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七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三篇

七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七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三篇

  語文教學計劃是七年級語文教師根據《大綱》的要求、該期教材內客及學生實際情況所制定的語文教學指導性方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級語文的教學計劃三篇,僅供參考。

  七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一:

  一、指導思想

  本期的語文教學工作仍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學校的工作計劃為依據,切實提高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落實常規工作,夯實基礎。對於七年級學生一方面繼續堅持識字寫字的教學;一方面增加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有的放矢地進行寫作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

  二、教學目標

  (一)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的目標:

  1、掌握七年級上冊語文所要識記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義。

  2、學習朗讀方法,注意語氣的停頓、轉折,感情的轉化,為培養學生語文的語感打下基礎。

  3、瞭解寫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字的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並且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對文字理解的深度,體會其情感。

  4、培養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養成邊讀邊圈點,敢於提問,敢於發言。

  (二)思想品德目標: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進步的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積極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三)人文素質目標:能注意物件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能夠較完整的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複述轉數,完整準確、突出重點。把課本上學習到的東西,活用到生活當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三、質量目標

  1、使學生明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正含義,形成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新方式。

  2、期末全縣質量檢測考試“兩率一分”位居全縣9所一類校前三位,及格率80%以上,優秀率10%以上,人均分70分以上。

  三、教材分析

  我們採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本冊教材共分為六個單元。

  第一單元:我們可以感受到濃濃的親情,是那麼的動人心絃。親情是人世間最真摯而美好的感情,這樣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動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鳴。單元整體精心構建,選文兼顧詩文,兼顧古今,兼顧中外。所選的五篇課文,作者努力用心靈捕捉生命的靈感,捕捉對親情的體會與讚美,讓讀者產生感情的共鳴。本單元的選文,注意題材、體裁、風格的多樣性。《散步》是一篇散文,《秋天的懷念》是當代作家史鐵生的作品,《羚羊木雕》是張之路的散文名篇,《散文詩兩首》是印度文學家泰戈爾十分精美的散文詩,《世說新語》兩則是古代散文。這五篇課文以不同的生活為背景,抒發了同樣感人至深的親情。

  第二單元:這個單元是繼續上個單元的親情課題,教我們怎麼樹立理想,實現理想。這個單元選取了一組反映青少年學習生活的文章。閱讀這些文章,可以讓我們瞭解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給我們以學習和生活的啟迪。引領我們去實現理想,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為漫長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第三單元:這個單元,重新開啟一個新的篇章,為我們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們愛美的心靈,鍛鍊了人們發現美的眼力。這裡描寫了美的的景物(《春》、《濟南的冬天》),描寫了美的情感……

  本單元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首先要學會品味優美的`語言,其次要反覆朗讀,在整體感知內容大意的基礎上,揣摩、欣賞精彩句段和詞語。而且要學習細緻觀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第四單元:這個單元的課文寫的是作者對於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在閱讀這些課文的時候,將會引導學生體味人生,關愛生命。在學習這個單元時,要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且提高朗讀的能力,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第五單元:在講完了人生的話題之後,本單元開啟科學的大門。在這個單元的幾篇課文,都與科學密切相關。讀這些文章可以豐富我們的科學知識,激發我們的求知慾,培養我們的科學精神。五篇課文分別是《化石吟》、《看雲識天氣》、《綠色蟈蟈》、《月亮上的足跡》、《河中石獸》。這些課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話,詩歌散文,內容豐富多彩,都與自然科學人文密切相關。

  本單元的特點是科學知識的普及,因此,在學習中要求學生能夠藉助圖書館或者網際網路,蒐集、查閱相關資料,培養科學精神,激發求知慾。再者,在學習中,要練習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要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住主要內容,提高現代文閱讀的能力。

  第六單元:這個單元的課文主要以想象豐富的奇妙世界為主,體裁多樣,有童話、神話、寓言和詩歌。它們都藉助豐富的聯想和想像,虛構形象、故事情節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現實,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在這些由想象創造出來的世界中,體味世界別樣的魅力。

  四、教學重、難點

  1、要求學生掌握七年級(上)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並學會運用。

  2、學習本冊書上的課文,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

  4、培養學生語文朗讀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為培養學生語文語感打下基礎。

  5、大量閱讀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

  6、指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文戰的主題含義和豐富的思想感情。

  7、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貫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七(13)、(14)班語文教學。從學生的基礎來看,學生的語文成績和語文素養很不樂觀。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學生在小學都是接受式學習,所以,初中語文教學的道路可謂任重而道遠。我一定按照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認真工作,著眼於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有用的人才。

  六、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2、營造輕鬆、活潑的自主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學知識,在生活中學道理,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

  3、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教學,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並進行反思。

  4、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要求學生能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可以在課外組織朗讀比賽或者是演講比賽,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組,加強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學生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寫讀書筆記,在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進行交流。背誦名篇名句,並進行默寫。

  七、教研教改

  繼續進行平涼市重點課題《中考作文實效性訓練研究》的研究,力爭今年結題並在全校語文學科推廣。

  八、七年級課外閱讀推薦書目及推薦作家

  《唐詩三百首》《成語故事》《繁星·春水》(冰心)《青春之歌》(楊沫)《夢裡花落知多少》(郭敬明)《魯濱遜漂流記》(笛福)《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高爾基)《愛的教育》(亞米契斯)《昆蟲記》(法布林)《學習的革命》(珍妮特·沃斯)《安徒生童話》(安徒生)《格林童話》(格林兄弟)《伊索寓言》《羅馬神話故事》

  曹操、李白、白居易、辛棄疾、陸游、朱熹、冰心、張曉風、曹文軒、周國平、秦文君、泰戈爾

  九、備課計劃

  按照七年級語文備課組統一安排,積極承擔備課任務,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備課任務。

  十、教學進度

  (具體見下表)

  周次內容(課時)

  第一週散步(2)秋天的懷念(1)羚羊木雕(2)

  第二週散文詩兩首(2)世說新語兩則(3)寫作(3)

  第三週我的老師(2)再塑生命的人(1)

  第四周我的早年生活(1)王幾何(2)論語十二章(2)

  第五週國慶節

  第六週寫作(3)綜合性活動:漫遊語文世界(4)

  第七週春(2)濟南的冬天(2)風雨(2)

  第八週秋天(2)古代詩歌四首(3)

  第九周寫作(3)紫藤蘿瀑布(2)

  第十週走一步,再走一步(2)期中考試

  第十一週短文兩篇(2)在山的那邊(2)雖有嘉餚(2)

  第十二週寫作(2)綜合性學習(3)化石吟(2)

  第十三週看雲識天氣(2)綠色蟈蟈(2)

  第十四周月亮上的足跡(2)河中石獸(2)

  第十五週寫作(3)小聖施威降大聖(2)

  第十六週皇帝的新裝(2)女媧造人(2)

  第十七週盲孩子和他的影子(2)

  第十八週寓言四則(3)寫作(2)綜合性學習(4)

  第十九周元旦放假

  第二十週期末複習

  第二十一週期末考試

  七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二: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的教育方針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指導,以七年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為依據,認真組織教學,努力體現課程標準的精神。

  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期擔任初一語文教學。從學生的升學會考情況來看,學生的語文成績和語文素養很不樂觀。學生語文上優秀率的不到10%,且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語文教學的道路可謂任重而道遠。但即使如此,我仍將堅持按照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認真工作,著眼於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為國家培養有用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1、本冊教科書共6個單元30課,其中精讀課文16課,略讀課文(標*號)14課。其中包括5個現代文單元,每單元4課。第一單元記事,第二單元寫人,第三單元寫景,第四單元人生感悟,第五單科學世界,第六單元小說及科幻。從文體上看,這六個單元都可歸入記敘性文體一類。兩個文言詩文單元,每單元5課,大多數課文也都可以歸為記敘性文體。另外還有《名著引讀》《漢字的形體》《常用標點符號用法》等三個附錄。

  2、寫作分整篇寫作、片段寫作和課外練筆。整篇寫作安排了七次,片段寫作結合課後每單元安排一兩次,課外練筆要求學生形成習慣。口語交際集中安排7次,分散的口語交際活動在課後中也有適當安排。

  3、綜合性學習安排3次,內容涉及學習查閱資料、調查社會用字、探究現代科技給人類帶來了什麼等。

  4、寫字集中安排了2次,內容涉及複習正楷字,初步瞭解行楷字最基本的筆畫組合櫃律,分散的寫字練習結合課後,每單元安排一兩次。

  5、單元目標

  第一單元:敘事性的散文單元。目標是: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引導他們開展實踐活動。教學設計:先對作者作一介紹,以引起學生對課文的重視,激發他們的興趣。然後引導他們把握文章的脈絡和作者的寫作思路,以及文章的關鍵部分。巧設問題,讓學生充分發表看法。

  第二單元:寫人的散文單元。目標是:健康的感情、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使學生懂得怎樣對待親人、對待老師、體會他們的一片愛心;懂得如何處理個人、家庭和國家的關係,服從大局。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教學設計: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把握要點就行。

  第三單元:寫景的散文單元。目標是:瞭解寫景文章的特點,學會寫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徵,合理安排寫景的順序),欣賞作品準確生動的語言。教學設計: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教學,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過程。

  第四單元:小說單元。目標是:瞭解小說的一般特點和有關知識,瞭解小說是透過塑造人物、安排情節、描寫環境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閱讀古今中外的小說佳作,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學會簡單的分析評價人物。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只作精當的點撥。注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閱讀小說的基本方法。

  第五單元:童話單元。目標是: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新意識,透過單元教學,達到落實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學設計:以發展思維和想象力為重點,透過閱讀、討論、設疑、解疑等方式,努力啟用課堂教與學的氣氛,力求生動活潑。

  第六單元:古詩文單元。目標是:讓學生逐步接觸、瞭解我國古代優秀的文化。引導學生養成誠信的品行,做一個合格的現代公民。在學習中大膽質疑,大膽探索。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古代詩歌的美,初步瞭解我國古代詩歌取得的輝煌成就。

  四、總的教學目標

  新課程教材的教學目標,不再是教材的教學目標,而是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於學生的情感體驗。

  1、掌握七年級(上)階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的音義,並學會運用。

  2、學習本冊書上的課文,完成木學期的教學任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

  4、培養學生語文朗讀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為培養學生語文語感打下基礎。

  5、大量閱讀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

  6、指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文章的主題含義和豐富的思想感情。

  7、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貫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學措施

  1、要注意教學目標的整合性。傳統的目標設計有重結論輕過程、重認知輕情感、重智慧變化輕心理體驗。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緯度的有機結合。

  2、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要使語文課由單一轉向綜合,由平面轉向立體,由封閉轉向開放,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3、要注意教學方式的互動性。要實現由少民主、不平等、單向傳輸向師生的和諧、民主、平等、互動轉變。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的共同體。

  4、要注意教學過程(的活動性。儘可能把過去由自己包辦的講解、提問轉化設計成學生的多種活動,不僅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說一說,而且讓他們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透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掌握知識,並融會貫通,爛熟於心。

  5、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應引進多種資訊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去領略課堂裡的精彩世界,要增強了語文課的吸引力,加速了學生盛知過程,促進了認知的深化。

  6、開展課前五分鐘閱讀活動,培養學生積累、表達與交流的能力。

  7、打牢寫作基礎。除課堂作文外,鼓勵學生多寫心靈日記,靈活處理練筆與每兩週一次作文的關係。力從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讓寫作成為他們抒發自己心靈之感的一種方式。

  8、抓實書寫。從書寫方式方法、習慣等方面指導和督促他們寫好每一個字。每週按要求完成一至二次練筆。

  9、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培養,要求學生本期讀一到兩本文學名著,做好讀書筆記。

  10、組織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與綜合實踐課,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潛能。

  11、要注意教學組織形式的靈活性。要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組織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

  12、注重教學評價的多元性。要改變以往一刀切的評價機制,實行全面的評價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教學就是要從一個個標點、一個個詞語、一個個句子開始構建或更新學生的言語世界,與此同時,構建或更新學生的人文世界。

  13、用一顆愛心愛每一個學生,不僅關心學生的成績,更要關心學生的心理,愛護學生的自尊,對學生多褒少貶。

  六、程序安排

  1、每個單元安排兩週時。講讀課文兩到三課時,自讀課文一到兩課時。

  2、每兩週安排一次口語交際或綜合性學習,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3、搞好階段性複習和總結。

  七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三:

  一、指導思想:

  本期的語文教學工作仍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學校的工作計劃為依據,切實提高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落實常規工作,夯實基礎。對於七年級學生一方面繼續堅持識字寫字的教學;一方面增加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有的放矢地進行寫作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

  二、情況分析:

  1、教材教學:七年級是中學階段比較關鍵的一年,從教材上來看,難度較六年級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閱讀教學上對學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字詞識記上升到閱讀理解、品味鑑賞。寫作無論篇幅還是內容的要求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2、學生分析:七年級的學生在這一階段的語文學習還是處在被動的狀態下,學習不是很踏實,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欠佳。學習方法單一,好多學生不知怎麼去學。但大多數人能清楚自己的責任,有學習的動力,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課外遷移不夠,閱讀和寫作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工作重點:

  1、提高備課的質量,繼續學習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體現知識和能力要求,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和優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2、堅持課堂教學改革不動搖,在課堂上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探索新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經驗。

  3、以“閱讀”和“寫作”教學為重點,帶動其它方面的教學工作。

  4、強化語文知識的積累,包括名言詩句、文學常識、文化常識、成語等。

  5、樹立大語文觀。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自主語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四、具體措施:

  (一)、閱讀:

  1、要求學生準備一本筆記本,用於課外閱讀積累。

  2、課內閱讀:對於重點篇目要精講,並要進行配套的訓練。要重在以教材為載體教會學生語文閱讀的方法。

  3、課外閱讀:透過多種途徑加強,如推薦佳作、摘抄佳作、寫讀書筆記、閱讀檢測等。要透過專題閱讀訓練,各個突破,從而全面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

  4、學生每週必須要有5000字以上的課外閱讀量,每週要完成1000字以上文字筆記,每月必須讀一本文學名著,並完成一篇讀書筆記。

  5、指導和訓練重點:課內文言文。

  文言文是學生新接觸到的,文言文學習要求學生認真踏實,還要肯花時間。而文言文的教學和訓練又要貫穿整個學年,因此要由淺入深加大訓練難度,擴大訓練量,加強文言詞語的積累。精講課後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切實幫助學生從一開始就學好文言文。

  (二)、寫作:

  1、要求學生準備一本筆記本和作文字,分別用於閱讀、隨筆和作文寫作。

  2、進行分類訓練:

  (1)閱讀、隨筆(前邊說了)

  (2)作文訓練:

  ★本學期,重點是要掌握一般記敘文的寫作:其基本要求如下:

  ◇懂得記敘要緊扣事件的發展,掌握幾種常見的突出主題的寫法。

  ◇懂得修辭在文章中的作用,並能在寫作實踐中加以運用。

  ◇認識全域性與區域性的特點,初步掌握詳略區分,並能在寫作中運用。

  (3)作文的訓練要求:

  除閱讀、隨筆外,平時的作文指導與訓練總共安排8次,並將考綱要求及各項訓練點穿插到這8次指導與訓練中,這樣可以使作文指導更具有操作性、實效性,讓學生在每次的訓練中強化認識,提高能力。

  (三)其它:

  1、強化語文知識的積累,為後階段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詩詞名句的積累。

  ★文學常識、文化常識的積累。

  ★成語、熟語的積累。

  ★佳作精彩片斷的積累。充分利用摘抄本。

  2、充分利用好教學時間:

  ★利用好早讀課的語文朗讀和背誦。

  ★每天的活動時間可以去圖書館閱讀課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