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課已始吵聲依舊的數學教學反思

課已始吵聲依舊的數學教學反思

課已始吵聲依舊的數學教學反思

  從教十幾年,我相信每個教師都有類似的經歷:當你笑容滿面地來到教室門口準備上課時,卻看到上課鐘已響完,可教室裡“吵”聲依舊,學生全然不顧老師的存在。此時,老師的愉快的心境全無。面對此情此景,在不失老師尊嚴的情況下,你會怎樣做呢?

  案例:

  下面是我第一次去上二二班數學課的情景:

  預備鈴響了,我早已站在了教室門口,可課堂裡出現了這樣的情景:幾十個孩子像野馬歸巢似地奔進教室,有的滿臉通紅,有的氣喘噓噓,有的還大聲嚷嚷,有的還在爭吵著什麼……

  上課鈴又響了,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學知道老師的存在,大部分同學還在開心地說著自己的話,做著自己的'事,吵著自己的口,夾雜著幾個同學的背古詩聲音,打小報告的聲音此起彼伏:

  生1:老師,他拿我筆……

  生1:老師,他罵我“……”

  生1:老師,他講笑話。

  生1:老師,他……

  ……

  面對著此情此景,我心中急劇地搜尋著對策。憑著多年的經驗,我急中生智:我用力地鼓起掌來。同學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掌聲震住了!吵聲瞬間停了,驚奇地看著老師。我停止了鼓掌,嚴肅地和他們對視了幾分鐘,大部分同學知道剛才自己做得不對。這時候,我因勢利導,讓他們討論:老師的鼓掌表示什麼意思?

  生1:老師的掌聲是表揚剛才向老師報告情況的同學。

  (全班鬨然。明明是惡作劇!可老師不動聲色。)

  生2:不對,是批評。我們剛學過“反語”,老師的掌聲是批評我們剛才很吵!

  (老師笑了。好傢伙,還知道活學活用。)

  生3:老師的掌聲是表揚幾個坐得又端正又沒吵的同學。

  (老師又笑了。)

  ……

  同學們發表完自己想法後,面面相覷,等待老師的裁決。

  定了幾分鐘後,老師才發話:老師發現你們很聰明。其實,老師的掌聲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表揚,另一方面是批評。究竟表揚誰,批評誰,你們心知肚明,自己好好想想吧。

  緊接著,我就把該怎樣上我的課的要求作了強調,旨在訓練他們課堂上既嚴肅有活潑。懂得“動靜分明”。什麼時候該“靜聽”,什麼時候該積極地發言。透過這一次,同學們領教了我是一個既可親又可畏,既嚴肅又溫柔的老師。在以後的課中,預備鈴一響,只要我往教室門口一站,同學們都會很快地安靜下來,準備上課。

  當然,有時他們也會反覆,要堅持不懈地訓練,才能定型。

  反思:

  “反其道而行之。”這句話讓我想到了用“出其不易”的掌聲來制服他們,確實效果不錯。從教以來,碰到“課已始,吵聲依舊”的場面真是無數次。以前或是提起“高八度”的聲音“大吼一聲”可能學生會被震住,暫時安靜下來;或是“殺雞給猴看”,抓一個學生訓斥一通;或是發“烽火告急書”,把班主任請來鎮壓……隨著教齡的增長,不斷的反思讓我磨練出一點教學機智,總結出一些有效的對策:或是做一個右手食指頂住左手心向下的動作,同學們因這籃球比賽的暫停動作在非體育課上出現感到新奇,達到“出出奇制勝”的效果;或是播放學生熟悉的樂曲,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或是老師帶頭朗讀一首學生愛聽的詩,讓學生一起讀,讀的人越來越多,學生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到老師身上來了;或是樹立榜樣,以激起學生的好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