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兒歌課後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動物兒歌課後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動物兒歌課後教學反思1
本節課設計著力體現“三重”,即重歸類、重情境、重方法指導,真正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識字,在快樂活動中識字。
1、集中識字與隨文識字有機結合。
本課的識字任務是12個,根據文字特點將其分為蟲字旁的形聲字和其他生字兩部分進行分類教學。先讓學生結合生動有趣的圖片認識動物,發現蟲字旁的形聲字的造字特點,並以此為出發點習得了識字方法;再結合多種形式朗讀兒歌,落實其他的識字教學任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了歸類識字的意識。隨文識字時,漢字在文字中時而跳脫,時而融進有趣的語句,深深吸引著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識字課的效率。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低年級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符合年齡特點的識字遊戲與朗讀活動。因此,在上課伊始,利用多媒體圖片,創設情境,運用“誰在哪兒幹什麼”的句式,激發表達慾望;在隨文識字過程中,以多種遊戲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在指導寫字環節中,採用通俗易懂的編歌訣方法讓學生輕鬆掌握寫字要領。進而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
動物兒歌課後教學反思2
《動物兒歌》是一首關於小動物的兒歌,透過兒歌的形式向孩子們介紹了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和蜘蛛6種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的生活習性。這是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識字單元的重點還是要引導孩子們透過藉助朗讀兒歌,以及兒歌的意境來進行識字和寫字,透過理解兒歌的內容讓孩子們感受到動物世界的神奇和有趣,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以及產生對大自然觀察的慾望。
《動物兒歌》這篇課文共有3句話,句式工整,語言生動有趣,讀起來朗朗上口,孩子們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積極性較高,注意力也比較集中。本節課我是採用圖片的形式匯入的,透過看圖說話的形式,我先讓同學們看文中插圖,然後以“我看到了_________來湊熱鬧了!”這樣的句式說話匯入,這些小動物都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看到圖片的時候也比較有學習的慾望,舉手的孩子明顯多了,積極性明顯高了。有了感性的認識以後,再讓大家自由朗讀兒歌,找一找文中一共介紹了哪些小動物,用橫線畫出來,然後討論交流並隨文學習生字詞。透過分類識記的方法,我把帶有蟲字旁的生字寶寶全都歸類在了一起,一些細心的孩子發現這些這些生字寶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蜻蜓、蝴蝶、蜘蛛、蚯蚓、蝌蚪、螞蟻”這些小昆蟲的名字左邊都有個“蟲”字旁,而且它們的讀音都與右半部分有關。透過舉例的方法讓孩子們掌握形聲字這一類字的識記。
整堂課的重點就是在不斷地鼓勵學生大聲朗讀,透過反覆朗讀,來深入瞭解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在朗讀的時候,我採用了我問你答的形式,這樣的朗讀方法非常吸引孩子們,因此孩子們的'注意力也非常地集中。除此之外,我也注重了說話練習,我讓孩子們進行了課堂小練筆,模仿課文說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孩子們眾說紛紜,學習效果顯著。這堂課是我們聽過教研課以後再進行集體備課和教學的一堂課,明顯感覺自己的課堂效果有了提升,對於我們這樣的教學新手,平常還應多聽課,多學習,把別人優秀的地方借鑑過來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提升自己。
《動物兒歌》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介紹了6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教材還配有生動有趣的彩圖,展現了動物活動美好快樂的畫面。兒歌中的小動物一半是昆蟲,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中也有六個是蟲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聲的形聲字,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形聲字的特點,有效識記生字。
動物兒歌課後教學反思3
動物兒歌這篇課文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介紹了6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展現了動物活動美好快樂的畫面。
基於教學目標3:透過朗讀,表演,瞭解小動物的部分習性。產生觀察小動物,瞭解小動物的興趣。
談一談反思。首先這節課配上了生動形象的彩圖,利用圖文對照,學生很容易找到對應的動物,也很快理解”展翅飛,運食糧,遊得歡‘’等動物習性,學生加深了理解。其中較難理解的是‘’蝴蝶花間捉迷藏‘’,透過提問學生什麼是捉迷藏,聯絡到了課文中蝴蝶花間捉迷藏。還有一句是造宮殿,把蚯蚓當做建築師。用來加深學生對動物習性的掌握。還新增一個連線的小遊戲,把哪個小動物和對應的習性連起來,再次讓學生理解動物的習性,最後透過仿寫詩的遊戲,出示兩幅‘’別的小動物活動的圖片,一幅是“青蛙荷葉把歌唱”一幅是“小猴樹上摘桃子”。
引導學生模仿兒歌“誰在那裡幹什麼”來編兒歌。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充分交流,不斷透過評價和提示,讓孩子能說出這樣的句式,讓學生編寫的兒歌更加準確概括。因為時間緊,建議讓更多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
動物兒歌課後教學反思4
1、小班幼兒是語言表達初期,教師透過形象的肢體語言引導幼兒強烈的表達慾望,使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知道了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叫聲,鍛鍊了語言表達的靈活性。
2、幼兒在活動中大都能參與進來,甚至能自主地創編一些動作,使整個活動氣氛更加熱烈。
3、在活動中,我親自示範演示,對個別不能理解要求的幼兒降低要求,大部分幼兒都能配合老師進行活動、朗讀、創編,活動也得以順利開展。
4、整節課幼兒參與度較高,但對於一些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幼兒來說,可能相對簡單,因此熱情持久度不高,今後,要多考慮這一方面,使所有的幼兒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
5、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在課堂上我會採用多種方式充分調動每個孩子的積極性,努力讓每個孩子興趣持續時間更長,在玩中學到新知。
動物兒歌課後教學反思5
上週五上了一節天河100直播課,考慮到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就是識字寫字,所以我選擇展示一節識字課。資訊時代背景下如何開展識字寫字教學一直是我校語文科組思考的重點。在微信掃碼已成為全民時尚的今天,我藉助umu平臺做了一份課前預習單、裡面包含了漢字的演變知識、學習影片以及考試檢測孩子的預習效果。課前學習單不僅讓我瞭解了孩子的掌握情況,也讓我課堂教學中有的放矢。在《動物兒歌》這節課中,我主要透過下面幾個環節達到目標、突破重難點。
首先是創設情境,引入兒歌。考慮到一年級的小朋友,非常天真可愛,所以我創設了故事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引入生字學習。其次是先學交流,整體感知,主要是檢查學生課前學習情況。本節課重點在於研學分享,掌握生字,我用了各種方法幫助孩子掌握生字的音、形、義。同時第一次在課堂上正式滲透形聲字識字的方法,把我做的漢字故事小課題一些措施運用於識字課堂。在書寫這一環節,除了引導孩子認真觀察,我還拍照上牆,展示學生的正確姿勢與規範書寫,給學生做好榜樣。最後是朗讀兒歌,拓展延伸,透過仿說句子初步領會這首兒歌的句式特點。
這節課,我比較滿意的是,孩子們比較積極,和我的互動也比較和諧,大多數孩子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認真思考,積極發言。當然,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比如,學生對生字的掌握不是很牢固,生字讀得不夠多,在學生讀錯時,老師的處理方式有待改善。還有一些我個人的原因,老師的語言比較囉嗦,語速也比較快,這些都是我在以後的課堂中需要改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