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班我上幼兒園了教案(通用10篇)

小班我上幼兒園了教案

小班我上幼兒園了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我上幼兒園了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我上幼兒園了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熟悉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環節。

  2、能和老師、同伴一起愉快地遊戲。

  3、體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願意開開心心地上幼兒園。

  活動準備:

  ppt、各種遊戲材料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教師和幼兒共同演唱《我愛我的幼兒園》,邊唱邊走進教室。

  2、教師:剛才我們唱了小朋友們在幼兒園裡做什麼呀?(動作提示:唱歌、跳舞)

  二、瞭解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

  1、教師:我們在幼兒園裡除了唱歌、跳舞還做哪些事情?

  (幼兒每說出一點,教師就出示一張圖片)

  2、師幼共同小結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

  (1)教師:早上,小朋友們開開心心地來到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早!"你們應該怎麼說呀?

  (2)我們和好朋友一起玩什麼?(搭積木)

  (3)然後我們就排排隊去做操啦。

  (動作參與)教師:我們一起學一學排排隊的樣子,哦,我們小朋友的隊伍真整齊

  (4)教師:做完操回到教室我們做什麼?(喝牛奶)

  (5)教師:喝完有營養的牛奶呀,我們小朋友就要和老師還有其他小朋友一起學本領、做遊戲啦。

  教師:有哪些好玩的遊戲呢?先請小朋友來說一說。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教師出示圖片,幼兒說出遊戲活動的名稱)

  教師帶領幼兒玩手指遊戲《愛的可樂》

  (6)教師:遊戲結束了,吃飯的時間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小朋友做什麼呀?

  (7)這就是小朋友們在幼兒園一天的生活。

  三、幼兒自主地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1、教師:我們在幼兒園裡做了這麼多事情,那你最喜歡做什麼呢?

  2、教師:我知道了,我們小朋友最喜歡做遊戲。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好玩的玩具,請你們去玩一玩。

  (理髮店、娃娃家、玩具店、加工廠、圖書館)

  3、教師:你玩的什麼?好玩嗎?怎麼玩的?開不開心?

  4、教師總結:你學會了捏橡皮泥、搭積木、做娃娃家遊戲很快樂,哦,原來是在幼兒園學會了本領很快樂。

  四、拓展延伸

  1、教師:我們的教室裡有這麼多好玩的東西,其實,在我們的教師外面還有好多好玩的東西呢。

  2、出示滑滑梯、戶外活動的遊戲(拍皮球等)的圖片

  教師:這是什麼?你們想玩嗎?那我們一起開火車去玩一玩吧。

  小班我上幼兒園了教案 篇2

  [教材簡解]

  本次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包含科學、數學、音樂等各領域的相互整合、滲透,首先透過請出神秘客人小藍為由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並引導幼兒觀察小藍的樣子認識藍色,接著透過觀察、比較小藍的家人來比較色塊的大小。接下來是透過小藍在幼兒園裡的一系列活動如:唱歌(學本領)、捉迷藏、放學(捨不得離開朋友)等,讓幼兒感受、體驗在幼兒園和朋友們在一起真好,從而喜歡上幼兒園。這個活動生動有趣,能夠較好的幫助小班新生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活動,是一個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

  [目標預設]

  1、感知畫面中色塊的大小、多少和相對位置的變化,以及對顏色的認知,大膽想象故事的情節。

  2、體驗和朋友們在一起的快樂,喜歡上幼兒園。

  [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畫面上的色塊的不同變化,圍繞故事情節線索,大膽合理的展開想象,補充故事的空白點。

  難點:能在閱讀的過程中,萌發關愛同伴的心情,並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設計理念]

  《我上幼兒園》來自孩子的生活,小朋友開始懼怕上幼兒園怎麼辦?教師大膽地想象故事情節,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體驗了和同伴在一起的快樂,從而喜歡上幼兒園的生活。對於小班幼兒來說,結合故事的方式讓幼兒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幼兒園的快樂。透過唱一唱、找一找、玩一玩中體驗和朋友在一起真好。

  [設計思路]

  1、談話匯入:透過教師的神秘口吻引出故事的主人公“小藍”。

  2、參觀小藍家:組織幼兒進行觀察、討論,在交談中瞭解色塊的大小。

  3、情景教學(小藍上幼兒園):透過找位置、起名字、唱歌、捉迷藏等一系列活動,讓幼兒感受上幼兒園的快樂,和朋友在一起這好。

  4、放學情景:從特別的告別方式來感受、體驗捨不得的情感,進一步增進幼兒間的情感,從而喜歡上幼兒園。

  [教學準備]

  1、自制大圖書一本

  2、《小星星》音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1、談話,引出活動的主題;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非常特別的客人,這會兒啊,他就躲在這後面呼呼,他在幹什麼啊?想不想認識他,那麼我們先把他叫醒,好嗎?試試看!

  出示藍色圖片,引發幼兒的創造性想象:師:哦喲,真是個好奇怪的朋友,想不想看?他長什麼樣子呀?誰來說說看,你覺得這個小傢伙長得什麼樣?

  (二)出示圖1,根據圖片的大小進行圖片與稱謂的匹配.

  師:小藍的家裡有誰啊?你們怎麼會一眼就看出它是小藍爸爸呢?媽媽和爸爸長得有什麼不一樣?

  (三)出示圖2,觀察圖片,找出空缺位置,進行數數及顏色的認知對應。

  1、找出空缺位置,顏色對應:

  師:誰最聰明來幫小藍找找他該坐在哪裡最最合適呢?

  2、點數練習:

  師:我們數數,小藍幼兒園裡有幾個好朋友?

  顏色的認知:師:寶貝們你們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四)出示圖3,觀察圖片,自由想象故事情節.

  師:看看他們在幼兒園裡做什麼呢?小藍為什麼不和朋友們一起唱歌呢?

  (五)出示圖4,根據圖片內容加強幼兒方位感.

  師:看學完唱歌,他們玩起了遊戲,他們在玩什麼遊戲啊?你們願意來找找他們嗎?你找到了誰?他藏到了哪裡?

  (六)出示圖5:要放學了,體驗和朋友們在一起的快樂.

  師: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子放學的時間就到了,還沒和朋友們玩夠就要回家了,好捨不得哦。你們是不是也這麼認為?瞧,他們也是,都很捨不得,兩個兩個抱得緊緊的,都不願分開。你們捨不得離開朋友時,會做什麼動作呢?我知道寶貝們還有很多悄悄話要和朋友說,那我們回到教室裡在去說一說吧。

  小班我上幼兒園了教案 篇3

  活動由來: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所以,我們想讓幼兒逐步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讓幼兒感受在集體中與老師、阿姨、朋友一起生活、遊戲的快樂,激發幼兒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創造性的認知發展目標:學習兒歌,初步體會兒歌朗誦的語感,培養其對兒歌的興趣。

  2、創造性的情感發展目標:在活動過程中,體驗上幼兒園的快樂情感。

  3、創造性的人格發展目標:在幼兒園幼兒透過悅納自己,悅納他人,禮貌待人,提高適應性。

  4、身體與動作發展目標:能用身體模仿事物,提高身體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布偶小兔和兔媽媽、小兔頭飾若干

  2、知識經驗準備:觀察幼兒對木偶的興趣濃厚與否。

  3、空間與環境準備:在教室裡佈置一個用積木搭成的幼兒園大門

  活動過程:

  1、引題:

  (1)出示木偶小兔和兔媽媽提問:“這是誰?”(引導幼兒向小兔和兔媽媽問好)

  (2)老師邊表演邊講述:早上,兔媽媽要上班去了,它問小兔:“媽媽要上班,小兔上哪兒?”小兔說:“媽媽去上班,我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媽媽把小兔送到幼兒園,小兔向媽媽揮揮手說:“媽媽再見。”媽媽說:“小兔再見。”小兔就高高興興來到班上,看見老師說:“老師早!”小兔有禮貌,老師真喜歡它。

  2、理解和熟悉兒歌的詞句。

  提問:小兔是怎樣上幼兒園的?小兔到幼兒園來幹什麼?今天誰像小兔一樣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引導幼兒說給小兔聽“我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

  3、欣賞兒歌。

  (1)你們很喜歡小兔對吧,那看看小兔是怎樣上幼兒園的。教師出示小兔木偶邊表演邊朗誦。

  (2)再次演示時。鼓勵幼兒跟著朗誦。

  4、請幼兒做小兔,進行情境表演。

  (1)幼兒扮演小兔,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2)請個別幼兒念一念,演一演。

  5、跟小兔和兔媽媽道別。

  小兔說:“今天我和媽媽到小班來做客,很高興認識這麼多的小朋友,現在我們要回家了,下次再來和你們玩遊戲吧,再見!”(引導幼兒跟小兔和兔媽媽說再見)

  四、活動延伸

  1、開展歌曲活動《我上幼兒園》,進一步激發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2、家庭中滲透。請爸爸媽媽在家裡和幼兒一起玩“上幼兒園”的遊戲。

  3、生活中滲透。幼兒在一日生活、學習中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附兒歌:《我上幼兒園》

  我上幼兒園,

  爸爸媽媽去上班,

  我上幼兒園。

  我不哭,也不鬧,

  叫聲老師早。

  小班我上幼兒園了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教育幼兒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重點】

  學唱歌曲難點:按節奏自然地跟唱。

  【活動準備】

  玩具:小白兔、小貓、小鴨、三用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伴奏下,拍手進教室。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拍著小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去吧!”

  2、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並示範唱歌曲《我上幼兒園》。老師:“今天,小白兔又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我們聽聽它在唱什麼歌?”“你們聽到小白兔在唱什麼嗎?”

  3、出示小鴨、小貓,並示範唱歌曲第二遍。老師:“小鴨、小貓也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4、逐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作小魚遊的動作後出示圖片:“這是誰游來了呀?”、“它愛在哪兒遊呢?”,幼兒回答後,放入背景圖中。

  (2)教師作小鳥飛的動作後出示圖片:“這是誰飛來了呀?”、“誰知道它應該放在哪兒?”,說著放入背景圖中。

  (3)他是花兒的好朋友,它是叫什麼?請幼兒上臺來貼。

  (4)聽――,猜猜它是誰?“咩――,咩――”請幼兒上臺來貼,及時表揚。

  5、出示“小朋友”圖片。老師:“小朋友愛上哪兒呢?為什麼?”

  6、欣賞兒歌。老師:“老師教大家一首兒歌,大家聽聽兒歌裡唱了些什麼?”

  7、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要求讀準音。

  8、集體朗誦兒歌,要求有表情、動作,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小班我上幼兒園了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看圖片和教師歌表演,初步感受歌曲的優美情緒,初步理解歌詞內容。

  2.樂於參加歌曲欣賞活動,知道上幼兒園很快樂。

  3.啟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並演唱。

  4.能跟著節奏打節拍。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張圖片,看看,上面畫的是什麼呀?

  2.教師小結:在這圖片上面,畫的可漂亮呢!老師用了好聽的話來說一說:晨風輕輕的吹,小鳥快快飛,小朋友上幼兒園,臉上笑微微。

  二、指導幼兒欣賞歌曲。

  1.師:圖片上的小朋友開心的上幼兒園,還唱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我上幼兒園》,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範唱歌曲。

  3.師:現在讓我們來跟著老師一起輕聲地唱一唱。

  4.師:寶貝們,你們覺得這首歌曲怎麼樣呀?你聽了以後感覺開心嗎?

  5.教師小結:那我們要用開心的聲音跟著老師一起唱,唱的時候我們可以輕輕地拍手。

  6.教師指導幼兒進行演唱。

  三、指導幼兒欣賞歌表演。

  1.師:這首歌曲好聽嗎?老師這裡還有好看的表演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示範動作。

  3.師:你們看清楚了嗎?剛剛老師做了些什麼動作呢?

  4.教師小結:雙手上舉,手心相對,左右擺動。小鳥飛飛飛,兩隻小手在胸前拍一拍,最後我們拿出小手指笑一笑。

  5.師:現在跟著老師一起來學一學吧。

  活動反思:

  《我上幼兒園》是一首優美的歌曲,生動形象的歌詞淺顯易懂。當教師出示色彩鮮豔的“晨風、小鳥飛、上幼兒園”圖片時,小朋友們的興趣是非常高的,紛紛舉手回答問題。透過認識圖片,有意識的引導他們進行記憶歌詞。在學唱環節,大部分小朋友學的都比較認真,能跟著老師、看著圖片一起學唱歌曲,但是個別小朋友的音樂常規不是特別好,在今後的活動中將多加培養。由於時間關係,最後的表演環節不能順利完成,可以作為延伸活動。

  小班我上幼兒園了教案 篇6

  一、活動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熟習歌曲的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教育幼兒要高興奮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二、重點:

  學唱歌曲 難點:按節奏自然地跟唱。

  三、活動預備:

  玩具:小白兔、小貓、小鴨、三用機、磁帶。

  四、活動程序:

  1、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伴奏下,拍手進教室。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拍著小手高興奮興地上幼兒園往吧!”

  2、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並示範唱歌曲《我上幼兒園》。老師:“今天,小白兔又高興奮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我們聽聽它在唱甚麼歌?”“你們聽到小白兔在唱甚麼嗎?”

  3、出示小鴨、小貓,並示範唱歌曲第二遍。老師:“小鴨、小貓也高興奮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4、逐一出示圖片,激起幼兒愛好。

  (1)教師作小魚遊的動作後出示圖片:“這是誰游來了呀?”、“它愛在哪兒遊呢?”,幼兒回答後,放進背景圖中。

  (2)教師作小鳥飛的動作後出示圖片:“這是誰飛來了呀?”、“誰知道它應當放在哪兒?”,說著放進背景圖中。

  (3)他是花兒的好朋友,它是叫甚麼?請幼兒上臺來貼。

  (4)聽╠╠,猜猜它是誰?“咩╠╠,咩╠╠”請幼兒上臺來貼,及時表揚。

  5、出示“小朋友”圖片。老師:“小朋友愛上哪兒呢?為何?”

  6、欣賞童謠。老師:“老師教大家一首童謠,大家聽聽童謠裡唱了些甚麼?”

  7、邊做動作邊念童謠,要求讀準音。

  8、集體朗讀童謠,要求有表情、動作,有節奏地朗讀童謠。

  小班我上幼兒園了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在成人的引導下願意主動參與活動。

  2.幼兒透過活動,認識班級的老師和小朋友。

  3.幼兒能認識自己的小標識,知道標識應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二、活動準備

  1.有幼兒名字和圖片對應的姓名貼。

  2.班級物品如床、桌子、椅子等圖片。

  3.音樂《圍個小圓圈》《小動物來遊戲》。

  4.陪同幼兒活動的家長穿運動褲和運動鞋。

  三、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1.播放《小動物來遊戲》音樂,教師邀請幼兒和家長一起隨音樂做模仿操。

  教師:“歡迎小朋友們來到小一班,請跟著小動物一起做遊戲吧!”

  (二)進行部分

  1.幼兒和教師進行自我介紹,相互認識。

  教師:“大家好,我是xx老師,我今年3歲了。我是一名小女孩,希望大家喜歡我!”

  教師:“小朋友都認識我了嗎?誰願意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呀?”

  2.教師出示班級物品圖片,引導幼兒瞭解不同物品的不同作用。

  教師:“小朋友都能大方地介紹自己,真棒!”

  教師:“老師這有幾張圖片,誰能告訴我圖上都有什麼?它們都有什麼用?”

  3.引導幼兒探索貼標識的方法,和家長一起將標識貼在相應的物品上。

  教師:“我們班裡有桌子和椅子嗎?可是老師發現所有的桌子和椅子都一樣,小朋友離開後,我不知道小椅子是誰的,也不知道小朋友坐在哪,怎麼辦呢?”

  教師:“小朋友都有姓名貼的標識嗎?請你和爸爸、媽媽一起把姓名貼標識貼在自己的桌子和椅子上吧。”

  4.播放音樂《圍個小圓圈》,教師邀請幼兒與家長進行音樂遊戲。

  教師:“小朋友們,標識都貼好了嗎?我們一起圍個小圓圈走一走吧!”

  教師:“我們一起跺跺腳吧!我們一起拍拍手吧!我們一起轉轉頭吧!”

  5.引導幼兒分組如廁、洗手、喝水。

  A教師:“小朋友玩了半天都累了需要休息一下,請蘋果組的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去小便、洗手、喝水吧!”

  B教師:“桔子組的小朋友可以坐下來跟老師玩一玩吧!”

  6.引導幼兒和家長到室外進行運動遊戲“鑽山洞”。

  教師:“外面的天氣真好呀,我們需要爸爸、媽媽手拉手舉高變身成大山洞,小朋友們都變成小火車一起鑽山洞吧!山洞又矮又危險,小朋友要低頭彎腰過山洞哦!”

  (三)結束部分

  幼兒與教師互相擁抱道別後,離開幼兒園。

  教師:“小火車要開回家了,小朋友們和老師抱一抱後才能和爸爸、媽媽離開幼兒園哦!”

  小班我上幼兒園了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調查統計活動,感受表格在統計中的作用。

  2、學習自己選擇調查、記錄的方法,統計小組同伴中不同入園方式的人數。

  3、能積極參與調查、統計方法的討論,從不同角度對錶格上相關資料進行分析解讀。

  活動準備:

  1、教具:各種入園方式的標記,全班幼兒入園方式統計表。

  2、學具:各種入園方式的標記分放在分類盒中,小組幼兒入園方式統計表,筆。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入園標記,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小朋友平時都是怎樣上幼兒園的?(步行、騎腳踏車、乘公交車、乘私家車)

  (2)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各種入園標記,讓幼兒明確各種不同入園方式。

  (3)請幼兒每人選擇一個標記表示自己的入園方式。

  2、調查統計小組使用各種入園方式的人數。

  (1)出示小組幼兒入園方式統計表,引導幼兒觀察、討論:表格有什麼?我們可以用這張表格做什麼?

  (2)師幼共同討論調查方法。

  教師:怎樣才能知道你們小組使用各種方式的小朋友有多少呢?(如:一個幼兒提問,其他同伴根據提問做出相應的回答;同伴之間逐一詢問對方的入園方式;透過觀察同伴選擇的入園方式的標記)

  (3)師幼共同討論記錄策略。

  教師:如果你們這組走路上幼兒園的有2個小朋友,在表格中怎樣記錄呢?(讓幼兒明確用數字2表示兩個人,而且記錄在走路標記下面的格子裡,這樣才表示走路的有2個人)

  (4)完成小組調查統計表,教師巡迴指導。

  (5)同組幼兒相互交流統計結果。

  教師:請大家說說自己的統計結果,看看你們小組每個人的統計結果是否一樣?不一樣,檢查一下問題在哪?你們小組哪種入園方式的人數最多或最少?

  (6)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統計結果和調查方法。

  3、師幼共同完成全班的調查統計表。

  (1)每組選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紹本組的調查統計結果。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知道全班每種入園方式各有多少人呢?

  (3)出示全班統計表,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這張統計表上有什麼?橫排的標記、豎排的數字分別表示什麼意思?怎樣記錄每組各種入園方式的人數?第一組的統計結果記錄在表格的什麼位置?

  (4)每組選一位代表在表格中記錄本組的統計結果,並完成合計人數。

  教師:表格填完了嗎?還有哪些空格需要我們完成?

  4、師幼共同讀表格,初步瞭解統計圖表的意義。

  (1)引導幼兒討論:每排的合計人數表示什麼意思?從這張表格中我們可以知道什麼?

  (2)教師小結。

  小班我上幼兒園了教案 篇9

  教學主題:

  小寶貝們在家裡備受寵愛,現在他們要離開家長溫暖的懷抱,帶著許多小問號,進入一個全新的集體獨立生活。如何讓他們勇敢面對陌生的環境和老師,克服內心的恐懼、焦慮,很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們的主題活動應運而生。

  主題目標:

  1、幼兒逐漸適應集體生活,樂意去幼兒園。

  2、樂意和老師、小夥伴親近,體會一起做遊戲的快樂。

  教學內容:

  布偶表演《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教學目的:

  1、幼兒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樂意去幼兒園和小朋友、老師們一起做遊戲,學知識。

  2、愛上幼兒園,每天都開開心心地來幼兒園。

  教學準備:

  布偶小鴨、用積木搭建的幼兒園大門

  教學過程:

  一、出示布偶,引起幼兒興趣。

  1、老師拿出布偶小鴨,請幼兒與小鴨打招呼。

  2、教師表演《小鴨上幼兒園》。

  二、幼兒長大了,要像小鴨子一樣到幼兒園裡學知識、學本領。

  1、提出問題:小鴨是如何上幼兒園的?今天我們班的哪個小朋友向小鴨子一樣開開心心地來幼兒園的?

  2、總結:爸爸媽媽工作去了,小朋友也長大了,要開開心心的來幼兒園學知識。

  3、學習兒歌《上幼兒園》

  小班我上幼兒園了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激發幼兒參與歌唱活動的願望。

  2.幼兒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容,初步學習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聲音歌唱,體驗與別人一起唱歌的歡樂。

  3.引導幼兒邊唱邊根據詞意自由動作,鼓勵幼兒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活動準備

  1.玩具:小白兔、小貓、小鴨

  2.磁帶

  活動過程

  一、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下,教師引導幼兒自由拍手,聽一聽歌曲裡都唱了什麼?

  二、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在音樂伴奏下示範唱歌曲《我上幼兒園》。

  老師告訴幼兒:今天小白兔又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請幼兒聽一聽它在唱什麼。

  小白兔唱完後,教師引導幼兒根據音樂旋律,說一說自己聽到小白兔唱了什麼。

  出示小鴨、小貓,並示範唱歌曲第二遍。

  老師告訴幼兒:小鴨、小貓也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請幼兒和小鴨、小貓一起唱歌曲。

  教師彈琴與幼兒共同學習小兔、小鴨、小貓的樣子唱一唱歌曲。

  引導幼兒共同誇一誇小兔、小鴨、小貓,

  請大家說一說它們好在哪裡?

  自己有沒有像它們一樣高高興興地來幼兒園。

  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爸爸媽媽每天在做什麼?(去上班)

  小朋友應該去哪?(上幼兒園),

  指導幼兒瞭解歌詞的第一部分:爸爸媽媽去上班,我上幼兒園。

  引導幼兒說一說上幼兒園你應該怎樣做?

  指導幼兒瞭解歌詞的第二部分:也不哭,也不鬧,叫聲老師好。

  在熟練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自主的邊演唱邊加動作。