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平移和旋轉》的教學反思範文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平移和旋轉》的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平移和旋轉》的教學反思範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平移和旋轉》的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平移和旋轉》的教學反思1

  這節課是在學生認識對稱圖形之後學習與研究的內容,是從運動變化角去探究和認識空間與圖形。教材注重挖掘和利用身邊豐富有趣的例項,充分感知平移、旋轉兩種運動的不同特徵及其普遍存在性。透過本節課,我有了以下兩點思考:

  一是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現的。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絡。而這種發現的最佳途徑則是透過學生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去獲取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各種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和實踐中去體驗、思考、討論,在數學活動中經歷、感悟,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二是數學來源於生活而服務於生活,新課程強調“人人學有用的數學”。因此,教師要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創設一切條件,設計與學生生活聯絡緊密的素材,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於生活實踐中。透過與生活的聯絡,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實踐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平移和旋轉》的教學反思2

  在本節課教學中,讓學生觀察情景圖,一方採用了同學個人思考與小組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法;另一方,讓學生充分應用多種感知通道來感悟平移和旋轉的特點:讓學生回憶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現象,觀看教師大量的實物演示,生動、直觀地感悟平移和旋轉,然後又透過動手操作和活動進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轉。另外,教學中我注意了尊重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在民主、友好的氛圍中參與活動,高高興興地感悟數學的魅力和價值。

  讓學生透過實踐活動探索發現數學知識和形成相關技能,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正是學生開展多種活動的過程。教師為學生提供了有利學生思維成長的教學內容,並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與教師恰當點撥相結合,重視學生的情感。

  總之,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生活實踐數學化、數學概念實踐化這樣兩個轉化,即學生在一堂課中初步完成了從感性到理性又從理性回到感性這樣兩次飛躍。但因為自己時間上把握不夠好,導致課後的小結草草收兵,同時,教學中如果再增加一些不一樣顏色的圖形,讓學生透過平移和旋轉來組成有趣的圖形,則會更好些。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平移和旋轉》的教學反思3

  《平移和旋轉》是小學學習階段全新的學習內容,是數學課程標準《空間和圖形》這一模組中的一個內容,我認為一個人深刻的學習在於把學習到的理念體現在外化行為中,並及時反饋自己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這一節課的設計和教學過程來反思一下:

  1、創設數學情景。

  數學情景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樑。“平移和旋轉”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在本節課中,我主要採用從生活例項入手,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究,逐步實現對數學概念和方法意義的建構。讓學生在情景中,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正如《新課標》所倡導的: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從中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於是我讓學生判斷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經歷觀察、對比的思維過程,使其更深刻地認識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點。並舉例說說生活中的哪些現象是屬於平移和旋轉的,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的本質特徵,感受平移和旋轉現象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加深學生對數學來源於生活的認識。

  2、教學目標的定位準確。

  平移和旋轉,應該說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從兒童空間知覺的認知發展來說,則是從靜態的前後、左右的空間知覺使人感悟平移和旋轉這一動態的空間知覺。這是培養空間觀念的基礎,而空間觀念是創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沒有空間觀念,就幾乎談不上任何發明創造。平移和旋轉,在現實生活中,學生也都經歷過,也應該有一種切實的感覺,只是不知道這兩個專門術語。在小學階段,課程標準也只要求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有一個初步的感受就可以了。因此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在透過學生對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現象的再現和在教學中的活動和分類,讓學生感受平移和旋轉,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能正確區分平移和旋轉,體驗平移和旋轉的價值。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絡。這個目標既符合兒童空間知覺認知發展的特點,又符合課程標準的目標。

  3、注重動手操作。

  心動不如行動。透過讓學生把製作的紙風箏和玩具車帶到教室來直接玩玩,不僅滿足了學生好玩好動的天性,而且讓學生親身體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實現了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不足之處是學生在數平移了幾格最容易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