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歌曲《五隻猴子》的教學反思

歌曲《五隻猴子》的教學反思

歌曲《五隻猴子》的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感知音樂,學唱歌曲。

  2、用手指或肢體節奏(拍、踏等)感知猴子數量。

  3、愉快參加表演,能創編猴子的動作。

  教學準備:音樂、香蕉樹的背景、猴子五隻等。

  教學過程:

  一、 聽故事,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反思:故事是幼兒喜歡的活動之一,故事也作為一條線索貫穿整個主題活動,很容易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欣賞音樂,感知歌曲。

  師:小猴子是怎樣逗寶寶笑的,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吧!

  幼兒:小猴子抱寶寶,給他講故事。

  幼兒:小猴子給寶寶買糖果吃。

  幼兒:小猴子叫寶寶不要哭。

  ……

  教學反思:讓孩子們帶著問題欣賞音樂從中尋找答案,他們會很專注。安靜地欣賞一遍歌曲後,孩子們對歌曲有個初步的整體感知,心中也有了答案。

  三、提問:猴子是怎麼爬樹的?猴子最愛做哪些動作?幼兒表演,其他孩子學一學。

  教學反思:孩子生性好動,精力充沛。歌曲內容接近大自然,非常適合兒童學習。 奧爾夫音樂教學是將語言、動作、音樂融為一體, 鼓勵幼兒即興地去進行表現,鼓勵兒童的創新精神。而在這環節孩子們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享受了創作的樂趣。

  四、幼兒學習歌曲。

  A、再次欣賞音樂,邊看錶演,邊感知歌詞。

  反思:孩子們邊聽音樂邊看老師根據歌詞操作猴子爬樹摘香蕉,又從樹上掉下來的表演,有利於幫助孩子們理解歌詞,又能使孩子們對歌曲保持濃厚的興趣。

  B、幼兒學唱歌曲。

  引導幼兒用手指或肢體節奏(拍、踏等動作)感知猴子的數量。

  教學反思:奧爾夫教學法強調藝術教育的`綜合性。 這個環節透過節奏朗誦、拍手跺腳等形式,使孩子不僅興致勃勃地參與音樂活動,而且計數能力也得到發展。由於孩子的有意記憶時間較短,容易受其他物體的干擾,所以唱歌數數時顯得比較凌亂,有的孩子數三隻猴子,有的猴子數四隻猴子,還有的數五隻猴子……。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用肢體語言都感知了猴子的數量。

  孩子們邊做動作邊唱歌。

  教學反思:奧爾夫音樂教育強調即興性、靈活性、創造性等。孩子的學習特點是活潑好動的,如果讓他們坐好學唱歌,他們會感到枯燥無味的。老師讓孩子們邊作動作邊唱歌,孩子們會覺得很有趣,會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