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彙編15篇)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彙編15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曹衝稱象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1

  “曹衝想的辦法是什麼樣的?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是我在教學《曹衝稱象》一課時提出的問題。經過一次次反覆的練說以後,曹衝那聰明機靈的印象已深深印在每個孩子的腦海中。“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我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可沒想到這一問題一提出,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說:“沒了!”連平時好逞強的孩子都是直搖頭。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看來曹衝在孩子眼裡已不是一個普通的人。而是成了無法超越的神了!這可不行!如何激發孩子的創新精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呢?我靈機一動,說:“老師在書上,看到有個學校的小朋友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比曹衝的還要好呢!不知我們班有沒有同學能想出來?”激將法起作用了,馬上有人舉手了。屠鑫元第一個發言。他說:“人走進船裡,人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我心裡一樂!這個辦法真好!正要大力誇獎他。可轉念一想,孩子們懂得這個辦法的妙處嗎?就問:“這個辦法行嗎?”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竟有很多人說不行。有的說:“沒秤怎麼稱人?那時侯還沒有俞醫師(學校的校醫)那種秤。”哦!原來在孩子眼裡只有磅秤才可以稱人。有的說:“小孩子可以稱,大人不能稱。”(一問,才知他們認為書上說沒有那麼大的秤來稱大象,大人身子重,也沒法稱。)“人都到船上去了怎麼劃線啊?”……我耐著性子和孩子們一一討論解決這些問題後,正想進入下一環節,課堂上又有人大聲說:“我覺得還是不行!”真是惱火!可新課標提出課堂以學生為主,我忍住這股無名火,耐心地問:“為什麼?”“老師你說的,要很多人在一起才能和大象一樣重。人太多了,稱不完啊!”“也不至於到稱不完的程度,即使很多很多,一天稱不完兩天,兩天稱不完三天……總有一天能稱完,總比把大象斬了要好啊!”最後大家總算一致同意,這個辦法不但行,而且比曹衝的要好。不用把石頭搬上搬下的,人自己會走,多方便啊!這時,我向那位同學豎起大拇指說:“了不起,能想出那麼好的辦法!要是當時你在場,曹操就不用操衝的辦法,一定用你的!”

  “誰還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呢?”“我有!”“我有!”課堂上小手林立!如今,操衝不再是無法超越的神了!

  【教學反思】

  一、民主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理念:

  我們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是平等的,應尊重學生獨特的認識和感受。這個案例中,老師努力做到不做權威,不強制學生必須聽從老師的理解和認識,完全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暢所欲言,在平等對話中理解文字,超越文字。充分體現了課堂是學生舒展靈性的空間。

  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在學生思維受阻時,能設計巧妙的環節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實現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本案例中,當學生把曹衝看作是一個無法超越的神,學生的創新思維受遏止時,根據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以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話語,使沉寂的課堂泛起一陣漣漪。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2

  我曾經執教了第四冊語文課文《曹衝稱象》一課的教學,印象較深。下面把所教及所思記錄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興趣匯入,課題質疑。

  這節課我是這樣設計匯入語的:“同學們,在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甚至更重的東西是不成什麼問題的,但是,要是在古時候,這卻是一件很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的故事——《稱象》。”接著我板書課題。

  由於我這個匯入很快就抓住了學生的心,於是提出問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麼?”

  學生很踴躍,他們紛紛發言:“我想知道這個故事中講誰要稱象,為什麼要稱象?用什麼方法來稱?最後真的稱出來了嗎?”

  常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我一向都很重視匯入的教學,特別對於小學生。好的匯入,能很快抓住學生的心,促使學生很快進入到教學中來。另外,精心設計匯入語,也會使教師自己充滿自信心,能很快進入教學正題,不至於東拉西扯,避免課堂隨意性。

  就 本文而言,“曹衝稱象”是一個發生在古時候的故事,學生就很想了解在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怎麼來稱一頭活著的象的。這件事就是使學生產生了很大的興 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的導語也就成了學生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我是成功的,我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學生思維的目的。

  二、以生為主,思辨突破。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問題:“曹操為什麼要稱象?官員們用什麼辦法來稱象?曹衝用的是什麼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梳理了學生的問題後,拋開了課前的教學設計,調整教學步驟如下:

  (課堂實錄)

  1、提問:官員們想出了哪些稱象方法?(用句型“有的...有的...也有的...”練說)曹操聽了態度怎麼樣?(直搖頭)“直搖頭”什麼意思?(做個動作看看) 討論:為什麼直搖頭呢?

  2、提問:曹操認為曹衝的辦法好不好?從課文中哪句話看出來?這種方法好在哪兒?(曹操微笑著點點頭,用船代秤,解決“提不動”的問題,用石代象解決宰象的問題,既稱出大象的重量,又不傷害大象,是一種科學的稱象方法,與官員們笨拙的稱象方法形成鮮明對比)

  3、提問:曹衝稱象的結果怎樣?“果然”一詞什麼意思?曹衝當時幾歲?“才”什麼意思?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3

  在這次教研活動中,薛翠竹老師講授了《曹衝稱象》一課,對於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不成熟的見解:

  俗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可以看出薛老師很重視匯入的教學,我覺得特別好。尤其對於小學生,匯入很關鍵。若是我,我會選擇這樣的匯入語:“同學們,在古時候,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甚至更重的東西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在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已經不成什麼問題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的故事——《曹衝稱象》。”

  好的匯入,能很快抓住學生的心,促使學生很快進入到教學中來。另外,精心設計匯入語,也會使教師自己充滿自信心,能很快進入教學正題,不至於東拉西扯,避免課堂隨意性。

  就本文而言,“曹衝稱象”是一個發生在古時候的故事,學生就很想了解在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怎麼來稱一頭活著的象的。這件事就是使學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薛老師的導語也就成了學生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薛老師是成功的,她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學生思維的目的。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問題:“曹操為什麼要稱象?官員們用什麼辦法來稱象?曹衝用的是什麼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薛老師先讓學生自主讀書,提出問題後,同時調整自己的教法,並沿著學生提出的'問題來組織教學,這是學生作為真正課堂主體的主

  要表現之一;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薛老師能夠透過她有意識、有目的的主動引領,促使學生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思考,由淺入深地思辨,利用自己的主動思維去不斷獲得自己的結論,形成自己的思想,這是學生作為真正課堂主體的主要表現之二。這樣的課堂也才是發揮了學生主體性作用的課堂!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中,才能體現出學生主動性作用和教師主導性作用的高度統一,才能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堂的真正有效性!

  在拓展環節,學生踴躍發言,雖然能說出一些意想天開的稱象方法,但有些不切實際,薛老師耐心地和學生們一起研討各種方法的優劣好壞,起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

  我認為這是一堂非常有效的教學。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4

  透過本次講課,使我有了一次很大的提升,感覺自己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尤其是自己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和處理生成上有了一定的進步,現反思總結得與失,以便指導以後的教學。

  首先,為了本次講課,我深挖教材,參考了眾多的設計,最後制定了切合學生實際的、更為學生所接受的引課和難點突破的方法。在引課上,我採用了以前學過的《盲人摸象》,這樣就使大象的樣子很清晰的出現在學生的腦海裡,解決了理解大象的高大的這部分內容,也使學生產生了稱象怎麼稱的興趣。在突破難點上,我採用的是透過學生默讀、勾畫描寫稱象動作的詞語、交流彙報和課件展示的方式來理解稱象的步驟,體會曹衝稱象的巧妙和學習曹衝遇事多動腦筋想辦法。

  其次,在字詞教學上,我採用了透過字義識字(比如教學“稱”時,讓學生想自己看到過稱什麼的。教學“秤”時,透過秤字 右邊的“平”說明秤的含義)、換偏旁識字(比如教學砍,學生們想到了次、歌、吹、歡)、結合具體情景識字(比如議論,是在出示官員們的話時讓學生想象當時的場景來理解的,還擴充了詞語議論紛紛)多種識字方法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和熱情,同時積累識字的方法,為以後讀書識字打好基礎。

  第三,在學習了曹衝稱象的方法後,我擴充套件瞭如果是你,怎樣稱象的問題。沒想到學生們提出了用人代替大象走上船、製作大的蹺蹺板、用地秤來稱等方案,發散了學生思維,不把曹衝當做神仙而不敢去突破,樹立了學生的信心。

  我認為本節課中處理不當的環節有:在學生勾畫稱象的動詞時,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交流,一來是自己著急了,二來怕學生們說不好,所以想降低學生的難度直接播放了課件。另外在教學“稱”和“秤”時應該再次比較一下兩個字的區別,這樣在以後的讀課文過程中就不會有學生誤解了。還有在學習曹操和曹衝時,做一下簡介會更好。

  總之,透過這節課使我認識到,要想講一節成功的課除了需要精心備課之外,更需要一個教師多方面的素質(調控課堂能力、處理生成問題、心理承受能力),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與積累、改進與創新,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5

  《曹衝稱象》一課是一篇記敘文,主要寫曹衝小時候運用巧妙的方法稱出一頭大象重量的故事。全文共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介紹的,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自讀,多種形式朗讀,解決不認識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透過理解文字語言去理解曹衝稱象的辦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指導學生抓住文中幾處內容進行對比。

  (1)官員們稱象的辦法和曹衝稱象的辦法的對比。分析官員們的稱象方法的結果和曹衝稱象的結果。

  (2)曹操前後態度的對比。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難點,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這兩段。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主要讓學生抓住“直搖頭”的“直”字來強調曹操對這些辦法是不滿意的。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是用分步驟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稱象的過程,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指導學生,並抓住表示先後順序的詞“先……再……然後…”,描述稱象的過程,在總結板書時指出曹衝不是神童,他的辦法是想出來的。表現在第一,他認真聽別人的議論,從中受到啟發。第二,他能夠創新。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學文結束前我安排了拓展課文這一環節,我想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我說:“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還有什麼好辦法,能稱出大象的重量?”學生的情緒又高漲起來,有的讀課文,有的看插圖,有的熱烈地討論。同學們想出了不少的辦法,但有不少的方法對當時來說是不太可能,其中有一個同學想出的辦法是:把曹衝稱的沙子換成人,就會更加省事。就這樣這節課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6

  今天上了新課《曹衝稱象》,學生很感興趣,昨天預習後今天一早就有孩子來跟我分享,讓我猜猜看曹衝到底有沒有把大象的重量稱出來。但是由於今天自己身體的原因,自己的狀態並不好,上課的時候顯得力不從心,準備工作也不完善。

  之前備課的時候是想準備教具給學生演示官員的辦法和曹衝的辦法,結果沒有準備充分,只能乾巴巴的講,孩子們越聽越懵,加上很多孩子根本沒有見過秤,課堂漸漸被冷卻。

  第二課時的時候,我在教室就地取材,找了一把大長尺子,兩個有帶子的學生水杯,和一個拴鑰匙的繩子做了一個簡易的秤,那一瞬間,學生們似乎一下子就懂了。

  我非常慚愧,準備不充分就進入課堂是真的不對,在教學過程中的反思也不夠,很多時候覺得自己不會上課了,上不好課了,其實都是自己的託詞。

  想躺平,想安於現狀,想做一條鹹魚。

  前提也得把課上好!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7

  常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我一向都很重視匯入的教學,特別對於小學生。好的匯入,能很快抓住學生的心,促使學生很快進入到教學中來。另外,精心設計匯入語,也會使教師自己充滿自信心,能很快進入教學正題,不至於東拉西扯,避免課堂隨意性。

  就本文而言,“曹衝稱象”是一個發生在古時候的故事,學生就很想了解在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怎麼來稱一頭活著的象的。這件事就是使學生產生了很大的興 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的導語也就成了學生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我是成功的,我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學生思維的目的。

  二、以生為主,思辨突破。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問題:“曹操為什麼要稱象?官員們用什麼辦法來稱象?曹衝用的是什麼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梳理了學生的問題後,拋開了課前的教學設計,調整教學步驟如下:1、提問:官員們想出了哪些稱象方法?(用句型“有的...有的...也有的...”練說)曹操聽了態度怎麼樣?(直搖頭)“直搖頭”什麼意思?(做個動作看看) 討論:為什麼直搖頭呢?

  2、提問:曹操認為曹衝的辦法好不好?從課文中哪句話看出來?這種方法好在哪兒?(曹操微笑著點點頭,用船代秤,解決“提不動”的問題,用石代象解決宰象的問題,既稱出大象的重量,又不傷害大象,是一種科學的稱象方法,與官員們笨拙的稱象方法形成鮮明對比)

  3、提問:曹衝稱象的結果怎樣?“果然”一詞什麼意思?曹衝當時幾歲?“才”什麼意思?

  師小結:現在稱象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可是在古時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難了。曹衝7歲就想出了科學的稱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

  4、討論:我們應該向曹衝學習什麼?(生:動腦筋、想辦法)

  追問:曹衝為什麼能想出科學的稱象方法?

  (a、認真觀察事物,善於動腦思考。b、能從官員們的議論中得到啟發)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8

  《曹衝稱象》是一個民間方為流傳的歷史故事。課文透過對曹衝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的介紹以及與大臣們方法的對比,表現了曹衝愛動腦筋,善於觀察,富於聯想的品質。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引人入勝,語言通俗易懂。

  由於低年級的小學生喜歡聽故事,愛動手,好奇心強。我根據孩子們的這些特點,在教學中,主要是結合他們的心理特點,對他們進行啟發思考的訓練,鼓勵孩子們創新,訓練孩子們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因此,我在充分引導學生在掌握字詞,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在一個寬鬆的課堂情境中,讓他們的想象思維從桎梏中解放出來,讓發散思維達到一個高潮。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首先指導孩子多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先……再……然後……”理解曹衝稱象的幾個步驟,讓學生理解每一步的過程,讓孩子們盡請地討論,然後分組選派代表進行彙報交流學習情況。

  這樣時間很快,下課鈴聲就在不知不覺中響起,完成了輕鬆有趣的課堂教學。

  這節課雖然孩子們上的非常輕鬆愉快,但也存在著不足之處:

  由於這節課討論時間過長,所以,在拓展的環節,我做得顯然是不夠的。如果我能結合實際,問一問學生:在生活中你遇到過什麼難題?你是怎麼做的?這樣學生從課文中悟出的會更多。對這一點我有點遺憾。

  讓孩子們懂得《曹衝稱象》這篇課文就是告訴我們“平時多觀察,遇事多動腦,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這樣一個道理。雖然內容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理解,但他們在生活中能否養成愛觀察,思考的習慣呢?這個我沒有時間在仔細地詢問孩子們的具體情況,所以不可知,這是我講這節課的一個短板。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9

  《曹衝稱象》是一篇老課文了,學過文章的學生都會深深記住這位聰明機智的孩子,會被他的聰明所折服。小小年紀的曹衝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同等重量簡單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衝善於觀察,善於動腦,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一、教學效果:

  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了原有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開發學習資源,營造了興趣盎然的語文學習生活,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學習。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係,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讓他們從感興趣的話題中產生濃厚的閱讀慾望,把課文學習作為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課文伊始,從曹操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情入手,讓同學們到課文裡找一找。當同學們對曹操的表情產生興趣後,我有效地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讓他們滿懷興致地朗讀課文,在探究中解決問題。課堂上我儘可能把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究,並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

  四、我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說,進而有條理地說,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成功之處:

  這篇課文講的是曹操的兒子曹衝小時候稱象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曹衝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同等重量簡單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衝善於觀察,善於動腦,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低年級的學生喜歡聽故事,愛動手,好奇心強。教學中我充分引導學生在掌握字詞,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教學這一課時,我設計讓學生讀書提出問題,再沿著學生的問題來組織教學。學生先默讀課文。之後,我問:“你有什麼問題嗎?”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問題:“曹操為什麼要稱象?官員們用什麼辦法來稱象?曹衝用的是什麼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然後老師梳理學生的問題,調整自我的教法,循著學生的問題安排教學思路,逐個解答學生的問題。

  三、不足之處:

  “奇思妙想”“有計可施”環節的設計,沒有更好地發散學生的形象思維。充分讓學生勤於動腦、富於聯想,用智慧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我相信只要我們引導及時,相信孩子們智慧的火花會及時閃現,個個都會成為“智慧星”。

  四、改進措施:

  以小學生耳熟能詳的小故事為學習材料,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全文共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介紹的,教學中主要讓學生自讀,多種形式朗讀,解決不認識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透過理解文字語言去理解曹衝稱象的辦法。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10

  《曹衝稱象》是一篇老課文了,學過文章的學生都會身深深記住這位聰明機智的孩子,會被他的聰明所折服。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充分運用資訊科技與學科進行整合,力圖讓“趣”貫穿始終,讓學生樂在其中,思在其中,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下面是我教後的幾點反思:

  一、我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開發學習資源,營造了興趣盎然的語文學習生活,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學習。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係,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

  二、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讓他們從感興趣的話題中產生濃厚的閱讀慾望,把課文學習作為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課文伊始,從曹操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情入手,讓同學們到課文裡找一找。當同學們對曹操的表情產生興趣後,我有效地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讓他們滿懷興致地朗讀課文,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三、課堂上我儘可能把時間歸還給學生

  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究,並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

  四、我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說,進而有條理地說,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藉助FLASH動畫讓學生邊操作邊說明,幫助學生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有效地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

  六、“奇思妙想”“有計可施”環節的設計,發散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學生勤於動腦、富於聯想,用智慧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

  我相信只要我們引導及時,相信孩子們智慧的火花會及時閃現,個個都會成為“智慧星”。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11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在指導學生理解曹衝稱象的方法後,我想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於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曹衝能想出這樣巧妙的方法,是因為他注意觀察,善於動腦。小朋友們能不能也像曹衝一樣,開動腦筋,想出稱象的方法呢?”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自己的辦法,一會兒彙報。學生的情緒高漲起來,有的讀課文,有的看插圖,有的熱烈地討論。孩子們的方法很多。有的說:“可以把石頭換成人,一樣可以稱出大象的重量”,有的說:“可以用吊車用磅秤”,還有的同學說:“可以將大象的細胞抽出來,進行化驗分析,直接用生物技術測出大象的重量。”

  當了解曹衝這個形象的時候,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曹衝嗎?為什麼?”孩子們的回答更是讓我驚訝。

  看來,他們小小年紀就能夠開動腦筋想辦法!在以後的教學中,可不能看低他們。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12

   一、談話匯入,課題處質疑

  教學中,我利用圖片直觀地引導學生認識“稱”,透過對“雞”、“羊”、“牛”的互換,間接推出牛的重量。然後匯入課文:“同學們,在古時候,沒有今天的這麼先進的科學技展,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甚至更重的東西卻是一件很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的故事——《稱象》。”接著我板書課題,這個匯入,很快抓住了學生的心,我很快就提出問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麼?”學生很踴躍,他們紛紛發言:“我想知道這個故事中講誰要稱象,為什麼要稱象?用什麼方法來稱?最後真的稱出來了嗎?”我的導語也就成了學生的質疑的前提條件。從這個教學環節來看,我是成功的,我達到了激發學生興趣,開啟學生思維的目標。

  二、有的放矢,向四十分鐘課堂要質量

  在教學《稱象》這篇課文時,我先指導孩子多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先……再……然後……”理解曹衝稱象的幾個步驟。其次,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加強重點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衝的方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這些詞要指導學生透過朗讀,聯絡上下文體會意思。透過這幾個環節,學生對這一難點基本上突破了,而且還訓練了學生的說話和口頭表達能力,增加了課堂的有效性。

  三、讀文質疑,合作解疑,課件突破難點

  閱讀課的教學是語文科教學的重點,《稱象》這篇課文就是讓學生感悟曹衝是個遇事愛動腦筋,能找出解決問題辦法的聰明孩子。在教學過程中,我重視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曹操為什麼要稱象?官員們用什麼辦法來稱象?曹衝用的是什麼辦法?”然後,梳理學生的問題,循著學生的問題,逐個引導學生合作討論,最後解決問題。

  四、不足之處,認真總結反思

  《稱象》這篇課文就是告訴我們“平時多觀察,遇事多動腦,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這樣一個道理。淺顯易懂,學生很容易理解,但他們在生活中能否養成愛觀察,思考的習慣呢?由於這節課安排了比較多的重點詞語和口頭表達訓練,所以,在拓展的環節,我做得顯然是倉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結合實際,問一問學生:在生活中你遇到過什麼難題?你是怎麼做的?這樣學生從課文中悟出的會更多。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13

  《曹衝稱象》是一個民間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課文講的是曹操的兒子曹衝小時候稱象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曹衝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塊和大象的同等重量簡單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見,曹衝善於觀察,善於動腦,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二年級的學生喜歡聽故事,愛動手,好奇心強。教學中我充分引導學生在掌握字詞,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教學這一課時,我設計讓學生在初讀後提出問題,再沿著學生的問題來組織教學。教學中我讓學生先自由朗讀課文,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問 題:“曹操為什麼要稱象?,官員們用什麼辦法來稱象?曹衝用的是什麼辦法?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然後老師梳理學生的問題,調整自己的教法,循著學生的問 題安排教學思路,逐個解答學生的問題。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14

  《曹衝稱象》是一篇老課文了,學過文章的學生都會身深深記住這位聰明機智的孩子,會被他的聰明所折服。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充分運用資訊科技與學科進行整合,力圖讓“趣”貫穿始終,讓學生樂在其中,思在其中,學生掌握課文資料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下方是我教後的幾點反思:

  一、我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開發學習資源,營造了興趣盎然的語文學習生活,學生在簡單、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學習。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係,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

  二、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讓他們從感興趣的話題中產生濃厚的閱讀慾望,把課文學習作為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課文伊始,從曹操的良種截然不一樣的表情入手,讓同學們到課文裡找一找。當同學們對曹操的表情產生興趣後,我有效的利用學生的閱讀期盼,讓他們滿懷興致的朗讀課文,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三、課堂上我儘可能把時光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到達問題

  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究,並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

  四、我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的說,進而有條理地說,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潛力。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潛力得到了提高。

  五、藉助FLASH動畫讓學生邊操作邊說明,幫忙學生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有效的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

  六、“奇思妙想”“有計可施”環節的設計,發散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學生勤於動腦、富於聯想,用智慧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

  我相信只要我們引導及時,相信孩子們智慧的火花會及時閃現,個個都會成為“智慧星”。

曹衝稱象教學反思15

  《曹衝稱象》一課主要寫曹衝想出一個好方法稱出了一頭大象的重量的故事。我在講這節課之前,深入鑽研教材,在年級組進行了多次研究,並參考了眾多的教學思路,根據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教學計劃,把教學重點放在課文的第四自然段,理解曹衝想出的辦法,感受曹衝是個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

  曹衝稱象的方法是: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等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稱一稱船上的石頭。石頭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在教學這部分時,結合我們班學生的思維水平,我是這麼做的:

  首先,幫助學生弄明白曹衝的辦法是什麼,他是怎麼稱出大象的重量的,理清文章脈絡。我先提出問題說說曹衝說的稱象的辦法可以分為哪幾步?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仔細讀課文。然後點撥學生說說曹衝在稱象時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接著做什麼、最後做什麼,使學生更清楚地理解曹衝稱象一步步的過程。

  接著,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練習說曹衝稱象的過程。剛開始學生不敢說、不會說,在我不斷地鼓勵下,才有幾個學生舉手回答,但是表達不如人意。於是我出示flash課件,讓學生邊看課件邊練習說,在理解課文內容、重難點的同時,鍛鍊了學生複述、口頭表達的能力。在練習讓學生用上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先、接著、然後、最後”有序表達曹衝稱象的過程時,出現了困難,耽誤了一點時間,課前我預設做的不充分,對學生情況不瞭解。

  透過這樣反覆的語言訓練和演示課件讓學生直觀地去理解,我想,學生對於這個稱象的過程已經有了深刻的瞭解,於是我趁熱打鐵,問:你覺得曹衝稱象的辦法怎麼樣?好在哪?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學生能很快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回答出來。接著我問曹衝是個是個什麼樣的孩子?他的聰明表現在哪兒?第二個問題學生回答不出來。我引導學生思考曹衝是用什麼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學生說出是船和石頭,從而想到曹衝懂得這樣的知識:同一條船,如果每次裝載的物體重量相同,那麼船身每次下沉的幅度相同,或者反過來說,如果每次船身下沉的幅度相同,說明船上裝載的物體的重量也相同。曹衝能給運用上述知識和現有條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他運用“船身下沉的幅度相同,說明船上裝載的物體的重量也相同”的知識。先用一條船“稱出”(找到)與大象重量相同的替代物——若干塊石頭,再一稱一稱地稱這些石頭的重量。這樣,就把不能分開來稱的身高,體重的大象,換成了可以分開來稱的若干塊石頭,從而間接地稱出了大象的重量。曹衝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善於觀察、愛動腦筋。

  我覺得這節課教學重點比較突出,教學設計和多媒體的使用對教學難點的突破有幫助,還是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