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美術課教學反思

美術課教學反思

美術課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課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課教學反思1

  新時期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與美術素養,因為在整個人類社會歷史中,美術本來就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達、交流中產生髮展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同於專業美術教育,它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培養髮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新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改變傳統教法和學法。透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

  一、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和探究習慣:

  在具體的教學中不要過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規範學生,採取合理的啟發、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和觀察習慣。

  二、注重培養學生髮散思維和豐富的想像力:

  傳統美術教育多是圍繞"看畫"或"臨畫"為主要內容展開的,最終都是大同小異。想像力和創造思維的培養和開發,是現代美術教育最主要的特徵之一。想象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兒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繽紛,五花八門,內容豐富。

  三,注重調動學生綜合學習的積極性:

  素質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激發了學生的需要強度,並依賴目標誘因的出現,提高學生需要的自我意識水平,滿足了學生聯絡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現代化教育對美術教學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需要、動機、目標、態度等各方面都採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進了原來美術課程和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課程建設的角度,促進了美術教育觀念的轉變,促進了美術教材模式、學生學習方式和課程評價方式的變革,有效地運用各種資源,增強了美術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了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絡,建立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級的《色彩的情感聯想》一課,雖然學生對顏色並不陌生,但對色彩的調配和變化規律卻不瞭解,而且因為學生第一次接觸水粉顏料,可以說對每一種物品和色彩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實踐,探索發現。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室裡都有哪些顏色?你喜歡哪些顏色?教室裡掛了很多漂亮的裝飾物,有綠色的葉子,紅色的國旗,黃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還有各種顏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的教室裡竟然有這麼多美麗的顏色,我又讓學生觀察外面自然界中還有哪些顏色,學生透過觀察,發現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繽紛,也激發了學習色彩的興趣。我又適時提出問題:這些美麗的顏色能不能用顏料調出來呢?學生齊聲回答:能。我沒有急於出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調配顏色,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不斷地向同伴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驗著學習的樂趣,並久久回味。看到學生這樣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一、美術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節日的裝飾》這一課裡,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試著準備了一些《快樂的節日》等一些有節日氣憤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積累。

  二、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裡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型別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

美術課教學反思2

  昨天在長興小學舉行一次美術公開課觀摩研討活動,本想只在學科中心組範圍進行,但卻來了近30位老師主動參加。從這點看,我們的美術老師對聽課活動還是很關注的,這也促使美術學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為老師提供具有研究價值的課例供老師探討。

  這節課是由長興小學美術老師謝慧華執教,題目《動物的花衣裳》(小學一年級)。這節課從總體教學理念上講體現了課改精神,把學生髮展放到第一位。如:學生以自己的喜好述說動物的花“衣裳”;以自己喜好畫動物的花“衣裳”;以自己喜好評動物花“衣裳”;其二,教學環節合理。如:讓學生先找動物的花“衣裳”,再欣賞動物的花“衣裳”,接著評述動物的花“衣裳”,最後讓學生“創造”動物的花衣裳、評價同學“創造”的動物的花“衣裳”。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美術興趣和淺顯的美術認知能力。如:小學生心理空間表達和情感發洩;小學生表達的“色與形”與自己心理認知的對應,在這節課裡能基本體現出來。

  不足:1、此類課不夠常規。 2、有些術語過於專業 (對比色)3、教學放得開,收得不夠,顯得結尾單薄。

  課後,在中心組組長趙霞老師的主持下,來聽課的老師進行了研討,大家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對有些問題還激烈的辯論起來。有些老師還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有的老師為謝老師出謀劃策。我想老師不論是在爭論還是出謀劃策,都能能從中學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最後大家一致提出,今後要適量有目的的組織一些聽課活動,組織一些有研究目的的課給老師探討,透過探討、學習、研究,使老師有一個清醒的教學大目標和適合於自己發展的教學方法。

美術課教學反思3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美術的多種技法單純*臨摹,出示教師範作,這樣做雖然使學生掌握得非常牢固,能積累許多素材。但是,長期以往的教學,會造成學生的創造力衰退,依賴別人已有的東西,造成兒童畫的公式化。因此,當設題讓學生創作時,學生會說:“我什麼也畫不出來”,“太難了”,“還是照抄課本上的吧”,而美育就是要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培養學生創造力。要造就一批新型人才,就必須從小在他們的心靈上播下“獨創”的種子。

  美術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藝術創造並非易事,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呢?我認為首先要教師合理地引導,就會使學生產生許多奇特而有趣的想法。如六年級《豐盛的大餐》一課,先安排同學分組進行社會調查,瞭解中國飲食文化特點,利用5分鐘進行知識搶答,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利用展示名菜,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視覺形象,此時學生想象的閘門已開啟,毫無顧忌的表現所見、所想、所感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逐步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又如裝飾畫中畫樹,他可以畫出春天的綠樹,秋天的紅樹,那麼可以不可以畫出蘭樹、黑樹呢?透過引導學生從光的角度看,從裝飾寓意手法表現,學生明白了,只要畫面需要,什麼顏色都可以去畫,以此類推,學生敢於用多種手法表現事物,表現內心的情感。其次,運用各種學科的優點,融會貫通,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只要能夠取長補短,充分利用,那會使你的課完美得多。如我在教"小鳥"一課時讓學生閉上眼睛聽鳥的各種叫聲;在教色彩時讓學生聽一組音樂之後再與色彩對號入座;讓學生大膽嘗試,讓學生把畫好的畫倒過來掛等等。更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要善於運用一個微笑,一個讚賞的動作,一句親切的話語,一個肯定的眼神。讓學生從心理上消除恐懼和自卑,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這樣學生才會敞開心胸,盡情地用誇張變形的塗抹表現心中的思想,這是純粹心靈的流露,這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提供了前提。

美術課教學反思4

  《詩情畫意》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為自己熟悉並喜歡的古詩或古詩中的某一句配畫。詩是無形的畫,畫是無形的詩。本節課充分體現了藝術之間的關聯。授課中,我引導學生事先蒐集自己喜歡的古詩,上課時讓他們互相自由交流,這樣一個融洽的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分析、比較,他們發現了古詩不同的分類:寫人、狀物、寫景,同時學生還發現有些古詩每句都表現不同的內容或場景。透過學生分類我進一步進行總結在表現時該如何構圖:如寫人的古詩,可以將詩中寫到的人物作為畫面主體,著重描繪;狀物類的也是如此;畫寫景的古詩,可以先確定近景用深色表現,中景畫大且具體刻畫,遠景可以畫得稍微簡潔些;畫敘事的古詩,可以是單幅的,選擇詩中最精彩的一個場面,也可以採用連環畫的形式。這樣,不同的構圖形式便自然的、適時的給學生帶來了新的啟發,從而為創作好本課內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透過學生作品,我發現學生不論從構圖還是色彩等方面都能夠較好的把理論知識運用其中,真正形成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境界。

美術課教學反思5

  美術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教給學生基本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同時讓學生有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意識。而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作為一種新的輔助教學手段,為美術教學帶來了“教”與“學”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它集影象、聲音、文字、動畫等各種功能為一體,把教學素材逼真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讓課堂上充滿了兒童情趣,而且使課堂教學效率大為提高,就像為美術課堂,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提升了美術教學的品位。

  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繪畫興趣。

  布魯達說:“學習的剌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教師在課前準備了大量不同型別的資料,有影片、音訊、文字、影象、動畫等,被整合到軟體中在電腦多媒體任教師隨意使用,學生則可按教師引導收集資訊,可任意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素材。學生的抽象思維要有一定的感性材料支援。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給予學生大量的感性材料的支援,使學生容易對知識理解和產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比如:教學二年級美術課《我和昆蟲》就透過多媒體讓學生有了觀察各種昆蟲的形態美、色彩美、花紋圖案美等的直觀效果,以此作為很好的媒介,既激發了學生的觀察興趣,也為誘導學生愛護大自然提供很好的契機。

  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

  在傳統的工藝美術教學中,構思設計——鉛筆繪出草圖——定正稿一一上色一一整理畫面一一完成。學生從設計構思到繪製完成一幅作品所花時間較長,再加上對手工繪製的技術要求較高,花的時間和精力就更多。對學生來說,好的構思設計不但代表好的設計作品,它還包括有高超的技術表現能力,對此也是在應用設計課作業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現代電腦美術的出現,正好能解決這問題,因為電腦有強大的編輯、造型、上色和文字處理功能,可以直接按自己的設計指令,繪製出自己滿意的圖形、文字也為和色彩,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繪製質量。在以往如果在完成後的設計作品不滿意,需改動一下,那就等於重新繪製一張新的作品,而此時有了電腦,你就只要在原來的作品上用各種應用工具,就能輕鬆地解決問題。省時省力,而且可用更多的時間追求創意和效果。

  運用多媒體技術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

  一方面是指要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內容能保持新鮮感和參與熱情,一方面要有一個寬鬆的表達空間及治學的民主氣氛。新鮮感是吸引注意力和引起興趣的前提條件;表達空間是他們能力得到肯定、思想得到鍛鍊的場所,而廣闊的想象空間則是使他們暢所欲言、打破思想束縛、自由發揮想象力的肥沃土壤。這正是傳統教學模式所達不到的境界,也正是新的電教手段表現出旺盛活力的方面所在。由於教師在設計課程內容時從知識點和新穎性、趣味性方面作了多方面的思考和精心的策劃,生動活潑的畫面以及多種媒體的共同參與使學生產生一種新鮮感,從而可以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接受知識。這樣,在多媒體技術下的學生美術想象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視野,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學生的創作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我們應在明確鮮明的素質教育思想指導下,應用好現代化電教手段,設計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應用課件,來輔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美術課教學反思6

  美術課對於培養學生感受、理解、評價各種美的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特殊的作用。美術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給人以美的情趣和藝術的薰陶。我們美術教師必須要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才能更主動更積極的上好美術課。中學課業重,課餘時間有限,所以我儘量讓美術課內容當場完成。課上45分鐘要充分利用好,要從課堂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對美術各方面的興趣就須讓精彩紛呈的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遊戲,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課堂教學方法多樣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除常規型別教學方法外,還可以採用一些特殊的教學方法,如:教師與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體驗做 “小老師”,能為學生創造開放思維、自主表現和創新表演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優勢,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創造性地學習,自主的探索和實踐,在藝術體驗中獲得知識,提高綜合素質。教師也可以運用多種方法與學生一起活動並體驗其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這樣學生在教和學得過程中的積極性提高了對美術課的學習就更認真了。

  二、如何運用美術相關的課外知識,使學生豐富知識的同時提高興趣

  如在上初二《西湖的美景》一課,這課的重點是教水彩畫。為了使學生

  在學之前能對該課產生興趣,第一節課我用多媒體展示並介紹了“西湖舊十景”和“西湖新十景”在同學們陶醉與西湖美景的同時介紹水彩畫就特別適合表現西湖這種淡雅、雨霧朦朧的自然景象。接著提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大家知道西湖的由來嗎?”帶著西湖神話傳說的由來,引出有關西湖的詩詞,特別介紹了蘇東坡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之一》。然後藉著蘇東坡談及一些課外知識“西湖特色菜——東坡肉和西湖醋魚的由來”讓學生在進入水彩畫的學習前,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的興趣。

  三、用實物寫生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例如一年級《給同學畫張像》一課,抓住寫生頭像一詞給學生講解,讓學生想知道頭像是怎樣,“三停五眼”是關於什麼的概念,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透過仔細觀察自己的同學,徒手畫自己同學。從學生中找出幾位面部結構較典型的同學當模特,學生的興趣一下就提升起來了,作業的質量也得到了保障。

  四、藝術欣賞與繪畫技法相結合

  初中美術教育以審美教育為主,是教學大綱已指定的教學方向。審美能力的提高僅僅靠學生技巧的提高來實現是不可能的,只有將欣賞放在技能的前面,讓學生在美術教學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思維,分辯美與醜。在自己創作時,儘量將畫面美化,如初一中國畫學習,要掌握中國畫的特性並畫出不錯的中國畫,對十一二歲的孩子是很難完成的,所以課前我把中國畫的教學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國名畫欣賞,第二部分才是中國畫繪製。在第一部分中,利用幻燈片欣賞歷代名畫,從而區分中國畫分類和技法,在第二部分中按照繪畫順序在黑板上展示範畫,並引導學生了解技法的運用。學生

  透過循序漸進的臨摹來學習中國畫的技法。透過以上的學習最後讓學生透過所學的知識完成一張創作畫,學以致用。

  五、課堂評價多樣化,積極給予肯定和鼓勵

  美術作業是在課堂中完成的,對學生的作業的點評要針對性強,善於發現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對繪畫中有創造性的學生給予肯定,不斷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探討研究,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上好每一堂美術課。

美術課教學反思7

  美術知識種類繁多,如果想全面的瞭解這些美術知識並不是僅靠教師在課上傳授就可以的,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透過自學的方式獲取一些美術知識,是增長美術知識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透過他們的自主學習,讓他們熱愛美術,感受美術學習的樂趣。

  本學期在我的美術課堂上,有一個環節,叫做“每堂自主學習”,即每個班級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透過一週的時間準備,在美術課上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為班級中的同學介紹一位與美術相關的藝術家,或是一種美術形式。透過這種方式學生一方面鍛鍊自己探究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鍛鍊了自己的口才。經過近一個學期的實踐我有以下感受:

  首先,學生能夠養成自主探究問題的習慣。每組由組長負責,其他組員協作配合,最終完成對一個藝術門類或藝術家的介紹。這種方式要求該組的學生要先掌握這些美術知識,才有可能講述給全班的同學聽,這樣準備每堂自主學習的同學對知識的掌握會更加牢固。

  其次,眾所周知,學生上臺展示自己學到的知識,這本身就是對他們的口才、語言表達能力、膽量的鍛鍊,使學生在當今這個語言表達十分重要的社會中有立足之地。

  再次,打破傳統的“教書匠”模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以往的美術課上,學生已經習慣了教師在講臺上講解,學生在講臺下傾聽的模式,久而久之沒有一點學習的積極性,經常出現走神、玩筆等不好的習慣。自主學習讓學生有動起來的機會,有上臺表現自己的機會,站在講臺上講課的不再是教師,而是自己身邊的同學,每組之間的評比、競爭機制的開展,為大家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最後,以小組為單位一方面減輕了學生因為準備“每堂自主學習”而產生的負擔,另一方面人多力量大,學生們集思廣益最終完成展示。這樣的小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感,鍛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為以後步入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總之,本學期即將結束,“每堂自主學習”這一課堂活動總體來說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不足之處還要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逐一改進。希望透過各種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的開展,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美術知識,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

美術課教學反思8

  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教學才是真正適合學生髮展的呢?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一次次試圖在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藝術教育有不同於科學教育與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它的這一特點決定了藝術課堂教學所採用的方法要有別於其他學科。藝術更為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但情感教育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那又如何才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到這種情感教育呢?學校安排我擔任一到六年級的美術課教學。然而,又正逢一年級是新教材,我如覓知音,便傾注了較多的精力,各種各樣的教學思路也充分地得到實踐。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實戰實施,我大致地整理了以下點:

  一、富有趣味和情趣,充滿美感體驗的學習活動是培養興趣的關鍵

  每個人都會對其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先關注和積極探索,並表現出心馳神往的狀態。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項工作有興趣,就有可能發揮他全部才能的80%-90%,並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勞。相反,只能發揮出20%-30%,也容易精力疲勞。興趣還可以開發智力,是成才的起點。後來,我嘗試把課本以外的內容滲透到教材中。借鑑課標的理念,我幾乎把大部分的教材題目改成學生所感興趣又容易理解的主題,讓他們進行自由大膽地創作。有時還甚至先創作再引題,也就是說根據學生的作品自由取名。這樣的方式普遍受到各班學生的歡迎,效果也不錯,也可讓學生從中樹立自信,發展個性!

  二、關注時間、地域以及個性差異

  由於班級不同,學生性格各異,同樣的教學手段所顯現出來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這時,在課堂紀律的組織還有提問方式等方面應該因人而異,防止一樣畫葫蘆!否則,學生鮮明的個性又會被再一次地抹平,乃至同化。注重培養每個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豐富的想像力。

  三、賞識教育

  哲學家詹姆士精闢地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讚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氛圍。我在孩子作業本的背面都會寫幾句激勵性的評語,比如:“你真棒!”“進步了!”“小畫家”等。學生畫的更認真了,還會經常和別人比“誰的星星多”。教師的讚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教師的讚美就像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更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四、以愛為基礎,拉近師生距離

  蘇霍姆林斯基有句精彩的話: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幼小的心靈。孩子們稚嫩的心靈需要老師用心地呵護。透過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我體會到作為一名科任教師,要增進師生之間的互相理解、支援和配合,建立友誼,產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學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一切目標的實現,必須以愛為基礎。或許在這方面對一年級的學生我表現地更加小心細緻。結果一年級的學生比高年級的學生更喜歡上我的美術課,每當我走進教室,孩子們便會興奮地歡呼“耶”!在孩子們那活潑又充滿稚氣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樂!他們的反應讓我瞭解他們在學習中也能體驗快樂。然而,面對高年級我卻似乎常常犯著一個錯誤,喜歡從個人感受和專業的角度去設想每個學生都會像我那樣關心和熱衷於美術學科的學習,我也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儘可能多地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但事實上,學校美術課向來被大家認為是“副課”,不受學校學生和家長的重視。很多學生認為“美術又不要統考,不必認真學美術”的觀念使得學生也不願學。老師沒勁教也形成惡性迴圈。因此,我們必須減輕學生心理上的學習負擔,在教學過程中避免一味地追隨權威,根據實際情況自己主導課堂,推翻傳統教學中的硬性制度和單一的評價方式,充分地去迎接課改,進行創新。讓學生在自主、自願、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美術課教學反思9

  《恐龍世界》屬於“造型·表現”領域。“恐龍”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從小就玩恐龍的玩具,看有關恐龍的連環畫,聽關於恐龍的故事,因此,這節課我一出示課題,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下子就提高了。教學中,我利用課前準備的相關的書籍和圖片,引導學生了解恐龍的相關知識,幫助他們瞭解不同恐龍的特點。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在觀察、記憶、表現恐龍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科學、關注環境,訓練他們的觀察、記憶、表現能力。

  教學一開始,設立了“搶答遊戲”環節,問:“你認識哪些恐龍?”學生快速搶答:劍龍、霸王龍、三角龍等,而後課件出示不同種類恐龍的圖片。引導學生了解恐龍的相關知識。接著進入“探究式學習活動”環節,組織學生利用課前蒐集的資料,簡單介紹一下幾種恐龍的特點。學生們爭先恐後,把手舉得高高的,嘴裡還喊著:“老師,我來我來!”。他們分別從恐龍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入手,作了簡單的介紹。舉止自然大方,語言流暢。足見他們課前做了充足的準備。本課的教學難點是不同種恐龍的特點及情節的表現。為了解決這個難點,我先請幾位學生到黑板上畫出不同種類的恐龍,然後再組織他們討論:黑板上學生畫的是否抓住了恐龍的特點?我再根據學生的討論,適當進行修改,使其突出特點。接下來又引導學生分析教材中的學生作品,以此讓學生了解如何來表現出恐龍活動的情節和恐龍生活的環境特點。

  為了更好的讓學生表現恐龍,我在課堂中還展示了幾幅優秀的恐龍題材的美術作品,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學生們在明確作業要求的前提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一幅幅優秀的恐龍世界的作品,在評價活動中,我採取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培養他們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銳的審美鑑賞力。在課後拓展方面,我透過課件,出示了幾幅用彩泥製作的恐龍世界的作品圖片,引導學生回家繼續學習,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整節課學生學習氣氛十分熱烈,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美術課教學反思10

  本課主要難在學生如何把鳥的形象去轉變為圖案,並要進行裝飾新增。我是在黑板上示範了一隻孔雀的圖案,請學生把孔雀照片和繪畫結合我的圖案來對比,找不同。效果不是非常好,學生沒有體會到要去“變”,一部分學生就抄黑板上的圖案或者臨摹書上的,可見他們心中無底,不敢下筆。我想加上一個從寫生到圖案的變化過程圖示,把區別與聯絡直觀的反應在學生面前,更加能夠說明問題。

  學生在設計圖案的時候,有了外形的基礎,又遇到了困難,就是身體內部的圖案設計沒有根據外形來安排,圖形鬆散,沒有組合、變化、統一,對以前學過的對稱等知識運用的人數比較少。針對這個問題,觀察到一些畫的比較好的學生在新增圖案的時候不是一下子畫好全部,而是從一處出發,以一種圖案為起始,邊畫邊看,慢慢補充,慢慢擴張,去貼合外形、貼合鳥的特徵來新增。

美術課教學反思11

  生命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神秘的話題,他們想知道生命是怎麼產生的,是從哪裡來的.本節課透過情景的創設及擬人化的表現形式,使學生有一種身如其境的感覺,透過動物出殼這一情景,以動物作為媒介來表達學生自己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及母子間的感情。

  《出殼了》一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教學目標是探索生命伊始的奧秘,展開回憶與想象,大膽自由的表現出一種自己喜愛生物出殼時候的情景,透過觀察、幻想、體驗與交流,感受美麗生命的不屈和獨特的美麗,進行想象與構思,追求表現的新穎與生動。

  教學設計時,我考慮得很多。小動物破殼而出,來到這個世界上,它們是那麼的弱小,那麼的微不足道,這個過程卻蘊含著生命的不屈和偉大。於是我設計了小雞出殼過程的圖片展示,讓學生親眼去看、去感受,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假如自己就是那隻雞寶寶,破殼而出的那一刻有什麼感受,會看到些什麼?讓學生角色扮演,設計這些環節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感受到生命的喜悅。課堂上,學生們的表現也令我滿意,基本都能很好地投入學習。

  本節課的環節清晰,每個環節有一定的針對性,不足之處:一沒有引導學生多種形式表現,如剪貼、用橡皮泥等;二我沒有展示課外的優秀作品,欣賞只侷限在書本上;三沒有在黑板上演示,雖然我準備了範畫,但沒有演示的直觀性強;四我的語言有親和力,但是還要進一步提煉自己的語言。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地研究教學,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

美術課教學反思12

  美術課在小學來說是一門副課,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應正確認識到美術是一門基礎學科。一方面,它是一門寓德育於美育的思想教育課;另一方面,美術教育也是以愉悅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出發點的基礎素質教育課。所以,除了教學生知識以外,還要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熱愛生活、感受生活。因而美術教師要千方百計點燃學生的藝術火花,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學生全面發展。

  一、藉助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以往,上美術課只侷限在教室,學生只能看到有限的掛圖,這樣大大減弱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藉助多媒體教學,學生不僅可以清晰地看到鮮豔的色彩、流暢的線條,而且還可以在輕鬆愉悅的音樂聲中展開豐富的想象,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以音樂輔助教學

  音樂有極其強烈的情緒感染作用,它能調動人們的情緒反映。在美術教學中適當運用音樂,將會更好地輔助教學。如在教學美術欣賞課時,播放音樂,使學生一邊欣賞畫中的情趣、韻味、意境,一邊感受如流水般叮咚的琴聲,可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美感。在上手工製作課時,可以讓學生邊製作邊欣賞音樂,學生透過音樂薰陶,把心中所想、眼中所見表達出來,做出精美的作品。

  三、尋找創作的源泉

  在以往美術教學中,我們往往被純技巧、技能的追求所左右,並

  以此作為美術教學成敗與否的標尺。在這種教學動機指導下,學生一味地跟在教師後面模仿,侷限性大,缺乏對現實生活中真實事物的瞭解和觀察,畫出來的東西沒有靈性,顯得死板或者失真。我以為在美術教學中,首先應考慮的是孩子生活經驗的積累以及對大自然的觀察瞭解,積澱豐富的感性基礎,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創作源泉。

  四、激起創作興趣

  美術這門學科,從總體看是大多數學生喜歡的科目,但具體上好每一節課和學生對這節課有沒有興趣,情感有多深,永續性有多長,這就要看教師如何調動各方面的因素,激起學生創作的興趣。在我們的教材中,有不少課題需要學生走出教室,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激情轉化為表現大自然的創作慾望,其學習美術的興趣就會油然而生。 總之,作為走上美術創作之路的`啟蒙者,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用真誠的心點燃學生的美術藝術火花,使他們成為熱愛生活、創造生活、美化生活的新一代。

美術課教學反思13

  本課是一節動手製作課,當學生們手中的廢舊盒子、瓶子或紙袋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禮品時,使我非常感動。我真的感受到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發揮。我認為從課前的蒐集各種包裝材料開始,就激發了學生對包裝的興趣,生活的熱愛。設計禮品包裝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同時也體現了製作者的愛好和情趣。同時,教師利用課件演示,讓學生欣賞到多種包裝形式精美的禮品,不但使學生了解了禮物包裝的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美化生活的情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設計思路,再透過教師的折、剪、粘等技法的直觀演示從而解決了包裝的難點。使學生將禮物的外套設計得更加精美。

美術課教學反思14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發揮學生的創意和才華。美術課堂就好比一個樂園,能讓學生身心放鬆在美的世界裡徜徉,在輕鬆快樂的氣氛裡感受美、學會知識。

  幼兒美術課的教學反思

  1、興趣是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

  我認為教師要根據時令和季節的變化,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引導孩子們去觀察、認識、體會生活中各種美好的東西,開闊他們的視野,以提高他們對繪畫的興趣以及認識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教師還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引導幼兒多看,養成善於觀察的習慣,不僅能觀察單一的物體,還要引導其觀察物體的各個部分及其相互關係。如在畫《活動中的小朋友》時,幼兒以某一處小朋友玩的情況為主要創作物件,但在豐富畫面時還要再畫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動,使佈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內容更加豐富。

  2、創造愉悅、寬鬆的心理環境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些想法在幼兒頭腦中原本就沒有。如果成人不橫加干涉,我想他們會自己創作,自動調節自己的行為,從而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所以我們教師要正確面對兒童畫中的“出格”“錯位”的現象。兒童作畫時經常會出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小孩的耳朵畫成小動物的耳朵,鴨子長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細又長;白天時畫出個月亮……出現這種情況時,成人往往無法理解,有人甚至急於糾正,但我覺得我們教師不應打斷幼兒的繪畫活動,急於糾正其繪畫內容,應該在事後引導他去觀察、瞭解相關事物的特徵,讓他們在生活中透過觀察、學習積累起豐富的科學知識。所以,面對兒童畫中的“出格”,我認為教師要多加鼓勵。

  3、幼兒繪畫活動中的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術活動中,把握好幼兒的“說”,對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幼兒的繪畫水平,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在運用多種手段、媒體給孩子許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孩子進行自由的想像,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時要給孩子有充分說的自由,教師千萬不能說“不可能”、“這是不對的”等話語來否定孩子的想法,對具有創造性的、離奇古怪的想法,要給予肯定、鼓勵和讚賞。讓孩子感覺到這樣的異想天開是對的,從而使孩子養成發散性思維的習慣。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我想可以採用自己說,和旁邊小朋友說、小組說、以大家說的形式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同時也吸取別人的想像力。

  4、以開放的形式提問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應設計一些豐富多彩的開放性問題,激發幼兒聯想、創造,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探索問題的不同答案。如在畫《手指造型想象畫》時,教師用手擺出幾種造型,然後讓幼兒發揮想象力,想像什麼,幼兒則可以根據自己生活經驗的積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穎有趣的提問,可使幼兒感到新鮮,促使他有興趣去探究,極大的調動他們投入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5、教師不能忽略的一種繪畫形式——意願畫

  意願畫教學既能滿足幼兒表達的願望,又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縛,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才能,教師應把握好每一個教育的契機,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入手,達到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講過《龜兔賽跑》的故事以後,其中有一個小朋友問我:“老師,小兔子真有這麼笨嗎?他不會到終點時再睡覺嗎?”當時,我不知怎麼解釋才好。後來我根據幼兒的這個提問,設計了一個意願畫題目《龜兔的第二次賽跑》,讓幼兒展開想象,把龜兔第二次賽跑的過程和結果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結果,在這次的繪畫活動中,幼兒充分想象,不僅畫了出來,同時還編成故事講了出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6、認真欣賞孩子的每一幅作品,並恰當地加以評價

  教師應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每一幅作品,即使發現幼兒表現中的錯誤,成人也不必大驚小怪、否定幼兒的作品,而應該在充分觀察和欣賞畫面後仔細詢問幼兒的畫法並作出具體的評價。事後,我們可以引導他去觀察、認知相關事物的特徵。成人過多的關心與干涉只能使幼兒失去創作的源動力,扼殺了幼兒的藝術創作潛能。

  在美術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幼兒園美術教育並不是教幼兒什麼驚人之作,而是使他們能夠發現自己的潛能,建立大膽創造的信心,養成堅韌不拔的毅力,為將來無限的發展創造可能。

美術課教學反思15

  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教學才是真正適合學生髮展的呢?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一次次試圖在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藝術教育有不同於科學教育與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它的這一特點決定了藝術課堂教學所採用的方法要有別於其他學科。藝術更為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但情感教育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那又如何才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到這種情感教育呢?

  學校安排我擔任一、四、六年級的美術課教學。然而,又正逢一年級是新教材,我如覓知音,便傾注了較多的精力,各種各樣的教學思路也充分地得到實踐。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實戰實施,我大致地整理了以下幾點:

  一、富有趣味和情趣,充滿美感體驗的學習活動是培養興趣的關鍵。每個人都會對其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先關注和積極探索,並表現出心馳神往的狀態。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項工作有興趣,就有可能發揮他全部才能的80%-90%,並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勞。相反,只能發揮出20%-30%,也容易精力疲勞。興趣還可以開發智力,是成才的起點。後來,我嘗試把課本以外的內容滲透到教材中。借鑑課標的理念,我幾乎把大部分的教材題目改成學生所感興趣又容易理解的主題,讓他們進行自由大膽地創作。有時還甚至先創作再引題,也就是說根據學生的作品自由取名。這樣的方式普遍受到各班學生的歡迎,效果也不錯,也可讓學生從中樹立自信,發展個性!

  二、關注時間、地域以及個性差異。由於班級不同,學生性格各異,同樣的教學手段所顯現出來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

  的。這時,在課堂紀律的組織還有提問方式等方面應該因人而異,防止一樣畫葫蘆!否則,學生鮮明的個性又會被再

  三、賞識教育:哲學家詹姆士精闢地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讚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氛圍。我在孩子作業本的背面都會寫幾句激勵性的評語,比如:“你真棒!”“進步了!”“ 小畫家”等。學生畫的更認真了,還會經常和別人比“誰的星星多”。教師的讚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教師的讚美就像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更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五、以愛為基礎,拉近師生距離:蘇霍姆林斯基有句精彩的話: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幼小的心靈。孩子們稚嫩的心靈需要老師用心地呵護。透過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我體會到作為一名科任教師,要增進師生之間的互相理解、支援和配合,建立友誼,產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學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一切目標的實現,必須以愛為基礎。或許在這方面對一年級的學生我表現地更加小心細緻。結果一年級的學生比高年級的學生更喜歡上我的美術課,每當我走進教室,孩子們便會興奮地歡呼“耶”!在孩子們那活潑又充滿稚氣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樂!他們的反應讓我瞭解他們在學習中也能體驗快樂。然而,面對高年級我卻似乎常常犯著一個錯誤,喜歡從個人感受和專業的角度去設想每個學生都會像我那樣關心和熱衷於美術學科的學習,我也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儘可能多地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但事實上,學校美術課向來被大家認為是“副課”,不受學校學生和家長的重視。很多學生認為 “美術又不要統考,不必認真學美術”的觀念使得學生也不願學。老師沒勁教也形成惡性迴圈。因此,我們必須減輕學生心理上的學習負擔,在教學過程中避免一味地追隨權威,根據實際情況自己主導課堂,推翻傳統教學中的硬性制度和單一的評價方式,充分地去迎接課改,進行創新。讓學生在自主、自願、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學美術教育不同於專業美術教育,它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培養髮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新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改變傳統教法和學法。透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

  課程標準是新的,兒童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