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給星星打電話》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青蛙給星星打電話》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回帶課因臨時更換班級使帶課目標和效果未達到預期的十分。以下是個人對自己的反思:
一、教學目標
在目標方面,第一和第三目標基本達成,因班級的更換使得對孩子水平不瞭解,因此第三目標沒有達成,我臨時將它轉換成“理解詩歌進行創編,學會連貫語句的表達”,讓孩子用“水裡有什麼,而天空沒有”“什麼樣的什麼有什麼樣的什麼”來連貫表達自己的話語,這方面幼兒表現得不錯,基本主動用這樣的語句來回答我的問題。這次課的重點和難點都是第二專案標,將它臨時轉換就影響了整堂課的效果。這次目標並不符合班級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有點超前,以後再結合具體情況要有調整。
二、教學內容
這次選擇的詩歌對於大班幼兒來說是有點短小,但它注重幼兒美感的養???及詞語的積累。在補充部分我追加了對自己班級的描述,但因表達不夠直接而沒有預期的整體描述,只有區域性的描寫。下次因採用更為直接的語言來表達我的目的。
三、教學環節設
計參照上課幼兒反應來看,我認為環節設計還算緊湊。以夜晚的星空匯入,運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來進入課堂,在幼兒發散性思維後順利引入這首詩歌,緊接著提問,讓幼兒回顧詩歌內容,此時我沒有完全按教案來進行,我發現幼兒並不能一次性回答出問題,因此我在途中又重複了一遍,在幼兒真正回答完問題後再進行下一輪。隨後我又讓幼兒進行發散思維,來說說天空和水面。最後又回到詩歌本身青蛙對自己家的讚美,讓幼兒也來說說自己的班級。在教學環節設計方面我認為還算銜接完整。
四、教具的使用和呈現
這次教具的使用和呈現我吸取上回課的經驗,隨著課堂的進行當堂畫詩歌中的.事物,吸引幼兒注意的效果是明顯的,但也有分散注意的反作用,幼兒會將注意集中在畫得像不像、好不好上,這是缺陷,需用適當的言語將幼兒的注意力轉移,或直接進入下一步,幼兒的注意力會隨著教師的話而轉移。
五、教師教態
這回課堂我認為教態不錯,在最後讓幼兒自己複述詩歌時,我適當的用手勢來引導幼兒,順利讓他們將詩歌複述,這點可以繼續保持。
六、突發事件的處理
這次課除了班級的變更讓我臨時變換其中一個目標外,還算順利,或許下次應努力將幼兒引匯入新的知識更能鍛鍊自己的能力。七、整體評價這堂課自我感覺還不錯,幼兒回答問題也很積極,讓課堂在輕鬆地氛圍中結束,在最後的結束語部分應用更為恰當地言語來結束,這點需加強改進。在實踐中我會更為靈敏地接受資訊來加強個人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