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1

  這組教材針對五年級學生的認知和能力基礎,遵循著“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的原則進行設計,使學生在積極主動、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初步瞭解漢字的特點和發展歷史,去感受漢字的神奇、有趣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因為這是一種全新的教材形式,所以他受到了老師們的極大關注,與此同時,我們發現在學習本組教材之前學生們對這一學習內容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這個單元由“有趣的漢字”與“我愛你,漢字”兩個綜合性主題學習活動組成。每個主題學習活動都是先提出活動建議,然後給出一組閱讀材料;這些主體閱讀材料之前都有一個“導語”,“導語”中主要提出學習任務,之後有一個結語,提出辦展覽、辦手抄報等成果展示和繼續探究的建議。從教材的編排結構中,我們能夠明確此次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和活動的基本思路。

  教師組織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努力體現“語文味”,這一點主要體現於在研究中要貫穿聽、說、讀、寫的訓練。例如在《遨遊漢字王國》的教學過程中,我著力落實了以下訓練:聽──研究中與同伴、合作者、教師、家長之間的互相切磋、傾聽,彙報課上的傾聽、補充,以及採訪專家、走訪鄰居等調查採訪時有目的、有禮貌的傾聽。 說──研究過程中各小組形式多樣的討論交流,彙報課上有條理、生動的彙報、解說、互動交流,還有課下學生之間以“漢字”為話題而展開的交流,以及在研究階段性小結後,我們開展的以“漢字文化”為主題的演講、辯論等活動。讀──學生要在研究過程中廣泛的、大量的閱讀,並在此基礎上,蒐集、篩選和整理資料,引導學生在研究中要逐步培養的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了讀書研究的慾望,他們便會在課下延伸閱讀相關書籍,豐富知識。寫──制定研究計劃、寫解說詞、主持詞,完成“研究報告”。同時,研究的內容和過程也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引導學生勤於筆耕,啟發並督促學生透過日記、週記等形式記錄自己的收穫與快樂,並將好文章向報社、網站投稿,與大家傾訴研究的經歷與收穫,激發學生研究的積極性。還可以設計相關主題的手抄報、黑板報和宣傳櫥窗,豐富美化教室環境。

  在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的同時,又藉助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的落實過程引導學生感受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這樣,在研究過程中,將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融合在一起,突出學科特點。

  對於小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無論是綜合性學習研究的內容和形式我們都要力求突出它的趣味性,要有生活氣息,讓學生有較大的自主權,整個實施活動要活而不亂,動而有序,並寓教於樂、啟智於趣。

  例如:在“遨遊漢字王國”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依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與學生的興趣需要,從內容上劃分,幫助學生分為了:追溯字源、字林拾趣、咬文嚼字、漢字文化、以及魅力漢字五個研究小組。豐富的研究內容,細緻的研究分工,使學生在研究之初就找到了適合於自己興趣需要的、能夠力所能力的研究內容,而且這些研究內容的確定給學生創設了較大的研究空間,有利於調動學生的自主性。

  在研究中教師要啟發學生適時適當的運用上網、查閱工具書、諮詢相關專業人員等方法獨立解決困難,並指導學生恰當的處理資料。例如“追溯字源”研究小組,在研究的過程中就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面對堆積如山,有些甚至是枯燥無味的大量的文字資料,有些學生有些愁眉不展了,教師及時幫助學生進行教材內容《漢字的演變》《甲骨文的發現》的學習,調動學生的已有舊知,幫助這個小組理順研究思路,使學生認識到能夠認識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和行書,瞭解他們基本的演變過程,才是我們小學生的研究重點。明確了研究目標,學生又恢復了最初的研究興致。

  在“字林拾趣”的研究過程中,由於研究內容自身所具有的趣味性,使得學生的研究狀態一直呈現著興致盎然之勢。當老師發現學生們只是沉浸在尋找、閱讀的樂趣中時,便及時引導學生多種文藝形式來呈現研究所得,讓更多的同學從他們研究小組為大家帶來的遊戲或活動中共同分享他們的研究所得。於是學生們開始深入分析他們收集的資料,設計了“字謎擂臺”“多音字對話”“巧對歇後語”等形式,在彙報交流時,他們不僅讓同學們深深感受到了“字林拾趣”的無限樂趣,而且遊戲中學生們認識到了漢字表音和表意的特點,從而更加喜愛並樂於運用漢字!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2

  語文課程中的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十分重視綜合性學習,在不同的學段以不同的方式呈現。第二學段每冊教科書安排了兩次綜合性學習,內容既有學科內的像“讀童話、講童話、編童話、演童話”,也有跨學科的像“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保護綠色家園”“走進大自然”。第二學段綜合性學習的方式主要是課外活動,課內展示。進入第三學段,每冊除繼續安排一次以課外為主的綜合性學習外,出現了整組集中的、課內外一體的綜合性學習。五年級上冊《遨遊漢字王國》就是這樣的一個教學單元。

  翻開這一組,我們會發現它的編排方式與其他各組截然不同,也與近幾十年來我國小學語文教材的面貌迥然而異。它不再以課文為主體安排閱讀、習作和口語交際,而是分成“有趣的漢字”和“我愛你,漢字”兩大板塊。每個板塊的主體是“活動建議”,希望學生按照這些建議開展綜合性學習。“閱讀材料”是供學生在開展活動時閱讀的,但開展活動的材料不限於此,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去搜集,教師也可以作補充。這在我國小學語文教材編寫上是一種突破。小學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從各地教師的自發性嘗試,進入了國家課程的規範性實施;從以課外開展活動為主,進入課堂教學的領域,怎樣進行綜合性學習成了我們急需探討的課題。本文試以《遨遊漢字王國》為例,談談怎樣實施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

  凸現三個特徵

  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同於一般的課堂教學,我們首先要把握它的特徵。我以為,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應當具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一)活動化

  “活動”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學科領域裡有著不同的含義。教學論中的“活動”,是指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參與的,以學生學習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主動探索活動物件為特徵,以實現學生綜合發展為目的的主體實踐。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食物的需要更為強烈”,“對一個可能使他使出全部精力的活動,他將感到一種本能的衝動,因為這正是使他的能力得以完善的道路。”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人的認識不可能單獨起源於主體,也不可能單獨起源於客體,只能來源於兩者的相互作用,即主體對客體的活動。現代教育十分重視採用活動的形式進行教學,主張透過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來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養成良好品格。

  兒童具有好“動”的天性。綜合性學習可以發揮兒童好動的特點,把活動和學習結合起來,讓活動成為學習的過程。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不是採用語文課堂教學常見的講、聽、讀、練的方式,而是透過猜字謎,蒐集利用漢字諧音特點的文字材料(如歇後語、詩詞、對聯),調查街頭錯別字,舉辦書法展覽等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漢字的神奇和有趣,提升對祖國文字的感情。這種“活動”是學生喜愛的,有的本身就是遊戲;活動中提倡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獲取知識解決問題,不是隻讀書本上已有的結論;在活動中每個學生親歷和體驗,而不是隻聽老師和同學的講解。拿“調查街頭錯別字”來說,它的“課堂”首先是在街頭,學生必須自己去尋找和發現廣告、招牌上的錯別字,有的字學生自己也拿不準,需要去查字典或請教家長、老師,然後才能統計資料,分析原因,提出改進建議。學生還要透過走訪、打電話、寫信等方式,向商店或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我們的意見。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需要綜合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聽說讀寫能力也能得到整體發展。對長期以來習慣於在課堂裡聽講、回答問題、做練習的學生來說,活動化的綜合性學習無疑是令人興奮的,對教師來說也是富有挑戰性的嘗試。

  (二)自主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這是綜合性學習與普通單元教學上另一個重要的區別。在《遨遊漢字王國》中,教材的提示是:“我們可以自由組成小組,討論可以從哪些方面瞭解漢字……活動結束以後,我們可以用多種方式展示活動的成果。”

  我們可以看出,教材十分強調綜合性學習中學生的自主性。

  《遨遊漢字王國》是任務驅動型的綜合性學習。儘管教材規定了活動的任務和範圍,教師也要安排佈置活動,但學生必須透過自覺主動的活動才能完成任務。具體的活動方式,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由學生自己決定的。這組教材中,“有趣的漢字”板塊建議開展猜字謎等3項活動,“我愛你,漢字”板塊建議開展社會用字調查等4項活動,限於教學時間和當地的教育資源,不可能每個小組全部都去做。學生自由組成小組,小組同學一起商量在每個板塊中選擇一兩項去做,以及怎樣開展,用什麼形式呈現學習的成果等,都由小組同學自主決定。“自主性”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根據實際條件進行分析和判斷,做出恰當的選擇。學會選擇,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綜合能力,我們要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得到鍛鍊。

  在綜合性學習中,教師必須注意自己角色的轉變——我們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真理的代言人,而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促進者,是參謀、顧問和諮詢人員。教師可以提出建議,但不規定學生必須做什麼和怎樣做,用資訊誘導而不是以指令來約束學生。比如蒐集書法作品,老師可以介紹我們學校哪幾位老師的書法特別好,最近學校裡有些同學的書法作品得了獎等等,至於怎樣蒐集就由學生自己去想辦法;教師可以把當地正在舉行的書法展介紹給學生,他們利用休息日去參觀,再仿照舉辦班級書法展等。

  (三)探究型

  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指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迴圈往復以至無窮”,是人類認識的一般規律。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但它也遵循這個規律。要是我們進一步思考,在教學活動中,“實踐——認識——實踐”的認識過程,前一個“實踐”和後一個“實踐”有什麼不同?對促進學生的發展來說,哪一個價值更大?就會發現目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對知識形成以後的應用性實踐活動相當重視,設計多種練習讓學生鞏固,聯絡生活實際組織活動,包括課外實踐活動,而對知識形成以前的探究性實踐活動卻重視得不夠。比較多的情況是,教師匆忙匯入新課,儘快得出結論,學生沒有經歷理解、感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認知結構理論的代表任務皮亞傑認為,“複製的真理只能算半個真理”,真正理解一個概念和理論,就意味著主體對它們的重新探索、發現和創造,而不是簡單地接受、重複和記憶。在我國的基礎教育中,需要大力倡導探究型的學習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3

  《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的意圖是讓學生在感受漢字神奇、有趣、古老、豐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對漢字的感情,努力學好漢字,繼承和發揚漢字文化的優秀傳統。

  在教學中我採用課前收集、課堂交流、課後應用、落實的方法,來加強學生對漢字文化的認識。尤其是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字謎、歇後語、故事為突破口提升學生學好漢字的慾望。

  另外,文章中有的精彩句子,意思比較複雜,可以適當引導學生理解。如“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為那壯麗的景色而迷醉,我無限鍾情於我賴以思維和交往的漢字,並震驚於它的無限活力和奇特魅力。”這個句子先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漢字字數眾多,漢字文化浩瀚壯觀,像夏夜的星空令人神往。這句話主要是表達自己“無限鍾情於”漢字的感情,因為漢字是作者──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思維和交流最重要的工具,我們在使用漢字的過程中,“震驚於它的無限活力和奇特魅力”。漢字既古老又充滿活力,在當今時代還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對外文化交流的開展,越來越多的人對漢字發生興趣。

  在這次綜合性學習結束時,我採用了以下的方法反饋教學效果:一是展示學習成果。要求好學生把這次學習的感受寫下來。運用自己寫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資料、圖片,製作小報、舉辦展覽、開成果彙報會等,交流、總結本單元學習的成果。二是繼續探究有關漢字的問題。如識記漢字的方法,防止錯別字的辦法,漢字的計算機輸入法比較等。三是落實在行動上,作為中國人就一定要寫好中國的漢字,這是對祖國的熱愛的具體表現。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4

  語文課程中的綜合性學習在小學階段是第一次出現,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藉助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開展綜合性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廣闊的生活空間裡學語文、用語文,豐富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本次活動的主題是“遨遊漢字王國”,是由“有趣的漢字”和“我愛你,漢字”兩個板塊組成。“有趣的漢字”分別從字謎、有趣的諧音、漢字小笑話、漢字的起源等方面揭示了漢字的神奇性和趣味性。“我愛你,漢字”分別從漢字的演變、錯別字的危害、漢字的書法藝術、漢字的魅力等方面,讓學生了解中華漢字的燦爛文化。

  本單元的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引導學生走進書裡,走向社會,走入家庭,尋找探索漢字的奧秘。這種教學的呈現主要以合作學習的形式,在學生課餘時間完成。

  學習制定活動計劃,確定目標,明確分工。同學們按想要研究的內容自願組合成學習小組,每組8人左右,選出組長以及記錄員等。團體協作制定活動計劃。這一環節注意(1)充分尊重學生個體,體現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學生分組利於活動順利開展。(2)尊重個性差異,學生有優、良、中、差,不同的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也應有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充分體現了分層教學理念。也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特點。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本課學習中我提倡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為這樣能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和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從而使學生從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轉變。這樣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現成的結論,而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親自參與到豐富、生動的實踐活動中去,經歷了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5

  《遨遊漢字王國》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中的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習單元──獨立的綜合性學習單元,對於我和學生來說這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這個單元由“有趣的漢字”與“我愛你,漢字”兩個綜合性主題學習活動組成。如何使學生在積極主動、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瞭解漢字的特點和發展歷史,感受漢字的神奇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於是,在教學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時我沒有采用語文課堂教學常見的講、聽、讀等方式,而是透過猜字謎,蒐集利用漢字諧音特點的文字材料(如歇後語、詩詞、對聯),調查街頭錯別字,舉辦書法展覽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對祖國文字的感情,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應。

  具體操作時我將課內活動和課外活動相結合進行。在進行課內活動時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分別加入了一些活動組。有猜字謎組,諧音歇後語組,諧音笑話組,漢字故事組等。組長分配任務後,利用雙休日的蒐集、查閱資料,然後學生在課堂上交流他們的活動成果。就說字謎組吧,找了很多字謎讓同學猜,學生們積極性很高,甚至那些平時不太愛學習的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其中。還有那些有趣的笑話,聽了讓大家捧腹大笑,回味無窮。在這些有趣的活動中不知不覺獲得了知識,感受著漢字的奇妙、有趣。但畢竟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對祖國的文字有更多的瞭解,使課堂教學得以延伸。我又指導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尋找錯別字(可從自己的作業本找,同學的作業本找,街頭招牌等)、自制手抄報(內容可為字謎、歇後語、漢字的來歷及起源、演變等)、書法比賽等。我鼓勵每個同學積極參與這個全新的學習過程,使他們的思維得以碰撞,知識能力得以提高,情感價值觀得以提升。

  毋庸置疑綜合性學習是學生的學習潛力得到充分發揮的廣袤天地。但也意味著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需要老師、學生付出更多。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6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遨遊漢字王國》是一個有關於漢字問題的綜合性學習單元。在這次網課教學中,我承擔了三個課時的授課任務。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精心設計教學流程。

  中華幾千年的漢字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神奇的魅力。在課堂上,我選擇活動式教學。縱觀整堂課,由一個個精心設計的活動構建成。讓課堂在中華源遠流長的漢字文化的舞臺上馳騁,讓實踐活動課堂富有文化味。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

  這是一堂語文綜合性學習課,我把語文知識與綜合實踐活動有機地整合。讓它既體現語文學習的特點,流淌著濃濃的語文味,又體現綜合實踐課的探究性學習特色。活動過程始終把獲取語文知識的研究能力作為第一目標。課上,學生的交流是主要的,老師的話語不多,只是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並作出結論,所起的就是總結和過渡的作用,把課堂還給了學生,真正實現了課堂屬於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的教學理念。

  三、課堂交流形式多樣。

  本設計重在讓學生策劃和開展活動,為學生創設一個互動交流的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及展示學習成果的能力,透過組長介紹,成果展示,調動同學積極參與,真正投入到漢字的研究中來。在組織形式上很靈活,既有個人活動,也有小組活動,讓課堂別有一番情趣。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7

  教學目標:

  1.策劃並開展簡單的小組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2.瞭解漢字的起源、演變的歷史,培養學習漢字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漢字。

  3.學會綜合性學習的基本方法,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學語文、用語文。

  4.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蒐集資訊與整理資訊的能力。

  5.學寫簡單的調查報告或分析報告。

  6.認識21個生字。

  課時安排:

  14課時

  活動過程

  單元導讀,激發興趣

  ( 1課時)

  1.導語:我們平常看書、讀報、寫信、作文,都離不開漢字。但是,你對漢字有更多的瞭解嗎?

  2.學生放談自己對漢字的瞭解。

  3.教師補充資料。

  (1)投影:漢字大約產生於四千多年前,它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這其中有很多未解之迷。

  漢字的最初模樣

  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甲骨文是現在所知最早的漢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筆道很細,每個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畫的畫。

  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與甲骨文差不多同樣古老,它的筆畫比較粗壯,大小也比較勻稱。圖為毛公鼎及銘文。

  古老的密碼:戰國文字

  在中國歷史上的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遨遊漢字王國教學設計一,五上第五單元,希望對你有幫助!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8

  本單元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是結合語文新課程標準而設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要了解學生對漢字瞭解的程度,首先應讓學生知曉我國漢字的來歷及演變過程。這是學好本單元主題內容的前提和基礎。

  在設計課程時,我首先結合文字展開教學,讓學生讀懂文意,能夠歸納出課文大意,瞭解在沒有漢字的時候人們是怎樣來記事的。所以,在第一課時,我重點結合課文展開教學,讓學生在讀通讀順文章的基礎上來概括文意,明確漢字從無到有、從簡單的符號和圖畫演變成為現在的字型,其中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這樣學生就對漢字的起源有了概念性的認識,這是第一課時教學的主要目標。

  在學好課文兩篇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對漢字的起源整體過程有了充分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分小組來展開綜合性學習,圍繞本單元的主要目的:拍洋學生策劃、組織開展活動、查詢和運用資料的能力,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形成手抄報,這樣在學生手中就有了大量的資料,這些還不夠,在課堂上,我放手讓學生來展示所收集到的相關資料,這些資料都是根據第一課時歸納的漢字的起源來整理的,學生在展示的過程當中,既進一步加深了對漢字的起源的理解,又在表達的過程當中培養其口語交際和歸納整理的能力。讓學生在互動學習的過程中增強對漢字構造的感性認識,悟出漢字構字的規律,這些對提高識記漢字的效率,增強對漢字的情感亦有著重要的意義,將有助於進一步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

  綜合性學習的特點體現了其特殊性:充分運用活動,培養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我們在教學設計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出發,瞭解學情,從漢字起源教學中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激發、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自豪感。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9

  《遨遊漢字王國》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中的一種全新的教材形式──獨立的綜合性學習單元。這個單元由“有趣的漢字”與“我愛你,漢字”兩個綜合性主題學習活動組成。根據這兩個綜合性主題學習活動,我們課題組把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劃分成六大版塊:“漢字之趣”、“漢字之源”、“漢字之奇”、“漢字之用”、“漢字之美”及“漢字之情”。而本次執教,我選取了“漢字之用”這一版塊進行探索和研究。以下談談我上完這節課的反思:

  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同於一般的課堂教學,我主要是抓住它的三個特徵展開這次的教學。

  一、活動性

  兒童具有好“動”的天性。綜合性學習可以發揮兒童好動的特點,把活動和學習結合起來,讓活動成為學習的過程。而“漢字之用”主要是讓學生去調查街頭錯別字,那它的“課堂”首先是在街頭。學生必須自己去大街上尋找和發現廣告、招牌上的錯別字,如果有的字自己也拿不準,可以去查字典或請教家長、老師,然後才能統計資料,分析原因,提出改進建議。每個小組也還可以透過走訪、打電話、寫信等方式,向商店或政府有關部門反映他們的意見。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綜合學習、運用語文知識和聽說讀寫能力也能得到整體發展。對長期以來習慣於在課堂裡聽講、回答問題、做練習的學生來說,這次活動化的綜合性學習無疑是令他們興奮的,對教師來說也是富有挑戰性的嘗試。所以這節課展示自己小組收集和整理的各類資料時,學生們都非常興奮。

  二、自主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這是綜合性學習與普通單元教學上另一個重要的區別。在《遨遊漢字王國》中,教材的提示是:“我們可以自由組成小組,討論可以從哪些方面瞭解漢字……活動結束以後,我們可以用多種方式展示活動的成果。”

  上課之前,我讓學生自由組成六大小組,讓每個小組根據老師的的學習目標和要求,自行設計和組織本次活動。學生不但可以去大街上調查招牌廣告用字錯誤或不規範的情況,而且可以從網路、報刊書籍和作業中收集用字錯誤或不規範的情況。後經過整理和設計,我們根據六大小組收集的資料分別把它們小組命名為:糾錯組、笑話組、故事組、作業組、用字不規範組及調查報告組。課前上交資料的時候,我發現六大小組把收集的資料製成了PPT,而且內容比較充實。這與學生積極主動的自由參與是分不開的。

  三、探究性

  綜合性學習的設定為探究性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遨遊漢字王國》儘管以“漢字”為主題,但並不是系統地傳授有關漢字的語文知識。本組學習內容中如漢字的發展演變、錯別字的型別和成因、漢字書法的字型等,都不必作為系統的知識來教。這樣,學生可以在比較寬鬆的環境中學習、探究。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探究,掌握方法和規律。所以透過六大小組展示自己收集和整理的資料後,我引導學生分析錯別字產生的原因,研究防止和糾正錯別字的辦法。當然,還有很多預防寫錯別字的方法,學生都可以繼續去探究,這為以後正確的書寫漢字,認識漢字奠定了基礎。

  綜合以上三個特徵,這節課的彙報的方式主要透過小組討論,選出優秀小組進行介紹,藉助PPT展示資料。

  反思本次綜合性學習的活動。學生興趣很濃,既培養了學生蒐集資料,整理資料,自制PPT的能力,課堂學習氣氛又濃厚。但因為“笑話組”和“故事組”的代表一一念讀內容,所以花去的時間過多,從而影響了後面幾個小組的展示。因考慮到“作業組”收集的也是因作業中整理出的錯別這而引出的笑話,所以就沒有再展示這組收集的資料,而“調查報告組”同學所作的調查報告正好成為了指導學生寫好一篇調查報告的範例。

  任何課都是一門缺撼的藝術,綜合性學習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學生的學習潛力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希望本次課例能帶來更多的建議及反思。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10

  《漢字之奇》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學主要分為五個環節進行:故事激趣,匯入課題;探究“發現”,獲得啟示;探尋演變,尋求規律;書寫體驗,感受特點;課外作業,拓展延伸。教學中著力引導學生探尋漢字變化的特點,感受漢字的奇特與可愛,激發了學生對漢字熱愛之情。在教學中主要做到了三點:

  一是重點引導培養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的能力。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式的學習。如在讀完《甲骨文的發現》後,並沒有就此而轉向下一環節的學習活動,而是接著引導學生:從中我們獲得了什麼啟示?另外,在瞭解了漢字的演變後,我又引導學生探究:從漢字的變化發展中,我們發現了什麼?這樣問題教師並沒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互相討論,互相交流,最後得出結論。從而感受到漢字的奇特。

  二是利用多種途徑讓學感受漢字的演變,加深對漢字的熱愛之情。在教學中,我們透過故事匯入激發學生興趣,後面還透過讓學生把教材中的閱讀材料當故事來講、讓學生交流自己蒐集的漢字字型的產生的資料、講漢字變化的故事,還有讓學生自己書寫體驗,感受漢字的篆書與楷書之間的變化特點等活動。這樣,進一步瞭解漢字的特點和演變發展的歷史,認識漢字的發展的奇特及意義,加深了學生對漢字和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情。

  三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策劃和開展活動、查詢和運用資料資訊的能力。在教學中,老師不僅注重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小組交流、討論、思考探究,也注重了課前的資料蒐集的指導,手抄報的指導,對各小組長進行引導指揮,讓他們在過程中學習策劃、蒐集資訊與處理資訊。

  當然,這一課的教學中也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小組交流不夠。如在兩篇教材的教學處理中都應設計小組交流討論的環節,這樣讓學生的交流面更廣,讓課堂氣氛更活躍。課堂展示不夠。教學中學生的發言展示與手抄報的展示略顯少了些。另外,課堂中學生自評與互評少了些。如在讓學生交流啟示與發現時,在學生書寫體驗後,應該讓學生來評評說說,這樣學生的體驗也許會更深。這些希望在其他教師的教學中可以得到更好的體現。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11

  看了第五組教材,我感受到了許多鮮活的文字氣息,展讀了一種全新的教材形式——獨立的綜合性學習單元。它立足於一個更高遠和開闊的背景,讓學生從宏觀上歷史地、審美地去感受和發現文字,明白中華漢字不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種特殊藝術的重要載體。啟用學生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本單元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導語。它概括提出漢字的三個特點:歷史悠久,使用人口最多,漢字書法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同時提出了本次綜合性學習的三個任務:感受漢字的神奇有趣,瞭解漢字文化,為純潔文字做些好事。第二部分是主體。包括了兩個綜合性學習主題活動──“有趣的漢字”和“我愛你,漢字”。每個主題活動都先提出活動建議,然後給出一組閱讀材料。這些教材提供的閱讀材料很具有代表性,可以引起學生對漢字的關注和思考。第三部分是結語,提出了辦展覽、辦手抄報等成果展示和繼續探究的建議。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應當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又是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積極性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選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是注重探索的研究過程。教師的指導是學生的自主性得以發揮的重要條件,而指導作用首先左於激發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教師應該為學生指點活動的途徑,幫助學生想些活動的點子,介紹一些語言站。通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究去感受漢字的神奇有趣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讓學生感受到的不僅是漢字的趣,更應感受到漢字與生俱來的歷史溫度和生命氣息,並昇華凝聚為對漢字一種真誠的愛。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12

  備課中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問題:教學應由易到難。就這堂課而言,猜謎要比制謎容易,而設計中恰好相反。另外,制謎的三條規則的揭示安排在上課伊始,顯然過早。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賞謎可融合在猜謎的過程中,若將其作為一個單獨的環節安排在後邊部分,顯得與前面的教學內容相重複。

  語文綜合性學習這一課型的特點體現不夠。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設計既要照顧本學科的特點,又要在所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之間建立真實的聯絡;既要超越本學科去還原學習內容的完整性,又不能脫離本學科;既要在規定時間內實現特點的教學目標,又要透過綜合性學習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在學習中要重視學生的參與精神,要讓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研究的過程,教師則應在各環節的指導上下工夫。這堂課的設計,處處體現的是教師牽著學生往前走,缺乏對學生策劃、組織、自主、互助等學習能力的培養。

  解決辦法:道理明白了,但是究竟該如何設計、組織教學呢?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究竟是個怎樣的模式?教師該如何加強自身的指導作用呢?這一連串的問號從腦海裡冒出,我又陷入了思考。

  我先從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有可能遇到的困難入手,繼而確定新的教學思路:課前指導學生制定活動計劃——指名彙報活動計劃——小組活動“猜字謎”——小結猜謎方法——編寫字謎——歸納制謎規則——總結收穫。很快,我的第二稿便寫成了。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13

  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是五年級下冊課教材中出現的一個新的單元,它同以往的課文學習有很大的不同。

  從教材的編排結構中,我們能夠明確此次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和活動的基本思路。我在組織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努力體現“語文味”。這一點主要體現於在研究中貫穿聽、說、讀、寫的訓練。例如在《遨遊漢字王國》的教學過程中,我著力落實了以下訓練:聽──研究中與同伴、合作者、教師、家長之間的互相切磋、傾聽,彙報課上的傾聽、補充,以及採訪專家、走訪鄰居等調查採訪時有目的、有禮貌的傾聽。說──研究過程中各小組形式多樣的討論交流,彙報課上有條理、生動的彙報、解說、互動交流,及以“漢字文化”為主題的演講、辯論等活動。讀──學生要在研究過程中廣泛的、大量的閱讀,並蒐集、篩選和整理資料,引導學生在研究中要逐步培養的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了讀書研究的慾望,他們便會在課下延伸閱讀相關書籍,豐富知識。寫──制定研究計劃、寫解說詞,完成“調查報告”。

  對於小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無論是綜合性學習研究的內容和形式我都要力求突出它的趣味性,讓學生有較大的自主權,寓教於樂、啟智於趣。例如:在“遨遊漢字王國”的學習過程中,我依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與學生的興趣需要,從內容上劃分五個小組,幫助學生研究。豐富的研究內容,細緻的研究分工,使學生在研究之初就找到了適合於自己興趣需要的、能夠力所能力的研究內容,而且這些研究內容的確定給學生創設了較大的研究空間,有利於調動學生的自主性。

  總之,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是任重而道遠的,需要我們每一個老師去摸索,探究,尋找一個個更好教學方法,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綜合性學習”教學之路。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14

  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是五年級上冊課教材中出現的一個新的單元,它同以往的課文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在執教這節課之前,我在深深地思考,何為綜合性?綜合性學習,到底要教給學生一些什麼?學生能否在這種自主的活動中學有所獲,在各個方面有大的提高。執教綜合性學習《有趣的漢字》第二課時之後,我發現,我們在進行教學時,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多方面的。第二課時是指導學生制訂活動計劃,在制訂活動計劃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從老師所給的活動計劃的範例中發現值得學習的地方,汲取範例中的長處為我所用;我們要教會學生制訂一份計劃書,培養學生正確書寫應用文的能力;我們要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我們要教給學生蒐集資料、處理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等等。

  雖然我的設想是美好的,但這一節課上完之後,還是有很多遺憾之處。遺憾的原因有老師教學方面的,也有學生學習方面的。由於前幾次試課時,均出現了拖堂的現象,所以在執教這一課時,我害怕完不成教學任務,稍顯急躁。如果我能多一些耐心,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觀察,讓學生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相信學生會有更多新的發現和收穫,會有更多創造性的思維迸發出來。同時,也是由於急躁,我在引導學生觀察完“文字式”的計劃書之後,就讓小組開始制訂活動計劃,沒有緊接著出示表格式的計劃書,讓學生在對比中學習,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制訂計劃,在安排教學步驟方面出現了失誤。為了不拖堂,在學生修改完活動計劃之後,我也沒有讓每個小組來展示自己的活動計劃,而是挑選了兩位同學,匆匆一講而過,這都是令我遺憾的地方。同時,在學生制訂完活動計劃之後,經過觀察,我發現雖然許多小組都學會制定活動計劃,但學生選擇的活動內容僅限於課本提供的,沒有選擇更多新的課本之外的關於漢字的活動內容,思維不夠開闊。這需要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多培養學生從課外學習,從生活中發現的本領,除了學好課本知識,更要從課外汲取營養,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是任重而道遠的,需要我們每一個老師去摸索,探究,尋找一個個更好教學方法,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綜合性學習”教學之路。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15

  漢字,中華民族的瑰寶,這個我們天天相見的卻又似乎離我們很遙遠的事物,透過本次活動讓我們對她已有所瞭解,有所感觸。也許學生對漢字的歷史與文化,還是”霧裡看花”,也許學生為現代社會中不規範使用漢字的現象而困惑,也許學生對書法藝術似懂非懂。但他們關注漢字、熱愛漢字的熱情卻被點燃了。透過本次學生們明白了學習漢字的重要,明白了寫好漢字的重要,明白了漢字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在這次活動中,我們也遇到了許多的困難。比如:我們蒐集到的甲古文、青銅器上的籀文,我們卻沒人認識這些符號的什麼特點,代表著什麼。

  也無人請教。雖然這又是一個新的課題,但使我感到深深的不安,自己的知識貧乏,拿什麼奉獻給學生?使我明白了在綜合實踐課程中,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更高了。再就是我的學生由於平時訓練較少,他們在與人交往時所表現出來的拘束、語言的貧乏,使調查採訪工作收效不大。農村學生受條件限制,能上網蒐集資料的學生並不多,大部分小組需要老師的幫助。但可喜的是我們的學生已經從課堂走向了社會,開始了做一個新世紀的”社會人”的征程。雖然舉步為艱,但我相信付出必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