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吹泡泡》教學反思範文
本課後鼻韻母的學習在拼音教學中是一大難點,學生對後鼻韻母發音的掌握有一定困難。在整節課上,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透過開展遊戲活動,把遊戲貫穿在整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中識字、學習拼音,成功地完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遊戲一:吹泡泡
“吹泡泡”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活動。揭示課題時,我憑藉一瓶泡泡水,讓學生來吹一吹,這時,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泡泡飄滿了教室,我走在孩子們中間,聆聽著他們的歡聲笑語,感覺自己也回到了童年,這時,我知道:我和孩子們的`距離更近了。
在學完了四個後鼻韻母后,我明顯地感到孩子們有點累了。後鼻韻母的發音對上海孩子來說,掌握確實有一定困難。為了避免枯燥,我運用多媒體,把這些後鼻韻母出現在大大小小的泡泡上,伴隨著泡泡碎了的聲音,使學生身臨其境,宛如自己跟著小螃蟹在一起吹泡泡,這時,分散的注意力又重新被集中起來,大家搶著認讀泡泡上的後鼻韻母,學習積極性非常高。
遊戲二:花兒朵朵開
適當的表揚能激發學生更高的求知慾,根據低年級學生的這一特點,我把本課要求拼讀的音節以小紅花的形式出現,誰拼對了,這朵小紅花就屬於誰。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搶著要得到小紅花,枯燥的音節拼讀,在學生“我來,我來”的聲音中成功進行。
遊戲三:猜猜我是誰?
這是我在課堂上經常用的一個遊戲。這種遊戲操作簡單,學生參與面廣,既進行了生字鞏固,又有機地對學生進行了說話訓練。
遊戲四:滾雪球
這篇課文句式整齊,節奏明快,韻律和諧,讀起來琅琅上口,很適合採用“滾雪球”的遊戲,在遊戲中,學生紛紛離開自己的座位,找小夥伴一起朗讀,雪球越滾越大,學生的訓練也越來越大,從而做到了熟讀成誦。
遊戲五:遊海底世界
課堂上,我時時做到拼音和識字教學相結合。在“鞏固拼音,拓展識字”這一階段,我把“太陽魚章魚鬆果魚龍蝦海星藍鯨鸚鵡螺”的音節出現在海底世界,並告訴他們拼對這些音節,這些小動物就會跟你們見面了。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拼讀起來,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這節課上,透過這五個遊戲,讓學生的眼、耳、腦、手、口等一齊動起來,以“動”啟用教學,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