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小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拔蘿蔔》

小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拔蘿蔔》

小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拔蘿蔔》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拔蘿蔔》,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的角色和情節,理解故事的內容。

  2、學習用不同的聲音和語調來表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用完整的短句表現故事中各角色的聲音,以及表情、動作;

  難點:聽故事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動準備:

  1、蘿蔔、老爺爺、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貓、小耗子的指偶和相應的貼上圖片教具;

  2、《拔蘿蔔》的掛圖一套;角色頭飾一套。

  3、知識準備:知道蘿蔔是長在地底下的;並初步瞭解蘿蔔的生長過程。

  活動過程:

  1、分段聽錄音講故事《拔蘿蔔》

  (1)提問:“誰種了一個大蘿蔔?”“誰來拔蘿蔔了?”“老公公拔出蘿蔔了嗎?”“怎麼辦?”(讓幼兒發散思維想出不同的辦法來幫助老公公)

  “老公公叫誰幫助他一起拔?他怎麼喊的?”“老婆婆叫誰幫忙?怎麼喊的?”“小姑娘叫誰幫忙?怎麼喊的'?”“小狗叫誰一起幫忙?怎麼喊的?”“小貓叫誰幫忙拔?怎麼喊的?”(學習並運用短句“xxx,快來幫我拔蘿蔔!”)“為什麼小耗子來了蘿蔔就拔出來了?”

  “蘿蔔終於拔出來了!大家都很高興,為什麼呢?”“如果老婆婆、小姑娘等不來幫忙能拔出蘿蔔來嗎?”

  2、看貼圖教具講故事:

  提問:(1)“蘿蔔長得怎麼樣?老公公見了怎麼樣?拔不出來老公公會怎麼樣?怎樣著急的喊的?”(依次讓幼兒運用短句學說各個角色的話並表演各個角色的聲音、語氣、動作。)

  (2)“蘿蔔終於拔出來了!大家都很高興,大家都會怎樣做,臉上有什麼樣的表情?”

  3、木偶劇場:教師操作木偶,引導幼兒分別講述不同角色的語句,進一步提高幼兒學習講述的興趣;

  4、表演區裡投放《拔蘿蔔》的一套掛圖,頭飾和幼兒嘗試表演故事;

  在語言區裡投放《拔蘿蔔》的指偶和背景圖,和幼兒一起分角色複述故事;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