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英語優秀教學反思(通用5篇)

英語優秀教學反思

英語優秀教學反思(通用5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英語優秀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英語優秀教學反思1

  長期以來,高三英語的教學工作備受關注,尤其是新課程標準實施以後。新教材對於教師的課堂教學要求不斷提高,同時,新課程在功能、結構、內容、方式、評價及管理等方面的極大創新,對英語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從總體上比較難適應新時期的教育和教學改革的需要。作為教學一線的英語教師是英語教學的關鍵,及時和有效的探索、總結和評價是促進英語教學的重要舉措。

  學生的英語學習與複習中出現的問題:

  學生對英語課堂知識的掌握不踏實、理解不全面,課外花的冤枉時間多;而大部分學生對書本知識不夠重視,找不到英語學科複習的有效載體,不能有效的利用課本,適時地迴歸課本,英語複習缺乏根本,甚至本末倒置;絕大部分學生在複習與學習過程中不能走在老師前面對基礎知識進行梳理,沒有習慣性地進行課前預習、認真聽課、課後及時複習,英語學習缺乏主動性。

  作為學生高考的把關者,高三英語教師首先要有正確地意識,應充分認識到:一節課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或者學生學得很辛苦,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教師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進行提高:

  1、教師要有課堂效益意識。教學效益首先體現在課堂教學資訊量、教學活動的廣度和密度。其次,課堂效益意識還體現在教學的設計中要充分為學而教,以學生如何有效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標準來設計教學。課堂設計甚至要細緻到注重教師自身每一句課堂用語的應用都要有利於對學生的正面影響,有助於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有助於他們有效內化知識與資訊。新課強調新知識點的重點落實與聽說讀寫技能的常規訓練,複習課堂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正確處理好高三教學與高考複習之間的關係,在教學環節恰當地滲透高考的資訊,拓寬教學內容。還要處理好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之間的關係。講評課要指導學生聽出層次。

  2、英語課堂上教師應及時有效獲取學情反饋,有效地進行課前回顧,課堂小結等環節的落實。為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教師還可以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激勵性的英語學習效果評價制度,堅持對學生的聽課、作業、自習等方面進行跟蹤,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複習狀態與狀況,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出針對性的調整;同時有效的刺激了學生提高分數效率較高的“增長點”。

  英語優秀教學反思2

  高中英語教學所使用的教材都是課改後的新教材,對我們有了更高的要求,經過反覆揣摩教材和努力向資深的老師們學習後,對高中英語教學有了更多的反思。

  反思之一:多媒體應用,及網路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

  當我們還在費力地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當我們還在吃力地翻看字典編寫教案的時候,我們沒見過“金山詞霸”能如此輕鬆的查詢英文單詞,自動給出發音,中英文對照的例句及同義詞和反義詞;我們沒見過“Word”能如此奇妙的編輯文章,它可以自動查出英文拼寫錯誤和語法錯誤,幫助自動修改錯誤。在你寫完一篇英文作文之後,可以自動為你計算字數,自動顯示你的作文等級;我們沒見過“聽霸”中如此豐富的英語聽力教學功能,我們的英語教師中有不少人沒見過國際網際網路上如此眾多的英語教學網站和如此豐富的英語教學資料。你想寫論文嗎?你想查詢教案例項嗎?你想了解英語教學新動向嗎?你想知道英語課堂教學遊戲嗎?這些都可以輕鬆地在國際網際網路上找到。

  可以想見,資訊時代的到來對我們外語教師提出了怎樣的挑戰。國際網際網路在全球的普及使得網路英語成為現代英語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英語教師觀念落後,知識老化,教學手段陳舊是擺在教育戰線面前的嚴峻現實。

  反思之二:外語學習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客觀原因

  談起英語教學的實際效果,我們的英語教師都有深切的體會。中國城市的孩子們,尤其是鄉鎮的孩子常常從小學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直到大學,學習英語的時間近十年,而最終大多數收效甚微。原因到底是什麼?可能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語在中國只能算是foreign language(外語)而不是second language(第二語言)。這是長期以來,一直被我國中、小學教師所忽視的一個問題。

  外語教學有著與第二語言教學完全不同的自身的特點,中國學生學習外語更有其特殊的地方。我們要問:儘管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與世界的交往越來越多,英語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然而我們的學生中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是對外語感興趣的,有強烈的自我動力的;他們儘管一週有4--6節的外語課,總數加起來,不過4--5個小時,這點時間的外語接觸夠嗎?在40分鐘的英語課上,老師用外語授課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學生能開口說外語的時間又有多少?有多少學生的家庭有外語環境,有多少學生父母懂外語,學生在課餘時間主動或被動接觸外語的機會又有多少?學生在初、高中階段6年中只學習十幾本英語教材,而他們課外英語閱讀量又有多少?我們儘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外語教學觀摩課,在這些觀摩課上英語教師和學生配合的天衣無縫,聽說讀寫的操練樣樣俱全,加上朗誦,短劇,多媒體演示,教學者為之興奮,聽課者為之激動。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語教學中,這樣的課又有多少呢?這本帳,從事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心中應該是明白的,說到底,我們中、小學的英語教學至今大多數仍隨著升學考試指揮棒在轉,跳不出“應試教育”的模式。

  反思之三:英語教師急需更新觀念,學會使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

  學校是培養“跨世紀人才”和“複合型人才”的基地。“跨世紀人才”是指懂得外語和電腦操作的人。“複合型人才”是指懂外語,會使用電腦,又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學生可以在電腦上隨時查詢學習中遇到的生詞和問題,所有這些電子詞典都具有查詢方便,快捷並能複製到你所需要的檔案中。有的字典還提供發音指導和測驗功能,幫助學生在很短的時間裡記住更多的單詞。

  電腦的普及和使用,使得每個學生的知識源發生了質的變化。原來學生的知識主要是來源於課堂、教師、書本,而電腦將學生和世界資訊知識庫連線了起來。

  英語優秀教學反思3

  一:充分發動學生,做好課前準備

  1.生詞的準備。閱讀材料中生詞量大,首先要求學生課前預習時不要看生詞表,遇到生詞時先看自己是否能推測出大致意思,然後再對照詞彙表識記。然後,要求學生利用詞典查出每個生詞的英文解釋,作到用英語準確地辨別詞彙的定義。

  2.材料預讀和閱讀問題的構思。要在短時間內把文章讀完並接決相關的理解性的問題,難度比較大,因此,對文章內容的預讀及預想是很必要的,特別是聯絡生活實際的問題。

  3.相關補充素材的尋找。為了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材料內容,教師要要求學生查詢相關素材,獲取文字,圖片,音像等方面的背景材料 。

  二:結合高考,加強對文章的理解

  1.促進學生對段落大意的歸納能力。讓學生閱讀完文章以後先總結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後總結全文的中心。

  2.促進學生對細節的歸納的能力。使學生對深層次的內容有更深的體會。

  3.有利於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雖然高考的寫作要求還是初級水平,但是,我們的學生仍然沒有寫作層次和寫作結構的意識,充分利用閱讀教學,養成寫作層次的習慣,一段一個大意,段段大意圍繞主題,層層展開,環環相扣

  三:把握語言點,加強對文章的拔高性

  1.教會學生劃分句子成分。

  2.背誦典型的複雜句式。

  3.學會譴詞造句。閱讀材料中有許多的句式和短語,要求學生運用它來造句,既能複習詞彙與語法,又能提高寫作能力。

  4.把閱讀材料改造為完型填空。為了進一步檢驗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以設計一些完型填空。它既加深課文的理解,又能加強詞彙與語法的運用和理解。

  在日常的閱讀訓練中,務必加強對文章的歸納和總結的能力訓練。要讓學生對主要材料有個清楚的脈絡,而且使學生對深層次的內容有更深刻的體會。閱讀材料在語言表達方式上更為地道正統,同時兼顧單元的語法重點,文中出現了大量的繁雜的句子。處理這些句子既是閱讀理解的重點,也是難點。加強閱讀材料的歸納和總結,必將推動閱讀教學的發展。

  英語優秀教學反思4

  英語學習、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英語已從一種工具變成了一種思想,一種知識庫。沒有掌握英語猶如缺乏一種思想,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知識源泉。可以這樣說,學會英語,不但多了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和一條舌頭,甚至是多了一個頭腦!因為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認識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種語言也即掌握了一種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方法和習慣。

  從事初中教學工作的我,結合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總結以下幾點反思:

  反思一、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初中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為初中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

  反思二、英語應用能力需要相應的詞彙。

  “不學習語言規則、不掌握相當數量的詞彙,英語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目前在中學的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詞彙,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提示或圖片說出該單詞,其本質無非是要學生們死記硬背,鸚鵡學舌。由於學生們沒有相應的讀音規則訓練,不熟悉詞彙的拼寫規則,單詞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因而導致了單詞記憶的困難,併成了中學生學英語的瓶頸。

  反思三、中學英語教師應有情感意識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學習者的情感控制。近幾十年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動機和態度等對英語學習的效果乃至成敗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如何將素質教育理論引入外語教學是當前外語教學戰線的一大課題。英語學習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英語優秀教學反思5

  打好複習攻堅戰

  本週我們開始進入了期中複習迎考階段,本著把複習主動權還給學生的目的,我講複習內容劃分了幾個模組,課前預習階段分工給各小組,讓個小組把自己組負責的內容蒐集整理好,上課時領著大家一起復習。雖然我也給每個小組提了一些要求,對複習重難點也做了一定指導。課上課時學生們整理的還是有些亂,出錯的地方也較多,一節課光在糾錯上就浪費了很多時間。

  反思:複習階段的課前預習需要細化,教師要起好宏觀調控作用,不能只做一些籠統的要求。在各小組展示之前,教師一定要把好關,讓太多學生拿不準的不應出現的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中。複習階段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如何複習備考迎期中

  本學期時間緊內容多,眼下馬上又快到期中考試了,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複習的高效,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思想上的高度重視。複習不僅是學生的事也是我們老師的事,首先我們老師應該高度重視,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複習,養成良好的複習習慣。

  二、抓好課前。教師要充分備課,將要複習的內容以以不同的方式任務化,像基本的生詞的複習,可讓學生在課前以小組檢查聽寫、小組總結整理詞的相關形式等方式先做好詞彙方面的複習。當然基本句型和部分針對性練習也可課堂前置。

  三、課堂複習重實效。複習不僅要重雙基還要重能力。課堂上要抓落實、重補償、重方法、重總結。

  四、課後重鞏固,抓實效。課後鞏固複習的方式和方法多種多樣,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生特點來選擇相應的方式和方法。如課後的鞏固練習可透過讓各組長組織本組成員,針對所複習的內容出一些針對性練習,來鞏固加強複習效果,各小組出的題可供組內、組間迴圈練習使用,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把握命題意圖,可使來自他們的最適合他們的有限的練習資源得到最充足的運用。

  怎樣才能讓每個學生課堂上都能“吃飽”?

  實行課改後,我們充分關注後進生,感覺後進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也活躍了,不僅讓我們對後進生轉化充滿了希望。可問題有出來了,後進生得到了充分關注,可因為這部分學生理解、掌握和展示時都慢個節拍,課堂卻進行不完了,每節課剩餘的尾巴應該怎麼辦,難道都要留到課下當作業嗎?這段時間的實踐給我的感覺是“後進生吃飽了,優等生卻吃不飽了”,我們的課改該怎樣變成可以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得以發展的課改,而不僅是後進生得以發展的課改?分層教學該怎麼才能落實好?這個問題還有待我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