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的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包括三部分的內容,即質量的初步概念,質量的單位和如何用天平測量質量。質量的概念只作“物質的量”的粗淺介紹,重點是質量的單位和用天平來測量質量的問題本課的成功之處:
1、利用影片引入新課,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學的興趣。在引入新課時,用了我國航天員在飛船中吃東西的鏡頭,提問學生這時食物有沒有質量來引入新課,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動手操作完天平的使用後。用模擬課件進行總結天平的使用,直觀性好。
2、透過動手操作,鍛鍊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讓學生動手實際操作,學生能夠很好的掌握天平的`使用及讀數的方法,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3、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在講解質量是物質的一種性質,而且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時,透過例項請學生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出結論,鍛鍊了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本課不足之處:
在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時,沒有在操作前預留學習目標,使效率不高,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充分備好課,提高教學效率。
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它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質量又與能量相聯絡,質量的測量是初中物理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學好質量是為學生走向社會培養的一個基本能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