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體育教學反思(通用3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體育教學反思(通用3篇),歡迎大家分享。
八年級體育教學反思1
本學期我任初二年級體育的教學工作,由於學校環境的限制,我們借用米中校區上課,而米中校區正處於建設之中,硬體設施也有限,比如運動場完全沒有遮擋,器材缺少等原因,加之本學期的天氣因素,使一些同學,特別是女同學在上課的時候沒有精神,表現出對體育課的厭倦和疲憊感。女生進入中學階段大多數已進入青春期,其身體形態、機體的代謝功能都迅速發展並日漸成熟,她們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氣,能較好地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斷地向成熟發展。
在心理方面,初中女生的心理特徵處於活躍極其不穩定的時期,她們的情感比較內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現為畏難,經受不起失敗的考驗;在體育課上表現為情感內傾、懶動、對疲勞的耐受力差,怕髒、怕曬、膽小、怕別人嘲笑、鍛鍊積極性不高等等。
在實踐教學中,我發現,對女生體育教學內容要儘量安排難度適中,運動量小、動作頻率便於自我調節的專案。在組織教法上運用多樣、多變、多層次的方法,採用啟發、鼓勵、循序漸進等教學方法,發揚她們主動學習的精神,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一、合理安排體育教材,是提高女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的關鍵。女同學最喜歡的運動專案是一些器械專案,並且難度不大容易掌握的,最不喜歡的運動專案是中長跑,力量等身體素質練習。也就是說,女生喜歡運動量不大,易於練習的運動專案,而對於諸如800米鉛球這樣運動強度大,髒的專案則有明顯的排斥心理。
二、要愛護尊重女生。其實很多初中女生處在一個生理和心理的除錯期,體育教師不可一味的將自己的教學理念和要求強加給學生,特別要做好學生的心理的除錯,遵循區別對待原則,讓她們在寬鬆的環境中動起來。40分鐘體育課如果太累,回到教室可能文化課上不好,老師看到會有不滿,自己上課也難免因疲乏而精神不集中,影響其他課學習和受別的老師批評是女生不願意的。在不方便的日子女生身體惰性比較大,又怕請假受男生的嘲笑等等,所以及時瞭解學生的情況,更好的調整和做好關心,往往讓女生能更好在體育課中動起來。
三、採用一些切實有效的方法。比如參與學生的練習和活動,自己的“動”是一個很好的表率作用,且對樹立形象和威信效果都很好。再如,以點帶面,也許不是所有女生贊同你的教學方式和內容,但可以從那些學習積極優秀分子作為抓手,實行同伴幫助影響,嘗試這中方法後教學效果相當不錯。
要想上好每一堂體育課,就要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而調動女生的積極性更為關鍵,只有在教學中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做到讓學生全面發展。
八年級體育教學反思2
本學期的體育教育教學中我對初二(八年級)進行了彎道跑教學,在教育教學中有許多的得與失、成與敗,為了今後能夠更好的為教學服務,現將進行彎道跑教學總結和反思。
課堂上我教學生在中長跑中彎道跑時,與直道跑的技術不同,彎道跑是做圓周運動,雖然這個圓周很大,但跑的途中還是有離心力的影響,應該說速度越快,圓周弧度越小,離心力就越大,所以當以較快的速度前進時,中長跑的運動員仍要將整個身體自然協調的向左傾斜一下,其向左的角度均應控制在7~10°左右,有些高水平者還要大一些,彎道跑的上肢動作主要集中在擺臂上,擺臂的動作一般可以幫助製造離心力,右臂向前擺動時,右手的位置應向左接近身體中線,有時可以適當過中線一點;向後擺動時右肘可以向右斜後方擺出。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奔跑速度並沒有得到明顯提高,課後我經過總結與反思後發現:
中長跑在彎道上兩腿的姿勢是至關重要的',髖關節此時不要緊張,要有助於抬膝向前的運動。右腿前擺時,膝蓋應稍向內扣一些,不要向外撇,是個細微動作。有些人體會不出還可以做向前的姿勢,以免影響向前的速度。右膝內扣的同時,右腳也應自然的以前腳掌內側的大拇指部先落地,在膝同時稍向左撇一些,左腳自然的以前腳掌外側的無名指和小趾先著地。
而且,擺臂動作不要擺的過高過大,以免影響重心向前。左臂擺動的要比右臂小些,向前擺動時手腕的動作可以做一個向左翻動的細微動作,向後擺動時肘部要緊貼於軀幹部並適當的擺動快些。這樣擺動,兩臂可以很好的協調起來,有助於身體向前的速度。兩臂的肩部在擺動時要自然的放鬆,左肩略低於右肩,但這個動作不要同於像200米短跑那樣的姿勢。
針對以上的不足,我在同年級另一班教學中,修訂了教案並加以實施,果然效果不錯。
八年級體育教學反思3
玩是初中學生的天性,中學體育課中如果沒有“玩”,那麼這節體育課肯定不能吸引學生,不能引起學生的練習興趣,不能體現“寓快樂於體育教學之中”的教學目標。因此,我在課的一開始就設計了一個“傳遞實心球”的小遊戲,然後又設計了一個“趕豬“的遊戲,使學生一下就進入了上課角色,玩得十分開心,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上課的熱身準備活動。在下面的教學中,我始終在貫徹執行這種教學思想,無論是探究投擲方法,還是知識延伸,或是放鬆身心,我都設計了各種各樣的遊戲,如:“炸坦克”、“打飛機“等讓學生始終在玩中開展本節課內容的練習,獲取更多的知識,進行創新實踐,愉悅身心。從整節課的情況來看,學生還是十分喜歡這種練習方式,整節課幾乎每個人都表現出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樂於參加各種教學實踐活動,並敢於在活動中表現自我。
新課改的體育課,我覺得並不是簡單的玩或者是做遊戲。因此無論教師設計了怎樣的課,其目的都是讓學生能在玩中有所收穫,即玩中學,在玩中掌握知識。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理解並掌握投擲的投擲的各種方法以及影響投擲遠度的因素(掌握投擲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為此我專門設計了兩個小遊戲:一個是“炸坦克”,一個是“打飛機”。透過組織讓學生玩這兩個遊戲,讓學生在玩中明白了“投擲的角度是前上方,出手的速度要快”這兩個重要技術的原理,並能在實踐練習中運用,達到了較好的效果,許多平時體育不是太好的學生也輕意的學會了這個技術動作。這種教學方法要比教師直接講解示範的效果要好,而且在這種教學實踐中,學生接受技術不是透過教師的直接傳授獲取的,而是透過自己的親身體驗獲得,較好的體現了新課標的強調探究性學習的思想。我在課的基本部分還設計了一個“創編遊戲”的教學環節,目的是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積極動腦動手的能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透過小組合作與探究學習,學生表現出來的創造力是我沒有想到的。他們創編出:叉麻花、滾地雷、七品芝麻官、打保齡球等,這些都是學生透過合作完成的,真實的就是美好的。發揮孩子的創造力也是體育課中的一道美麗的風景。
以上是這節體育課上完後的一個教學心得,當然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如課堂密度的掌控、學生掌握技術的反饋評價的及時性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