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師生互動
本節課是以新課標的一切以學生為主,突出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標準來設計的,嘗試構建學生自主、合作性學習的教學模式。
本課藉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匯入新課,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容易接受新的知識,符合初一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過程中,透過將課本上所列舉的科學資料以資料統計表的形式展示給學生,達到更直觀的效果;還藉助小實驗、圖片等,讓學生透過觀察,嘗試歸納總結出水在植物體中的作用,其中教師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進而利用資料分析這個部分,讓學生分小組自由討論提出相關的問題,由學生相互幫忙解答所提的問題,培養學生合作性學習的'能力,而教師則在當中起到組織、引導的作用,並能及時地對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鼓勵與評價,同時參與學生的討論,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學生討論的每個問題的後面,都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讓學生自己來評價誰的意見更合理,增強學生相互評價的意識,最後,由教師作小結並給出一個趨向性的答案,並鼓勵學生保留自己的看法與意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整節課節奏緊湊,有放有收,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性比較強,營造出了良好的課堂氛圍,達到了比較好的學習效果。
但本課還存在著不足的地方:1.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應該顧及全班同學,注意觀察學生討論情況,對缺乏組織的小組要加強引導,並能給予指導;2.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中,評價的力度還不夠,應該在這方面多加強。
這節課讓我對新課標有了比較深的認識,並在其指導下嘗試著應用於教學實踐中,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也令我在以後的教學的道路上找到了理論的指導,我將在自己以後的教學之路上不斷地將新課標理論轉化為教學實踐,努力實現教書育人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