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學習伴成長兩次設計與感悟教學反思

學習伴成長兩次設計與感悟教學反思

學習伴成長兩次設計與感悟教學反思

  部編新教材培訓參加了許多次,認真聆聽各位專家對於教材使用的建議,躊躇滿志地想要在新學期的教學中大展身手。然而真正進入課堂時,才知道什麼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新教材使用中我遇到了不少困難,也引發了很多思考,這裡以《學習伴成長》教學片斷的兩次設計為例,談談自己的感悟。

  《學習伴成長》第一目是"開啟學習之窗",旨在樹立學生新的正確的學習觀。我的第一次教學設計了系列活動。

  第一個活動是"運用你的經驗",活動設計讓學生自由表達解釋"學習"兩個繁體字的字形結構,明確古人對於學習的認識,以此引入對新的學習觀的探討,匯入新課。該活動設計能夠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於這一點,我堅持採用了這一活動。

  活動二採用教材中的探究與分享,該活動貼近學生自身生活。我以情景引入:同學們一定有這樣的經歷,當你正興高采烈地與同學打球,老媽從天而降,要你回去學習,類似的情況你準備如何與她溝通。同時展示教材活動中設計的其他情境,讓學生選擇貼近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說。設計的意圖在於運用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及參與的熱情,並在討論中使其明確學習知識是重要的,但並非只有學習知識才是學習,我們也可以在各種活動中培養各種能力。然後調取學生經驗,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經歷過的學習,增強體驗和感悟,幫助學生理解。

  活動三是討論春遊收穫,教材中該活動對應後面結論:學習不僅僅侷限在學校。我們的所看,所聽,所嘗,所觸,所做,都可以是學習。學習不僅表現為接受和理解,還表現為探究、發現、體驗、感悟。我覺得要從這個活動中得出這樣的結論,非常困難,所以在設問時對活動進行了拓展,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旅遊收穫,並對比這樣的學習方式與學校裡的學習方式有什麼不同。

  學習伴成長這一觀點直接選用的是教材的圖片。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是以兩張圖片對比,得出結論。終生學習主要補充了教師自己的學習經歷。

  【教後反思】

  學生整體參與情況不錯,有話說,也想說,教學過程比較流暢。但是在動態生成中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第一, 教材活動與結論不能很好地對接,尤其對"這些活動也是學習嗎?"這一活動進行總結時,學生得出的結論完全與預設不一致,無奈之下只能自己呈現對應知識,顯得突兀。第二,當學生與我聊自身的經歷時,十分熱鬧,但真正要總結時,學生的語言表達比較口語化,屬於經驗式的表達,不能上升到理論層面。第三,學生整體上參與熱情較高,但"真問題"少。所有的問題設計幾乎都停留在學生的經驗層次,不能使其深入思考,缺乏梯度和思維的力度。第四,課堂資訊過於碎片化,學生難以形成系統的關於學習的正確認識。

  教學設計表面化,缺乏整體性思考是最大的問題。過於追求一個熱鬧的課堂氛圍,而沒有很好地指向教學目標,沒有認真思考學生在這一堂課的收穫。缺乏整體性思考是因為拘泥於教材,不敢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對教材設計的活動雖有部分的改動和素材的新增,但還是一個活動或材料得出一個結論,而且結論也是對教材的生搬硬套。

  基於以上反思,我對本片斷進行了第二次設計。

  匯入部分不變,由古代的學習觀引出新時代的學習觀。然後以漫畫形式呈現幾種學習觀:第一,學習就是指知識的接受和掌握。第二,我們的知識和技能都是在學校學到的。第三,只要在學校我們就能收穫很多。第四,大學畢業後,我的學習任務就算完成了。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分為八組,每個觀點兩組,賽出優勝組,頒發獎品。要求是運用書本P15-P17的知識,對觀點進行評析(友情提醒:要肯定觀點中的正確的部分才會更有說服力哦!)。PPT超級連結,當一組比賽完畢,對應觀點補充相應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如關於終生學習的內容,展示學生採訪父母畢業後學習經歷的記錄圖片,老師學習的經歷,增強學生的現實體驗,激發學生終生學習的意願。四組評比完畢,頒發獎品。最後PPT整體展示總結正確的學習觀,並幫助學生解讀,總結明確。

  【教後反思】

  比賽的形式使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閱讀並運用書本知識、友情提醒為學生理性思考問題搭起了腳手架,學生思維活躍,表現非常突出。資料的補充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學生興趣濃郁。最後的總結,幫助學生在整體上建立正確的學習觀。

  1.吃透教材編寫意圖,把握教學方向

  課堂教學是從吃透教材開始的。如前文課例教學目標主要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而所有教學活動都是作為外在的形式和手段,是為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搭建的平臺。教師在備課前,在備課推敲教學設計時,甚至在反思中,都要透過反覆研究課標、部編教材培訓材料、教參等方式鑽研新教材,從而吃透教材,最後達到高屋建瓴的效果。只有領悟教材編寫的意圖,才能夠在教學設計時遊刃有餘,才敢在教學設計時大刀闊斧。因為你知道,你的方向是準確的。

  2.重構教材知識框架,便於學生理解

  教材中有部分內容的知識脈絡比較模糊,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在使用教材時,要能夠從課程標準入手,遵循教材設計者設計的核心理念,對教材的知識重新梳理、編排、整合,方便學生理解。如對於本目的知識點可以梳理成:正確的'學習觀念包括:(1)從內容上看,初中階段的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還包括各種能力的培養。(2)從學習的表現來說不僅是接受和掌握,也可以表現為探究、發現、體驗、感悟。(3)從學習場所看,學習不僅僅侷限在學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學習。(4)從學習的態度看,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5)從學習的時間看,學習伴成長,要終生學習。

  3.創新教學活動設計,關注學生成長

  教學活動的設計,鼓勵教師大膽創新。然而創新教學活動設計可能存在這樣一些誤區:如為創新而創新,如活動設計僅指向知識結論的獲得,如一味追求外在形式的熱鬧等等。那麼,創新我們的教學活動設計應遵哪些原則?我覺得,關注學生成長是最根本的!活動設計時,我們一定要思考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有哪些?學生的盲區又在哪裡?盲區在哪,生長點就在哪!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指向教學目標,更再進一步的指向學生的生長點。能不能讓學生獲得新知?能不能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能不能更正學生的錯誤觀念並樹立正確的新觀念?能不能讓學生的道德情感得到發展?能不能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這些才是我們在教學設計時真正應該關注和思考的,即要做到眼中有學生。可以說如果一堂課學生沒有成長,那麼,這個課堂就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