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歌唱教學《螢火蟲》教學反思範文

歌唱教學《螢火蟲》教學反思

歌唱教學《螢火蟲》教學反思範文

  《螢火蟲》是蘇少版音樂教材第九冊第一單元——《愛的禮讚》中的一課。歌曲為四四拍,旋律優美抒情,富於歌唱性。歌曲前半部分節奏平穩,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富有詩意的夜景氛圍。歌曲後半部分採用弱起格式、大跳音程,使音樂更具感染力,揭示了不管能力大小,只要勇於付出,世界將更加美好的真諦。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密切聯絡、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學內容應該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的聯絡。因此,在教學中我儘可能地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並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獨立獲取知識。

  在教學中,我採用談話法、示範法、情境創設法等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並使它貫穿於音樂教學的整個過程,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課前,我製作了課件,希望透過多媒體技術與音樂教學的有效結合,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實踐,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設計得比較成功:

  一、運用課件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音樂體驗。

  在匯入時,我透過課件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美麗夏天夜晚的情境。首先,讓學生聆聽一段《月光曲》的旋律,提問學生:這段樂曲彷彿把你們帶到了什麼時間和什麼地方。聽完後,很快就有學生說:“這段樂曲把我們帶到了一天的晚上,好像是站在一個美麗的湖邊。”之後,我說道:“這是一個美麗的夏夜,滿天繁星,非常漂亮。這麼美麗的情景,還引來了一群特殊的朋友。”這時,出示一個謎語引出課題——螢火蟲。短短的幾分鐘,便使學生進入了音樂世界,融入到輕鬆愉悅的課堂中,使得緊張的一堂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運用課件將唱遊溶為一體,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我透過多媒體展示一幅美麗的夏夜,然後用出示謎語的方法引出上課的主題,激發起他們的學唱興趣。之後,在節奏訓練時,我採用了師生互動:學生按節奏朗讀第一段前半部分歌詞——師朗讀後半部分歌詞——生按節奏朗讀第二段歌詞這一方式,使學生不僅掌握了歌曲的節奏,還對每段歌曲所要表達的情緒有所瞭解。然後,透過師生接龍學唱的方式,有目的地把歌曲中的重點、難點部分進行指導,讓學生能較好地掌握節奏和音高。最後,我再請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運用課件的直觀功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拓展部分,我要求學生對原先歌曲的節拍進行了二度創作,將4/4拍改成3/4拍。在變化多端的音樂變奏下,讓學生感受到音樂情緒的變化。我把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模仿教師課件中出示的一個例子,進行第二段歌詞節奏的創編。五分鐘後,我請一位學生將其作品寫在黑板上。之後,我透過課件出示我的答案與學生進行交流。透過這一環節,不僅鍛鍊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能力,更為重要的'是活躍了他們的思維,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課後,我經過與聽課教師的交流和自己的反思,覺得也一些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改進。

  一、歌曲第一段的後半段一開始有一個弱起的地方。在教唱歌曲的過程中,我沒有及時提醒學生們注意,所以演唱過程中,有的時候學生唱到這裡時節奏把握得不是很準確。

  二、在創編環節中,我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體驗音樂。我引導學生將旋律改成3/4拍,並指導他們與4/4拍的旋律進行了情緒的對比。在學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之後,我進行了小結。這種學習方式不但使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還使他們獲得快樂,並享受了成功的歡愉。不過,在解釋3/4拍所能表達的情緒時,語言表述的準確性不夠。可能給學生在理解方面造成了一些困擾,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進行改正。

  三、本節課中,我有一個教學目標:透過欣賞一些志願者的圖片和演唱歌曲,更進一步昇華學生愛的奉獻的思想品德,培養愛心精神。但是,由於時間關係,沒有欣賞一些志願者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螢火蟲的精神就在身邊。而只是透過我的引導,讓學生簡單談了一下螢火蟲身上具有的品質。這也是我覺得這節課比較遺憾的一點。

  總的來說,本課的教學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整節課在師生、生生的熱烈互動中完成,使學生始終沉浸於愉快的氣氛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課我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聆聽音樂、理解音樂,為音樂所表達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萌發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激發學生去表現音樂、創造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