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計劃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計劃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計劃

  音樂教育有廣義與狹義之別。廣義的音樂教育指凡是透過音樂影響人的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增進知識技能的一切教育主要指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進行的學校音樂教育。學校教育一般可分為學前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本章小編和大家分享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計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計劃(一)

  一、幼兒發展目標

  1.自然愉快地唱歌,能隨音樂做遊戲、表演、自由舞蹈等,以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和態度。

  2.喜歡做音樂遊戲,能感受音樂節奏、旋律的顯著變化,並會隨變化變換動作。

  3.自然愉快地唱歌,能隨音樂做遊戲、表演、自由舞蹈等,以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受。

  4.會唱歌曲,能用連貫、優美、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能理解並記憶歌詞。

  5.有與同伴共同參加音樂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安排內容

  九月份

  1.《辦家家》

  2、《不再麻煩好媽媽》

  3.《買菜》

  4.《毛毛蟲和蔬菜》

  十月份

  1.《小菜園》

  2.《摘果子》

  3.《小樹葉》

  4.《掃落葉》

  十一月份

  1.《在農場》

  2.《加油幹》

  3.《理髮員》

  4.《數高樓》

  十二、元月份

  1.《請你也來跳跳》

  2.《數字邀請舞》

  3.《舞獅樂》

  4.《堆雪人》

  5.《雪花和雨滴》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計劃(二)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

  【歌唱歌謠】

  1.喜歡歌唱,體驗在歌唱活動中的快樂,並與他人合作演唱

  2.學會一些基本的歌唱技能,能夠正確的咬字,吐字和呼吸;能較自然地運用聲音表情和身體動作表情;能夠在集體歌唱活動中適當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聲音使之與集體相協調。

  3.能記住學過的歌曲歌謠的名稱;能基本感知,理解歌曲中歌詞,曲調所表達的內容、情感;並能用自然、美好的聲音進行歌唱歌謠表現

  【韻律遊戲】

  1.喜歡參加韻律活動和音樂遊戲;體驗韻律活動和音樂遊戲中的快樂;能夠用身體動作探索、表達音樂以及與他人合作表演。

  2.能夠較自如的運用和控制自己的身體動作;你簡單實用韻律輔助道具;能夠在合作性的韻律活動中運用動作和表情與他人交流配合

  3.能夠在韻律活動中感知、理解音樂與動作的關係,能根據音樂的不同情緒來表演韻律活動,並嘗試用自己的感受進行創造性活動表現。

  【玩奏樂器】

  1.喜歡參與打擊樂演奏活動;體驗並享受與他人合作演奏的快樂。

  2.學會常用打擊樂器的基本演奏方法;能夠在集體的演奏活動中有意識的控制、調節自己的節奏等;使其與集體相協調;嘗試用不同演奏方法創造性的表現音樂。

  3.能夠認識,辨別各種常見打擊樂器及基本音色特點;瞭解基本的樂器知識;初步瞭解簡單的節奏型;能看懂簡單的指揮手勢含義並與指揮相配合。

  4.碰鈴鈴鼓響板。

  【音樂欣賞】

  1.喜歡參與音樂欣賞活動,體驗並享受音樂欣賞過程中的快樂。

  2.初步學習運用語言,美術韻律動作等各種藝術表現手段來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想象和情感體驗;能夠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嘗試與同伴交流合作。

  二、教學進度

  九月1歌唱歌謠《嗡吧吧》(蒙氏)

  2韻律遊戲《蹦踏踏蹦踏》(蒙氏)

  3韻律遊戲《熱帶叢林》(親子)

  4歌唱歌謠《小腳》

  6音樂欣賞《遊樂場》

  7玩奏樂器《廚房音樂》(蒙氏)

  十月1歌唱歌謠《洗手擦臉》

  2韻律遊戲《小小音樂家》

  3歌唱歌謠《划船》

  十一月1韻律遊戲《綵帶舞》(蒙氏)

  2音樂欣賞《紡織歌》

  3歌唱歌謠《鴿子》(蒙氏)

  4韻律遊戲《快樂小豬》(蒙氏)

  5音樂欣賞《獅子王》利用課餘時間在幼兒欣賞動畫片的時候進行。

  6玩奏樂器《馬蹄聲聲》雙響筒碰鈴

  7歌唱歌謠《快樂哆唻咪》

  十二月1韻律遊戲《聖誕禮盒》(親子)

  2玩奏樂器《聖誕鈴聲》或《鈴兒響叮噹》任選腕鈴(蒙氏)

  一月1韻律遊戲《小貓釣魚》(親子律動)

  2音樂欣賞《糖果舞會》(蒙氏)

  3玩奏樂器《雪娃娃來了》三角鐵沙錘鈴鼓

  4民族舞欣賞韻律遊戲《印度舞》(蒙氏)

  【注】十二月份各班空出兩週時間佈置教室及準備元旦活動,進入到一月份之後各班老師可根據本班課時完成情況來調整。如沒有完成的課程可放到一月下旬完成。音樂小組教研時間:每個月2—3次教研如有問題可隨時進行交流。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計劃(三)

  一、班況分析:

  本班幼兒22名,其中男孩子11名,女孩子11名。他們聰穎活潑,求知慾較強。經過一年的學習與鍛鍊,現在的他們能聽辨不同的音樂進的行活動,如:入廁、上課、排隊等活動。只要音樂想起,孩子們便會有規律的拍手,有秩序的站好隊,隨音樂進行各種活動。現在全班孩子會隨時隨音樂進行準確的有節奏的各種律動活動;並且在有伴奏的情況下用自然的聲音、正確的姿勢獨立演唱歌曲。不足之處是:孩子們對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構成的節奏型辨析不很明確,對歌曲的情感理解不太透徹。

  二、措施與方法:繼續把音樂貫穿在幼兒一日常規活動中,讓幼兒處處感受美、表現美、理解美、享受美!在孩子們已有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孩子更深一步的挖掘音樂的魅力!更加透徹的理解感受音樂內在的魅力!

  三、教學內容:

  (一)、歌唱

  1、學會12-15首幼兒歌曲,喜歡並能夠獨立的在眾人面前表演。

  2、能用正確的姿勢、自然的.聲音歌唱,吐字清楚、節奏正確,再有伴奏時演唱音準正確,學習各種不同的演唱形式,學習協調一致地在集體中歌唱,學會傾聽歌曲的前奏、間奏等。

  3、學習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的變化來表現歌曲的形象、內容和感情。

  4、在教師的幫助下能夠為歌曲創編表演動作、變換演唱形式。

  (二)、韻律活動

  1、進一步積累稍複雜的模仿動作,學會一些基本的舞蹈動作和集體舞。

  2、能按音樂的節奏、節拍做簡單的上下肢聯合的基本動作、模仿動作和舞蹈動作,能歲音樂力度、速度、音區、節拍等的變化,變換動作,學會用動作表現音樂的情緒、情感。

  3、進一步學習節奏樂器的奏法,能主動探索樂器音色的不同表現力,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有興趣學習節奏樂曲的配器。

  (三)、音樂欣賞;

  1、喜歡欣賞音樂,並對欣賞過的作品有自己的態度傾向。

  2、能夠感受形象鮮明、集中,結構短小的歌曲和器樂曲,並能在感受過程中產生一定的想象、聯想和積極的外部行為反應。在有對比的情況下能分辨出差別較明顯的高低、快慢、強弱的變化及對音樂表現力。

  3、進一步瞭解進行曲、搖籃曲、舞曲的音樂特徵,並學會透過動作、繪畫、語言等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於作品的感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