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法》教學反思

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法》教學反思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法》教學反思

  開學已經兩週了,今年接手的是四年級。第一單元是除法的教學(共12課時)。在這兩週時間裡,我完成7課時的教學。不過學生計算的錯誤率很嚴重。

  如:豎式中經常出現:3024=16、93=3

  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方面:

  1、平時缺少必要的基本訓練。新教材倡導小單元編排,教學的內容連貫性不強,加上教師對基本計算的重視程度不夠,使學生的20以內的口算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不熟練。(這是造成錯誤的最大原因)

  2、缺少必要的計算習慣的培養。部分學生存在抄錯題目,漏寫答案等問題。其實在計算教學中,學生的'錯誤很多與態度和習慣有關,真正不會做的人少之又少。

  3、教師的影響。學生的計算能力與教師相比,無疑是存在很多差距的。但往往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這一點,以教師的眼光去看待計算,造成不能關注教學中的細節。

  如:教材第7頁第6題有這樣一組習題:

  9943 20838 86862

  99683 72727 60257

  如果教師不加以研究,就很難發現這裡既有商一位數的,也有商兩位數的。而教材的例題僅涉及到商一位數的,因此學生就有可能依賴模仿例題導致錯誤。

  對策:

  1、強化口算。新課標提出要重視口算,令人費解的是以前沒有明確提出口算的重要性,但廣大教師卻能將口算作為一項常規來抓,課改以後的課堂卻很難見到口算的風景。由此可見,加強口算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要落實在平時的每節課中。磨刀不誤砍柴功,口算是筆算的基礎,每天花上2分鐘進行幾組口算練習是必要的,只要堅持,相信學生的口算能力就會明顯提高。

  2、適當增加關於計算的訓練量。現在的《補充習題》已經關注到這一問題,四年級上冊的《補充習題》對每課時計算設定了兩課時的作業,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課本練習相對不足的問題。但是在專項的計算內容教學以外,教師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計算訓練,每天練一下。正如沈重予老師所說,每天一題成能力,一天不練成問題。

  3、做好各學段的計算教學的銜接工作。只有所有數學教師都重視計算,將計算作為學生的基本能力來抓,才能使學生的計算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必要時也可以進行速算、口算的校內比賽,以此來促進教師與學生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