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神奇的萬花筒》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神奇的萬花筒》,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自發、主動地參加探索性活動,在活動中瞭解萬花筒的的基本構造,學習拆裝萬花筒。
2、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探索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人手兩個萬花筒(一個是完整的萬花筒,一個是經過加工的不完整的萬花筒,並貼有標記)
2、萬花筒內的`小配件(小花片、泡沫紙片等)若干;
3、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玩萬花筒,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1、師:“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個萬花筒,請你們看看哪個萬花筒更好看?”
2、幼兒玩萬花筒,觀察萬花筒變化、漂亮的圖案。
3、集體交流:哪個萬花筒更好看?說話理由。
4、教師小結:能看到五顏六色、千變萬化圖案的萬花筒好看,貼有標記的萬花筒不好看,看不到花紋和圖案。
(二)學習拆、裝萬花筒,探索萬花筒裡的奧秘
教師:“為什麼一個萬花筒能看到神奇的圖案,而另一個萬花筒卻看不到呢?你們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
1、拆萬花筒:鼓勵幼兒拆萬花筒,要求不能破壞萬花筒。
2、引導幼兒大膽探索開啟萬花筒的方法。
3、集體交流:萬花筒裡有些什麼?
4、小結:萬花筒裡有一個透明、圓形的小盒子,有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小花片以及三面小鏡子,三面鏡子是朝裡面放的。
5、裝萬花筒:“小朋友拆開了萬花筒,發現了許多秘密,請你們把它再變回原來的樣子”
6、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裝好後檢查一下,是否和原來的萬花筒一樣。
(四)修萬花筒,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師:“為什麼另一個萬花筒看不到千變萬化的圖案呢?請你們也拆開來看一看”。
1、幼兒拆萬花筒,說說自己的發現。(沒有小花片、沒有鏡子、盒子被黑布遮住了)
2、幼兒修萬花筒,教師提醒幼兒可以用所提供的材料組裝萬花筒。
活動延伸:
科學區中提供組裝萬花筒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裝配萬花筒。
活動反思:
讓幼兒透過觀察自己總結萬花筒裡圖案的形狀和花的特徵,對孩子來說是比較難的,因為萬花筒裡的圖案由於鏡面的原因會產生多個連線在一起的紋樣,比較抽象,孩子是很難看出來的,因此幫助孩子進行觀讓幼兒觀察萬花筒,引導幼兒展開想象,製作萬花筒,積極主動地進行創造。使教學變得更加輕鬆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