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大班體育活動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大班體育活動的教學反思

大班體育活動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體育活動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體育活動的教學反思1

  本次翻課我選擇的是大班體育,因為我們班孩子比較活躍,日常的體育活動孩子興趣十分濃厚,我一方面順應孩子的興趣,一方面也是希望對自己體育課程內容把握的一個提高。

  氣球是幼兒常見的、易得的材料,我們班幼兒對氣球有相應的遊戲經驗,但從未系統的有層次性的玩耍過,考慮到對幼兒能力的提升。例如:讓氣球不落到地上,能訓練幼兒對物體運動速度的判斷,發展手眼協調能力;用身體的各個部位來碰觸氣球,能讓幼兒感受到身體各部位運動靈活性之間的差異;將輕飄飄的氣球拍到更遠的地方,則需要幼兒體驗手臂的推力和手腕的彈力;躺到氣球墊上,則可以讓幼兒感受到一種掌握和控制身體平衡的獨特體驗。

  在環節設計上,我基本遵照原影片課老師的活動流程,延續了本節活動的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思路。本節課的亮點在於:

  1、動作探索。首先,讓幼兒創造性地用手的各個部位(手指、手背、拳頭等)來墊氣球,感受墊氣球的快樂,瞭解氣球的特性。然後,讓幼兒大膽猜測除了用手自己身體的哪個部位也能墊氣球,並透過自己的操作進行驗證。幼兒在驗證過程中不僅鍛鍊了手眼協調能力,同時自然地感受到了身體部位和運動的關係。

  2、競賽挑戰。大班幼兒喜歡競賽、挑戰。於是在幼兒練習的基礎上設計了墊氣球的挑戰賽,讓幼兒選定挑戰部位進行挑戰(頭頂、腳踢等),給幼兒一個充分展示自己和挑戰他人的機會。在這過程中,教師可以關注每個個體的動作表現,給予個別化的指導。

  3、趣味“排球”賽。運用排球賽作為遊戲情節,讓幼兒嘗試向前方遠距離拍球,進一步感受手臂、手腕的推力與爆發力,在緊張、激烈、刺激的競賽遊戲中挑戰自我。

  4、氣球按摩床。這個遊戲有極大的趣味性,既可以讓幼兒進行放鬆,又能讓幼兒挑戰自我,克服恐懼感。同時在與氣球間接的接觸中,幼兒還可獲取一些有關“力”和“平衡”的科學經驗。

  但是同樣因為對課程存在生硬的照搬照做,本節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下:

  1、在活動的最開始熱身,我也像原課程老師那樣讓孩子規整列隊,自行調整位子,但由於孩子以前沒有過同等的經驗,因此在這個環節顯得比較生硬,事後在評課中各位老師們也給我提出了一些好的引導,例如:在體育課程的熱身環節可以更加自由的請幼兒跟隨老師活動全身,找到空位站好即可。這是我在以後的'體育活動中需要吸取和借鑑的。

  2、熱身結束以後,請幼兒拿氣球,因為擔心戶外起風的緣故,本節課在室內進行,為營造神秘一些的氛圍,要把氣球事先裝進黑袋子裡,但是活動準備時未能找到很大的黑色袋子去裝氣球,我把氣球放在了稍微遠一點的條桌下面,因此在拿氣球時孩子一擁而上,感覺像是在搶氣球。在以後活動中我要考慮道具擺放位置的問題,考慮更多點的因素。

  3、活動中的放鬆活動被我臨時省略了,因為時間的原因,這也是不完美的地方。

  4、最後的趣味“排球”賽環節,因為孩子初次未能遵守“音樂停止,變成木頭人”這一規則,我在措辭上說出了“遊戲作廢”,忽略了幼兒的勞動,遊戲中嘗試失敗,和常規強化是可以存在的,我放大了這次試錯,以後在課程言語把握上需更加謹慎些。

  經過了本次翻課活動,我收穫頗多,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不斷改進本次活動中暴露的問題,爭取以後做的更好。

  大班體育活動的教學反思2

  本次活動是利用我們平時普通的實木梯子平放在兩條長凳子上,孩子們非常喜歡,尤其孩子們一個個的從上面成功的透過,這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平衡能力,也鍛鍊了孩子們的膽量,培養了他們不怕困難,勇敢向前的品質,還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的體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4—5歲的幼兒能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平穩地走一段距離。老師在設計本次活動中是從簡單到難的過程循序漸進,老師先做好示範,講清楚遊戲規則,再讓孩子們一個一個地從上面走過去。

  針對個別膽小的孩子,何老師會在一旁鼓勵並手牽著孩子走過去,第二次在玩時就能自己獨立的走過去了。再後面增加難度環節中老師還鼓勵孩子們自己想辦法透過,有些孩子看著梯子已經調整了高度,怕在上面走會摔下來,就雙手雙腳並用的過去。有一個小男孩剛走了兩步不小心掉下去了,在老師的鼓勵下他自己勇敢的爬起來重新來一次。遊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喜歡遊戲,在遊戲中身心愉悅,更容易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在此次遊戲中孩子們自己嘗試了平時不敢做的事,透過遊戲孩子們知道了遇到困難也要努力克服,勇往直前。小朋友之間要相互合作,相互鼓勵,體驗了體育遊戲帶來的樂趣。

  我覺得還這樣的活動中還應該加強老師和孩子們的互動,時刻關注孩子的動態,根據孩子們的表現情況及時調整活動目標。

  大班體育活動的教學反思3

  本次的活動內容"賽龍舟"選材教好。首先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有利於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同時,"賽龍舟"活動具有民族特點,與亞運會也有相關性。

  幼兒園活動目標基本上分三個部分,認知方面,技能方面,情感方面。幼兒體育活動更注重技能和情感,所以幼兒體育活動目標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幼兒在活動中學到的技能和產生的情感。對於技能方面,還要注意具體技能方面的問題,如"走,跑,跳等"。這方面容易被忽略,因為我們往往只重視整體技能,如"協調性,靈活性等"。此次活動目標的設計就忽略了具體技能方面的問題。

  教師的語言很響亮,也很簡潔,這也是幼兒體育活動所需要的。但語言不夠自然,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加強鍛鍊。體育活動雖然注重活動的設計,但語言相當重要,並且有它自身的特點,尤其是幼兒體育活動。

  口令和佇列是體育課的基本要素,幼兒體育活動同樣如此。此次體育活動口令和佇列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有些口令不夠規範。這方面的問題在以後的體育活動中更要重視,要注意平時的點點滴滴。

  大班體育活動的教學反思4

  結合分析我對本次教學活動總結了如下幾點:

  一、課前練習不夠充分

  想要把一個活動完美的呈現出來課前準備非常重要,如果幼兒在活動前沒有接觸過高蹺,沒有真正地踩過,那本次教學活動又將如何開展呢?在活動開展前我和幼兒一起踩過高蹺,讓他們自由地練習過,能力強的幼兒很快接受了,而能力弱的幼兒則需要老師幫忙。教師在課餘時間讓幼兒自由練習是完全不夠的,還可以滲透在晨間活動,或者在家裡和爸爸媽媽一起踩高蹺比賽。因為本次教學活動主要是以比賽為主,所以活動前的練習非常重要,也非常地必要。

  二、情境貫穿更待深入

  本次教學活動的主題是“利用情境貫穿遊戲活動,引領幼兒體驗體育遊戲之快樂”雖然孩子在遊戲中足夠體驗了一把快樂,而且活動氛圍很濃郁,幼兒的積極性也很高。但是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再深刻地思考如何把情境更深入到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去。

  三、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

  幼兒本身就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在體育遊戲的比賽環節中體現地更加明顯。教師這時候要利用情境來想辦法設計適合所有幼兒的教學環節,就比如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讓他們有自主的選擇權,不是所有的幼兒都必需沿著這條跑道踩完全程。能力強的幼兒可以挑戰,而能力弱的幼兒可以選擇近點的目標。這樣一來,在同一層次上的幼兒進行比賽才算得上是公平競爭。

  四、要注意活動細節

  教學中的活動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關注到每一個幼兒,每一個細節。活動中開小火車的環節,高蹺是否先拿在手上,繩子事先要捲起來,以免甩到其他幼兒。在自由練習的部分,教師要注意規定幼兒練習的場地,不要讓幼兒離開教師的視線範圍。在比賽中男、女的人數及混合等都要注意,因為比賽也要顯示出公平的原理。

  本次教學活動對我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本著課題式研究實施課例的原則,也是初次在公開課中體驗體育遊戲帶給我的意義,更為了我在體育遊戲的組織中得出更深刻的有效策略,同樣希望在下一次的活動中有更多的收穫。

  衷心地希望:走進我的快樂體育遊戲課堂,能讓大家欣賞到我與幼兒之間碰撞出快樂的火花;聆聽到最真切的悅耳笑聲。在沒有壓力的輕鬆氛圍下真正體驗遊戲的快樂。在感受快樂的同時也能為幼兒的身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讓他們為健康的體魄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班體育活動的教學反思5

  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平衡、跳躍、攀爬的基礎,對於一些簡單的體育遊戲活動的興趣已逐漸減弱,他們喜歡有難度,具有挑戰性的遊戲。本次活動《能幹的小兵》透過遊戲活動,引導幼兒嘗試玩梯子,發展平衡能力,並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玩梯子帶來的樂趣,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地發展。

  梯子對於我們成人來說是不屑一顧的,是那麼的普通,但對於城裡的孩子來說是那麼的新鮮,於是我提供這一新穎的、有一定活動難度的梯子把它作為體育器材,給孩子以新奇感,而且梯子的長度、間距比較適合幼兒開展平衡、跳躍等體育活動,且運用靈活、多樣,同時,走梯子能夠使孩子在不斷嘗試中主動獲取平衡的技能,提高自身的平衡性,並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在活動中,隨著難度的遞增,活動密度和運動量逐步增大,更使本活動富有了挑戰性,非常符合大班幼兒好奇、好冒險的年齡特點。

  在本次活動中,透過各種教學手段,激發了幼兒玩梯子的興趣,使他們要玩、會玩、愛玩,從而促使幼兒對體育活動興趣的鞏固、穩定。同時,培養幼兒勇敢沉著、膽大心細和意志堅強的品質,使他們學會相信自己,做一個自信、勇敢的人,這將對孩子的終身有益。

  本次活動,使我懂得了:我們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隨時發現、注意我們身邊的東西,它們都有可能是很好的體育器材、都有可能帶給孩子新奇感。

  體育教師要十分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在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要掌握大量特殊案例,要善於用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來反思特殊案例,從而掌握教育好不同學生的策略。幼兒學不好,往往是教師教學方法不得當。透過對特殊案例的反思,研究改進教學方法,是體育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