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教學的反思

桂林山水教學的反思

桂林山水教學的反思

  《桂林山水》描寫灕江水的片段,不僅讓人感到色彩鮮豔,清新;而且音韻和諧,句式整齊;讀起來琅琅上口,回味無窮。

  教學這一段時,我按課前預設的方案,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希望學生在被文中語言生成的感性形式的韻律美打動的同時,也能體驗到灕江水“靜”“清”“綠”的秀美。

  可一開始,課堂上的生成卻不如我所願,一方面由於學校教學條件的限制,無法讓學生透過多媒體或是VCD等方式,在視覺上去領略實實在在的美,只能照本宣科的說,甚至矯柔造作的讀;另一方面“讀課文,說說灕江水有什麼特點”這個問題過於淺顯,不具有挑戰性,課堂就顯得枯燥乏味了。為了激情,我臨時添進這樣的補白:仿文中的比喻句“灕江的水真綠啊,綠的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寫一寫桂林灕江水的“靜”“清”。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在一番沉潛與思考後,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開了。有的說“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彷彿天上無聲的銀河”;有的說“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彷彿熟睡的仙女”;有的說:“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就象剔透的鑽石”……

  在嚐到想象的甜頭後,我有又利用上僅有的資源(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並想象灕江水還有什麼特點,也用文中的'句式說說寫寫。於是乎,學生口吐蓮花,妙筆生花,你一句“灕江的水真長啊,長得彷彿沒有盡頭的玉帶”他一句“灕江的水真柔啊,柔得就像母親溫情的手”……,就這樣透過想象課文中的“空白”,讓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課外情境,強化學生的內心體驗,正如美學原理指出:人的感覺具有自由創造的想象力,能把有限的感覺推向無限豐富的體驗,由此擴大感覺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