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尋找快樂》教學反思

《尋找快樂》教學反思

《尋找快樂》教學反思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我們該怎麼去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尋找快樂》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尋找快樂》教學反思1

  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老師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特別強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我想:如果沒有這種參與,就不能產生任何體驗,更談不上解決心理問題過程的完成。所以課堂上通過了各種活動為學生創造難忘的親身體驗,透過對體驗的反思,達到教育的目的。而這些活動內容又貼近了學生的生活,來自學生生活實際,透過充分的親身體驗,學生掌握一些心理知識和技能。 透過測試快樂、訴說快樂、分享快樂、行為訓練等活動幫助學生認識、接納和把握自己的情緒,增強對快樂情緒的體驗,培養樂觀的情緒和生活態度,學會在生活中找“樂”,讓自己變得更快樂。

  “活動”和“體驗”是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兩個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還不在於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要透過創設一定的心理情境,開展極富啟發意義的活動,來造成個體內心的認知衝突,喚醒學生內心深處潛意識存在的心理體驗,以達到影響他們心理,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

  所以,只要教師走進學生,融入學生當中,成為他們的知己,在師生和諧的互動中,正確引導,最終會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實處,這也就達到了心理健康課開設目的了。

  《尋找快樂》教學反思2

  心理健康課是一門新開設的學科,我瞭解它也不是很多。本著一邊學習一邊研究增長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絞盡了腦汁。課前,我對本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小調查,發現他們在學習上感到壓力較大的佔30%,感覺自己快樂的僅佔32%(有56%和12%的孩子分別選擇了一般和不快樂)。保持快樂心態的學生人數比例很低。因而,如何讓學生養成樂觀的生活態度,增強對快樂情緒的體驗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我選擇了心理健康活動的主題是快樂。

  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我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特別強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我想:如果沒有這種參與,就不能產生任何體驗,更談不上解決心理問題過程的完成。所以課堂上通過了各種活動為學生創造難忘的親身體驗,透過對體驗的反思,達到教育的目的。而這些活動內容又貼近了學生的生活,來自學生生活實際,透過充分的親身體驗,學生掌握一些心理知識和技能。

  透過書寫快樂、訴說快樂、分享快樂等活動幫助學生認識、接納和把握自己的.情緒,增強對快樂情緒的體驗,培養樂觀的情緒和生活態度,學會在生活中找“樂”,讓自己變得更快樂。

  《尋找快樂》教學反思3

  《尋找快樂》是一節愉悅情緒的導向課,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的煩惱,初步瞭解去除煩惱的簡易方法,並瞭解保持愉快情緒的常用方法。課堂以活動為主,突出學生主體性和體驗性,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興趣。整個活動教師能把時間和空間都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潛能,思路也很清晰。

  教師首先以小遊戲匯入,顯示笑容燦爛的幾張照片,以吸引每個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先透過“測試”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愉快指數”,從而自然地引出尋找快樂的方法的內容——“聽故事,找答案”,學生聽過故事後,積極地交流、討論,總結了保持愉快情緒的簡單方法,就是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並且可以透過傾訴、發洩等方式讓自己愉快起來。並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尋找快樂的方法,使學生逐漸懂得快樂無處不在、快樂需要我們去創造、煩惱可以變成快樂。透過“迴音壁”,讓學生分析別人的故事中的煩惱,投射到自己身上,讓學生分析自己的煩惱,初步瞭解去除煩惱的簡易方法,並用來解除自己的煩惱。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生活中、學習中的煩惱,最後,同學們各抒己見幫助解困惑。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都尊重每個學生的內心感受,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性,讓他們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到心理除錯的技巧。

  活動過程有相榷的地方是,課堂上還存在老師和部分活躍的學生壟斷課堂交流的情況。建議設立一個拓展延伸訓練,讓學生聯絡生活,講述自己愉快的夢,愉快的經歷,和一次由不愉快轉變成快樂的事,從而讓學懂得到處都有快樂,懂得保持愉快情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