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字》的教學反思
在教學《一個字》一課時,對於這個口字謎,部分學生沒有找到猜謎方法,於是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從書上找到所有的謎面,讓學生反覆朗讀,並且把謎面內容在黑板上列出,引導學生觀察其中的特點,鼓勵他們大膽地設想,積極地思考。經過幾分鐘後,已經有很多同學找到了猜字謎的方法,明確了答案。我讓這些找到答案的同學偷偷地告訴我,以使學生有種解決難題後的成就感。有個別同學還沒找到方法,經過同學的提示,也很快找到了謎底。
我及時抓住這一拓展思維的契機,讓同學們也來試著編“口字謎語”。鼓勵學生,相信你們一定比文徵明、祝枝山還要聰明。此時,學生們開動腦筋,暢所欲言。編出好多“口字謎語”。語文有,數學無。男生有,女生無。哥哥有,弟弟無。哭著有,笑著無。別人有,自已無。學生們的興致很高,同時也達到了教學目標,複習了學過的生字。
在編字謎、猜字謎活動中,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搜腸刮肚,把頭腦裡僅有的幾百個漢字過濾了一遍。激動之餘,我深有感觸。
1、學生與文字的對話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只有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充分地閱讀文字,在學生總體把握文字內容後加以引導,使學生順利地走進文字,理解文字,才能讓學生潛在的創造能力激發出來。
2、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因勢利導激發學生創作字謎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識字教學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識字的興趣。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雖然小紅花等物質獎勵能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不能成為持之以恆的學習動因,教師如果能在識字同時注意挖掘漢字本身攜帶的知識、趣聞、故事、歷史、文化,培養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則能培養學生對漢字的感情,久而久之,學生甚至會主動地去研究漢字。在這節課之後,我又安排了一次猜字謎競賽,有了這一節課的鋪墊,學生很輕鬆地就猜到了我所出的謎語,而且興趣濃厚,情緒高漲,部分學生能感悟出漢字井然有序的的科學建構體系,可以說,他們也初步掌握了猜字謎的一些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