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七年級下冊《三角形的高》教學反思範文

七年級下冊《三角形的高》教學反思

七年級下冊《三角形的高》教學反思範文

  三角形的高在小學已經接觸過,在七年級下冊又出現了三角形的高,這兩部分有什麼不同呢?

  小學學習了三角形高的畫法,所以在七年級時三角形三條高的畫法不再是重點內容,但由於時間隔得比較長,有些學生還不會畫鈍角三角形的高。所以,我設計的重點是:理解三角形高的含義,知道三角形三條高交於一點,能判斷各邊上的高。難點是畫鈍角三角形的高。在講課的過程中,有的教師把重點放在瞭如何畫三角形的高上了,所以整節課的`重點發生了偏差。在備課時,一定要細化課標,分析一節課的目標,才能上好一節課。

  新授知識需要教師的精雕細琢,對於課後題更需要認真剖析。

  課後有一道題:

  一個缺角的三角形殘片如圖所示,不恢復這個缺角,請你畫出AB邊上的高所在的直線。你是怎麼畫的?為什麼?

  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由於沒有認真審題,沒有看清“不恢復這個缺角”,“畫AB邊上的高所在直線”,學生將兩條邊延長,補全了第三個角,然後畫出了AB邊上的高。我提醒學生再審題,自己思考所畫的圖是否滿足題意,學生審題後恍然大悟,進入了深度思考。結果有些學生根據“三角形的三條高所在的直線交於一點”畫出了AB邊上的高所在的直線。然而這道題還沒有結束,我又追問:在不恢復缺角的前提下,AB邊上的高線能否畫出?為什麼?學生又陷入了深思。

  一道題讓學生兩次陷入深思,將學生的易錯點透過對比追問的方式解決。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對三角形的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