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理髮師》 教學設計

《理髮師》 教學設計

《理髮師》 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理髮師》 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情分析: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二年級的孩子尤其特別,他們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形體靈巧,怎麼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因此教學設計要新穎出新,教學內容要豐富多彩,教學形式要生動活潑。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比較適合採用歌曲與形體舞蹈相結合的教學手段,進行直觀的教學,讓學生在歌唱和形體表演中積極愉快的進行音樂學習,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因而本課各個環節都以音樂為主線,將舞蹈、形體與音樂有效的`結合起來,透過演唱、律動、舞蹈表演等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用心體驗感悟音樂用心表現音樂。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學生音樂感受鑑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

  設計理念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2、節奏訓練、遊戲貫通。

  3、自由探索、合理評價。

  教學目標:

  1、透過歌曲《理髮師》的學習,感受歌曲愉快情緒,並能用正確的聲音進行演唱。

  2、用理髮店內的聲音進行節奏訓練,滲透音樂要素。

  3、透過本節課的學習,瞭解勞動是快樂的。並能在音樂活動中體驗快樂。

  教學重點:

  1、歌曲《理髮師》愉快情緒的體驗,並能用愉快的、正確的聲音進行演唱。

  2、在音樂活動中進行歌曲的學習。

  教學難點:

  在歌曲中加入動作的聲音。

  教材分析:

  《理髮師》是一首熱情、歡快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亞民歌。旋律採用了八度大跳、同音反覆等發展手法,並將模擬理髮的“卡嚓”、“沙沙”聲與有規律的節奏型相配合,生動表現了理髮師認真、快速、愉快地忙碌著的形象,深刻反映了勞動時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教學用具:

  鋼琴、錄音機、多媒體課件、大歌片、打擊樂器、

  教學方法:

  回顧啟發式、故事匯入式、聽唱法、情境法、示範法、實踐法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1、匯入

  同學們,老師在來的路上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來信,你們想知道是寫給誰的嗎?

  老師和同學一起讀神秘來信。

  小天使理髮店給同學們送來了一份神秘的禮物:剪刀、梳子、吹風機、噴壺

  2、節奏訓練

  剪刀:x x / x x /

  咔嚓咔嚓

  梳子:x - / x -

  刷- 刷-

  吹風機x x x x / x x x x /

  呼呼呼呼呼呼呼呼

  噴壺:x x / x x

  沙沙沙沙

  三、引入課題《理髮師》

  1、聆聽歌曲,找出歌曲中唱到的工具。

  2、再次聽歌曲,在小工具發聲處用動作模仿並唱出來。

  3、再聽歌曲,找出另外兩種小工具出現在什麼地方?老師模唱。

  4分組模唱。

  5、剪出音樂的層次。老師先剪出音樂的層次,學生再跟著老師一起剪出音樂的層次。

  6、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動作和不同的情緒,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

  四、拓展

  欣賞《我有一雙萬能的手》,說一說手能做哪些勞動。

  五、小結

  勞動是快樂的,勞動更是光榮的,讓我們都做一個愛勞動的孩子吧!在《勞動最光榮》的歌聲中結束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