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笑的露出牙齒的臉》教學反思範文

《笑的露出牙齒的臉》教學反思

《笑的露出牙齒的臉》教學反思範文

  《笑得露出牙齒的臉》是一個繪畫活動,我班幼兒用勾線筆畫的基礎還不是很成熟。之前只畫過一次,小朋友運用勾線筆還不是很熟練。在看到活動藍本之後,我對教材思考了很久。結合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對教學目標進行了少許改動。原活動的目標2是“透過自我觀察、同伴的相互觀察,感知大笑時臉部五官的變化”。我將改成“透過觀察、比較,感知大笑時臉部五官的變化。”刪減了原來活動設計中幼兒自己照鏡子觀察自己大笑表情的環節。只是保留了孩子們相互觀察的一個環節。

  活動實施按照修改後的教案,第一次活動中,我首先運用幼兒的照片讓他們自由講述笑臉的特點。因為有好多小朋友看到了自己的`照片,所以在講述的時候孩子們的興趣很高漲,講的也比較多,為後面的繪畫環節創造了一個情緒基礎。但是在重點觀察大笑特徵時,孩子們對在腦子裡一閃而過的印象不能完全對映,所以引導他們從眉毛、眼睛、鼻子、嘴巴來分別描述的時候,孩子們最多的只是表述嘴巴的特徵,因為嘴巴在笑的時候變化最明顯。第二次活動中,我添了一個即時抓拍的環節,幼兒有了一個集中觀察的時間。因此對大笑的臉部特徵描述的比較具體。

  在第一次活動延伸佈置了讓幼兒為照片塗上漂亮的背景色,因為很多幼兒都不太懂什麼叫背景色,所以塗背景色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在第二次活動中,我把延伸活動改為將照片輪廓減下來。如果第一次延伸活動能夠放在區域活動中進行,我就有時間對孩子進行輔導,那樣的效果可能會很好。活動延伸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有進一步的認識和提高。雖然說孩子把照片輪廓減下來的效果比較好,但是我還是希望能夠讓孩子們學會為照片畫出背景色。因為美術活動中,幾乎沒有哪一個活動是特意為了塗背景色而設計的。但是塗背景色又是幼兒作畫非常重要的一個技能。

  在設計活動之前,我對活動環節預設在腦子裡過了好幾遍。發現這個活動沒有什麼環節可以有出彩之處。或者說是沒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幼兒知識技能的提升,總覺得有些缺陷。但是在第一次活動結束後,我發現,其實本次活動幼兒的知識提升應該是在觀察上。幼兒透過老師的輔導,明白觀察臉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觀察。怎樣才能抓住臉部特徵。只有觀察好了,才能夠透過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