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案:小耳朵聽一聽教案及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健康教案:小耳朵聽一聽教案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的:
1.透過操作活動,學習聽辨各種東西發出的聲音並能用語言表達。
2.發展幼兒的聽辨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注意力。
活動準備:
1.各種飲料瓶子人手一份,分別裝著硬幣、木珠、紙屑、米。
2.打擊樂器若干。
3.四張桌子分別佈置成小狗、小兔、小雞、小鴨家。
4.錄音機一臺及有關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引題
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小動物家去做客,做客時要怎麼樣?(交代要求: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二、第一次嘗試:讓幼兒聽辨硬幣、米、木珠、小紙片在飲料瓶子裡發出的聲音
1.操作活動一:聽辨硬幣在旺仔牛奶瓶中發出的聲音。
師:(1)這是誰的家?(小狗的家並提醒幼兒剛、狗問好)小狗家裡有什麼?(旺仔牛奶)裡面裝的是不是旺仔牛奶呢,請小朋友們不要開啟蓋子,去搖一搖、聽一聽,聽出來馬上告訴老師,看誰最能幹。
(2)幼兒操作。搖旺仔牛奶瓶,聽辨硬幣發出的聲音。
提問:你聽出來這是什麼發出的聲音?(個別回答,證實正確答案後集體練習句子:這是硬幣發出的聲音)
2.操作活動二:聽辨米在胖大海瓶子裡發出的聲音。
(1)教師帶幼兒到“小兔家”。(提醒幼兒向小兔問好)
提問:小兔家裡有什麼?(胖大海飲料瓶子)裡面會是什麼呢?。請小朋友搖一搖,聽一聽,聽出來再告訴大家。
(2)幼兒操作,搖搖聽辨米發出的聲音。
師:你聽到什麼聲音,可能是什麼東西發出來的?(幼兒自由回答,最後請一名幼兒開啟蓋子,證實裡面是米後,集體練習:這是米發出來的聲音)
3.操作
活動三:聽辨木珠在八寶粥瓶子裡發出的聲音。
(1)帶幼兒到“小雞家”。(提醒幼兒向小雞問好)
師:小朋友快來,小雞家到了,小雞為我們準備了很多禮物,會是什麼呢?(幼兒自由回答)請你們聽一聽,到底是什麼?
(2)幼兒操作,搖一搖、聽一聽,木珠在瓶子裡發出的聲音
師:這是什麼發出來的聲音?(個別回答,請一名幼兒證實,集體練習:這是木珠發出來的聲音)
4.操作活動四:聽辨紙片在可樂罐中發出的聲音。
(1)帶幼兒到“小鴨家”。(提醒幼兒向小鴨問好)
師:前面是誰的家呀?(小鴨家)小鴨也為我們準備了很多禮物,我們再來聽一聽,裡面是什麼?
(2)幼兒操作。聽一聽紙片在瓶中發出的'聲音。師:這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裡面有沒有東西?會是什麼? (幼兒如一時難以聽出,教師視情況適當加以引導、提示)
三、第二次嘗試:聽辨打擊樂器的聲音
1.導語:小朋友的小耳朵真靈,把瓶子裡的東西發出的聲音都聽出來了,現在我們再來聽一聽,這些是什麼聲音?
2.操作:老師在背後分別敲打木魚、小鈴、鈴鼓等打擊樂器,讓幼兒猜,猜中後出示實物,和幼兒一起拍節奏。
3.小結:這些都是打擊樂器,是用來為歌曲伴奏的。
四、第三次嘗試,用飲料瓶為曲子伴奏
1.師:(指著小動物家裡的飲料瓶)這些飲料瓶子裡放了東西后也可以作為打擊樂器。
2.(放錄音)教師示範為曲子伴奏一次。(用飲料瓶)
3.幼兒每人到小動物家拿兩個飲料瓶,跟老師一起為曲子伴奏一次,伴奏兩次後,跟老師邊搖瓶子邊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慾望以及儘量為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 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很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很高,對於這樣的活動孩子十分喜歡,在玩玩、聽聽、說說的過程中進一步瞭解了與耳朵相關的一些知識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