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精選7篇)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精選7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棉花姑娘》教學反思(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1

  在學校的校本語文教學研究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著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我深深的體會到:你悟的越深也就反思的越深。前些天我在自己的班級教學了《棉花姑娘》一課。課後我認真的進行了回顧,有了以下的體會。

  《棉花姑娘》是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八組第30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棉花姑娘請求啄木鳥、燕子、青蛙等為自己治病的故事,透過這個童話故事,讓孩子們瞭解燕子、青蛙、七星瓢蟲、啄木鳥分別吃什麼地方的害蟲的科學常識。

  教學中的優點:

  一、首先能夠進行充分的準備,我為孩子們準備了頭飾、掛圖、錄音等教具,對於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用心性有十分良好的作用,孩子在課堂上表現出愛學、學的情緒,起到了用心的教學作用。

  二、在教學生字時,能夠詳略得當,指導細緻到位。我把生字分成部件去指導書寫,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能夠對孩子做到細緻的指導。

  三、提問題時能夠以一個大問帶動全文的學習,而不是把文字肢解成一個個小問題去浪費學生的時間。孩子們在一條貫穿始終的線索的引導下學習,能夠說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匯入新穎搞笑。

  我首先出示了掛圖,棉花姑娘生病的樣貌,激起孩子們的同情心,並且讓孩子們代替棉花姑娘求救,這樣對與指導一會的讀有十分好的效果。孩子們在讀“請你幫我捉蟲吧”這個句子時感情一次比一次更強烈,到達了學會讀祈使句的目的。

  需要改善的地方以及改善方法:

  一、就應給孩子知識潛力生成的機會和時間。

  在教學中我總是覺得對孩子的開放度還不夠,在學生不能夠準確回答問題的時候,我經常是急於去引導、甚至包辦代替,沒有給孩子生成的機會和時間。語文課堂教學不應是“灌輸式”教學,而代之與開放式的、不斷生成的、充滿活力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創新點,善於抓住時機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潛力。

  改善方法:當孩子不能很好的體會課文的意思時,就應給孩子讀的機會,請他反覆的讀,讀出自己的情感。這樣孩子在讀的過程中就會構成自己的體會,而不是學說老師的體會。用讀來代替講,這是我教學中最需要改善的地方。

  二、給學生一個極其富於情感的課堂。

  一個語文教師就應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教學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大概是由於長年累月的教學已經使我產生了職業倦怠,所以,我經常覺得自己的教學沒有以前的激情,如何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給學生一個極其富於情感的課堂,是我此刻經常思考的問題。

  改善方法:要深讀文字,沒有自己的感動哪裡來的教學激情,只有在文字中找到自己的感動,才能用自己的激情去感動學生。開放文字,把文字的拓展做到最大,把知識拓展到學生更感興趣的範圍,用教學豐滿而搞笑。

  三、沒有很好的進行教學遷移。

  這篇課文的條理十分清楚,2、3、4自然段都用了同一形式寫了棉花姑娘與三種小動物的對話。此篇與課文《小壁虎借尾巴》的結構有點相似。如果我採用前面先回顧後遷移的辦法來讓學生自己理清課文,那麼對孩子的潛力生成必須是十分有益的。

  改善方法: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課文之間的橫向比較,進行有意的知識遷移,有意識的培養學生自己的分析和學習課文的潛力。

  四、教學片段中,有一些不足之處。

  1.比如:教學中,學生指出“圓圓的”一詞要讀得圓一些,這是件好事,但我沒有及時引導更為重要的詞語“很快”和“驚奇”就應怎樣讀更好,使得此處的品讀理解只停留在淺層次上。在鼓勵學生方面,今後就應像趙志祥老師說的那樣,對學生不要太吝嗇要多看一看他們進步的地方,讓他們經常嚐到成功的喜悅。

  2.在課後,有學生問了這麼一個問題:“老師,為什麼棉花姑娘生病了,她要自己找醫生,農民為什麼不給她打點藥水治病呢”我笑著說:“我想如果你是照顧這些棉花姑娘的農民伯伯,必須會幫她們治病的是嗎”“嗯,是的!”孩子笑著走開了。我發現我們的孩子真是十分會思考問題,我總是去關注一些課本上的文字,想著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去讓學生學習,其實孩子們想的角度往往是不同於大人的,而我有時卻忽略了這一點,有很多時候,在這方面孩子們往往給我上了一課。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必須會把自己的經驗多多發揚,把自己教學中需要改善的地方進行有意識的修正,讓每一堂語文課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點。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2

  在教學《棉花姑娘》第五自然段時,為幫忙學生理解,我讓學生透過合作表演來理解了“很快”、“驚奇地問”等詞語,促進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先在小組中分主角表演,又讓學生對錶演進行評議。把讀、演、評融為一體,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學習效果更好。學生在歡樂的課堂氛圍中喚起了學習的情感,既發展了語言,學會了傾聽、評價、欣賞,又嚐到了成功的喜悅。老師關注了學生的發展,真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這個教學片段中,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教學中,學生指出“圓圓的”一詞要讀得圓一些,這是件好事,但我沒有及時引導更為重要的詞語“很快”和“驚奇”就應怎樣讀更好,使得此處的品讀理解只停留在淺層次上。在鼓勵學生方面,我認為對孩子們不要太吝嗇,要多看看他們進步的地方,讓他們經常品嚐到成功的喜悅。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3

  表演課文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活動,它不但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資料的理解,體現了低年級學生勇於自我表現的特性,還鍛鍊了學生的合作潛力與組織潛力。

  《棉花姑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課文,我在教學中讓學生分主角進行表演,取得了必須的效果。在表演課文前,我先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確定每個學生扮演的主角;然後讓學生操練各自主角的動作和語言;最後進行小組的表演競賽。在表演課文時,每組學生十分用心。有些學生表演得形象生動。有個扮演棉花姑娘的學生演棉花生病時就蹲著身子耷拉著腦袋,讓人看到了一個生了病的小姑娘無精打采的神情。棉花姑娘最後病好時,她舒展手臂慢慢地酒鵠矗棺雋爍開花的動作,將小嘴笑得甜甜的,多麼開心啊!

  但是,在教學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一、表演要求過高,沒有充分思考學生的因素。表演要求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特點而定,不宜過高,只要學生能對課文進行必須的文字上處理,就應當及時予以肯定。二、忽略對作為觀眾的學生的要求。低年級學生好動,不能專心地觀看其他學生的表演。教師應當在表演前提出對當觀眾的學生的要求。三、忽略表演後學生的評價。如果讓小演員向老師、同學談談自己表演課文的感受與自我滿意程度;讓當觀眾的同學也來評評表演的同學表現得如何。這樣做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總之,表演課文這一形式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能激發學生興趣,加深對課文資料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合作意識。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4

  1、語文教學讀是貫穿教學始終的。只有書聲朗朗的課堂才是語文教學的課堂。讀是根本。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正是基於讀的重要,我在本課的教學中透過讀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文字中蘊涵的情感。決不透過說教來讓學生理解。如果學生透過讀不能解決的`,我也只是提示,引導。

  然後再透過讀去解決問題。整個教學中只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這樣學生不僅在老師的引導下一步一步的步入知識的領域,而且讀的品味越來越濃,在讀中學生的感悟能力越來越強,正因為我在教學中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才得以實現。

  2、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約束力都較差。作為一名低年級的語文教師除了設計好自己的教學過程,採用好的教學方法,更應採用激勵手段去調控自己的課堂教學。正因為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喜報的發放,孩子們的積極性得以調動,教學才達到良好的效果。

  3、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教師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5

  《棉花姑娘》是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童話,寓生物常識於形象的故事之中。透過棉花姑娘請求小動物給自己治病的故事,介紹了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不同種類害蟲的科學常識。採用對話的形式推進故事的發展是本課的表達特色,對話內容口語化,句式不斷重複,符合一年級兒童的閱讀心理。

  我教學的是第二課時,結合單元目標和文字,我把課時目標定為:

  1、透過遊戲,複習鞏固生字學習,會寫“星”、“病”兩個生字。

  2、創設情景,積累ABAB顏色詞描述事物。

  3、讀好課文中的對話,培養對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瞭解更多自然衛士。教學重點是讀好文中祈使句請求的語氣,讀好對話和積累ABAB顏色詞。

  我的教學環節分為5部分:鞏固生字、回顧課文;情感體驗,讀好對話;自我介紹,尋找真正的醫生;積累ABAB色彩詞;書寫教學。

  低年級以識字寫字為教學的重要目標,最有效的識字方式便是讓學生及時回憶,讓生字反覆出現以加強記憶,課堂伊始,透過開火車的方式回顧上一課時所學的基礎知識,幫助學生識記生字。接著,提問上節課棉花姑娘請了誰愛幫忙?透過提問,檢驗學生第一課時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出示板書,匯入第二課時的學習。

  透過角色扮演指導朗讀,促進語感的提升,進入課文情境。

  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尋找真正的醫生的環節讓學生透過讀書找出小蟲是什麼並用橫線畫下來,讓學生真正地跟課文接觸,透過課文學習。透過七星瓢蟲名片的方式補充學生對七星瓢蟲的認識,同時讓學生歸納七星瓢蟲捉哪裡的害蟲逐漸加強學生的概括能力。

  棉花姑娘病好了,給我們帶來一些顏色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透過多彩的形式有效地激發學生對ABAB顏色詞的積累和運用。

  紮實的寫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兩個生字的書寫教學既注意了生字的結構又注意關鍵筆畫。

  課後,張老師給了我很多建議,這節課還是有不少提升空間的:

  1、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比如:齊讀,個別讀,分組讀,分角色讀等等。每一次讀都有明確的指向,既達到了讓學生多讀多練的目的,又體現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與配合。

  但是,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 閱讀不僅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文字之間的對話,更是學生與文字之間的對話,我們更應把著力點放到疏通學生與文字“對話”的渠道上。教師不能將自己對角色的理解、自己閱讀文字的體驗強加給學生,剝奪學生與文字對話的權利。而應努力運用多媒體、語言等手段創設一定的文字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成為文字情境中的角色,進入文字,深入角色的內心世界,喜角色之喜、憂角色之憂、急角色之急……真正與文字進行心靈對話,與角色產生情感碰撞,以自己的生活經驗豐富對文字角色的理解,以角色的喜樂憂傷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使生命的色彩彰顯得更加絢麗多彩!

  我的朗讀指導、角色扮演前如果能夠藉助課文插圖,透過課件的形式展示,幫助學生梳理好棉花姑娘的感情線,一開始生病了,表情非常痛苦,非常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可是燕子、啄木鳥、青蛙都不能夠給她治病,她很失望。驚喜的是,一群七星瓢蟲把自己的病治好了,棉花姑娘非常感謝,給七星瓢蟲寫了感謝的話語。痛苦——盼望——失望——驚喜——感謝這5個關鍵詞,既把棉花姑娘的感情梳理清楚,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進而有自己的閱讀體驗,豐富了對文字的理解,在特定的情境中去自讀自悟的話,相信學生的朗讀將不會僅僅停留在模仿的層次上,自然能夠在角色扮演時傾情演出,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另外,這條感情線也能夠讓整個教學流程的情境更加地水到渠成。

  2、在七星瓢蟲的醫治下,棉花姑娘的病好了,此時,可以結合課文的插圖,再次回顧一下棉花姑娘的心情歷程,既回顧小結了課文,也可以更加自然地進行接下來積累顏色詞的環節。

  3、引導積累顏色疊詞時,可以教會學生,由碧綠——碧綠碧綠這樣的變化,可以歸納為ABAB式的顏色詞。

  3、書寫指導要重視讀帖的過程,這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的一個重要的過程。“星”和“病”都是合體字,一年級下學期不再適合書空一筆一劃地寫,合體字應該注重的是結構的指導。例如,反饋時應該是這樣:“星”字是上下結構,日字頭,上面是個“日”,下面是個“生”。“病”字是半包圍結構,病字旁,病字旁裡面是個“丙”字(病字旁裡面這樣寫橫、豎、橫折鉤、撇、點)

  4、最後的感謝信可以換為給七星瓢蟲寫祝福卡。一年級上學期期末,學生接觸過給爸爸媽媽、好朋友等寫祝福語,這裡可以作一個延伸,喚醒舊知。

  學情不同了,方法一定要調整,尊重學生自己的體驗,這是這次上課獲得的最大的感觸。本次設計,著力了教學反饋和評價語的導向設計,比自己以往的乾巴巴的評價有了一點點的進步,每一次的準備過程都是不容易的,但也是在不斷地成長,身邊的伯樂們的大力支援和幫助,自己的思路一次次清晰,能夠對文字和學情、年段目標更加熟悉,這就是成長吧!

  感謝青藍計劃讓我們相遇,取經的路上有強有力的後盾支援和助一臂之力讓我前行,感恩!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6

  《棉花姑娘》一課的教學,完全是一節還原課,王主任的評課,帶給我一些深刻的思考。總結如下:

  一是上一節還原課時,其中必須有自己的思考,想好他的設計意圖,每個環節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還要針對孩子們在課堂上的具體表現,來考慮如何接話,如何使教學內容、教學語言適合自己的課堂;善於挖掘更有效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

  二是低年級語文的學習要抓好兩個重要方面,其一是隨文識字,注意還可以隨課題識字,其二是朗讀。朗讀中貫穿識字、科普知識和以讀促悟。識字過程中還要抓出文中的語言訓練點,比如,在《棉花姑娘》中,第一個點是還有哪些動物醫生,第二點是碧綠碧綠、雪白雪白。讓孩子們在讀熟的基礎上達到有感情朗讀的目的。

  三是自學要求,第二條中的標出文章的自然段,應該再明確一些是要求孩子們用序號標出自然段。第三條中我寫的是“讀並圈出生字詞”,可能孩子不能理解,應該換為通俗易懂的“圈出生字詞、讀讀認認”。由於課前我已經讓孩子們預習,上課時就很少讓孩子們再自讀、自認了,其實這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讓孩子們圈出來,然後自己讀讀,再讓讀給同位聽一聽,體現了一個“自己讀—合作讀—教師檢查”的過程,一定牢記,以後不能再忘掉!

  四是用語需要再準確,比如我說“體會著動物們的心理來讀我們會讀得更好”,其實準確的應該說“體會著人物們的心理來讀我們會讀得更好”。

  五是增強自己的科普知識,一定不要在講課中出現知識性的錯誤,比如說螳螂的時候,弄清楚它是否能捉害蟲,他自己是不是就是害蟲,再比如馬蜂能捉害蟲嗎?他一般也只是採蜜。

  六是說話訓練方面,“碧綠碧綠、雪白雪白”應該處理得更有層次一些,第一層可以這樣說,碧綠碧綠是什麼意思啊,是很綠很綠,雪白雪白是什麼意思啊,是很白很白,那老師想說很紅很紅應該怎麼說,可以說火紅火紅,想說黑色呢,烏黑烏黑等等。而且這個環節可以不出示PPT,第二層可以說碧綠碧綠的什麼呀?碧綠碧綠的荷葉、碧綠碧綠的小草,那火紅火紅的——,烏黑烏黑的——等等,體現層次性,訓練了說話。課件也要稍有改動。

  七是板書範寫一定要漂亮!

  八是一定要練好自己的朗讀技巧,要多學習一些播音主持的腔調,加強自己的語言功底,培養自己的語感,這是一項很重要的基本功,必須自己好好修煉!

  《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篇7

  低段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識字”。讓學生在饒有趣味的語文活動中調動感觀、思維全情投入,以積極地狀態主動進行“識字”的空間裡是本節課的一個追求。

  1.活動為導,在情境中識字。秉承“創設情境,生動識字”的理念。將識字任務彌散到各個活動中去。如匯入部份的“認識棉花”,第二個環節的“找醫生”,第三個環節的“記蚜蟲”。盡力讓孩子在情境的環節中放鬆地學,在一個個腳手架地幫助下輕鬆地學。

  2.釋放天性,淡化教的痕跡。一年級的孩子,最忌諱一板一眼地學。對他們而言,時時刻刻正襟危坐,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與受折磨的事。我們的課堂,至少要創設“輕鬆、趣味”的氛圍,讓孩子不自覺得投入其中,深深地被教學本身所吸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我力求“無痕”教育、趣味教育,引領學生自由自在地走進教學,在教師構建的和諧、自由的氛圍中釋放天性。本課的識字教學基本上符合了這樣的設想。沒一個生字的掌握沒有特定的任務過程,而是在聊天式的過程中,哄著孩子學完,比如“蚜”,比如“治”,比如“啄”。

  3.適當訓練,豐滿語文的含量。當然,即使是低段,適當的語文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語文,就是訓練孩子們“聽、說、讀、寫”的能力。為了適量、適度地豐滿語文的含量。在教學中,根據當下的一個情境,進行了一些語言訓練。疊詞的使用,整體感知的訓練,以及情境說話。看似漫不經心,其實也是費了一番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