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樓蘭之死》的教學反思

《樓蘭之死》的教學反思

《樓蘭之死》的教學反思

  教學本課後我一直在反思:覺得自己的教學設計已經比較完美,教學環節絲絲相扣,過渡語也很自然,並且引導了學生抓住重點字詞理解課文,並相機對學習方法指導。然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性卻不高,在課上,老師的情感沒有和學生產生共鳴,這是為什麼?

  我仔細回憶課堂的情景,發現了這幾個方面的不足:

  一、學生讀的少。

  我在引導學生感受樓蘭昔日的輝煌時,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了樓蘭的盛景,讓學生談自己的體會,已經激起了學生的嚮往之情,這時應該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本來在教學設計中是安排好的,可是上課時的疏忽,忘記了。錯失了一個讓學生朗讀的機會,也導致後面學生的學習情緒不夠高漲。

  讓學生讀今日樓蘭已變成一片廢墟時,學生已感覺到了痛心,但由於朗讀的技巧不夠,所以讀的還不夠好,這時我雖然範讀了,但由於是公開課,怕時間不夠用,沒有認真指導,也沒有給學生練讀的機會,致使學生的朗讀還不到位。

  二、學生說的少。

  對於樓蘭昔日美景的描述,對於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對於保護環境的做法,都沒有讓很多的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可能也堵塞了他們的`思路,使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一節課上下來,總感覺自己不敢放手,沒有給學生足夠的空間,沒有關注到全體的學生,可能有的學生收穫不大啊!

  三、忽略了課堂細節

  對於學生的回答,反映不夠及時,有問題的地方沒有發現,所以也沒有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還是缺乏教學的技巧,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由於覺得是上公開課,過於關注教學過程的完美,而沒有把學生的學習需求放在第一位,所以出現問題沒有及時反饋。覺得自己以後上公開課要有平常心,真正上的是原生態的課,關注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