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關於楊柳教學反思

楊柳教學反思

關於楊柳教學反思

  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透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下面是關於楊柳教學反思,請參考。

  篇一:楊柳青教學反思

  音樂是富有情感的藝術,又是最講究形式結構的藝術,他們都能誘發兒童天然的審美衝擊與興趣,教學設計中我努力創設一些美的情景,運用形式多樣的方法促使孩子們在充分的體驗中既得到情感的薰陶,又獲得方法、技能的領悟。 本課中我以激發興趣為突破口,以學生為主體,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受音樂,體驗美感。 透過讓學生欣賞江蘇民歌《茉莉花》,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讓他們感受江蘇音樂文化之美。透過配樂欣賞揚州美景,老師配音講解,視聽結合,將音樂美和景色美融入一體,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歷史文化名城—揚州的風采和魅力。這首歌曲有多處難點,學生掌握起來有困難,而且歌詞也較長。

  透過分句學唱歌詞,教師示範唱和師生介面唱,加入動作邊唱邊伴奏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歌曲活潑、愉快的情緒。歌曲中的難點透過形象直觀的圖示和手勢,還有做開火車的遊戲的方法,化難為易,在愉悅的心情下掌握難點,同時也體會到用揚州方言演唱歌曲的樂趣。這首歌曲中有大量的襯詞,襯詞在歌曲中沒有實際意義,但是能夠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和表現地方特色的作用。這是襯詞的功勞。學生對襯詞的演唱其實非常感興趣,索然不能唱的很標準,但是我還是讚揚了他們,畢竟他們是第一次接觸。

  學生對本課的教學很感興趣,但是實施的時候比較困難,因為學生的基礎相對來說有點能力達不到,所以我不強求學生把歌曲表現的很完美,主要是能體悟,感受音樂風格,能夠對這個音樂有興趣。能夠喜歡我們自己的民族音樂。

  篇二:《楊柳青》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揚州民間小調,這首小調歌詞不固定,常填入詼諧,風趣,歡快的詞句,本曲透過對黨的讚頌抒發了美好生活所帶來的喜悅之情和對家鄉的熱愛。歌曲的曲調為五聲宮調式,全曲歡快活潑、熱情風趣,曲調變化較自由,旋律起伏大,節奏跳躍,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而在這首歌曲當中,重要的就是這首歌詞當中的襯詞,這首歌曲的襯詞在歌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在這節課中著重講了“襯詞”。這首歌曲用江蘇方言來演唱的話就十分的有趣,但是因為學生的語言能力有限,沒辦法將整首歌曲用江蘇方言來演唱,所以我就單獨挑了一個地方,就是在歌詞中出現了(啊)這個字,為了讓歌曲變得有趣也讓學生可以感興趣,我就讓學生學習了江蘇的方言(啊nia),學生們第一次接觸有方言的歌曲顯得十分的`興奮,學起來也都特別的起勁兒。這首歌曲的節奏不難,學生打起來也十分輕鬆,但是當加入歌詞之後我發現在碰到3 . 5 3 2 | 1 1 1 0 | 5 3 5 6 | 1 1 1 0 | 3 . 5 6 1 | 1 1 1 0 ||這三句時,學生們會亂,有附點的唱成沒附點的,沒附點的唱成有附點的,可能是我之前覺得這首歌曲的節奏如此簡單,理所應當的覺得學生應該都能夠掌握,也就沒有再重點的將這三句拿出來進行練習與對比,所以導致了學生在加入歌詞之後節奏的錯亂,這點我需要自我檢討。不過當我發現了這個問題時,我也有馬上停下來解決了它,也算是對我備課不足的一種“彌補”吧,雖然出現了這個小小的“插曲”,不過在學生的積極配合下我們也一同解決了這個問題,並且掌握好了這首歌曲的節奏,學生們也都唱得十分的來勁兒,我聽得也是“醉了”。

  這首歌曲還可以加入一些打擊樂器,我有課前先讓學生去找自己的搭檔,當學生掌握好歌曲之後我便舉行了一場小小“打擊節奏編創大賽”,讓學生與自己的搭檔拿著打擊樂器為《楊柳青》伴奏。你還別說,有個別幾組同學配起來的節奏還挺不錯的,拿不同的打擊樂器就有不同的打擊節奏,配起來還挺和諧的,這點確實是出乎了我的意料。

  課上雖然有不足,但我會及時改正過來,在課上的“隨機應變”也使我的課堂效率提高了不少,不過下次備課我一定會“光顧”到更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