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數學課《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數學課《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數學課《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在《認識圖形》這一課裡,我安排了許多對認識圖形有助的搭、折、剪、分等教學活動,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感受圖形的特徵及圖形間的聯絡,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所以,在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及後面的`練習時,我直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操作、探究。利用搭一搭、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讓學生自己動手去試一試,學生在前三步動手操作時都很順利,到第四步分一分的操作時開始有點困難,覺得無所適從,但慢慢地就覺得有樂趣了,自己不斷地分,轉來轉去地分,學生分得可開心了!,因為可以分的方法太多了,除了書上提到的圖形,其他圖形學生也都分出來了……其實,這些活動過程既認識了新圖形,又對已經認識的圖形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化,還了解了各種圖形之間的關係,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了發展。而且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個個都爭著舉手回答問題,搶著彙報自己的發現……所以,我覺得認識圖形是一種載體,探究是一種學習方式,空間觀念的發展是探究中的一種有價值的獲得,而且學生自主的探究活動所帶給學生的不僅是數學知識的獲得,數學思考方面的提高,動手能力的協調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於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和心理體驗對學生以後的發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