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反思6篇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反思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反思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反思1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是繼前一課觀察了一些物質的變化之後,繼續深入觀察物質的變化,並且透過觀察豆子和沙子的混合、加熱白糖的變化,認識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

  本課的重點在於觀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過程,找出它們之間的本質區別。

  第一個混合豆子和沙子的實驗,學生先對沙子和黃豆進行了觀察,初步感受他們有什麼特點。再把豆子和沙子混合攪拌,這時再觀察,實驗現象是非常明顯就看到了。豆子和沙子都沒有明顯變化。怎樣驗證它們沒有明顯變化呢?把沙子和黃豆用篩網分開之後,再觀察黃豆和沙子,確實沒有什麼特別的現象產生,豆子還是豆子、沙子還是沙子。教師板書:沒有產生新的物質的變化——叫物理變化。這裡,教材本來安排把概念放在課的最後,但我稍微做了一下調整,這樣,可以透過探究,加上聯絡實際,就會讓學生深刻領會科學概念。這部分要求學生從多方面進行觀察比較混合前、混合後黃豆與沙子的樣子變化,並能準確分析細微變化的原因,為下一步的“白糖加熱”做鋪墊。

  在做第二個實驗之前我先讓學生討論:“你們打算怎樣做這個實驗”因為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自主探究的能力,我準備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內先討論做這個實驗應注意什麼、該怎樣做,再製定實驗計劃,並按計劃實施。實驗前讓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進行充分的預測,大部分同學都知道白糖加熱以後會產生變化。在加熱過程中,白糖的變化過程是非常明顯的,學生也很興奮,但學生往往停留在對現象感到好奇的程度上,如:起泡了,冒煙了,著火了……,學生對現象的關注轉移到好玩上,直接導致“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細緻並實事求是地彙報觀察到的現象”這一目標的完成不到位。但最後的結果他們都能認識到加熱後的黑色物質已經不是白糖了,也能想出驗證的方法。教師板書:產生了新的物質的變化——叫化學變化。這時學生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還不能充分理解,我又讓學生讀課本第29頁下面的資料,學生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有了初步瞭解,我再引導學生找出兩者的本質區別。接著利用已經學習到的科學概念嘗試解釋一些變化是哪一種變化,效果還不錯。最後由於時間的關係蠟燭的變化沒有讓學生充分展開討論,感覺有點遺憾,

  這節課下來,大部分同學能掌握科學概念。我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繼續努力。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反思2

  一:教學思路

  本課的教學主要目標是區分什麼是物理變化,什麼是化學變化。即沒有新物質產生的是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產生的是化學變化。

  如何讓學生知道是否產生了新物質呢?教材上有這樣一句提示,“觀察到“沒有明顯變化”和觀察到“有明顯變化”同樣重要”。是不是說觀察到明顯變化就是產生了新物質,沒有觀察到明顯變化就沒有產生新物質?如果這樣說,物理變化是否沒有明顯變化呢?把黃豆與沙混合在一起時,我們確實沒有看到明顯變化,但當我們把一張紙摺疊時,紙張發生的是物理變化,但這個過程中,沒有明顯現象嗎?不,有的,紙張大小的變換,就是一個極其明顯的變化,如果在這,我們按照教材上的提示,只區分是否發生明顯變化,那麼勢必會對學生以後認識物理變化造成干擾。

  那麼如何讓學生知道是否產生了新物質?本人在教學中引入了這樣一個詞“本質(物體原有屬性)”,當本質沒有改變時,物質的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是物理變化,當本質產生變化時,物質的變化產生了新物質,是化學變化。

  至此,本課的教學重點,已由區分是否產生新物質,轉移到區分本質是否改變上面。而本課的教學也完全圍繞本質這個詞來進行。而我也為本課教學設計了兩條涇渭分明,用於對比的主線,即:

  黃豆與沙 加熱白糖

  無明顯變化 有明顯變化

  本質未變本質改變

  無新物質產生 有新物質產生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同時,為了讓學生的觀察,更直觀,更具有目標,本人對教材上的觀察專案也進行了修改,原本教材上,加熱白糖所要觀察的是三個目標,即白糖、湯勺和蠟燭,而在實際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取得更好的觀察結果,而改為了一個,只觀察白糖,把白糖的每一步變化,讓學生看的仔仔細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此方便他們對本質是否發生變化的理解。

  二: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把本質和變化結合是一個難點,看到了本質,但不知道本質是否改變,同樣也就無法知道發生的是什麼變化,為了讓學生知道本質是否變化了,本人緊緊扣住了一個關鍵詞“證據”,你有什麼證據能證明本質變了?你有什麼證據證明,本質沒有發生改變?而證據在哪兒?就在現象之中。

  “為什麼你覺得黃豆與沙混合後沒有發生本質上的改變?有什麼證據證明你的觀點?”

  “為什麼你覺得加熱白糖後,白糖的本質發生了改變?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嗎?”

  “白糖燃燒後有新物質出現了,你的證據在哪兒?”

  學生的每一點發現,每一點想法,都必然需要有證據加以支援,當他們把現象與本質相結合之後,就會發現,本質是否發生改變,就一定會有相應的現象發生,而這些現象,要麼說明有新物質產生,要麼說明沒有新物質產生,而這些發現,自然的讓學生思考,本質變了嗎?物質還是原先的物質嗎?有新的物質生成了嗎?這些現象,最終讓學生區分了什麼時候本質沒有改變,什麼時候本質變了。也就知道,什麼時候發生的是物理變化,什麼時候發生的是化學變化。並且透過細緻觀察,知道了,化學變化發生時會伴隨有物理變化發生。

  三:存在問題

  1、黃豆與沙混合真的沒有變化嗎?

  黃豆與沙的混合,在本次觀察中,被本人作為附帶觀察做了弱化處理,但事後思考,如果認真觀察,它們真的一點變化都沒有嗎?其實不是,兩種堅硬物質相互接觸,並且相互摩擦,必然在其表面留下印記,而這些印記因為課堂上的教學原因,並未向學生指出,也未讓學生細緻觀察。

  2、白糖加熱後味道變了,你嘗過嗎?

  這個問題是本人在課堂上未能問出的一個問題,學生提到了白糖的味道發生改變,是他推測的?還是品嚐過的?本人沒有追問,一方面錯過了對學生行為的肯定與鼓勵,一方面也錯過了對學生進行試驗安全方面教育的機會。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反思3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中有優點也有不足。

  優點:

  1.激發學生好奇心、以學生探究為主是科學學習的重要方法。我在本節課的設計了兩個實驗,第一個實驗:分離沙和豆是鋪墊,透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感覺到看似普通的東西,其實它也蘊涵著許多的科學知識。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他們會更加留心觀察身邊的每一樣東西。

  2.探究是滿足兒童求知慾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在本節課讓學生對白糖用蠟燭進行加熱,瞭解白糖在加熱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產生(在這個加熱過程中試驗現象壯觀,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極高),透過試驗和討論,他們得出了實驗結果。在這個試驗過程中重點是誘導學生觀察白糖加熱過程中先發生了物理變化(溶解),然後發生了化學變化(炭化),學生對前一部分的物理變化不在意,老師我及時誘導並發現。

  我的不足:

  我覺得這節課做得就有所欠缺。

  1.我的評價語言還欠豐富,評價的層面還比較淺。

  2.在學生對實驗操作進行彙報過程中存在差異時,沒有及時給予更正。應共同探討實驗過程中是否存在不規範操作,所以導致實驗的不準確。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儘量克服以不的不足。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反思4

  觀察到“沒有明顯變化”跟觀察到“明顯變化”的現象同等重要。”

  這是本課最為重要的提示,可是什麼是“沒有明顯變化”?什麼是“明顯變化”?

  課前,我就這個問題向學生諮詢,可是學生給我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答案。

  生:“黃豆和沙混合,有明顯變化,像顏色就有改變。”

  生:“黃豆和沙混合,沒有明顯變化,分開後黃豆還是黃豆,沙還是沙。”

  兩種回答,雖然有思考的侷限性存在,但也反映出一個問題,我們如何界定“明顯變化”和“沒有明顯變化”?在觀察的過程中如果片面的強調觀察“明顯”及“不明顯”的變化,恐怕會有很多學生去細緻的區分每一種變化,使得最終,他所觀察到的,對於他而言,都成為了明顯變化,從而沒有不明顯的變化。

  如何改善這一現象,本人在教學中引入“本質變化”一詞,將“明顯變化”與“本質變化”相等同,告訴學生,出現了“明顯變化”是指物質的本質發生了改變,是一種“本質變化”,而“沒有明顯變化”是指物質的本質並未發生改變,當物質變化完畢後,該物質還是原來的物質本身。

  如此區分之後,對於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亦有一定幫助。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反思5

  一、匯入簡潔,直奔主題

  “同學們,透過《我們身邊的物質》這一節課的學習,知道我們的世界都是由物質組成的。並且知道物質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那麼到底我們身邊的物質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我認為這樣的匯入直奔主題,讓同學們一開始就明白這節課的學習目的,也為後面的實驗節約了時間。

  二、部分實驗設計不夠嚴謹

  (1)在“混合沙和豆子”的實驗中,我先讓學生們觀察混合前沙和豆的特點,然後進行彙報。這裡我沒有提醒學生怎樣去觀察。即運用多種感官(看、摸、聞等)進行觀察。這樣的疏忽導致了學生們觀察沙和豆子的特點時抓不住主要特徵,回答時南轅北轍。雖然我提醒了學生們從顏色、狀態、氣味幾方面進行彙報,但還是有的學生回答沙裡面沒有雜物;有的回答沒有磨損;更有的說沒有變化等。這樣也導致了我的課堂語言有些凌亂。甚至有那麼一會兒被學生誤導了。當有的學生回答說沙沒有變化時我不能理解他的意思,只能牽強的幫他補充“放在那裡沒有任何變化”,但我現在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這個意思。

  其實,這樣的提醒在科學課尤其是象我教學的很少做科學實驗的班級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科學實驗的能力,還能減少教師一些不必要的囉嗦和尷尬,更能對下一環節“白糖加熱”實驗的教學奠定基礎,在下一環節的觀察活動中就可以不用提醒學生觀察方法了。可謂是一箭三雕!

  (2)“混合沙和豆子”的實驗對六年級的學生而言是一個很簡單的實驗,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設計。教師可以先提醒這個實驗的目的,然後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步驟。教師只根據他們的設計提出疑問或者作一些必要的補充就可以了。我沒能也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設計實驗。他們在我的引導下先觀察混合前沙和豆的特點,然後進行混合、分離、再觀察比較。這樣的教學不僅抹殺了學生的積極性,也抑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說明我對學生的學情分析不到位,也說明我的教學觀念還沒有完全轉變到以學生為主體上來。

  (3)這一個實驗也應該填寫實驗記錄單。如果填寫了實驗記錄單,學生們對混合後沙和豆子“沒有生成新的物質”這一結論會有更清楚的認識。

  (4)第一個實驗結束後應該提醒學生收拾好實驗材料,然後再進行下一個實驗。

  (5)“加熱白糖”的實驗自我感覺還比較滿意。對學生實驗前的要求提醒也很到位:

  1、取少量白糖放在鐵勺中央,用溼紙包住鐵勺放在蠟燭的外焰上加熱。

  2、眼睛不能靠得太近。

  3、觀察到白糖一有變化就馬上暫停。記錄員做好記錄,然後繼續加熱直到白糖不再發生變化為止。

  4、運用多種感官(看、摸、聞等)進行觀察。

  5、加熱結束後把鐵勺放在溼紙上。

  6、留心蠟燭的變化。

  三、學生的科學素養有待培養

  我對該班級的整體素質和學生的習慣等不夠了解。在上這一節課時就遇到了幾次冷場!比如在我提問沙和豆的特點時,居然沒有一個同學舉手回答問題。雖然我努力地鼓勵他們回答錯了也沒關係,並儘量以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面對他們,舉手的也仍寥寥無幾。回答問題的也就那麼五六個人!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下課。

  在提問“預測混合沙和豆子後會發生變化嗎?”全班同學都回答會發生變化。他們說:豆子會變黑,沙會變小,豆子會變得沒有光澤。這樣的回答我並不意外。我感到意外的是全班同學都保持同一個觀點——會發生變化!這隻能說明有的同學沒動腦筋,人云亦云!

  在引導學生討論“加熱白糖”時的注意事項時,學生們都不知道要注意什麼,更不知道要觀察什麼。討論的氣氛也不夠活躍。我只好把要求一一告訴他們。

  一節好的課需要一位善於引導的老師,但也需要同學們的積極配合。科學教學在咱們縣是一個薄弱環節,如果學生們平時堅持做實驗,堅持大膽發言,我想整節課的感覺會更好!

  四、教師的語言還不夠精煉

  整節課仍有部分語言顯得還不夠精煉。比如請學生回答問題時不要加“你說”兩個字,可以給他一個手勢或一個眼神,這樣就不會覺得整節課很繁瑣。

  學生的回答教師沒有必要跟著重複一遍等。

  五、教師的評價語言也有待加強

  不是每一個學生回答完後都說“你說得很好”。說得不好的教師應及時的給予糾正或批評。其實這個道理一直都知道,只是在上課的時候就不知所措了。究其原因可能是心理承受能力還沒有磨練好,聽到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或者是出乎意料的答案時還是有些沉不住氣,甚至亂了陣腳。

  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了一輩子教案不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了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我不想成為什麼名師,只求在我的課堂上我的學生們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反思6

  本節內容的.目的是讓學生透過混合實驗和加熱糖的實驗,觀察實驗中物質發生的變化,總結歸納物質變化的特點,建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

  用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建構科學概念是當前科學教育的核心任務,如果設計探究活動,如何引領學生建構科學概念?在教學前是我們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觀察黃豆和沙子的特點,引領學生從多角度去觀察事物的特徵,混合事物過程中,指導學生學會留下樣本,透過比較分析變化,同時利用攪拌、分離物質,做更細一步的觀察比較,最後總結這個實驗中物質變化的特點。

  在第二個實驗中,學生能夠輕易說出白糖加熱變化的特點,可以看到許多明顯的現象,老師在引導時要逐漸讓學生比較兩個實驗中物質變化的區別,同時對於最後的黑色物質和白糖進行比較,分析總結得出產生新的物質。從而在比較中掌握這種變化的特點,最後教師歸納形成科學概念。

  科學概念初步形成後,還需要不斷地進行驗證和實踐,因此讓學生回顧實驗中還產生的現象,利用已經學習到的科學概念嘗試解釋實驗中的現象發生了哪些變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準確引導學生分析實驗中的現象,用概念來判斷和解釋,要抓住主要的變化特點進行鑑別。

  更細一步的思考,教材中利用簡單的兩個實驗,是否就能讓學生牢牢建立物理和化學變化的概念。混合分離實驗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明顯的變化(包括物質顏色、透明度、光澤等變化),這種變化對於學生解釋後面白糖變化時會有所誤導,學生很容易認為顏色、形狀、有氣味產生就是化學變化。教學前,能否舉一些生活中的各種物質變化的現象,讓學生嘗試解釋這些現象,然後再來進入課堂學習。並且,由於白糖和蠟燭以及金屬勺都在同時發生化學變化,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難免會不全面,也影響它對於概念的理解。

  最後,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本課內容在問題設定和探究方法的指導上應有所改變,尤其是對於沒有經歷過科學教育的學生,他們在科學觀察習慣、科學思維發展以及動手能力等方面都有著比較明顯地區別,教師在指導上應熟悉學生的這些習慣,同時課前應調查孩子們的前概念知識,為教

  學設計的修補提供更充分的依據,也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掌握形成準確的科學概念。

  疑問: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是在傳統教材中需要到初中學習,讓小學生學習這樣難度教材的內容是否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基礎?僅憑藉教材中混合分離和加熱白糖、蠟燭燃燒的實驗,能否讓學生建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準確概念?還有哪些適合的實驗可以代替教材中的實驗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形成科學概念,畢竟加熱白糖的實驗涉及白糖的變化和蠟燭燃燒的變化,學生全面觀察的難度比較大,而讓學生馬上利用剛學的概念來解釋物質變化的現象有一定難度,效果也不一定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