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10的認識教學反思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1

  一、教學時我能根據一年級新生的心理特點,我耐心的指導他們,真誠的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二、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在教學中要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並能學以致用。

  三、在分類教學中,我讓孩子們應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試著分一分,和自己的小夥伴說一說,結果許多孩子們的分法令我始料不及,他們除了按年齡,按性別,有的還按衣著分、按髮型分,按面部表情分。說明了這樣的教材設計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感受到的是一個親切的數學問題,使他們樂於接收。

  反思四:認識1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名師孫瑛老師和唐豔芳老師前來指導,心中倍感壓力。經過第一次授課後,孫老師和唐老師都給出了不少建議,我對課件和教案做出更改,在後面的三次授課中,一次次進步,每次都有不透過的收穫。在此,特別感謝這兩位老師的指導和同年級老師的支援。

  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數數和數的組成。大部分學生都有口頭數數的經驗,但是這種數數大都屬於唱數的水平,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從學生的認識基礎出發,開始讓學生猜一猜一堆雜亂的小棒有多少根,再讓學生實際數一數,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是數出來的,數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拐彎數的下一個數是幾十以及幾個十是幾十。然後讓學生自己說說是怎樣數出100根小棒的,明確100的基數含義,同時讓學生在數物品的過程中對計數單位一、十和百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在認識數的時候,我們藉助了一個好幫手 10,肯定10根10根數的方法,告訴他們每十根紮成一捆,最後10捆再紮成一大捆,形象地再現了10個一是10,10個十是100,比較順暢地理解了10個一是10,10個十是100。

  本節課內容及目的是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會數的產生,會正確的一個一個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10個十是100,這節課主要幫助孩子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並對數的組成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總之,對自己的教學,我要加強反思,努力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是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少走彎路,取得進步。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2

  6-10的數學的組成是學生在學生了2-5的數的組成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經學會透過操作學習數的分解和組成,而且絕大多數的學生在幼兒園中已經知道了2-10的組成。怎樣教學這部分的內容才能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原來的基礎的有所提高,同時讓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歸納分析能力得到培養。

  首先,加強操作,把操作與思考結合起來。操作是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基本方式,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學生對實物、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引導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起6~10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知識表象。如教學8、9的組成,我讓學生把8個圓片分成兩部分,學生馬上按擺也了一種分解。這時我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把所有的分分法不重複、不遺漏地找出來。學生們經過思考、討論、交流,聯絡前面學習的經驗,按照一部分依次加1,另一部分依次減1的規律擺出8的組成。因為學生對擺學具找數的組成這樣的操作活動已經不太感興趣,所以我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激發學生的活動動機,讓他們操作的願望。同時在交流討論中,全體學生都能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並在自己所參與的觀察和操作活動過程發現問題、探索規律。

  其次,多種遊戲形式記憶數的組成。數的組成是學習加減法的基礎,學生能夠熟練地記憶數的組成,就能夠擺脫數手指、數著算等速度慢、正確率低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我透過問答、填空、對口令、拍手、猜拳等多種遊戲幫助學生記憶數的組成。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充滿了新鮮感,學習就不感到枯燥乏味,並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3

  從本節課的數學實踐來看,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主動,教學效果較好。

  一、透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學“10的認識時”我用一個有趣的故事調動學生的興趣:有一天,0--9幾個數字娃娃做起了排隊遊戲。9最大當上了隊長,就驕傲起來,看不起別的數字娃娃。他神氣的對0說:“你呀,表示一個物體沒有和我比起來真是太小了。”0聽了圓圓的眼睛裡流出了眼淚,小朋友你能不能幫0想個辦法呢?這樣創設出學習情境課堂顯得生動有趣,學生的積極性大大的調動起來。

  二、透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中,教師向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訊資源,如主題圖中的鴿子與人物;教室裡的小朋友;學具盒中的小花;計數器上的珠子,點子圖、直尺等,讓學生透過具體的物體個數或事物,體會到數是數出來的。注重讓學生經歷認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讀數、數數、寫數,如在計數器上撥數,透過對直尺的觀察感知數的順序,用不同的方法數出10朵小花等環節都在幫助學生建立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三、注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教學中特地安排了生活中的數,並用10來說一句話,火箭發射前的倒計時,馬路口紅綠燈的倒計時,這幾個環節,讓學生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不僅加深了對數概念的理解,對身邊處處有數學的體會,也使學生獲得了用數學的體驗。

  四、注意從學生已有的適應經驗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資訊積累,更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驗的衝突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這一課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基礎出發,如學生能口頭數10以內的數,已經掌握2至9各數的組成,並能找到規律,有序地記憶數的組成。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只是在稍加指點和幫助,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說,自己做,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

  五、注重培養學生的有序思維:

  在教學數的組成時,促使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找到10的組成的規律,使知識規律形象的展現在腦海裡,從而在把握事物規律的同時,獲得研究事物規律的方法。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4

  這節課不足之處及以待改進的地方有很多: 1.數學培養學生的是一種思維,一種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模仿,記憶,浮於表面的東西。在教學由形抽象到點的過程中,我純粹的讓學生看著10只鴿子,10個人畫出相對應的圓...

  這節課不足之處及以待改進的地方有很多:

  1.數學培養學生的是一種思維,一種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模仿,記憶,浮於表面的東西。在教學由形抽象到點的過程中,我純粹的讓學生看著10只鴿子,10個人畫出相對應的圓點,而沒有深層次的去培養學生的一種數感。我應該再增加一個估點子數的環節,讓學生估這是不是10個圓點。先畫個兩個圓點,讓學生感知,這比10個圓點少了很多,畫20個圓點,讓學生感知這比10個圓點多了很多,從這樣的一個比較中,讓學生更好的領悟到10個圓點。

  2.對“ 10” 的基數和序數的教學編排不夠理想。這裡的著眼點是讓學生明白第10只有一個,10表示10個。我在出題的時候應該給出的數量不一,隨時變化,讓學生靈活運用,而不是機械的出示兩道類似的珠子圖和鴿子圖。

  3.在10的組成教學時,我採用的方法是,讓學生把白紙上的10根小棒按一定的規律分成兩堆(畫一畫)。我的想法是,一年級的孩子比較好動,如果拿實物小棒去分會出現部分孩子玩小棒,而且分完一種之後,不能把分法儲存下來,到最後到底分了幾種方法可能學生並不清楚,透過畫可以把每一種分法都很好的記錄下來。但問題也隨之出來了,透過畫小棒,學生體會不到總數不變,也不能很好的體會到10可以分成1和9,9和1是同一種分法,只是交換了小棒的位置。所以這部分的處理,應該在細緻點。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5

  本節課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應用了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熟悉活動。在一開始,利用故事引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既複習了9以內數字的大小,又引起了新的數學思考:用什麼辦法不讓9這麼驕傲,幫一幫傷心的0,很自然的引出了今天要學習的新數字朋友“10”。

  在數數的時候,創設大量的情境:數人物,數鴿子,數珠子。數刻度等內容都是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教學效果好

  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圖和多媒體技術,努力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和數數的方法使學生充分經歷10的認識過程,在此基礎上,逐層推進,讓學生用這些方法比較10和9的大小。

  在教學10的組成時,我提出問題“把10個蘋果分給兩個小朋友,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讓學生自己動手分一分,在這個環節中,我把握的不是很好,首先我沒有引導學生要有序的分,可以在黑板上示範一下。其次,10可以分成9和1,學生大叫這樣分不公平,我沒有馬上強調“這節課我們不去考慮是否公平,而是研究10的組成有多少種。”或者我可以把話鋒一轉:那麼不公平的分法還有哪些呢?這樣過渡就比較自然了,也穩定了學生的情緒。所以我覺得自己的教學機智還有待提高。

  總結出10的組成以後,我問學生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快速記住10的組成,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雖然幼稚天真,卻極富個性,這是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數學的最好體現。同時也讓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一定的發展。我總結的方法是《湊十歌》,把方法編成口訣,非常容易掌握。學生拍手讀《湊十歌》是本節課的亮點,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並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充滿樂趣的。

  整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10的組成,但是由於前面的內容節奏比較慢,所以講完10的組成以後,剩下的時間就不夠做練習了,以至於有兩道10的組成練習題沒有當堂做完。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上完這節課,我對自己的表現並不是很滿意,還有很多細節的問題需要改正和加強。作為一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和積累,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6

  10是一個特殊的數,既是記數的結果,又是記數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也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所以,“10的認識”是認數教學中關鍵的一課。本節課中,我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一、從動手操作讓孩子理解10個一是1個十

  10個一是1個十是建立新舊計數單位聯絡的重要內容,也是為孩子後續學習所需要的至關重要的內容。教學時我讓孩子數小棒,邊數邊擺當數到9時停頓以下在擺一個,問孩子:有幾根小棒?孩子很容易回答10根,這是馬上指導孩子把10根小棒用皮套捆成一捆,讓孩子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跟著教給孩子10個一是1個十,有了直觀的小棒及捆小棒的過程作依託孩子很容易的理解了。而後又用計數器,知道孩子邊撥珠邊數數,進一步鞏固滿十進一的十進位制關係。

  二、透過實際讓孩子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學生列舉了很多與10有關的例子,如:10個手指、10個腳趾、10個同學站一隊、一捆小棒有10根,等透過讓學生感受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數學就在身邊。

  三、設計利用刻度尺,讓學生認識數的順序,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

  讓學生知道9和10的順序是怎樣的(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後面),接著我設計了小朋友喜歡的水果圖,讓學生說說喜歡吃哪些水果,體會從左數排第幾,從右數排第幾……。充分調動小朋友的多種感官,形成並強化“10”的表象,理解10的序數意義和基數意義。

  四、最後我特意設計了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的情境,課件展示,讓學生倒數10、9、8……(發射)。

  這樣不但讓學生體現在我們生活中10以內數字應用很廣泛,增強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7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8、9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引導學生經歷認識的過程,發展學生數感。學會10的數數、認數、寫數、大小比較和10的分與合,對10的數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及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引導學生感受數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由於我們學習的都是十進位制計數法,所以10的組成這部分知識很重要。它是今後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進一步認識100以內、萬以內以及多位數的基礎。

  本節課設計思路指導學生讀圖、讀題、讀書中關鍵句,為學生高年級自學進入高效課堂打下基礎。首先讓學生用小手點著按一定的順序去數10個人物、10只鴿子。目的讓學生學會讀圖,為了照顧每個不同的個體差異我設計這樣的問題,誰數的結果不一樣舉手,然後透過課件主題圖指導這些孩子再與老師去數。接著讓學生數點子圖並擺10朵花,目的增加學生的數感。教師撥了10顆珠子,讓學生觀察撥珠過程,目的讓學生明白10是由9加1得到的。尺子圖讓學生按從小到大和從大到小讀數,並設計這樣的問題。9前面有哪些數字?9後面有哪些數字?目的讓學生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我還設計這樣的問題,讀這些數字時越往後越怎樣?設計這樣的問題目的是讓學生有意識的進行數的大小比較,為下道題點子圖的大小比較埋下伏筆。在進行點子圖比較大小時,我讓學生比較完點子圖9、10的大小時,設計這樣的問題,假如拋開點子圖你還能怎樣完成9

  目的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在教學10的組成部分,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所以這部分我用的時間比較長,我讓學生用各種方法背10的組成,並讓男女生對口令背誦,四人小組比賽背誦。10的書寫部分由於學生以前都學習了1和0的書寫,所以這一環節,我放手讓學生去用準確的語言給我描述10的書寫。

  本節課失誤之處,在學生數鴿子、人物的時候,我提問的過於細緻,如:誰的結果和別人不一樣,然後又讓數錯的學生一起與我來數,我假如說我們一起來數數,可以節省一些時間。當學生說出10只鴿子、10個人的時候,我沒有總結,如10只鴿子用數字10來表示,10個人用數字10來表示等等。在用點子圖進行比較大小時,我敘述的過於籠統,只說根據點子圖來進行數的比較,沒有具體強調數字對應上面的點子圖,所以出現不符合題意的情況。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8

  一、本節課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應用了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熟悉活動。在一開始,利用故事引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既複習了9以內數字的大小,又引起了新的數學思考:用什麼辦法不讓9這麼驕傲,幫一幫傷心的0,很自然的引出了今天要學習的新數“10”。

  二、在正確認識了10之後,我設計了找找主題圖中的10,動手數出10朵小紅花,再找找生活中的10。這個環節給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可以從生活中找出許許多多跟10有關的事情,讓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感受到數與生活的聯絡,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我們生活中。

  三、在教學10的組成時,我採用了同桌合作、實際操作等方法進行教學。因為學生在學習2到9的認識時,已經對數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和學習,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同時這也是對初入學的小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一次培養。在彙報完答案之後,又讓學生說說看到什麼,就能想到什麼,找出各個分解式之間的聯絡,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四、創設生活中的遊戲,吸引學生參與,鞏固新知。

  民主和諧的氣氛加上分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組織形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積極主動、全身心投入學習。愛玩愛動是孩子的天性。日常生活中的遊戲各種各樣,可以創造性的把遊戲移植到數學教學中,使學生在數學遊戲中長知識、長智慧。在練習的環節我設計了有關10的組成的歌謠,師生伸手指對口令,動手塗色等活動。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在不知不覺在遊戲中得到了學習和練習,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輕鬆、學得主動、學得深刻。

  課後我及時做了反思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

  1、課堂討論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效的討論,有利於調動全體學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於師生間、生生間的情感溝通和資訊交流,有利於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尤其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雖然本課學生課堂上的討論交流較多,但我發現有時討論的並不充分,過早停止討論,影響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組織效率也不高,往往只有十幾個學生參與,部分中差生積極性不高且很少有發表意見和提出問題的機會。我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明確討論的目的,給予充足的討論時間,重視討論的組織和引導,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充分發揮課堂討論的獨特作用,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對學生活動指導的不夠。

  每次講一次公開課,我覺得自己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學校組織這樣的活動對我來說是一次鍛鍊也是一次提高,給老師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這樣的活動雖然會讓人覺得有點累但是在品味自己進步的時候又是一種快樂。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9

  孩子們天性愛活動,他們的生活就是活動,他們的學習也是各種有趣的活動。本節課的教學就是充分利用多媒體強大的功能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在實踐中探究。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本節課無論是課題的引入還是學習內容的展開,都力求創設有啟發性的問題情境。課始故事引入,巧妙有趣。有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帶著一種愉悅的心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課件中設計的猜一猜、說一說、玩一玩等活動,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走進數學王國。

  2、透過各種途徑,培養數的概念

  教學中,多媒體向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訊資源,如主題圖中的鴿子與人物;計數器上的珠子,直尺、蘋果等,讓學生透過具體的物體個數或事物,體會到數是數出來的。注重讓學生經歷認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讀數、數數、寫數,如在計數器上撥數。透過對直尺的觀察感知數的順序,用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建立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3、緊密聯絡生活,提高應用能力

  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教學中特地安排了這些環節:生活中的數、用10說一句話、火箭發射前的倒計時等這幾個環節,讓學生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不僅加深了對數概念的理解,對身邊處處有數學的體會,也使學生獲得了用數學的體驗。教學中,透過數一數、做一做、拔一拔、分一分、塗一塗、排一排等活動,啟用學生的知識和思維,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這樣,學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不僅能學知識,而且能學方法,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4、精心組織活動,快樂學習數學

  本節課設計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精心安排了找朋友、對口令、考一考、試一試、玩一玩這幾個既有趣又有意義的遊戲活動,讓學生玩中做,做中學,在快樂遊戲中輕輕鬆鬆地學習。同時,多媒體課件的人機對話功能,培養了學生意志品質,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去學習。如在尺子或數軸的空格處填數、練習中的數一數、做一做,填對時則顯示對,否則顯示叉。練習由易到難,逐層推進,採用“答題+評分”,學生每回答對一道題,多媒體用它那層出不窮的表揚方式讓學生興奮不已,以調動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課件的表揚或激勵下,不斷獲得“獨立發現的愉快體驗”。

  這節課,我和同學們融為一體,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課堂紀律不是太好,對學生的數學活動放手不夠。在教後我感到自己在處理預設目標和達成目標的問題上還有待磨練和提高。如:當學生沒有回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時,引導不夠;由於內容安排較多,所以有些環節倉促而過,並且減少了學生的回答次數等。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10

  11月5日,縣數學名師指導小組來我校進行數學教學工作的指導,學校安排我執教一堂課進行教學彙報。這讓我感到既興奮又緊張,一方面這是一次難得的向教壇前輩學習取經的好機會,另一方面自己從事數學教學只有兩個月的時間,擔心自己經驗不足,會班門弄斧而貽笑大方。經過反覆思考,特別是在學校數學教研組同事的指點幫助下,我上了《10的認識》。透過課後與各位縣級名師以及數學組同事的交流,我感受到了在數學教學這個廣闊舞臺上,我邁出了第一步,但前面的路還有很長。

  上課伊始,我透過談話形式,小朋友們,你們見過一種白色的鴿子嗎?他叫和平鴿,是和平的象徵,想和她們交朋友嗎?只要你愛動腦筋,愛學習,和平鴿就會飛到你的身邊。瞧,這些就是愛學習的小朋友。很自然地引出了主題圖的教學。此時學生的興趣也比較濃厚。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觀察、操作、遊戲編排的較多(因為一年級的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一般只有5到10分鐘),這樣可以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大家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充分發揮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使個個學生都在課堂上,不感到枯燥、乏味,主動的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會到解決問題後的成就感。

  存在的不足點:

  1.數學培養學生的是一種思維,一種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模仿,記憶,浮於表面的東西。在教學由形抽象到點的過程中,我純粹的讓學生看著10只鴿子,10個人畫出相對應的圓點,而沒有深層次的去培養學生的一種數感。我應該再增加一個估點子數的環節,讓學生估這是不是10個圓點。先畫個兩個圓點,讓學生感知,這比10個圓點少了很多,畫20個圓點,讓學生感知這比10個圓點多了很多,從這樣的一個比較中,讓學生更好的領悟到10個圓點。

  2.對“10”的基數和序數的教學編排不夠理想。這裡的著眼點是讓學生明白第10只有一個,10表示10個。我在出題的時候應該給出的數量不一,隨時變化,讓學生靈活運用,而不是機械的出示兩道類似的珠子圖和大象圖。

  3.在10的.組成教學時,我採用的方法是,讓學生把白紙上的10根小棒按一定的規律分成兩堆(畫一畫)。我的想法是,一年級的孩子比較好動,如果拿實物小棒去分會出現部分孩子玩小棒,而且分完一種之後,不能把分法儲存下來,到最後到底分了幾種方法可能學生並不清楚,透過畫可以把每一種分法都很好的記錄下來。但問題也隨之出來了,透過畫小棒,學生體會不到總數不變,也不能很好的體會到10可以分成1和9,9和1是同一種分法,只是交換了小棒的位置。所以這部分的處理,應該在細緻點。

  透過這次鍛鍊,我認識到,相對於教學計劃的完成,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培養是更為重要的方面。只有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學生才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始終保持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同樣,作為教師,在營造輕鬆愉悅教學氛圍的同時,也要積極探索讓學生從直觀認識走向深刻理解,不斷增強教學的層次和深度。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11

  作為教師首次面對的就是教學一年級的新生。教學經驗上的不足使我有了很多的困惑和徘徊,這期間我灰心過,氣餒過,但是更多的是鼓起勇氣、重拾起對教學的熱情向前進,一學期過去了,有必要對這一學期進行下總結。

  一、做得較好的方面。

  不侷限於教材,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適當重組教材,做到能對教材進行靈活運用。例如:在教學“第幾”時,我拋開教材中靜止的畫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資源,讓全班學生一起來參與活動,學生興趣很濃厚。先讓學生一起準備好,我說:“第一排”。那麼第一排的學生就迅速的站起來。在說第幾排的時候,營造一種緊張的氣氛(把“第”字拖長聲),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遊戲中充分體會第幾的概念要信任學生,一年級的學生一樣具有無限的創造潛能。

  只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如教學數的組成”時,學生不僅能總結出組成方法,還會把方法併成又如,個數字,我讓學生編一套操來形象的展示這個數。可以用身體,手等。在第二天的彙報交流時,我驚喜的發現了學生巨大的創造能力,每個數字在學生的深動演繹下變得活靈活現。

  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如在教學“分類”時,學生透過對房間裡的東西進行分類,發現可以按顏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狀分、按材料分等。同時,學生又對分好類的東西放在哪裡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分鞋子時,學生把皮鞋放一層,涼鞋放一層,並能說出人按高矮來排隊時,矮在前,高在後。學生把分類思想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充分體驗了分類的用途、好處和分類帶來的方便。

  二、不足與困惑。

  我雖然在師範的學習中學習了較多的理論知識,也看了較多的課改書籍,理論上明白該怎樣做,但在實施中往往還會變樣,很多在書上介紹的教學方法照搬到現實教學中並不適用。雖然思想開放,也大膽嘗試新的教法,但在課堂組織方面顯得有點無力,秩序不是那麼好,學生一聲高於一聲,做什麼的都有,再好的教學設計也無法實施。在本學期我試過用嚴厲的教學態度,也試過用溫柔可親的教學態度。

  但效果都不持久,在下學期,我也許應該運用“嚴”和“松”並重的教學方法和態度,但何時“嚴”何時“松”是我作為新教師要在今後幾年裡好好探索和把握的: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還不夠,我希望是在一年級能用到課件的課都用課件演示生動的教學過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這樣,課堂紀律也會好很多,但是由於時間的問題,我所做的課件都比較簡單,無法真實再現生動的畫面,再者,從網上下載以及和各位老師交流課件還不夠,這是我在下學期要努力的方向。

  一年級學生起點不同是令老師們頭疼的問題。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好生“吃不飽”,差生“撐不了”的局面。特別是我教學的一個班級,程度好的學生對於難題點撥以下就能自己理解和明白,但是程度較差的學生說了三、四遍也不是很消化。如何對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這又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三、方法與措施

  1、自己的教育觀念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學生不懂的問題,有些學生站起來想解答,可是我們就是不讓,偏

  要自己點一個學生起來講;又如學生列出的式子是對的,但由於不合常規,而我一時沒想透就不予肯定等,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學觀念還跟不上學生的發展需要,還有待進一步學習提高。

  2、由於我們是農村的學校,家長不太重視孩子在家的學習,學校教育和家庭學習達不到一致。要加大宣傳力度,使學校和家庭教育相結合。

  總之,這一學期的數學教學給了我很多需要反思的方向和提高的建議。希望下學期我會有所進步。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12

  《10的認識》這節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會讀、會寫10,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數數。學生也感受了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和數學有關的。

  一年級學生上課很活躍、積極,為了讓他們都用到學習上,就要儘量多地去創設一些學習情境,讓學生自己去動手。讓學生用計數器撥一撥數字;上黑板數一數;動手擺一擺……這些小小的互動遊戲能幫助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玩中學習,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在觀察和實踐中學習,這是很重要的。在課堂中要注意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回答問題要完整,表達要清晰,準確,善於表揚積極動腦的學生,讓學生建立信心,從而對學習更有熱情。

  本節課教學目標完成,感覺學生聽課效率很好,也積極回答問題。但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計數器撥10的時候只說了9填上1就是10,沒有強調這個10除了表示10立珠子,添上的這一粒還表示“第10”。讓學生在直尺上找出10,然後讀一讀,之後插了一個問題“比5大比7小的數字是誰?”,而下面的一道練習又是“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這個插進去的問題感覺不合適,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本來是想讓學生猜一猜數字,比較一下10以內數的大小,但由於時間關係,只問了一題,所以這個地方的教學設計還需改進一下

  2、學生課堂上很積極,但我可能每道問題問了一個學生,他答對之後就過了,沒有去多問幾個同學,數一數也請了一位同學上來演示,之後是老師重複一下大家一起數,這一點在以後教學中要改進,多讓幾位學生回答,如果大家多回答對了,那就省去老師重複。雖然目標是讓學生多說,但是在實踐中教師還是說的比學生多了。

  3、由於時間問題,做練習題的時候都是我讀題,學生做。老師引導。以後要慢慢讓學生自己讀題,自己去學會讀題、做題。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13

  《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學。因此,教學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思維,在思維中動手,讓學生在動手、思維的過程中探索、創新。另外,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選擇兒童身邊最熟悉的事,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便於理解和接受。因此,“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

  10是一個特殊的數,既是計數的結果又是計數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時,所以單獨安排了這一節課。從我的實際教學來看,基本達到了原來所定的教學設想,我覺得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我體會比較深的是:

  一、熟悉生活情景的創設,讓學生體會了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創設情境,國慶節就要來臨了,各族兒童正在歡慶國慶節呢!讓學生數圖中小朋友的數量後再讓學生舉出生活中與10有關的例子,這個活動的設計給每一個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平臺,學生在充分的活動空間中可以舉出許許多多與10有關的例子,讓學生打開了思維的門鎖,舉出意想不到的好例子,如:人有10個手指頭,左邊5個腳趾加右邊5個腳趾就是10個腳趾,10個同學可以組成一組,一桌酒席坐滿剛好是10人等。透過讓學生舉例,動一動、說一說、數一數,知道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感悟到數與生活的聯絡,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教學形式、學習方式靈活多樣對學生多種感官的刺激,提高學習效率。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本質上是溝通與合作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實現了教學相長。新課程下提倡多樣化的,現實的、主動探索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獲得的知識,這樣的知識才是具有應有價值的、終身受用的知識。透過參與看圖數一數、動手擺一擺、看數說一說、照著寫一寫等學習活動,經歷了初步感知物操作——實際應用——臨摹寫數等認識數10的過程。

  教學設計

  注意突出10的基數與序數意義,幫助學生理解10的含義,初步形成10的概念。在“想想做做”的練習中,既滲透10可作為計數單位,又突出可以2個2個、5個5個地計數,建立按群計數的觀念;透過讀數和寫數,引導學生掌握0—10的順序和大小比較,建立起相對完整的認知結構。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的思維往往還要藉助於形象直觀的實物影象和實踐操作的體驗活動作為認識的基礎,所以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主題圖上,充分利用主題圖所提供的資源,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然後從中抽象出數10。這樣的設計適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從本節課的數學實踐來看,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主動,教學效果較好。

  綜觀整節課的教學來看,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我決不包辦代替。做到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相結合,教學形式有分有合,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14

  本節主要由6、7的認識、8、9的認識、10的認識等構成,這些內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而且是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最直接的基礎。

  成功之處:

  1、充分發揮主題圖的作用。教材中的主題圖為數數、抽象數的概念以及數的組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每一幅圖觀察得非常清楚,描述得很到位,尤其在教學10的組成時,把圖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在觀察主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同時還運用主題圖的畫面對學生進行愛勞動、講衛生的教育,使學生在認數的同時受到思想教育。

  2、重視觀察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觀察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是數學學習必備的素養之一。在教學中,我對學生的觀察要求是:做到有條理,最好能多角度。表達要求是:用數學語言說完整的話。透過這一單元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達到了會觀察、能表達。

  3、在這一內容中,學生開始接觸條件(目前還沒提到這一用語),學會根據題中提供的資訊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我覺得這一知識點在本單元是學得最紮實的,大部分學生會根據圖意完整的敘述題意,並根據問號所在的位置提問題,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

  不足之處:

  1、一部分學生的計算速度太慢,這對今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

  2、做題時,很多學生不看題,憑感覺做,不知道何為檢查。

  3、還有一些學生分不清左和右。

  4、關於序數和基數還沒有區分,如不知道從左數第6個與左邊的6個到底有什麼區別。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15

  設計思想:

  在透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的基礎上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學生透過比較操作在具體情境中逐步建立數感和符號感。

  教學目標:

  1、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學習“〉、〈、=”三種符號。

  2、幫助學生建立數感。

  3、能夠比較1—5各數,能夠運用三種符號。

  4、初步體驗到結論的不確定性。

  5、培養學生做文明人。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件)

  游泳館裡要舉行遊泳比賽了,紅隊和藍隊排好了隊伍,站在旁邊的小貓咪著急了,不能比賽,不能比賽,為什麼不能比賽呢?

  二、新授

  1、兩組學生進行拔河比賽:第一次,3人一組和4人一組進行拔河比賽,

  學生說出理由,人數不一樣。

  2、誰大誰小?學生髮現4大於3,3小於4,所以比賽不公平。

  3、用大於號連線,教讀法

  5、還可以怎樣表示?怎樣用符號表示?(象這樣較小數在前面,較大數在後面我們用小於號連線)

  6、再來幾人可以比賽?如何表示(小組討論)(如果兩部分同樣多,就可以用等號連線)

  7、書寫指導〈、〉號書寫,要注意筆畫斜著點,重點指導起筆收筆

  8、如何使比賽公平?學生說理由,3=3或者4=4。

  9、書寫指導=。

  三、鞏固練習

  1、比一比填一填

  注:教學生學會看懂題意(橫看豎看)

  2、填數

  3、比較大小

  4、多個數比較大小?

  注意指導學生方法的運用

  5、裡可以填幾?

  6、猜猜圖中共幾人?說想法。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麼知識?

  五、作業:把今天學的知識講給家長聽。

  板書:例題圖

  4>33<44=4

  教學反思:學生能夠在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的基礎上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但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對學生的語言的訓練,個別學生在練習中沒有理解題意,無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