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個人反思
開學已一個多月了,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本人在教學上以教廣播體操為主。由於自己以前廣播體操是《雛鷹起飛》動作簡單,而現在要教《七彩陽光》動作複雜像健美操,所以剛開始無從下手了,於是就白天進行教學,晚上在辦公室進
行自學,這樣邊教邊學的日子持續了半個來月。
在體育教學中大多數體育教師對執教低年級的體育教學感到“吃力”,因為低年級的廣播操教學可以說是教師教得費力、學生學得痛苦.記得剛到齊魯執教低年級的廣播操教學時有一位學生向我提出:“於老師,學這操真沒勁!”回想起自己上小學時,何嘗不是同樣的感受。我的教學法方法是不是不適合呢?如何使學生改變這樣的感受呢?於是我在另一個班教學時,對學生做了調查,結果居然有大部分學生對此有同感,那一年的廣播操教學我一直耿耿於懷.
廣播體操是小學體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學生現在入學一個月,對於學習廣播體操覺得新鮮,但由於年齡偏小的問題注意裡往往會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在上課的時候,就想是不是要轉變一下教學方法,讓孩子們自己當小老師,找出其他人做的不好的地方,從而加深他們對動作的記憶,激發學習的興趣.
這種輪流當小老師的方法,可以使注意力老不集中的學生一點壓力,如果輪到他們當小老師時做不好,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另一方面他們也會努力把動作做的更好.
由於學生的廣播體操質量,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學校的精神面貌,所以體育教師在傳授廣播體操的動作時,必須認真規範,來不的半點馬虎。但問題是你體育老師在前面認真的教,學生看起來在認真的學,但等到叫他們連起來做的時候怎麼也做不整齊,更不用說動作的規範性了,於是自己對出現問題較多的地方再進行講解,示範,再練,但效果仍不明顯,可時間很快,等到下課鈴聲響了,一節操還不能完整的做完。所以我就開始考慮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了。後來經過幾堂課的試行,感覺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做的動作也比以前到位了。經過本人
分析總結,認為取的這樣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習廣播體操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所以老師要採取一切辦法調動學
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開個玩笑,說個笑話等來活躍課堂氣氛。
2.以前自己在做完整動作示範時,只做背面示範,忽略了正面示範與側面示範,其實應該讓學生從各個角度看清動作姿勢,要知道留給學生的第一印象是
相當關鍵的。
3.以前主要是採取集體教學,一堂課自始自終是同一個隊形,而後來是集體教學完成後馬上分小組,讓學生在相互幫助合作下自行練習,老師依次對各小
組進行糾正指導。
4.等整節操都學完後,教師可以專門挑兩位典型的同學(一位動作規範,一位動作不規範的同學)到前面進行示範,這樣對學習不認真,做的差的同學增
加點壓力,同時給動作規範的同學增加了信心。
5.時間允許的話,教師可以安排兩組進行比賽,讓沒輪到的同學進行評判,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同學們的好勝慾望,同時動作質量也相應的提高。(本人感覺
此方法特別適合女同學)
6.在每堂課前的複習前面所學的廣播體操時,教師的口令一定要跟廣播操音樂的口令相同,節與節之間要連貫,絕不能喊一節做一節,這樣讓他們更早的
適應每天早上的全校廣播操練習。
7.對於個別動作實在做不到規範的'學生,教師要有耐心,要相信“只有更
好,沒有最好”的學生。
一節課的成功與否首先取決於學生的上課情緒,為此教學過程就必須創設出一個良好的情境、藉以激發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得到主動發展,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一種內心的滿足感,並形成一種“良性迴圈”,願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練習,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就更需要這樣的情境設定,以提高他們的上課熱情。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滲透了新課程的改革精神,課堂教學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展學生的能力,邊些均體現了體育教師的新思想。教師對學生厭學的心理有對策,沒有強行安排學生按部就班地進行學習,而是從理解學生的角度出發,透過師生和生生彼此間的交流,使教師很快融入孩子們的世界,走進學生的內心,促使學生對廣播操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在如此融洽的氛圍中,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並積極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地進行廣播操學習。整個過程,雖然沒有嚴肅的講解,一本正經的提問,但學生參與的熱情卻是那麼高漲。
2008年9月27日星期六,我校舉辦秋季趣味運動會,雖然天公不作美使運動會中間停了兩次,但我們還是把運動會專案除接力外都進行的很順利,在本屆的運動會里運動健兒創造了驕人的運動佳績,本屆運動會是一次和平的盛會、奮進的盛會、友誼的盛會,希望運動健兒們,在以後的生活學習當中,能夠繼續發揮本屆盛會的精神,在下一界運動會中發揮出更好的水平。小學還有四名同學打破了學校的記錄,老天可以打斷我們運動會時間,打斷不了學生和老師愛好運動的熱情,也打斷不了我們當天完成運動會專案的決心,只要雨停了就比賽,擠時間比賽,就這樣我們出色地完成了學校運動會任務。
以上就是本人透過這一個多月來的廣播體操教學與校運動會所得出的體會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