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總複習》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總複習》教學反思範文(通用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五年級《總複習》教學反思1
本學期是進行的五年級數學下冊的知識,本冊教材包括了八個單元的學習,期中有七個單元的新授課,其中因數和倍數、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表面積、分數的意義,既是本冊書的教學重點又是難點,每一部分知識都能做到讓大多數學生理解,學會,掌握,教學上嚴格按照有關的規定進行,但是到新學期結束,感覺時間是那樣的緊迫,上完新課,解決完練習題,時間已經結束了,自己還緊張的了不得。反觀這半年的教學,也沒有在哪個環節浪費了時間,難道是課時不夠,還是自己的教學內容沒有按排好,有時想想,問題也不知道出現了哪裡。所以為了讓知識重現。為了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我採取了以下的複習方法。
1、認真學習教參,找出本冊知識的知識點,重點難點。
2、根據平時的聽講、練習及單元測評等方面,瞭解學生掌握知識點的情況,特別是學生難點、易錯點。發現學生在立體幾何圖形求表面積及體積的有關計算,分數意義、分數的簡便運算等存在最大問題。
3、在進行簡單的分析以後,讓學生進行了針對性的複習,如:立體圖形的計算,讓學生先反思自己的難點在哪裡,平時出現的錯誤在哪裡,師生共同複習兩個圖形的特點;從實際操作中,回顧表面積、體積公式的由來,提高公式應用的熟悉度。學生對於分數加減法簡便運算,特別是帶有一些小括號的題目,如何處理小括號中的運算,把平時同學們出現的問題一一列出,然後進行對比分析,讓學生找出規律,明白這類題目的處理方式,從而提高簡便運算能力。
現在我長吁了一口氣,不管結果如何,現在重點難點和同學們再重現了一次,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的怎麼樣,成績怎麼樣。反思一學期的教學,沒有好好的按排教學時間,也就是自己對教學內容的把握不夠,對學生和教學內容沒有好好的進行平衡,平時對差生時間照顧的太多。在以後的教學教程中,我會以此為經驗、教訓,使自己的教學能夠有序、有時、有質、有量的完成。
五年級《總複習》教學反思2
五年級上冊的內容包含小數乘除法、位置、可能性、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以及植樹問題。總複習的內容在編排上,遵循《標準》規定的內容領域和教學順序,把分散的學習內容適當歸併,整體呈現,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和區別,便於在複習中進行整理和比較,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成功之處:
1、注重知識的整合,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絡。在小數乘除法的複習中,既要把小數乘法和小數除法進行比較,又要把整數乘法和整數除法進行比較,從而溝通新舊之間的聯絡,既有橫向之間的聯絡,也有縱向之間的聯絡,這樣能夠使學生所學知識更加系統,更加完整。另外還要連帶複習小數加減法計算,特別是數位不相同的小數加減法,學生特別容易出錯,因此在複習中要予以重視。
2、突出重點、難點和弱點,查缺補漏。在總複習中,最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解決日常容易出錯的問題、理解混淆的問題。如小數乘除法的計算中要著重複習小數乘小數中積的小數不足需要補0的問題、小數除法中除數是小數的除法以及商中間有0的除法;複習簡易方程時主要複雜方程的解法以及未知數是減數和除數的特殊方程的解法等;複習多邊形的面積時注重計算公式的理解記憶,特別是逆向思考的求三角形的底或高,梯形的上底、下底或高的方法等。
不足之處:
由於時間緊,課時不足,導致複習不全面,出現變式問題部分學生不知如何解決。
再教設計:
針對每學期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在教學中可以把每單元考試所佔用的時間放到週末,讓學生在家完成,節約出時間以備彌補期末複習時間的不足,複習倉促,導致學生考試成績的情況。
五年級《總複習》教學反思3
本學年新課教學完畢後,發現還有3個多星期進行總複習,時間還是挺充裕的。為了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做法:
1、認真學習《質量評價標準》與教學用書,提煉總結出全冊知識點,清楚地認識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絡。
2、瞭解學生掌握知識點的.情況,特別是學生難點、易錯點。為了更好的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我仔細分析了幾個單元測驗卷以及平時作業情況,發現學生在分數意義(分數表示數量與表示關係存在混淆)、空間圖形有關計算、分數的簡便運算等存在最大問題。
3、在前面兩個步驟完成後,我對學生以及需要重點複習的內容,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在複習實施階段,就應該提高針對性。
(1)因為學生掌握最差的是空間立體圖形,所以我剛開始,就先複習這一章,並讓學生從分析對比兩個立體圖形中,認清兩個圖形的特點;從實際操作中,回顧表面積、體積公式的由來,提高公式應用的熟悉度。
(2)學生對於分數加減法簡便運算,特別是一些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算式存在不足。所以我決定,需要從整數加減法出發,教授學生,面對小括號前面是加法或減法的時候,去掉括號之後應該怎麼班,同時對減法性質進行延伸,這樣就能拓寬學生的運算思維,提高簡便運算能力。
(3)學生對於分數表示量的大小與表示關係的區別不夠清晰,為了認識它們的區別,我採取題型對比的方式,讓學生在審題中,學會思考一個分數究竟是表示量的大小,還是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係。方法有:分數後面是否跟單位;是否說明單位“1”等。
(4)除了這些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外,基礎差,理解能力低的學生,也應該重點關注。為了提高中下生的成績,我會選用一些課後時間,對他們進行輔導,我還從他們的複習冊中,給他們分析總結出薄弱環節,這樣就能提高複習針對性。
現在我發現,是不是應該在剛開始的時候,就應該讓學生自己分析總結整冊知識之間的聯絡,提高對知識架構的聯絡呢?雖然這樣做,會有難度,得出來的答案也值得商榷,但這樣會提高學生總結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