表現力的語言,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生機勃發、草木爭榮的景象,抒寫出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心情。這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更是一曲春的讚歌。

  作業佈置1、第11課學程單、小練習冊和大練習冊。

  板書設計11、春

  朱自清

  盼春:東風來,春天近東風報春

  春草圖→由物及人→正面側面相結合

  繪春春花圖→由高到低→虛實結合層層鋪墊

  春風圖→觸覺、嗅覺、聽覺→運用通感描寫襯托迎春

  春雨圖→由物及人,由近及遠→動靜結合

  像娃娃→春之新生

  頌春像小姑娘→春之美麗

  像青年→春之健壯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流暢地朗讀並背誦全文。

  2.揣摩欣賞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3.學習作者細緻觀察景物,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學習運用多種修辭進行生動描述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誦讀;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表達效果,體會語言表達的技巧。

  2、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難點

  寫景注意層次。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本文是篇美文,語言簡潔明快,形象生動,有很強的節奏感,在聲情並茂的涵詠中創設欣賞氛圍,讓學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薰陶。

  2、點撥法。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比如選用語言例項賞析,體會關鍵詞語的妙處和所抒發的情感,教師在疑難處給予指導點撥。

  3、課堂討論、評述課文精彩片斷的基礎上,借鑑語言表達技巧。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春天在人們心目中不僅是一個明媚豔麗、鳥語花香的季節概念,更是有著感知和生命的歌詠物件,許多名句廣為傳誦。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以聲寫春,表達喜愛之情;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則以色寫春,朱熹的“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則描寫了春遊踏青的樂趣。今天我們一起欣賞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在盡享詩情畫意中去探訪作者是怎樣用他的生花妙筆為我們描繪這江南春景圖的。(板書文題)

  二、根據背景材料,感知朱自清及其散文創作

  三、感知樸實雋永的語言美

  1、學生自由認知閱讀,要求讀準字音。

  (1)正音正字。(查閱字詞典,注意辨識)

  (2)釋義。(結合註解,理解詞義)

  2、感知閱讀,要求讀得順口、流暢。請班裡朗讀水平較高的同學1~2名範讀,教師作朗讀指導。

  針對朗讀的情形,作簡短的點評。

  3、放多媒體課件的配套畫面,配樂朗誦,學生循聲朗讀,進入情景,欣賞如詩如畫的春景。

  (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本文語言的形式特點,選請小組代表陳述,教師可作如下歸結:

  文中句式以短句為主,短句節奏明快,適合描寫春天的旋律;運用大量疊字,如嫩嫩的、綠綠的、輕悄悄的、軟綿綿的;大量運用輕聲、兒化,輕盈優美;排比句和“了”字的運用,增強了語言的韻味和節奏感。

  (2)請同學們瀏覽文章,找出文中用了哪些優美、貼切的詞、句,比喻、擬人來描寫景物,你最喜歡哪些?談談看法,進而可仿例造句。

  學生可能提出的例句有:

  ①“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嫩嫩的,綠綠的”本該用在小草前面,為什麼放在句末?(教師提示:放在句末,主要是為了強調朗讀,突出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也使句子變得生動活潑,富有生氣)

  ②“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請仿照這個句式造一個句子。

  比如:蝴蝶滿天飛:五彩的,絢麗的,繽紛的,聚集在空中,像姑娘,像花朵,還羞答答的。

  “野花散在草叢裡”的“散”,是否可以改成“開”呢?說出你的理由。

  ③“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

  “賣弄”解釋為“炫耀”,含貶義。在本句中還可以這樣理解嗎?為什麼?

  ④“‘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句中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你能說出這是什麼感覺?春風除了像母親的手,你覺得還像什麼?

  如果將“不錯的”句改為平實說法“不錯的,春風是十分柔和的”,表達效果你認為會有什麼區別?

  四、感知課文思路流向,理清層次

  1、提問:由閱讀提示得知,本文是篇繪寫江南春景的散文,請同學們採用跳讀的方式找出課文哪些語段是描繪春景的?

  明確:課文的2~7語段。其中第2段是總寫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情態,是以下5個語段具體描繪的背景。依次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可稱之為“春之五圖”。(板書加粗詞)

  2、提問:請同學們輕聲誦讀第1段,體會其中兩個“著”、兩個“了”動態助詞在語氣上的柔和親切的感覺,思考它和文章主體繪春部分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絡?

  學生交流。

  明確:疊用“盼望著”是運用反覆手法,生動地表達出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則運用擬人手法,表達喜春的感情。(教師適機補充擬人手法的常識:把物當作人來寫,作用在於使事物人格化,具有人一樣的思想感情)寫盼春,為全文定下了活潑、輕快的抒情基調,創設詩一樣的氛圍,是繪春的依託。(板書加粗詞)

  3、朗讀8~10段,思考這樣的結尾與描繪景物時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聯絡?

  學生討論。

  明確:三個形象化的比喻各自成段,是按照喻體由出生——美麗——健康的成長順序排列的,強調春天的“新”“美”“力”(適機補充比喻的有關常識)。作者在完美地製作了春天的畫卷後,縱情地對春天予以讚美。頌春,著墨於意。(板書加粗詞)

  小結:文章以盼春落筆,中間以繪春續筆,結尾以頌春收筆,這是本文的思路。

  五、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

  1、為下列加粗字選擇正確的義項:

  (1)呼朋引伴( )

  A、指引 B、牽引 C、引申 D、招引

  (2)欣欣然張開了眼( )

  A、然而B、的樣子C、這樣D、對

  (3)一年之計在於春( )

  A、計算B、主意計謀C、打算D、策略

  (4)跟輕風流水應和著( )

  A、聲音相呼應B、依照別人的樣子做C、和諧D、和悅

  2、沒有使用兩種修辭手法的一句是( )

  A、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B、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

  第二課時

  一、檢查知識掌握和背誦情況

  1、聽寫生字詞;

  2、集體背誦1~5段;

  3、請語感較好的同學作背誦表演。

  二、誦讀賞析“春花圖”

  1、集體誦讀

  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1)朱自清先生細筆細繪,把現實生活中的春花移到筆下,一幅春花圖氣息濃郁、春意盎然,讀來彷彿使人置身於爛漫春花的美景中,哪些語句突出了春花開得熱烈、色彩美麗、味道怡人?

  (2)繪寫春花,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說說表達效果是怎樣的?

  (3)“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是寫野花之多嗎?

  (4)這段文字的立體感是怎樣體現出來的?

  (5)試舉出本段中選詞準確精當的例子,你能儘可能多地舉出一字傳神的詩文事例嗎?

  針對同學們的討論和推舉代表的回答情況,教師適時引導、點評、明確:

  (1)“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兒”。

  (2)擬人:“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形象地寫出了桃樹、杏樹、梨樹競相開放的花態;比喻、排比:“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為鮮明,具體生動;用花下的蜜蜂、蝴蝶,反襯花多、花豔、花香。

  (3)這是用“眼睛”“星星”作比,寫閃閃發光、輕輕擺動的野花的明麗色彩。

  (4)首先,這一段的行文由樹上到花下到遍地很有層次;其次,這段文字注意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的配合:由與前後照應的“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說到“花裡帶著甜味兒”色彩與甜味相勾連;由花味甜聯想到果實,實與虛相結合,蜂鬧蝶舞與繁茂鮮豔的花們相映襯。

  (5)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可用“叫”同義替換,但“叫”只是單純的聲音上的感受,體現不出沸騰喧囂的熱鬧景象。作者著一“鬧”字,除了聲響外,還有沸騰的熱鬧景象,內涵豐富,境界全出。

  一字傳神的佳話,同學們會舉出唐代苦吟詩人賈島《題李凝幽居》“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故事,再如“紅杏枝頭春意鬧”“春風又綠江南岸”“兩個黃鸝鳴翠柳”“踏花歸來馬蹄香”“天街小雨潤如酥”“處處聞啼鳥”等。

  3、模仿本段立體寫景的手法,以“冬日雪景”為情景口頭描述片斷,儘可能地運用比喻、擬人修辭手法。

  三、誦讀賞析“春風圖”

  1、教師範讀

  2、無疑,在草、花、風、雨的景緻中,風因其無形、無味、無色是最難繪寫的,而朱自清先生卻以他細膩的觀察靜心體悟,抒寫的和諧優美、有情有感,請問:這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是如何盡顯其妙的?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觸覺:引用南宋志南和尚“吹面不寒楊柳風”,又以“母親的手”打比方,讓人感到春風的溫暖;嗅覺:“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裡醞釀”,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聽覺:鳥鳴的清脆、宛轉,風聲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

  3、學生集體誦讀

  四、合作解讀“春草圖”“春雨圖”“迎春圖”

  把列印好的以上三幅畫圖的講義資料分發給3個學習小組長。各小組成員在組長的組織下,結合講義資料合作探究選定的畫圖的寫景特點。然後小組長到講臺前交流本組的評述意見,限時5分鐘,鼓勵學生創新表述,鼓勵用多種形式表現個人理解,如繪畫作品、舞蹈(形體)動作等。教師予以點評。講義資料如下:

  春草圖。先正面,後側面寫春草給人的歡樂與感受,充滿活力。問:作者是如何從正面寫小草的情態的?

  春雨圖。“可別惱”口語,顯得特別親切有情趣。問:江南春雨的妙處何在?三個比喻怎樣從不同側面寫出春雨的特點?

  迎春圖。全段用短句。問:為什麼要引用俗語?

  五、課堂練習

  1、選詞填空。

  (1)風輕________的,草軟________的。(綿綿 悄悄)

  (2)坐著,躺著,________兩個滾,________幾腳球,________幾趟跑,________幾回迷藏。(捉 賽 打 踢)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著,大小的蝴蝶________來________去。(飛 鬧)

  (4)……呼朋引伴地賣弄________的喉嚨,唱出________的曲子……(宛轉 清脆)

  (5)……地裡還有工作的農民,________著蓑,________著笠。(戴 披)

  六、聲情並茂地集體朗讀全文,體會文章蘊涵的情味美

  七、課堂小結

  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詩的筆調,描繪了生機勃發、花木爭榮的春天畫圖,讚美、抒唱春的朝氣和活力,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裡奮然前行,可以說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一曲春的讚歌。

  八、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用自己手中的筆,寫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可以“我眼中的春天”為題,也可自擬題目;可以寫成作文,也可以寫成片斷。

  課後反思:優美散文一定要重視朗讀,要反覆朗讀,課堂朗讀時間有限,但不能不讀,用一節課來朗讀都可以,關鍵要指導,方式可多樣,要活!讓學生讀出興趣,讀了還想讀!品的時候,抓住精彩動詞、形容詞、疊詞等,讓學生懂得比喻和擬人在寫景中的好處。不要講得太多,要讓學生體悟!不要讓你的欣賞代替學生個性化體悟,如“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是寫人的活動?還是寫草的情態?很多學生認為是寫草的情態,我覺得也很對哦!不要約束學生的思維!要尊重學生個性化體驗!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4

  課文目標:

  1、熟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賣弄”、“抖擻”等詞語的意思。

  3、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1、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

  2、體驗春天帶給人們積極向前邁進的力量。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感知全文,感受春天的氣息,有感情朗讀第1自然段。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詞語。

  3、認識"春",明白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繪春的美麗景象的。

  教學過程:

  引課:

  1、說一說帶有“馬”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馬到成功”。

  2、說一說帶有“春”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春暖花開”、“春意盎然”。

  一、初讀,感知課文

  1、示課題“春”。

  2、讀課文,感受春天的氣息。

  二、再讀,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怎樣地向我們傳遞春天的氣息的,要求從課文中找出依據。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時引導:

  (1)理清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繪春的美麗景象的。

  (2)初步體驗春天的美。

  三、精讀,體味課文,學習第一段。

  這段講什麼意思?出示燈片和課文第一段比較。

  “東風來了,人們盼望的春天也到了。萬物甦醒,山青了,水滿了,太陽也變紅了。”

  這燈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內容差不多,但讀起來的感覺為什麼會差多了?(突出擬人的寫法的生動形象,更好表達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讀——指名讀——試背——齊背。

  四、作業。

  (1)作業本第1題,修改課內組詞。

  (2)朗讀課文3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從春景中體會春的無限生機和希望,激發熱愛春天之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摘錄好的詞句。

  教學過程

  1、檢查。

  看拼音寫詞;根據意思寫詞。

  2、研讀。

  (1)齊背第一段,說大意。

  (2)學習第二段。

  ①自由讀,思考:第二段作者寫了春天哪幾方面的景物?

  (小草、花、風、雨。)

  ②指導讀“小草”部分。

  ③夥伴互學“花”、“風”兩個自然段。

  春花和春風各有什麼特點?哪些詞句寫出這特點?最喜歡的句子是什麼?為什麼喜歡?

  用自己的朗讀讀出春花的多、美,春風的柔和,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④獨立自學“春雨”自然段。

  回顧前面的學法:劃找——思考——朗讀體味——彙報交流——訓朗讀。

  按此法學習。

  ⑤課內做作業本3、4、5題。

  (3)學習第三段。

  這段講一個什麼意思?在用詞上有什麼新特點?(AABB式和ABAB式的使用。)

  (4)學習第四段。

  這三句各告訴我們春天的什麼特點?這三句順序能改變嗎?

  為什麼?

  這三句採用什麼寫法?該怎麼讀?為什麼要一句比一句加強語氣?

  3、作業。

  (1)修改課堂上的作業。

  (2)準備背誦課文,有能力的先背誦四兩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交流積累詞句的方法,摘錄課文好詞句。

  教學過程

  1、匯入定向。

  讀了朱自清的《春》,當你聽到“春”這個詞時,你腦海裡出現的是什麼圖畫?“春”又意味著什麼?出示本節目標燈片。

  2、指導背誦。

  (1)檢查個別學生四段背誦,並讓學生談談背誦的方法與經驗。

  (2)重點指導背誦第二大段。

  按“小草”“花”“春風”“春雨”的順序打出四幅彩色燈片,讓學生藉助燈片中之圖及圖邊上的重點“詞語”自由試背——全班試背——指名背——齊背。

  (3)出示第三大段關鍵字詞,讓學生藉助詞語背誦。

  (4)出示全文背誦的板書燈片,指導背誦。

  盼春

  東風、腳步

  一切都、山水、太陽

  繪春

  小草、偷偷、嫩嫩、滿是的、輕悄悄、軟綿綿

  花、趕趟兒、像……、彷彿、野花、遍地是

  雨、尋常、像……、樹葉兒、傍晚、在鄉下

  迎春、風箏、孩子、舒活、抖擻、一年之計

  贊春、像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

  3、學會積累。

  (1)重讀“學習提示”,交流各自積累的辦法。

  (2)《春》哪些詞句特別精彩?該如何積累?

  (3)延伸練習,聽《草原》第一段的配樂朗誦,出示《草原》第一段課文燈片。讓學生試摘錄,並說說積累的理由。

  4、訓練作業。

  (1)完成作業本第6題的連詞成段。

  (2)摘錄《春》的好詞5個以上,好句3句。

  (3)任選1、2題作業。

  ①模仿朱自清寫春雨的句子選一件事物寫一兩句(如西北風、雪花、溪水、怪石等)。

  ②模仿課文寫野花的句子寫寫夜空中的星。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一、素質教育目標

  1.知識認知目標:

  A.識記掌握生字詞的音、形、義;

  綜合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

  B.理解體會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C.應用學習本文細緻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D.綜合透過學習本文,能夠基本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將情感寓於寫景之中,活用各種修辭手法。

  2.能力形成目標:

  E.透過學習本文,體會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鍛鍊學生的朗讀能力、觀察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審美能力,養成自學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3.素質培養目標:

  F.透過學習本文,領略春天的美。引導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意識。要讓孩子們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美、發現美、創造美,擁抱大自然。

  二、達成目標策略

  突出文章“細”和“美”的特點。初進中學的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時常比較粗疏,課文中的細筆細繪可作為範例,給學生以啟發。適當地點撥、引導,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形象美、語言美、結構美、情味美。教師重點講讀一兩段作為示範,幫助學生理解描寫的物件、描寫的順序、描寫的方法、描寫的語言,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獨立分析,鍛鍊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揣摩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體悟作者語言表達的巧妙。

  2.難點:結合課文例項,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與步驟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最渴望春回大地,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賦。唐代詩人杜甫寫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讚美,那麼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板書課題、作者)

  二、題目解說

  這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抒情散文。春,本來是自然界的一個季節概念,本文卻賦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徵,用詩的筆調,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生機勃發,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抒寫出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這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更是一首春的讚歌。

  三、知識回顧(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綠》、《荷塘月色》等。

  四、範讀、疏通字詞

  1.教師範讀

  2.學生齊讀

  3.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

  水漲(zhǎng)捉迷藏(cáng)醞釀(yùnniàng)應和(hè)薄(bó)煙黃暈(yùn)

  蓑(suō)衣巢(cháo)

  五、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結合課後練習一,讓學生讀課文,分別找出盼春、繪春、贊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繪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贊春

  2.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畫出來,體會美在哪裡?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擬人句。

  六、佈置作業

  要求課後反覆朗讀,達到熟練程度。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

  二、講讀示範

  (引導學生領會用詞的準確、生動和抓住景物特徵細緻描繪的特點)

  1.講讀第一部分:盼春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著”;

  “近”(擬人)

  (2)“盼望著,盼望著”。為什麼要連用兩個呢?

  ---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反覆)

  (3)輕聲讀第1節,體會四個詞尾的作用。兩個“著”,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

  2.講讀第二部分(第2、3、4、5節):繪春

  (齊讀第2、3、4、5節,分析討論按順序說明描寫的物件;

  說說描寫的角度與方法;

  哪些詞用得很有表現力?)

  (1)總括輪廓

  春終於盼來了,大地回春,永珍更新。作者先粗筆勾勒,用“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總提一筆,然後透過遠近不同的三種事物---山、水、太陽,描繪出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景象。

  (2)春草圖

  春草圖,著力描寫春草勃發的景色。這裡有草的動態:“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

  質地:“嫩嫩的”;

  色澤:“綠綠的”;

  旺盛的長勢:“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從不同的角度刻畫春天綠草如茵的情景,與夏草的茂盛、秋草的枯黃形成鮮明的對比。接著寫人在草地上的活動與感受,從側面揭示了春草勃發給人們帶來的歡樂。

  (3)春花圖

  春花圖,著力描寫春花競放。作者選擇開花時節相仿而花色各異的桃、杏、梨作為描寫物件,先用擬人寫出它們的爭相盛開,再透過三個比喻---“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寫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嬌豔;

  它們爭春比美,互不相讓。接著,作者由群花的爭芳吐豔展開聯想,聯想到秋天的果實累累,同時又由花香引出蜂鬧蝶飛,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響和大大小小蝴蝶的飛舞稱託春花的萬紫千紅、香味濃郁,進一步渲染出百花爭春的氣氛。最後,作者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從樹上的花寫到無數的散在草叢裡的野花,它們雖然不像桃花、杏花、梨花那樣如火如霞如雪,卻也明豔照人,別有一番情趣。

  (4)春風圖

  春風圖,著力描寫春風的和暖與清新。“吹面不寒”“像母親的手”,透過觸覺寫它的和煦、輕柔;

  微微潤溼的空氣中混合著“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和“各種花的香”,透過嗅覺寫出了春風帶給人的特有的清新;

  呼朋引伴的鳥兒唱出宛轉的曲子,牛背上牧童吹著嘹亮的短笛,透過視覺和聽覺繪出了一副明快優美、賞心悅目的美好畫面。在這幅圖中,作者從觸覺、嗅覺、聽覺、視覺等方面,把無形、無色、無味的春風描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課時

  一、齊讀課文,回顧上節課所講內容

  二、獨立分析,教師點撥

  1.講讀第二部分(第6、7節):繪春

  (1)春雨圖

  春雨圖,著力描寫春雨的細密輕柔、潤澤萬物。春雨的特徵是,一多二細。先說雨多、雨細,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這三個比喻非常貼切,不僅展示了雨的特點,而且能喚起讀者對春雨的喜愛。然後順著春雨寫雨中的樹葉兒和小草,“綠的發亮”的樹葉,“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無一不帶著雨中植物的主要特徵。接著又把視線轉移到人間,先寫“傍晚時候”的景象,用“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安靜而和平”的氣氛;

  接著寫行人,寫農民,都不忘是在春雨之中,或“撐起傘慢慢走著”,安寧、悠閒,或“披著蓑戴著笠”,帶有濃烈的江南地方色彩;

  最後再寫“在雨裡靜默著”的房屋,與傍晚的寧靜氣氛互相照應。這一段寫出了春雨的特徵,寫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那一片細雨綿綿的春光,那一派清亮溫馨的景色,那一種和平安靜的氛圍,都描繪得出神入化。

  (2)迎春圖

  迎春圖,著力寫春早人勤。文章由“天上的風箏”引出地上迎春的孩子,進而帶出“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一片歡騰的景象,構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圖畫。然後作者巧妙地點出寓意:“‘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前四幅畫面主要寫春天的自然美,這一幅由景及人,頌揚了像春那樣奮發向上的精神,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2.講讀第三部分:贊春

  (教師範讀,學生齊讀一遍)

  結尾三個句子,不僅比喻巧,意義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後有序。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因為她是“新生”的;

  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為她非常“嬌美”;

  把春天比作“健壯的青年”,因為她有“無窮活力”。這正是對五幅春景圖含義的概括,點明瞭全文的中心。這三句的順序,從“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點明春天成長程序。最後說“領著我們向前去”,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感情。而且用“去”字結尾,正與開頭“東風來了”的“來”字相呼應。開頭是在盼春中到來,最後是進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來一去,一呼一應,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三、齊讀課文

  (朗讀本文的感情基調,是充滿喜悅和希望。基本語調是輕柔、緩慢,語句清晰、自然。語音越自然、質樸越好、切忌拿腔拿調)

  四、歸納寫作特點

  1.觀察細緻,描述生動真切;

  2.詩情畫意相融合;

  3.文章語言樸實清新,準確生動。

  五、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二、三(當堂做完,當堂討論);

  2.完成課後練習四;

  3.背誦全文。

  第一課時

  單元導語

  接下來我們將進入新一單元的學習,請同學們翻到課本的61頁,第三單元的導語部分。這一單元主要是一些寫景詩文,這些詩文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的美景。那麼我們在品讀這些優美詩文的時候要注意反覆的朗讀,透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深入地體會作者傳達的微妙情感。我們還要揣摩品味那些富有特色的語言,積累精彩的語句。

  一、匯入

  今天我們先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彷彿展現出陽光明媚,東風盪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很多文人都寫過很多詩文來吟詠、歌頌春天。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有關春的詩詞?(同學們一起來完成下面的填空)

  PPT展示:

  1.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

  2.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3.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4.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5.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以上這些詩句,都是取一個景物或兩三個景物來學春的,容量有限,今天我們要學的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就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總之體現春天的景物的作者都真切地描繪了出來。那麼春天在朱自清筆下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作者朱自清。大家對他有什麼瞭解嗎?

  二、作者簡介

  在學習一篇課文之前,要先了解這篇課文的作者。我們就請同學來說一說你所瞭解的朱自清。(學生回答,PPT展示作者簡介)

  朱自清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散文家、詩人,更是一位有骨氣的民主戰士。1948年在反飢餓、反內戰的實際鬥爭中,朱自清身患重病,但他至死也不領取美國的救濟糧,臨終前還不忘囑託家人千萬不能買美國的救濟糧。我們偉大的毛澤東主席曾稱讚過他的骨氣說:“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朱自清不僅體現了一位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的尊嚴和氣節,也體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作為詩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對中國現代文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散文樸素樸素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練,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朱自清以他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他的比較出名的散文代表作品有:《匆匆》、《背影》、《春》、《綠》、《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

  三、聽春

  1、現在聽課文朗讀錄音,標出段序,注意生字詞以及朗讀的節奏。注意以下這些生字詞(PPT展示),等一下老師要請同學到黑板上給紅色加深的生字詞注音。

  朗潤(lǎng) 鳥巢(cháo) 鑽(zuān)出 婉(wǎn)轉 嫩(nèn)綠 稀疏(shū) 眨(zhǎ)眼 抖擻(sǒu)

  醞(yùn)釀(niàng) 披蓑(suō)戴笠(lì)

  2、解釋詞語部分同樣讓學生起來回答,課本註釋有的讓生適當地標記。(明確答案之後讓生齊讀)

  四、讀春

  現在請同學們一起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要讀得太快,注意停頓。大家在朗讀的時候找出文中描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找到了可以圈畫出來。再次強調讀準字音,注意停頓。(朗讀完進行簡單的評價)

  五、析春

  現在給同學們5分鐘的時間,思考以下3個問題:

  1.請你找出文中描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花、草、風、雨、人)

  2.分別給每一個畫面擬一個恰當的標題。

  (師舉例:第3段“春草圖”,學生能回答出其他四個答案,“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3.將課文分成三部分,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內容。

  (1)盼春

  (2--7)繪春 草 春草圖

  花 春花圖

  風 春風圖

  雨 春雨圖

  人 迎春圖

  (8—10)頌春

  小結:

  我們來回顧一下這節課的內容。課文可以分為盼春、繪春、贊春三個部分,而其中的繪春部分分別寫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這五幅美麗的圖畫。那麼作者是怎樣具體描繪每一幅圖畫的呢?我們下節課再繼續學習。

  作業:

  1.預習課本66頁“研討與練習”1、2、3題,以及比喻手法

  2.“讀一讀、寫一寫”,每個生字詞抄寫兩遍,詞語解釋抄一遍

  3.找出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這五幅圖畫中精彩的語句,說說你認為這些詞句精彩的理由。

  第二課時 賞春

  一、 匯入

  我們上節課已經初步學習了朱自清的《春》,對文章的內容也有了大概的瞭解,知道了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現在我們就先來回顧一下上節課的內容。

  (作者簡介以及文章的基本結構)

  今天我們就繼續來跟春作親密的接觸,來深入感受那美麗的春景,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

  二、品味賞析

  盼春(第一自然段)

  1、作者為什麼要用兩個“盼望著” “盼望著”

  (與一個“對比”)

  明確:疊用,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渴望

  2、為什麼用“近”字,而不用春天快到了?

  明確:把春天擬人化

  3、第一段在全文中起著什麼作用?

  明確:總領全篇,開啟下文

  總概輪廓(第二自然段)

  1、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已經在描繪春天了,既然這樣,為什麼不直接寫春天的一草一木?(把第二自然直接去掉行不行?)

  明確:對春天的整體描繪

  2、那作者是如何描繪這個整體的?

  “一切……張開了眼” 擬人

  山(朗潤)

  水(漲)

  太陽(紅)

  春草圖

  1、想一想,作者是怎麼描寫春天的小草?從文中找出關鍵字。

  質感:“嫩嫩的”

  顏色:“綠綠的”

  生命力:“鑽”

  分佈:“園子裡,田野裡”“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2、分析句子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偷偷地”和“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情態,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經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顯示出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3、描繪春草,為什麼要穿插人的畫面?

  明確:表面寫草,實際寫草(側面描寫)

  重點:如何分析句子?(修辭 內容 情感)

  春花圖

  1、這段話一共有幾句話?各寫出春花的什麼特點?

  明確:(1)擬人,寫春花報春的氣勢。

  (2)比喻,寫春花色彩的豔麗。

  (3)通感,寫春花氣味的甜香。

  (4)襯托,寫春花數量的巨大。

  (5)比喻,寫春花種類的繁多。

  注意:由花到果實,是聯想。

  2、分析句子

  野花遍地都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全是短句,讀起來節奏輕快,帶有欣喜之情。“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 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野花的動態。“眨呀眨的”沒有直接寫風,但卻能夠讓人明顯感到一股習習的春風,把春花的描寫引到了下一段春風的描寫。

  春風圖

  春花和春草,都是具體的、形象的、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寫,我們也容易讀。春風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你會如何寫呢?作者又是如何去寫呢?

  作者從哪些角度來寫春風?從人的哪些感覺來寫的?

  觸覺、嗅覺、聽覺;把無形無色的春風寫的有聲有味,讓人感受到春風的神韻,美妙動人。

  春雨圖

  1、講完了春草、春花、春風,那麼春天的雨又是怎樣的?大家從文中找出描寫春雨特點的句子。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細密、輕盈)

  2、作者不僅寫了雨的形態,也寫出了雨中的景色,有哪些?

  雨中屋 雨中樹 雨中草 雨中人

  3、分析句子

  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

  對稱的語句,主要是描寫樹葉和草的色彩。“綠得發亮”“青得逼你的眼”,訴諸視覺,寫得很細緻,追求準確傳神。

  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裡靜默著。

  房屋與雨天黃昏的環境相配,顯得很有詩意。用“靜默著”來形容房屋,彷彿房屋有生命,有靈性。

  迎春圖

  前面的段落重點寫景,第7自然段重點寫人,而且只有寥寥幾筆。作者是怎樣來寫的?

  天上地下

  城裡鄉下

  家家戶戶

  老老小小

  心情:“一年之計在於春”

  有景有人,勾勒出春光無限好的美景。

  頌春

  1、在繪春以後,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分別讚頌了春天的什麼特點?

  娃娃——新(生機勃勃)

  小姑娘——美(千姿百態)

  青年——力(充滿活力)

  2、這三個比喻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明確:不能調換,因為這裡強調的是春天的成長過程,由娃娃、姑娘到青年,抒發了作者強烈讚美春天的真摯感情。

  三、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 說說你的理由?

  四、佈置作業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需要掌握的字的讀音:

  朗潤 醞釀 賣弄 嘹亮 黃暈 烘托 靜默 舒活

  欣欣然 繁花嫩葉 呼朋引伴 抖擻精神 花枝招展

  2.掌握下列詞語的意思:

  朗潤 賣弄 呼朋引伴 黃暈 舒活 花枝招展

  掌握“醞釀”、“烘托”的語境。

  3.掌握下列多音多義字:

  漲 藏

  二、能力目標

  學習本文細緻觀察景物,抓住特點,生動地寫景抒情。

  三、情感目標

  透過反覆朗讀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為我們所描繪的江南美景的意境。

  教學建議

  一、主題思想

  《春》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作者細緻地觀察春天的景物,抓住其主要特徵繪出一幅幅春景圖,展現了大地回春、生機勃發的動人景象,讚美了春天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二、結構內容

  第 一部分(1)盼春

  第二部分(2-7)繪春 (五幅畫面: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 、迎春圖)

  第三部分(8-10)頌春

  三、寫作思路

  《春》全文圍繞一個“春”字,寫了盼春、繪春、贊春三個部分。這三部分的順序跟作者思想感情的發展是一致的。春尚未來臨,熱切地盼望她的到來。“盼望著,盼望著”的反覆吟詠,將那種渴望 的心情抒寫得淋漓盡致,也為全文定下清新活潑的基調和抒情的旋律。待到春天降臨人間,作者則盡情地欣賞這大地回春的美好景象。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點,作 者集中筆墨從不同的側面繪出春的色彩。最後以讚美作結,三個比喻各自成段熱情洋溢地頌揚了富有創造力的美好春天,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四、寫作特點

  首先,觀察細緻,描寫生動真切。例 如 寫春草,作者突出了春草的旺盛生機,不但寫小草的頑強生命力和小草的質地、色澤和長勢,還寫出了春草勃發給人們帶來的歡樂。又如寫春風,突出的其和暖、清新的特點。總之,作者從不同角度,細緻入微地觀察春天,抓 住了春的特徵進行描寫。

  其次,全文語言樸實清新,準確生動。例如:“水漲起來了”。春水用“漲”描述,表明春天水多,再現了冰消雪化後春水渙渙的樣子。又如“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鑽”表明春草破土萌發,滿山遍野的生長出來,顯示了不可壓抑的生命力。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這些詞語凝練形象,作者錘鍊詞語的功力可見一斑。

  全文句式也富有變化,在散句中夾著對稱或排比的短語短句,疊詞的運用也使描述更加有表現力。如:“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文中還有許多精彩動人的比喻句、擬人句。如形容春雨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連用的這三個比喻非常形象,不但細,而且亮,都是惹人喜愛的。這樣的比喻非常貼切,而且能喚起讀者對春雨的喜愛。結尾部分連用了三個比喻,同時擬人,不僅比喻很巧妙,意義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後有序。從剛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壯的青年,形象地點明瞭春的成長過程。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因為它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為它“嬌美”;把春天比作“健壯的青年”,因為它有“無窮的活力”,這正是對五幅春景圖含義的概括,點明瞭全文的中心意思。三個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強調春的不同生長過程。最後說“領著我們上前去”,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而真摯的感情。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對描繪景物特點、抒發感情有突出作用。

  五、誦讀指導教學方法建議

  誦讀不僅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法,也是學生常用的一種學法之一。這篇優美的抒情散文尤其適合這種方法。 學生應當在預習中查字典詞典,讀準“預習提示”中有關字詞的讀音、勾畫 出描繪春天的生動詞語和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理解其含義和作用。再讀課文時,應在理解各部分內容基礎上,確定感情基調、語音語調的處理方法。第一 部分表達作者盼望春天到來的欣喜情感,可用欣喜愉悅的語調朗讀;第二部分表達作者對春的喜愛欣賞的感情,應用輕鬆明快的語調朗讀;第三部分表達作者對春天的讚美之情,應用高昂的語調朗讀。總之,透過誦讀,可以創造一種情境氛圍, 讓學生體會文字的圖畫美、語言美、音樂美乃至情感美,得到美的感染薰陶。

  六、在誦讀的基礎上進行揣摩

  閱讀優美的詩文,就是體驗語言文字所創造的情境,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如專家所說:“人們欣賞文學作品, 是從形象感受開始的,形象作用於讀者的感覺和感情,使讀者受 到藝術感染,於潛移默化中逐步體會到包含於其中的思想。”(《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文學鑑賞”條))“感受”就是體驗。欣賞文學作品時的體驗,最重要的兩種心智活動就是審美聯想和審美想像,它們是文學性體驗也是文學欣賞的本質屬性的體現。即使是文學修養很好的人,聯想和想像也是不可繞過的“門檻”。

  從文學作品的功能實現和生成規律來看,作品的語言文字,要還原為讀者腦海中的藝術形象需要聯想和想像,聯想和想像是讀者進入作品情境的又一必經之路,脫離聯想和想像的閱讀,就不是文學欣賞的閱讀,而可能是其他性質的閱讀(例如科學性的、專業研究性的);再有,作品的原有的畫面、情境、意象,要衍生、迭生出新的內容,亦即象外之象、境外之境,也需要聯想和想像。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來看,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的能力未必趕得上成人,但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絕不比成人差,他們透過形象直觀的思維探入課文的情境中,真切地感受、盡情地體驗,這是他們的心理意識功能的特性所決定的,也是他們的閱讀心理的優勢所在。對學生來說,聯想、想像的功夫做得越充分,對作品底蘊的感受、理解就越深刻。

  透過聯想與想象進行揣摩的方法可以貫穿於學習課文的全過程。如學習“春草 圖”,想象自己來到了初春的田野、公園,與家人、親友嬉戲追逐;學習“春花圖”,想象或聯想你到過的果園,在春暖花開的季節的景象;學習“春風圖”“春雨圖”,想象自 己置身在江南的鄉間、田野之中享受春風的溫情,感受春雨的沐浴。在想象與聯想的過程中,還可以豐富、擴充文中描繪的意境,揣摩作者用詞、用句的精妙,體會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思想感情。這種方法如果運用得好,將會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語言感受力。

  七、選取重點段落詳細講解分析

  初一學生還不善於透過細緻地閱讀課文理解體會散文所描繪的優美意境。因此教師可選取一、兩個重點段落作詳細講解分析,引導學生注意課 文細緻描繪的地方,如本文的“春草圖”和“春風圖”,其他段落則指導學生自己閱讀分析。這樣,教師的講解就起到了示範作用,啟發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培養他們閱讀的能力與習慣。

  《春》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

  領會作者細緻觀察、生動描述抒發感情的方法。落實三點:學 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用鮮明、準確、生動的語言和多種修辭手法具體細緻寫景狀物的方法;指導學生由語文的整體到區域性,再從區域性到整體反覆研讀體會作者佈局謀篇的思路;培養學生在閱讀中兼作圈點批註,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教學難點

  把對景物的細緻描寫與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結合起來,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引用名言,導 入課文,激發愛美的情懷。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這樣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 以說是無處不在。它不同於巧奪天工的工藝美,也不同於繞樑三日的音樂美,然而,它似 乎是各種美的綜合。尤其是我們祖國壯麗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方,展現出不同的風姿。

  二、指 導自學課文,梳理全文結構。

  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彷彿展現出陽光明媚、東風盪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描繪春天,歌頌春天。朱自清先生的《春》就寫了許多美麗的景物——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同學們把課文仔細讀一遍,要求:

  1.讀不準的字查字典,弄清字音、字形、字義。

  2.把你認為寫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畫出來,體會美在哪裡,精彩在哪裡。(要求“不動筆墨不讀書”)

  3.文中從迎接春天寫到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讀後分分看,哪幾節寫什麼。

  4. 提出自己閱讀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學習小組內先自行解決,然後將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提至全班。

  三、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進行講讀示範,引導學生領會用詞的準確、生動和抓住景物特徵細緻描繪的特點。

  1.有同學說文章開頭“迎春”寫得很精彩。確實如此。“盼望著,盼望著”,兩個詞疊用,不僅能生動地表達出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而且把讀者的心“吊”起來,引起共鳴。

  “近”用得十分準確,告訴我們春天還未來到。

  即使動態助詞,用得也很考究。學生 輕聲讀一段,體會四個動態助詞的作用。兩個 “著”,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

  2.從第2節開始,作者用彩筆描繪春景了,描繪得那麼形象,那麼優美。同學們朗讀第2、3、4節,要求讀順暢,讀後:

  ①按順序說明描寫的物件。

  ②說說描寫的角度與方法。

  ③哪些詞用得很有表現力?

  同學們就這些展開討論交流,在此基礎上教師歸納。

  (略,詳見“教材分析”)

  綜上所述,要把現實生活的春移到筆下,使文中真正洋溢著春的氣息是很不容易的。從這三段中我們就可領悟到不少寫作的奧妙。請同學們朗誦、熟讀,咀嚼一下剛才講述的要點。(此時教師要加強誦讀指導,對學生朗誦中的表現要及時指點、評價)

  四、學生獨立分析,開展評論。

  《春》這篇散文廣泛地寫春景,剛剛欣賞了春草圖、春花圖,下面的春風圖、春雨圖、春天人活動的圖景,請同學們自己賞析。賞析時注意:弄清描寫的順序、角度、方法、語言,重點分 析寫得精彩的一兩個句子,談自己的學習體會。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點撥一二。(點撥內容從略。)

  五、誦讀第2至7節,思考回答:

  1.作者繪春景按照怎樣的順序?

  2.繪景中滲透了怎樣的感情?

  討論後明確:

  繪景先總寫,後分寫;分寫時由遠而近,由大而小。圍繞“春”寫各種景物,採用模式結構的方法把各幅圖景組合成篇,猶如長卷,把一幅幅彩色工筆畫逐步展示在人們眼前。作者繪春天優美之景,抒讚美春天之情,充滿詩情與畫意。

  六、朗讀第三段,要求學生說明:

  1.這一段的主要內容。

  2.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3.這樣結尾與描寫景物時所表露的感情有何聯絡?(難點,詳見教材分析)

  七、熟讀全文,體會文中像小河裡的水流淌一樣的詞句是怎樣有層次地從筆端流淌出來的。

  八、尋找春天,展開想象。 春天本無形、無聲,是“空靈”之物,描寫出春天的形象很不容易。而朱自清先生卻把春寫活了,寫得有形、有色、有聲、有情,充滿詩情畫意。這是由於:作者對春天無比熱愛,觀察景物十分精細,運用語言的功夫很深。這些都是我們急需學習的。

  現在我們也帶著對春天的熱愛去校園裡尋覓春天。看校園秋色,想象著天的美景,口頭描述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的景象。要求:

  分小組進行,互問互答。

  指實景,口頭描述春景。

  仔細觀察,儘量運用文中的詞句。

  對反饋的情況開展評論。

  九、仿寫。

  仔細觀察秋天景色,用細筆細描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徵寫一篇短文,題目是《秋景二題》。

  探究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這樣的探究練習:想像“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的情景,你能說出“偷偷地”和“鑽”用得好在哪裡嗎?

  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這是什麼感覺?春風除了像母親的手,你覺得還像什麼?這樣的問題能夠明確地告訴學生依靠聯想和想像去體驗課文情境。在教師帶領下學生完成上述探究活動後,教師還可以發動學生繼續設計類似探究性練習題目,調動學生參與討論交流的積極性。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總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作者對事物的細緻觀察和抓住春的特點用生動的語言描寫的方法

  3、培養審美能力,春(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寫評析

  教學用具

  [預習指導]

  1、熟讀課文,背誦全文

  2、查字典,解決生字詞的音形義。

  [三分鐘演講]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請二位同學即興描繪窗外的田野景色,由其中的不足來提醒學生要抓住一些特徵進行描繪,並向本課學習寫法。

  二、檢查預習:

  1、三人抽查背誦片斷,

  2、二人上黑板默寫字詞。

  三、範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誦,給學生以美的啟迪)

  學生結合練習一聽讀時思考給課文分成盼春、繪春、贊春三部分。

  四、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1、抽籤提問二生三分法的起止,其它有異議的學生補充後教師評議。

  2、請學生思考第二段與後面各自然段的結構關係。並說明理由。

  採用自由發言式。(總分)

  五、共同分析第二部分的春花圖春草圖:

  1、請一學生速讀課文,分別用兩個字概括3-7段的內容:

  2、抽查提問,

  3、師生共同歸納。

  五幅圖:春草圖 春花圖 春風圖 春雨圖 迎春圖

  4、解決 以下幾個問題:

  (1)讀春草圖,指出文章中分別從小草的哪一方面寫的?

  (2)其中的人物是什麼的人?有何情趣?

  (3)讀春花圖,寫100字左右的分析短文。

  提示:抓住哪些景物寫,採用什麼修辭方法,寫蜂蝶的目的是什麼,突出花的哪些特點>

  第一二個問題口頭練習,第三問題寫完後由幾位同學朗讀.

  後教師歸納:(此問題間接培養審判能力。)

  佈置作業:

  六、佈置作業:

  在家庭本上練習完成課後練習二(A)

  說課精要

  分析短文一項對於快班的學生非常必要,把寫作訓練變成學生日常必的經常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8

  【課型定位】

  朗讀感悟式。

  【教學物件分析】

  1、雖然這篇散文可以挖掘的方面很多,但其語言美、意境美、結構美人所共知,因而教學時從美的角度入手,引導學生體味語言,感悟意境,梳理結構,應是可行的。

  2、初一學生對現代散文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但本文的內容相對較淺,完全可以透過反覆朗讀感悟其美的所在,進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對作者的情感的把握。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

  理解作者熱愛春天,讚美春天的喜悅之情;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

  2、知識能力目標:

  從整體感知和理清思路著手加深理解,透過理解提高朗讀能力。

  3、過程方法目標:

  指導學生正確、流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體會作品的語言、思路、主旨等。

  【教學重點】

  1、感悟文章的美。

  2、以朗讀加深理解,透過理解提高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

  掌握一定的朗讀方法和技巧,提高朗讀能力。

  【教學方式】

  聲畫同步,視聽一體,營造優美的氛圍,師生共同進入意境。

  【教法】

  指導朗讀,引導品位。

  【學法】

  反覆朗讀,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1、教師:製作教學課件。

  2、學生:尋找生活中美的事物、景物等,並能用短語表現出來。

  【教學流程】

  一、情景匯入──透過聯想喚起學生對美的記憶

  展示:多媒體放映大自然鳥語花香,草長鶯飛的美麗畫面,迅速將學生帶入美的氛圍。

  提問:生活中你能發現哪些美的東西,能用適當的短語表達出來嗎?

  點撥:堅強的意志、純潔的心靈、漂亮的面容、瀟灑的風度、遼闊的天空、金色的原野……當然還有:優美的文章。

  引導:那優美的大自然景色,想看嗎?抒情精彩的文章,想讀嗎?今天我們要學的抒情散文《春》就是這二者的結合體,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朱自清筆下的春天,去領略、去欣賞。

  二、內容呈現──透過三步朗讀法讓學生感悟文章之美

  1、認知性朗讀──走進美:

  要求:讀準字音,掃清障礙。

  ⑴ 抽四名學生朗讀課文。注意讓學生勾畫出生難字詞。

  ⑵ 另抽兩名學生據其表現和預習成效分別評價朗讀,評價標準為:

  A、是否準確

  B、是否流暢

  ⑶ 師生齊讀全文。

  點撥:我們初讀了課文,踏入了這片美的領地。我們應知道,開始朗讀課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準確流暢,聲音明亮。作得好我們就完成了美的第一步。

  2、涵詠性朗讀──表達美:

  要求:理解句子含義,感受優美語言,利用一定的朗讀技巧表現美。

  訓練:

  ⑴ 教師教讀前三節。

  ⑵ 學生自由朗讀,揣摩體會。

  ⑶ 合作探究,分組討論應怎樣讀,怎樣表達感情。

  ⑷ 抽兩名同學朗讀課文章節,女:春花圖,男:春雨圖。

  ⑸ 男女聲互評對方朗讀,評價標準為:

  A、是否讀出情感

  B、是否具有美感

  提問:大家對朗讀技巧有何體會?

  引導:學生以本文為例暢談感受,教師點評以鼓勵為主。

  點撥:再讀課文,大家都在表達文章的美。朗讀時有兩點很重要:一是注重聲音的高低起伏、輕重緩急、停頓連貫,跟隨文句的意思和情感自然變化;二是儘量以情帶聲,感知文句的情感含義,不要拘束。若能做到抑揚頓挫,我們便完成了美的第二步。

  3、表現性朗讀──創造美:

  展示:多媒體播放清風流水的音樂,映出花紅柳綠的畫面,創設優美完整的情景氛圍。

  要求:透過音樂畫面產生聯想,將自己融入情景中,開啟心靈去創造自己心中的春天。

  訓練:

  ⑴ 聲情並茂,齊讀全文。

  ⑵ 教師評價朗讀:

  A、成功何在

  B、有哪些需要改進

  點撥:所有文學作品的朗讀(閱讀),都應該由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其意蘊、美感,我們既要根據自己的體驗和技巧去盡情發揮,又要力求突破,跳出限制與要求,達到更加完美的第三步。

  三、整體感知──透過內容呈現,理清行文思路,體會文章設計精巧,構思嚴密之美

  訓練:

  1、搶答:

  ⑴ 本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描繪春天美麗動人的景色。

  ⑵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對春天的喜愛讚美之情。

  2、分層:把全文分成三部分,迅速標出起止小節並在括號內填上適合的數字及動詞加以概括。

  A、( )節至( )節:( )春

  B、( )節至( )節:( )春

  C、( )節至( )節:( )春

  3、概括:繪春部分從哪幾個方面描繪春天?

  ( )圖 ( )圖 ( )圖

  ( )圖 ( )圖

  四、閱讀體驗──透過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表達能力

  訓練:

  1、學了本文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請用一句話概括。

  2、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一個句子?為什麼?課後寫在積累本上。

  五、欣賞品味──透過欣賞全文情景影片,陶冶情操,重溫美的感受

  要求:學生由靜聽到小聲跟讀,入情入景,再次感悟品味,深化所得。

  六、作業

  拓展創新──透過課外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要求:聯絡現實生活,一定會有許多美的東西有待我們去發現,去體會,試寫一段美的人物或景物,要認真體會,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七、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總體設想是,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情感價值目標,培養他們的朗讀能力,教師可充分運用各種手段調動其入情入景。並重點訓練朗讀技巧以加深理解,又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朗讀水平,以此培養其審美的趣味。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只起著活動主持人或引路人的作用。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9

  教材分析

  本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學會寫景的方法,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而《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朱自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並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春》不但在選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春天的特徵,而且在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因此,《春》作為第三單元第一篇課文出現是有其道理的。由《春》這一課開始,繼而學習後幾篇課文來加深理解人們熱愛自然的感情,並在誦讀中體會、學習觀察自然的方法,學會用形象的語言描寫景物。

  學習者分析

  初一學生年齡小,閱讀能力不是很強,特別是對寫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體會,理解不到作者的情感。我打算從朗讀入手,利用教師範讀、學生自讀、朗讀競賽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不斷的“讀”中逐步加深對“美”的體驗,逐步感受春天帶給人們的奮發向上的情感。

  教學設計

  《春》一直是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重點篇目之一,本文不管在選材、佈局謀篇還是語言上都堪稱典範。按照編者的思路,通常我們都是採用盼春—繪春—贊春這一順序來教,重點帶領學生分析作者描繪的五幅圖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而這次教學設計,我嘗試打破這一常規,整篇課文的教學以朗讀為主線貫穿始終,讓學生在朗讀中重點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理論依據

  朗讀教學既是傳統的,又是新興的;既是語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學的,又是審美。朗讀有助於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朗讀中,能夠體會到文章的內容、神韻、風格。朗讀是培養學生精讀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含義較深的語句段落,可以在反覆地朗讀中,讓學生體會品味。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A、用普通話有感情反覆地朗讀課文,理解並品味文中美的情景,美的結構,美的語言。

  B、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品讀精彩句、段。

  C、學習本文細緻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理解體會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D、引導學生了解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

  過程與方法:

  A、透過聽讀、朗讀、品讀等方式,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

  B、透過對妙詞佳句的品析,培養學生的語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體會美文,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B、培養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賞析本文優美的語言。

  2、細緻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徵進行細緻地描寫。

  難點

  作者借景抒情的寫作特點。

  教學突破

  以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剪輯並重新錄製音樂《早春曲》、《春意盎然》;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蒐集有關作者資料及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聽讀、朗讀中理清文章思路。

  二、教學重點:整體感悟,理清思路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由一學生完成)

  同學們,天氣漸漸地冷了,冬天的腳步聲越來越清晰。迎著冬天的笑臉,我想起了雪萊的一句詩: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一提到春天,我們眼前就彷彿展現出一幅幅美麗動人的圖景。同學們,讓我們伴著這優美的音樂,隨著老師一起走進朱自清先生描繪的《春》之中。(多媒體顯示課題及作者)

  (二)聽配樂朗誦。播放背景音樂,老師聲情並茂地朗誦。多媒體顯示:聽讀,說感受的話。

  (三)讓學生談談聽朗誦後的感受。

  師:聽了朗誦,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請你以這樣的句式說一句話。(多媒體顯示:聽了朗誦,我聽到了……/聽了朗誦,我看到了……/聽了朗誦,我感受到了……例:聽了朗誦,我感受到了人們盼望春天的熱烈而急切的心情。)

  (四)自由朗讀,分組(分為8個學習小組)討論文章層次的起止段落。教師用多媒體提示課文思路(盼春—繪春—贊春)。

  (五)每個學習小組派一名學生參加聯讀課文。要求第1名學生讀“盼春”,第2—7名讀“繪春”部分,第8名學生讀“贊春”部分。(聯讀時不告訴學生起止段落,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層次理解是否正確。)

  (六)經過自由朗讀和小組代表的聯讀,全班交流對文章結構的理解。

  教師明確:(多媒體顯示)

  第一部分(①):盼春

  第二部分(②—⑦):繪春(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第三部分(⑧—⑩):贊春。

  (七)課堂小結。

  (八)作業佈置

  1、誦讀全文。

  2、完成課後練習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

  2、學習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

  二、教學重點:

  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

  2、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

  三、教學過程:

  (一)引導品析“春草圖”(用多媒體顯示品析步驟)

  1、朗讀指導。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學會正確使用四種朗讀符號(﹏﹏重音輕讀;重音;︱小停;︵拖音)

  2、第一次朗讀(自由讀),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換字,不倒字,不多字。

  3、第二次朗讀(齊讀),思考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麼特點來寫?

  教師明確:嫩、綠、多

  4、第三次朗讀(男_各讀一層),悟一悟這段層次劃分的問題。教師提示可劃兩個層次。

  教師明確: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春草的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後是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與感受,充滿活力。

  5、第四次朗讀(個_聲讀),把“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裡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教師明確:“偷偷”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鑽”字寫出了小草萌發的力量以及小草頑強的生命力。而修改以後沒有這樣的表達效果。

  6、美讀,各學習小組派出一名代表朗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教師提示:語調:輕快;感情:喜愛、讚美

  7、教師小結(多媒體顯示):

  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

  ①抓住景物在特定季節、特定地點的特有現象進行描繪,使其特徵突出。

  ②寫景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

  ③寫景散文的文筆優美精彩。

  (二)運用上面所學的方法賞析“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每兩個學習小組一幅圖,分工協作。

  (三)各學習小組發言人把本組討論結果提交全班進行交流,

  教師明確:(多媒體顯示)

  1、“春花圖”

  ①特徵:花朵多,花色豔,花味甜

  ②順序:由上而下、由實到虛。

  ③語言:修辭—擬人、比喻、排比。

  用詞:第③句中的“鬧”字寫得好,好在它不僅寫出了聲音,還寫出了熱烈的氣氛,繪聲繪色地表現出一派明媚的春光

  ④感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躍然紙上。

  2、“春風圖”

  ①特徵:和煦、芳香、悅耳

  ②順序:觸覺、嗅覺、聽覺

  ③語言:修辭—引用、擬人、比喻

  3、“春雨圖”

  ①特徵:細密、輕盈

  ②順序:由近及遠、由景及人

  ③語言:修辭—排比、比喻

  4、“迎春圖”

  ①特徵:充滿活力

  ②順序:由點到面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佈置:

  1、完成課後練習四、五

  2、背誦全文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學習本文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

  二、教學重難點:體會本文寓景,情景交融的特點。

  二、教學過程:

  (一)朱自清的《春》寫得太美了,其實自古以來,春天一直是人們歌詠的物件,請大家把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互相交流並儲存到自己的讀書筆記本上,然後任選一幅春景圖,給它配上能反映其特徵的詩句。

  教師推薦部分詩句:(課件顯示)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唐杜甫《絕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二)選取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兩句話背誦並模仿寫句子。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然後選取寫得好的在全班宣讀。

  (三)《春》是一幅精美的畫,它形象生動,姿態萬千,色彩繽紛,春意盎然。《春》是一首動聽的歌,它曲調優美,節奏歡快,動人心絃,發人深思。其實朱自清留給我們的美文不僅僅是《春》,他的《荷塘月色》,他的《背影》,他的《綠》都是不朽的篇章。課後請同學們再次親近朱自清,感受朱自清心靈中飄揚的那片風景。

  (四)美文不朗誦不足以表現其美,推薦一位朗誦的同學進行配樂詩朗誦,讓《春》的課堂教學在優美的配樂詩朗誦中結束。

  (四)作業:

  1、整理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

  2、課外寫一段描寫景物的文字

  3、閱讀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並作讀書筆記。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感情。

  2、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3、體會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教學過程】

  一、聯絡生活,匯入新課。

  1. 匯入語:

  說說自己感受過的春光都有什麼特點,或者用古詩來形容一下。

  2.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江蘇揚州人。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作品 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文藝論著《詩言志辨 》等。

  《春》寫於1931年,朱自清在寫此文時,已經沒有初期創作詩文時的那種淡淡的哀怨的情調,而是鮮明地表現出新鮮的格調和歡快的情緒。在大自然中,他發現了美和希望,於是欣喜萬狀,寫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對 美的追求,對光明的嚮往,表達了他對未來的希望,流露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3.出示學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感情。

  (2)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3)體會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4.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醞 釀 嘹亮 撐 傘 蓑 笠 稀 疏 抖 擻 安巢

  (2)解釋詞語

  朗潤:明朗潤澤。

  賣弄:有意 顯示、炫耀。

  宛轉:抑揚動聽。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

  二、整體把握文章

  1.朗讀課文

  教師範讀,學生自讀。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問題:

  (1) 課文圍繞“春”寫了什麼 ?

  (2)文章是 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 來.

  2、理清文章結構:

  (1) 課文圍繞“春”寫了什麼?

  本課作者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的觀察,抓住了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 本課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總寫——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悅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體寫——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合,全面細緻地描繪出春景圖。

  第三部分(8-10)總寫——贊春。讚美春天,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力。

  三、探究質疑

  (一)賞讀“盼春”部分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著”;“近”)

  “盼望著,盼望著”。為什麼要連用兩個呢?

  (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二)賞讀“繪春”部 分

  1、春天來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麼?請同學們朗讀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陽。(可以看出這是對春天的描繪)

  (2)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已經開始在描繪春天了,既然它已經來到了作者的面前,為什麼他不開始從最 細小的一草一木寫起呢?

  明確:這一段是對春天的一個整體的描繪。為什麼會先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呢?因為這是一種視覺的規律。假如現在來了一個新同學,他就站在門口,我們先會看他的什麼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後我們才會去看他穿著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樣的鞋子,什麼樣的髮型,等等,再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他衣服的顏色, 鞋子的顏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3)這段話運用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運用擬人 ,勾勒出春天的生機勃勃。)

  2、賞讀“春草圖”:朗讀(齊讀)

  問題:

  (1) 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麼特點來寫?哪些詞用得特別好?

  (2)那麼為什麼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在春草 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 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 。

  3、賞讀“春花圖” :

  問題:

  (1) 作者先寫了什麼?又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

  (2) 哪些詞用得好?

  4、自讀“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小組內自主完成對這三幅圖的學習。

  (1)春風看不見,摸不著,作者是怎樣描繪春風的?

  (2)作者筆下的春雨有怎樣的特點?它的到來讓世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迎接春天的人多嗎?從何處可以看出來?人們的精神狀態如何?

  (三)賞讀“贊春”部分

  (1) 每一自然段展現了春天什麼特點?

  (2) 能不能把這三段順序調換,為什麼?

  (3) 這一部分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歸納寫景方法:

  (1)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等;

  (2)從不同的感官角度來描寫,如視覺、聽覺、 觸覺等;

  (3)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如從高到低、從低到遠等;

  (4)虛實結合,動靜結合。

  四、小結: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點透過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準確、生動地描繪,抒發了對春天的讚美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

  五 、當堂檢測

  1、朱自清,字——,現代——、——、——。

  2、課文分別描繪了——、——、——、——、——五幅春景圖。

  3、舉例說明作者寫景時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4、學了課文,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情感?

  六 、佈置作業:

  用上本文學過的寫景方法描繪一下你眼中的美麗春天,字數在300字左右。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及重點】

  1、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學習本文準確生動的用詞,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深入細緻多角度觀察景物的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體驗性教學法。

  【教學設計】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學生提供欣賞的氛圍,讓學生在相應的意境中得到薰陶。採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畫面上的比較和配樂朗讀。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當秋葉飄落的時候,當白雪紛飛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在心中渴望春天。因為春天帶給人溫暖,帶給人希望,帶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的時候,人們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詩作文。

  利用課件分別出示杜甫《絕句》和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畫面。引導學生分析,《絕句》是從“鳥”的角度,《泊船瓜洲》是從“春風”的角度來寫春天。絕句只有四句,往往是選取春天的一個或兩三個景物來寫。

  今天我們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課題),其中寫春天的內容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的山、水、樹、蜜蜂、蝴蝶等等。

  今天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繪春天的。

  (利用多媒體,提供秋天、冬天與春天的畫面比較,並出示兩首詩的內容。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感受回憶,調動他們的直接經驗,進行情感上的鋪墊。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又有利於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情境。)

  二、學習目標

  利用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三、教師範讀,整體感知

  1、範讀前請學生思考:

  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樣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來;然後又用怎樣的彩筆描繪春天的美景;最後,他又滿懷喜悅歌頌了春天。根據提示(盼春──繪春──頌春),將本文分成三部分。

  2、教師配樂(班德瑞《春天裡的一天》)朗讀:

  教師的範讀是非常重要的,從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給學生以引導和薰陶,目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去思考,以便從整體上把握文意,為下一步的品讀奠定基礎。

  教師講述後明確:盼春(第1自然段);繪春(2~7自然段);頌春(8~10自然段)

  四、導讀促學,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節(總寫春回大地)為例,指導學生品讀的方法。

  1、簡析“盼春”:

  出示問題組:春天來了沒有?(透過“近”字可以看出春天還沒有來)作者是以怎樣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著”)為什麼疊用“盼望著”?(作者心情急切)這一小節有兩個詞“著”和“了”構成了四個詞尾,有什麼作用?(給人柔和的感覺)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來作者就用了比較多的筆墨來描繪春天的美景。

  從哪兒可以看出是總寫呢?(“一切”)

  在這一小節裡,作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詞語來描述他們?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陽的臉”來總寫春回大地。分別用“朗潤”、“漲”、“紅”來描述他們。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朗潤”、“漲”、“紅”的特點。朗潤是明朗潤澤的意思,因為陽光照在上面,明亮起來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後,所以水“漲”起來了。“紅”字不僅寫出了太陽的顏色,也寫出了太陽的溫暖。同時,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兩幅畫面的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

  小結:作者在這一小節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點,寫出了春天的總體景色,然後又選取了五幅畫面來具體描繪春天的美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這一部分的學習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小組交流、討論、達成共識。然後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仔細品味,揣摩其內涵。)

  五、學生品讀、揣摩語言

  在教師教給學生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五幅圖畫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畫,並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然後說明理由。

  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採取分組合作的方法,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同學之間討論交流,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作品,仔細品味語言,使“教”與“學”均置身於作品所設定的意境之中。教師要抓住重點語句,以“讀”促“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體驗性學習。

  1、春草圖:(第3自然段)

  這一段用詞準確。“偷偷”表現出小草在春的催發下,在人們難以察覺的情況下,不生不響的生長狀態;“鑽”寫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頑強。“嫩嫩的”表現出質地柔軟,“綠綠的”寫出了顏色的鮮豔。“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採用反覆的修辭方法,以口語化的詞語寫出小草生長茂盛。寫人的動作“坐、躺、滾、踢、跑、捉”,抓住了兒童最喜愛的,而且是適宜於草地上開展的幾種活動來寫。寫兒童的活動實際上是寫草對兒童的吸引力,突出草這一中心。寫兒童的天真活潑,歡聲笑語又給草地增添了生活氣息,使大自然充滿生機。“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借風襯草,照應開頭“東風來了”,又為下文鋪墊,給人以柔和的感覺。

  這一段在寫景的層次上也很有特點。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鮮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出春草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後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感受,充滿活力。

  2、春花圖:(第4自然段)

  在詞語運用上:“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百花爭豔、生機盎然的熱鬧景象。“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鮮明。一個“鬧”字,既寫出了聲音又寫出了動態。“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採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沒有明寫風,但風寓其中,沒有寫太陽,但太陽寓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動。

  在寫景的層次上:由樹上到花下到遍地,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相結合。

  3、春風圖:(第5自然段)

  風是無形的,但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首先從觸覺方面,作者引用詩句,又打一比方,讓人感覺到春風是溫暖的。然後寫“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裡醞釀”,從嗅覺的角度寫春風,彷彿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接下來寫鳥鳴的清脆、婉轉,風聲和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從聽覺的角度來寫,彷彿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這些聲音應和著,構成了一曲非常動聽的春天的交響樂,和諧優美,此起彼落。風是無形的,可在作者的筆下卻有形、有味、有聲、有情。

  4、春雨圖:(第6自然段)

  在詞語的運用上:先用“可別惱”這一口語,顯得特別親切而有情趣。“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寫出了春雨細密、閃爍、綿長的特點。一個“斜”字寫出了雨的輕盈,同時又暗寫了“春風”。“樹葉卻綠得發亮”是因為被雨洗去了灰塵,“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個“逼”字讓我們感到被雨水清洗後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們的眼中。“安靜而和平的夜”,寫出了溫馨的感覺。

  在寫景的層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遠,由靜到動,一幅充滿詩情的江南春雨圖,流露出作者的對春雨的喜愛。

  5、迎春圖:(第7自然段)

  風箏是春天的信使,寫風箏多了,實際上也是人多了。“舒活舒活”“抖擻抖擻”,極富節奏感。引用俗語“一年之際在於春”,給人無限的遐想。在寫景的層次上由風箏到孩子,寫出了春到人歡,迎接春天到來的喜悅心情。從而激發人們奮發有為,不負春光。

  (在這個環節中品讀是第一要義,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回答,不需要面面俱到,鼓勵學生的探究精神。讓學生透過品讀,細細揣摩,反覆品味,進行體驗與感悟。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圖畫,充分調動學生的直接經驗,同時學生朗讀時配上音樂,讓學生始終處在一個美的氛圍中。)

  六、朗讀回味,總結拓展

  1、簡析本文最後一部分:(8~10自然段)

  作者以讚美作結,頌揚了富有生機的春天,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三個比喻句的順序,由娃娃到小姑娘到健壯的青年,符合成長的順序。在朗讀時應該節奏明快,由弱到強。

  2、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借景抒情。

  3、思考:作者為什麼能將春天描繪得如此美麗呢?

  首先要有細緻的觀察,並且善於積累語言,然後由感而發,才能夠恰當的表達出來。

  4、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選取幾個自然段,進行配樂朗讀競賽。

  七、作業

  根據學到的寫景抒情的方法,寫一篇《校園裡的秋天》(或《校園裡的冬天》),300字左右。準備開一個學生作品朗讀會,在全班內交流。

  【板書設計】

  春

  盼春(1) 語言積累

  總寫(2)

  春草圖(3)

  繪春(2~7) 春花圖(4) 表達

  春風圖(5)

  春雨圖(6)

  迎春圖(7)

  頌春(8~10) 細緻觀察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

  2、掌握課文寫景特點,並應用到寫作當中。

  3、準確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經過朗讀訓練,要使學生能讀出作者在文中要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揣摩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體悟作者語言表達的巧妙;

  2、體會語言中蘊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熱愛春天,讚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3、結合課文例項,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4、狀物抓住特徵,寫景注意層次。

  教學難點

  1、結合課文例項,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2、狀物抓住特徵,寫景注意層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導語設計

  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最渴望春回大地,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文。唐代的杜甫寫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讚美,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

  一、作者及作品

  [提出問題]在小學同學們就學過朱自清的《匆匆》,對朱自清先生也有一定的瞭解,那麼現在就請你來說說你所認識的朱自清。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江蘇省東海縣人。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在大學讀書後期,受“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寫新詩,一直繼續到畢業後在江浙一帶當中學教師的時期。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轉而從事散文創作,成為現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學英國,漫遊歐洲,次年回國,仍至清華大學任教授。抗戰期間,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被國民黨特務暗殺,血的教訓促使朱自清積極參加黨所領導的愛國民主運動,成為一個堅強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1948年,他貧病交加,但堅決不向反動派屈服,該年12月病逝於北平。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二百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

  二、預習檢查

  (一)給加點字注音

  水漲(zhǎng)捉迷藏(cáng)醞釀(yùnniàng)應和(hè)

  籠(lǒng)著一層薄(bó)煙黃暈(yùn)蓑(suō)衣巢(cháo)

  (二)解釋詞語,並給加點詞造句

  欣欣然朗潤醞釀趕趟兒舒活

  呼朋引伴宛轉花枝招展烘托

  三、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提出問題]江南是作者刻骨銘心時常思念的故鄉,江南之春更是讓他魂牽夢繞,那麼江南的春天到底是怎樣的呢?作者在文章中為我們描繪了幾幅畫面呢?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聆聽,到文章中去尋找答案。

  (播放朗誦)文中從迎接春天寫到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

  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部分:1總寫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悅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體寫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合,全面細緻地描繪出春景圖。

  第三部分:8—10總寫頌春。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力。

  (一)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盼望著”;“近”)

  2、“盼望著,盼望著”為什麼要連用兩個呢?

  (疊用,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3、課文的1段和繪春部分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絡?

  (圍繞“春”,先寫盼春,再繪春,最後贊春,表達了作者對生氣勃勃的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

  (二)第二部分

  春醒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

  (二)第三部分

  新、美、力

  第二課時

  新課匯入

  上節課我們從大體上領略了朱自清筆下的《春》。這節課我們將對其進行細緻的講解。請同學們邊讀邊用筆勾畫出畫卷中的景。(關鍵詞)

  明確:山、水、太陽、草、花、風、雨、人們。

  明確:春醒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一、合作探究

  (一)學習春草圖

  1、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麼特點來寫?(教師明確:嫩、綠、多)

  2、把“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裡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哪個好?

  “鑽”和“偷偷”用得好,好在哪裡?

  “鑽”既表現春草衝破土層的擠勁,又用“偷偷地”修飾,形容它不知不覺地出現,生動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3、那麼為什麼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

  (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二)學習春花圖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如果把“鬧”換成“叫”好不好?

  不好。因為蜜蜂的嗡嗡聲音不是從嘴巴里“叫”出來的,而是振動翅膀發出的聲音,所以不能用“叫”。“鬧”不僅有聲響,還呈現出一派喧鬧沸騰的熱鬧景象,一個“鬧”字,境界全出。

  (三)學習春風圖

  1、“春風圖”從哪些感覺寫出春風的什麼特徵?

  A“‘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從觸覺寫出春風的溫柔;

  B“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空氣裡醞釀”從嗅覺寫出春風的芳香;

  C“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成天嘹亮地響著”從視覺、聽覺寫出春風的和悅。

  這段文字從觸覺、嗅覺、視覺、聽覺等方面,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

  2、探究質疑:“春風圖”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A“吹面不寒楊柳風”運用引用、借代,寫出春風的溫暖。

  B“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運用比喻、擬人,寫出春風的溫柔。

  C“(鳥兒)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運用擬人,寫鳥兒迎春的歡悅。

  (三)學習春雨圖

  1、“春雨圖”如何抓住春雨的特徵來寫的?

  A“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寫出春雨的經常;

  B“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寫出春雨的細密;

  C“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寫出春雨的輕盈;

  D“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寫春雨的潤物。

  2、“春雨圖”按什麼順序描寫的?從靜景到動態,從物到人,由近到遠。

  3、探究質疑:“春雨圖”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A“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用博喻、排比,寫出春雨多、細、密的特徵。

  B“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裡靜默著”用擬人烘托出鄉村的安靜而和平。

  (五)學習迎春圖

  1、探究質疑:文章怎樣描寫“迎春圖”?

  由景及人,天上的風箏漸漸多了有的是希望。”

  2、探究質疑:文章引用“一年之計在於春”這個俗語有什麼好處?引用俗語啟迪人們:抓緊春光努力工作,奮發向上。體現文章主旨。

  二、品味鑑賞

  文章第三部分寫道: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壯的青年領著我們上前去。”

  (這三個比喻各自成段,它們的順序能顛倒嗎?為什麼?如果把這三個比喻合為一段,表達效果會有什麼影響?)

  答:不能顛倒。從剛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壯的青年,形象地點明瞭春的成長過程。三個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強調春的不同的生長過程,抒發作者強烈的讚美春天的真摯感情。

  課堂小結

  作者筆下的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如同一幅幅細緻的工筆畫,側重描繪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圖則是集中筆墨描繪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透過細緻觀察,用心靈,透過含情的畫筆,描繪了春天的各種景物,賦予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結尾以三個形象的比喻,進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

  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仔細觀察,抓住特點,寫一篇短文:《郊外春色》。

  板書設計

  盼春:反覆→盼春心切;擬人→喜春之情。

  春草圖:情態、質地、色澤、長勢

  春花圖:多、豔、甜

  繪春:春風圖:柔和、芳香、和悅

  春雨圖:經常、細密、輕盈、潤物

  迎春圖:由景及人、春到人歡,與開頭呼應

  贊春:比喻→“新”、“美”、“力”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體會本文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2、初步學習知人論世的方法,體會朱自清散文作品中的真情以及在五四白話文運動中的地位。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透過朗讀,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2、運用小組討論形式,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真情為文的寫作觀。

  2、引導學生感念朱自清先生對於祖國語言發展的貢獻。

  教學重點:

  1、瞭解朱自清在新文化運動後為創作白話文學的典範作出的歷史貢獻。

  2、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畫面美源於對生活的細微體悟和語言的出色表達。

  教學難點:

  1、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的方法。

  2、透過品味語言體會文中蘊含的情感。

  教學策略

  1、力求從朱自清寫作的初衷──為中學生學習白話文提供範本入手,研究在白話文學興起初期,這篇文章在文章結構、語言修辭、感悟生活、付諸真情上的探索和提供的正規化。在學習過程中強調一畫面一所得,從不同畫面中體會朱自清散文的不同特點,並體會他為創作典範的白話文學的匠心。

  2、強調學生自我的閱讀體驗,以期達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版)》指出的“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導語:

  我們對朱自清先生的瞭解大概更多的是作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今天我們來了解你不知道的國文教師──朱自清。

  朱自清對中國現代散文發展的貢獻,主要是他在繼承中國古典文學的基礎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他的散文對中國散文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同時他為《中學生》雜誌和開明出版社的教材提供的大量語文學習的文字,比如《春》《背影》等,主張真摯的情感、美好的語言,從語文教學的角度提供了現代白話文學的優美典範!對我們今天的母語發展有著卓越的貢獻。

  【設計意圖】此匯入以新視角切入,增強學術性,以國文教師的身份激發學生的興趣,便於體會作品的用意絕不是堆砌華麗的辭藻。引導學生體會今天所讀到的白話文學,典範美麗的語言,有朱自清先生的心血。

  (二)感知學習

  關於寫景:

  1、播放《春》朗誦影片,對課文內容進行想象。

  2、自讀課文,用筆畫出“春”的美表現在幾個方面?

  3、找出文中直接表現出作者對春天“喜愛”與“讚美”之情的地方,並進行簡要的概括。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盼春──喜愛)

  【設計意圖】

  1、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的方法。

  2、培養學生對文字的領悟力。

  (三)內容探究

  北大教授錢理群說:“他的每篇散文都有實驗的目的,怎麼抒情、怎麼敘事、怎麼創作,核心是創造一個現代的中國的語言,現代漢語的文學語言。”

  下面我們就從結構方式、語言修辭、寫作手法等方面細細揣摩,合作探究。

  1、朗讀課文,理清行文結構。

  【設計意圖】學習情景交融的遞進式結構。

  2、體會並學習精美的語言表達。

  (1)精讀課文,在文中描寫的幾幅春之圖中,你最喜歡哪幅畫面?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學生交流中,發表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以春花圖、春風圖為例引導學生。)

  討論後以“春花圖”的選材引導學生,細緻入微的觀察景物,“注重一毫一釐,於一言一動之微,一沙一時之細,都不輕輕放過,於人們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寫。是你於平常身歷之境,也會有驚異之感。”──朱自清

  (2)“春花圖”各寫出春花的什麼特點?

  明確:擬人,寫春花報春的氣勢。

  比喻,寫春花色彩的豔麗。

  通感,寫春花氣味的香甜。

  比喻,寫春花種類的繁多。

  (3)討論:在“春花圖”中,作者與眾不同地觀察體現在哪些景物、哪些詞語中?

  景物:流連花下的蜜蜂與歡樂。

  詞語:“鬧”。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鬧”不僅把生機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渲染出來了,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而且運用側面描寫,寫出了花的繁多、香甜。

  景物:野花映襯的陽光與春風。

  詞語:“眨”。

  寫野花:這裡運用比喻寫出了野花遍地都是,在春天的陽光下晶瑩發亮、輕輕擺動,格外招人喜愛。野花是雜樣的,又“散在草叢中”,星星點點的,在陽光的照耀下,在和煦的微風中不斷地閃爍。正因為野花有這些特點,才和星星的閃爍、眼睛的眨動有了極為相似之處。

  “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野花的動態之美。“眨呀眨的”顯然是因有了徐徐微風,野花才會搖曳著曼妙的身姿,此處也為下一段春風的描寫作鋪墊。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朱自清散文的特點,有如下要點:

  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觀察其細微的不同,於人們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寫;

  抓住景物特點繪形、繪聲、繪色、繪神,使景物能夠逼真地再現於讀者面前。

  (4)春花和春草,都是具體的、形象的、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寫,我們也容易讀。春風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你會如何寫呢?作者又是如何去寫呢?

  精讀春風圖,討論後以春風圖的修辭手法引導學生,要充分調動人的一切感覺,從多種角度描寫景物。

  朱自清先生教給我們恰切運用修辭,調動觸覺、嗅覺、聽覺,寫出了春風和暖、輕柔和清新的特點。

  “母親的手、鳥兒、繁花嫩葉、清風流水、牧童短笛”一系列清新婉約的意象,明媚了作者的心情,“高興、賣弄”歌喉的豈止是小小的鳥兒,還有可愛的人兒,還有整個絢爛的春光,把無形無色的春風寫得如此有聲有色有氣息有溫度,讓人感受春風的神韻,畫面美妙動人,秀雅溫婉,意境清新明媚。朱自清不愧是語言大師,這樣的描寫叫人怎能不愛春風,陷入濃濃的春色中,又怎能不愛上如此細膩婉麗的我們的語言文字,我們的母語。

  【設計意圖】學習在景物中融入自己強烈的情感,並運用通感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學會藉助擬人、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優美生動。激發學生對母語的欣賞、熱愛甚至陶醉。

  (四)作品風格

  如此典範的作品,不僅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也需要一顆溫柔的心靈。同時需要優美典雅的語言積累,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和他人獲得美的感悟。

  1、“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朱自清先生在景物中融入自己強烈的情感,情景交融。

  2、準確地運用詞語寫出景物的特徵。如文中的“鑽”“逼”,形象地寫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和春雨沐浴後的“青”直送眼前的特點。

  3、有層次的描寫景物,運用動靜交錯、虛實結合、高低結合、正面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等方法寫景。

  一幅春花圖從樹上寫到地上、從實景寫到想象等。

  4、大量藉助擬人、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優美生動。

  (五)拓展閱讀

  賞析朱自清先生的另一部散文作品《白馬湖》,進一步揣摩體會朱自清散文作品優美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及駕馭文字的高超能力。

  【設計意圖】品味語言,培養閱讀分析能力。

  (六)佈置作業

  1、從推薦閱讀篇目《冬天》《白馬湖》《綠》《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中,任選一段你最喜歡的優美語言抄寫下來,並從用詞、修辭、詩畫意境、真情實感等方面自選一個角度,說說你認為美在哪裡?(200字)

  2、觀看紀錄片《大師──朱自清》。

  【設計意圖】以課堂教學激發閱讀興趣,把語文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14

  一、教學設想:

  課本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運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同時,還要求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經歷,對作品的情境說出自己的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對人生的有益感悟。

  二、教材分析:

  《春》是有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構思精巧,語言精美,富有詩意的寫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春回大地,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讚美春的活力給人的希望和力量。

  三、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抓住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和散文的意境美。

  3、反覆朗讀感知內容體會美感。

  4、理清思路,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5、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反覆朗讀,體會散文的意境美。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難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五、課前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稿(包括朗誦)

  以小組為單位,選用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或歌唱、或積累、或繪畫、或朗讀)

  教師:

  1、製作課件

  2、準備“早春”短片

  六:教學過程:

  1、匯入:

  1)多媒體播放以“早春”為主題的短片後,教師說: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渴望春回大地,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之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放聲歌唱吟詩作文,揮毫潑墨。

  2)學生展示作品

  2、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1)感謝朗讀組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課文朗讀,請同學們先各自朗讀品味,然後每個小組合作朗讀或者對讀。(教師進行必要的朗讀指導)

  2、精讀文字3-7自然段,思考:文章具體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讀賞結合美點尋蹤

  1)請以小組為單位再讀文章,找出你喜歡的畫面或句子,按照以下句式,說出你喜歡的理由,並透過朗讀來表達你的情感。(多媒體展示)

  我喜歡,因為:

  “以春草圖為例,細緻賞析文章寫景特點和優美語言。

  A:美的畫面:我喜歡春草圖:因為這幅畫面寫出了春草的特點,也寫出了愛春的人們在碧綠的春的大地上盡情嬉戲的歡樂情態。

  B:好的筆法:我喜歡春草圖,因為在寫春草時運用了點面結合的筆法,既從點上寫出了“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一春草萌芽時的動態及春草的質地美,色彩美,又從面上寫出了“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這一春草旺盛,生機勃勃的畫面。

  C:生動的詞語:我喜歡春草圖中:“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中的“鑽”字,運用擬人手法,把春草人格化,顯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等等。

  2)小組討論:自選其他幾幅圖,從以上三方面精讀課文。

  3)縱觀全文,我們發現“人”活躍在一幅幅畫面中,劃出相關語句,按照句式用自己的話來表達,並對春天的人做出評價。

  草地上的人在,所以春天的人是。

  筆下的人在,所以春天的人是。

  4、再讀課文化體驗

  1)多媒體播放《春》配樂配畫朗誦錄音,再讀文字,再次欣賞春天、思考春天,與自然對話,思考自然帶給我們啟示,可以充滿情感地說,也可以富有哲理的說。

  春草告訴我:

  春花告訴我:

  2)結束語:讓我們把握好人生的春天,一路攀登,一路歡歌,執著前行。(多媒體展示)

  七、佈置作業

  1、熟讀成誦(必選)

  2、結合自己的日常觀察,發揮想象,學習作者描寫春草,春花,春雨等圖的寫景方法,將文字第二段簡筆勾勒的春山、春水、春日任選其一,進行創造性,補白似的描繪。

  八、板書設計

  盼春:(總領全篇,開啟下文)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春繪春春風圖(風唱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頌春:(三個比喻、排比:新、美、力)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15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和初春的哪些特點。

  2、體悟作者和讀者對春天的感情,並能用文字表達。

  3、熟練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對文章優美文字的體悟。

  2、引導學生寫摹春天。

  三、教學方法及教具:

  1、體悟式、感受式,努力創設“平臺”,進行“三維”訓練。

  2、多媒體一套、錄音機一隻。

  3、採用“欣賞——讀文——畫圖——說情——寫春——拓展延伸”六個板塊。

  四、教學過程:

  ㈠課前欣賞(3-5分鐘)

  1.播放有春天畫面的歌曲,讓學生隨意欣賞。

  (創設情景平臺,把學生情感漸引入課文)

  2.教師藉助畫面內容,隨季節匯入課文,板書課題。

  ㈡朗讀

  1、美讀:教師播放範讀錄音,多媒體配以畫面、音樂。(再創情景平臺,激發學生情感。)

  2、賞讀:由學生挑選自己最喜愛、最有感悟的一幅“圖”,自由賞讀。(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經歷,開發學生已有資源)

  ㈢畫圖

  1、請學生或上黑板、或在課臺上描繪課文中任何一景、或一物。

  2、比較圖畫與課文文字的區別。

  (直觀與文字比較,利用學生資源,仔細體悟文字特點。)

  ㈣說情(讓學生談自己對課文、對春天的感悟)

  1、說說你認為最優美的文字(可一段,也可一句),並說明理由(美的理由)。

  (由粗到細,仔細品味,並加入學生有情感地朗讀)

  2、讓學生談談古今文人對春天描繪的詩句。

  第一步:背誦繪春詩句

  第二步:(深層拓展,進一步開掘學生資源,激發興趣)讓學生說說古今詩人對春天不同感情的詩句。

  ㈤寫春

  1、請學生各自寫一段你眼中的春天,你生活中的春天(寫一景、寫一物均可)

  2、交流(由欣賞到實踐,由感悟到感情認識)

  ㈥課外拓展(課外作業)

  1、收集古人寫春的詩句,不同的感情不同描寫的詩句。(再次開發學生資源,努力拓展學生視野。)

  2、寫一篇《春》的短文。(深層體會,學以致用。)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16

  知識與技能: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過程與方法;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難點難點:透過朗讀、賞析、品味語言來體會景物特徵。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釋詞、熟讀課文、初步分析與理解。

  教學過程:

  一、匯入;複習舊知識,展現春的意境——今天,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彷彿展現了陽光明媚,東風盪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

  同學們想一想,詩人杜甫在《絕句》中怎樣描繪春色的?(同學背誦:“兩個黃鶴鳴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油東吳萬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樣描繪的?(同學背誦:“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舜欽在《淮中晚泊犢頭》的詩中又是怎樣寫春的呢?(同學背誦:“春陽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銅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二、進行比較,激發興趣——以上背誦的詩都是絕句,容量有限,是取一個景物或兩三個景物來寫春的,今天學的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呢?再說,春就在我們身邊,現在我們就歡樂地生活在陽春三月的日子裡,文中寫的這些景物的姿態、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沒有呢?讓我們細讀課文,領略大好春光,尋找與作者觀察的差距。

  三、學生朗讀全文,要求:

  1、提出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2、文中以迎接春天寫到描繪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讀後分分看,哪幾節寫什麼。注意正音:巢Cháo巢應和hè醞釀yùnniàng暈yùn第一節迎接春天。

  (第一段)第2至7節描繪春天。(第二段)第8至10節歌頌春天。(第三段)掌握多音字和形近字:①薄:báo薄餅;bó淺薄;bò薄荷;②暈:yùn暈車;yūn頭暈;③散:sǎn散漫;sàn散會;④;混:hùn混合;hún混水摸魚;⑤撩:liáo撩撥;liāo撩起liáo嘹亮、liáo繚亂掌握詞義:欣欣然、朗潤、醞釀、繁花、呼朋引伴、賣弄、宛轉、黃暈、烘托、和平、舒活、花枝招展。應和:回答或隨聲附和。抖擻:振作,振奮。

  四、整體感知: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析結構。

  第一部分(第1段):盼望春天。

  第二部分(第2—7段):描繪春天。

  第三部分(第8-10段):讚頌春天。

  2、文中具體描繪哪五幅春景圖?

  3、具體抒發了作者對春天怎樣的感受?

  五、研讀與賞析:(一)盼春——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提示:“盼望著,盼望著”。“近”用得十分準確,告訴我們春天還未來到。2、為什麼用兩個“盼望著”?提示:反覆的修辭,更能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

  一、齊讀全文。

  分析理解課文:

  (二)繪春——

  1、總寫的一句話“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中的“一切”說明什麼?提示:沒有一個例外。

  2、總寫春回大地後,先分別描繪了哪些景物?怎樣描繪的?提示:山、水、太陽的臉。朗潤:明朗,潤澤。“朗潤”“漲”“紅”,非常準確地描繪了春天的山、水、太陽。

  3、第3節寫小草,寫得很細。從哪些方面寫的?哪些詞用得特別好?提示:“偷偷”“鑽”寫情態。“嫩”寫質地。“綠”寫顏色。“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寫範圍。軟綿綿”寫姿態。

  4、為什麼要寫“坐著,躺著,……捉幾回迷藏”?

  5、第4節段寫出春花的什麼特點?

  提示:本段為了突出春花的特點,先後寫了花朵多;花色豔;花味甜,聯想到果實累累。下面寫蜂飛蝶舞,也是襯托花兒的繁茂,花兒的香甜;野花“遍地是”,表明數量多,“雜樣兒”,表明種類多。“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描繪了陽光下野花閃閃爍爍,惹人喜愛的景狀。

  6、作者是怎樣將無形、無色、無味的春風,描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美妙感人的?提示:多種感官——嗅覺、聽覺、觸覺、視覺。

  7、雨中的景色描繪得同樣十分動人,先寫雨的形態,再寫雨中景色。找兩個詞把雨的形態講出來。提示:“細”和“密”。

  8、“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為什麼要這樣寫春雨?提示:這是春雨迷濛時特有的景狀,作者觀察細緻,整個空間瀰漫著牛毛、花針、細絲一般的春雨,遠望去,屋頂上像有一層薄煙,而且是“籠”著,一個“籠”字,非常傳神地顯示出細雨朦朧的美感。

  9、第2到6節著重寫景,第7節著重寫人。寥寥幾筆,天上地下,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寫到了。

  10、“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應該怎樣理解?提示:這裡的“工夫”是指時間,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做好許多事情,告訴人們應當珍惜時間,奮發向上。

  11、迎春圖與其它四幅圖之間有什麼關係?提示:四幅春景圖很好地襯托了迎春圖,為寫迎春圖作鋪墊。

  三:贊春

  1、讚美了“春”的什麼特點?

  2、“贊春”段共有幾句話?這幾句話能顛倒嗎?

  3、作者運用哪些修辭來讚美春天的?

  明確:用比喻手法。三個比喻有聯絡有區別,使春意越來越濃。先喻為娃娃,再喻為小姑娘,最後喻為健壯的青年,從不同角度寫,寫春的成長,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態、青春活力描繪得十分動人。

  四、寫作特點:1、觀察細緻,並用準確的詞語來表現春天景物的特徵。

  2、大量運用精彩的比喻句和擬人句,來表現景物特徵,抒發內心感受。

  3、結構嚴謹,層次井然,思路清晰。

  五、作業:

  1、背誦全文,仔細體會本文用詞造句的妙處。體會那些像小河裡的水流淌一樣的詞句是怎樣從筆端流淌出來的。

  2、寫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題,如《春樹圖》、《春天來到校園》等。

  板書設計:春

  一、盼春:盼、來、近(總領全文,開啟下文)

  描春:㈠春的總的輪廓:一切剛睡醒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水(漲)太陽(紅)。

  ㈡細緻描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春草圖(草報春):偷、鑽、嫩、綠、滿——草。

  坐、躺、打、踢、賽、捉——人。

  春花圖(花爭春):態——桃、杏、梨,趕趟兒。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風圖(風唱春):觸:撫摸。

  味:泥土的氣息、草味、花香。

  聲:鳥聲清脆宛轉,笛聲嘹亮。

  春雨圖(雨潤春):形: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狀:密密地斜織、屋頂上籠著層薄煙。

  景:樹葉綠得發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燈、人、房屋

  迎春圖(歡迎春):城鄉、老小、舒活、拌擻、一年之計在於春。

  三、頌春:三個比喻句(春天像……)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透過品味作者優美的語言,從中得到美的薰陶。提高學生閱讀欣賞的能力。

  二、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徵和寓情於景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感情,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三、學習作者對事物的細緻觀察,學會用鮮明、準確、生動的語言,和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加強文章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

  1、熟讀成誦,感受文章優美的意境和優美的詞句。

  2、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難點:

  領會作者寫作思路和寫景層次的安排

  教學方法:

  本文宜多讀少講。特別是描繪的幾幅畫面,除開頭春草圖示範分析之外,其他可以以讀代講,以寫代講,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教學活動,並從反覆的讀寫活動中細細品味本文中節奏明快、樸實清新、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瞭解朱自清的生平。

  二、反覆朗讀課文,弄清全文思路,熟悉文中描繪春天各種景象的五幅畫面。

  三、對“春花圖”“春草圖”“春風圖”以學生探究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檢查預習引入新課。由學生注音並領讀生字拼音:潤嫩眨暈釀巢脆蓑笠

  二、匯入新課:

  (1)用春天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的春景畫面,配上鳥兒清脆的叫聲、溪流聲加上輕音樂(課件)。讓學生從視覺、聽覺方面去感受春天的美好春天的溫暖。

  (2)導語:脫下冬裝,我們滿懷信心走向春天。放眼自然,一派桃紅柳綠,鶯歌燕舞。甦醒了的大自然帶著一路歡歌向我們走來。用它特有的色彩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綠的世界,花的海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朱自清先生用他手中的筆為我們描繪的美好春色中去。

  (3)作者簡介:(課件)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人。我國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他的散文秀麗樸素、真摯質樸、獨樹一幟。新詩《毀滅》和詩集《蹤跡》的影響很大。1948年6月,在抗議美國扶植日本反動勢力,拒絕接受“美援”麵粉上簽名,8月因貧病在北京逝世,他是一個有鼓起的人,他的一些詩和散文表現了對黑暗顯示的不滿,對光明未來的期待。

  三、指導學習課文。

  1、配樂範讀《春》要求學生聽準字音、節奏和語調。

  2、讓學生自由談談聽後的感受。

  3、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然後讓願意給全班朗誦的同學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並讓老師和學生為讀的同學點評。

  4、提出思考題:這篇文章應分幾個部分,每部分寫些什麼?

  盼春(反覆)

  總括輪廓:“一切”-----山、水、太陽

  春草圖(景)

  春花圖(景)

  春

  (朱自清)繪春春風圖(景)

  (細緻觀察)

  春雨圖(景)

  迎春圖(人)

  贊春(三個新奇的比喻)

  5、讓學生從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中,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把春天草、花、風、雨、人的獨特美,表現出來(可以朗讀、探究評析、畫畫、作詩等)交流成果,師生共評

  6、評析式教學,教師點撥學習欣賞前三幅幅圖,學生學會欣賞

  (1)、“春草圖”中的“偷偷地”、“鑽”兩詞,形象地描寫出初春時節小草在不知不覺中生長出來的情態,同時把小草旺盛的生命力逼真的再現出來。

  (2)、“春花圖”中的“鬧”、“飛來飛去”兩詞,寫出了春天百花盛開、蜂蝶忙碌的熱鬧景象,而且有聲響、有動作,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對於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的使用。描寫順序(由上至下):花---花下(蜂蝶)---野花。

  (3)“春風圖”中的“撫摸”一詞,寫出了春風輕柔、和煦的特點。擬人手法的運用,更增添了親切、溫馨的氣氛。作者把春風比作母親,可見作者對春天的熱愛之情有多深。

  7、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並試著當堂背誦。

  四、課堂鞏固練習:

  1、生字:潤、霞、眨、釀、巢、暈、蓑、笠。

  2、釋詞:欣欣然、醞釀、繁花、呼朋引伴、賣弄、婉轉、朗潤、潤溼。

  五、課外作業。

  背誦第1-5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一、要求學生認真讀書,在上一課分析的基礎上,分析“春雨圖”,引導學生細細體味作者描寫的各種雨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略講“迎春圖”。

  二、理解結尾一段的深刻含義;學習本文對事物的細緻觀察和透過對各種景物的描寫來表現季節的特徵。

  教學步驟:

  1、查課外作業:

  背誦課文第1-5小節,先由兩人背誦,然後全班齊背一次。

  2、導語:學了五幅圖中的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現在我們接著學習後面的兩幅圖,雨圖、迎春圖。閉上眼,想想田間小路和小河石橋上的行人,披蓑戴笠冒雨耕作的農夫,稀疏地在雨中靜默著的村舍。這是一幅多麼迷人,濃淡相間的村舍農田山水畫啊!

  3、別請一個男生一個女生各朗誦一幅圖的內容,之後讓學生自由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學習和欣賞本文。

  4、教師引導和點撥。

  (1)“春雨圖”中的春雨,其特徵是一多二細。“可別惱”,很有親切感,有情趣,寫出對春雨的喜愛之情。“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三個比喻寫春雨展示了春雨的特點,也喚起了讀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斜織”,寫出了春雨細密、輕盈的特點。

  (2)“迎春圖”前四幅寫景,這幅呢?明確:人,一幅人們迎春的圖畫。寫天上的風箏到地下的孩子。從孩子又寫到成人,從城市寫到農村。所有的人都懷著喜悅的心情出來迎接春天。“各做各的事”,又反映了勤勞的人們正利用大好春光建立自己美好生活的積極奮發的精神,繪出了人勤春早的生氣勃勃的景象。“一年之計在於春”寫春天激勵著人們把握時機,奮發向上,辛勤勞作,也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進而要建立美好生活,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5、女生:齊讀第三部分。

  師:結尾三個比喻句開始為什麼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呢?

  生:這個比喻點明瞭春剛降臨人間,是新生的,是新的一年的開始。突出了春天的“新”和她給人帶來了新的希望。

  師:為什麼又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花枝招展這個詞怎樣解釋?

  生:因為春天裝扮了大自然,美化了人間,突出了春天的“美”。

  師:為什麼又比作“健壯的青年”?

  教師補充:這是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像小夥子一樣有著青春的活力,它是向上的、前進的,它激勵著人們向前走,突出了“力”。這三個比喻句貼切而富於表現力,它從三個角度形象地反映春天剛到人間的“新”的特性,又漂亮又活潑的“美”的特性,有力量有指望的“力”的特性,把難以比擬的春之活力活靈活現地寫出來了,深化了主題。

  6、拓展與小結:

  課堂讓學生寫出含有“春”字或描寫“春”的成語、詩、詞、對聯、諺語、俗語。並進行評析、積累。

  全文從盼春到繪春,到頌春,到追求與春天一樣美好的生活作結尾。構思精巧,結構嚴謹。從這篇文章,還可以看到,作者透過對事物的細緻觀察,抓住春的特點,用鮮明、生動、準確的語言來描繪春天的景色,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通篇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使讀者如臨其景,如聞其聲,這些寫作特點,值得我們學習。同學們,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讓我們揮鞭從此起程。擁抱美好希望!

  6、課外作業。

  (1)、朗讀並背誦全篇課文。

  (2)、選擇“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等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並配上“春”的插圖。以“春意常在”為主題編一期手抄報。編好後在班上展覽、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