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三年級Lessn19Fruits的教學反思

三年級Lessn19Fruits的教學反思

三年級Lessn19Fruits的教學反思

  這是一堂小學三年級Lessn19關於“Fruits”的新授課,我首先設計的教學過程是:學生透過圖片認識水果。課前我準備了許多漂亮的水果圖片,想讓學生透過看圖片,聽老師的講解來認識水果並學習水果的單詞。

  但在這一環節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這樣學習學生並不感興趣,教學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雖然對水果的單詞apple,ang, banana等學生已經比較熟悉了,但卻無法用句子I lie…and…和I dn’t lie … r… 將他們準確地表達出來。原因僅是因為學生對此不感興趣。看到這種情況,我很難過,於是馬上調整教學方法:我臨時編了幾個關於水果的謎語,並加上表情、動作,讓學生猜猜這個水果的.名稱,孩子們開始瞪大了眼睛。同時我趕緊趁機多滲透有關句子,學生很感興趣,很快就學會了這幾個詞,並有部分孩子已經能熟練地運用本課的新句型 “I lie…and…和I dn’t lie … r…”了。然後再讓學生自己編幾個有關水果的謎語,學生們就更感興趣了,有些學生還說得很不錯,其餘學生也能參與到猜的活動中來。

  課後我仔細分析了一下,透過圖片認識水果,學生只是獨立的個體學習,而且幾乎是無聲地進行,沒有生動的、強烈的感官刺激,因此,孩子不感興趣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教師在沒有充分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的基礎上盲目採取自認為可行的教學手段,那麼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具課,要使學生具有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必須指導學生的語言實踐,培養他們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英語教學的任務是讓學生開口說英語,儘可能多的創設情景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尤其是對於初學者或是小學低年段的學生。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聽說是重中之重,教師只有透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比如透過看動畫,唱兒歌,表演,做遊戲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